第88章 長安亂(二)

字數:4203   加入書籤

A+A-


    被摔得七葷八素的韋貫之還沒回過神,幾個身著金吾衛甲胄的少年郎將直接將他困了個結結實實。
    還沒等韋貫之說什麽,郭戎的聲音傳來。
    “貫之兄,是我,跟你一起來的人,是誰,可靠嗎?”
    “汾陽郡王之孫,代國公郭曖之子,懿安皇後之弟,起居舍人郭惠!”
    韋貫之說了一堆,但是郭戎就隻記住了一點,這是郭子儀的孫子,果然是有備而來。
    直到了來人的身份,郭戎一把將義憤填膺衝上來,準備理論的郭惠推倒,大聲喝罵。
    “衝撞了公主的車仗,死罪可免,活罪難饒,押回興慶宮,行刑後自然會放了他,識相地趕緊滾!”
    說話的同時,郭戎從懷中拿出了身上最後一封郭昕的信甩在了郭惠的身上,原本還想上前理論的郭惠看到信封上的落款之後身體就是一顫。
    隨後,郭戎直接下令押解著韋貫之返回興慶宮。
    …………………………
    太上皇的女兒,蠻橫的大唐的公主當街毆打了朝官,這簡直就是長安士民最喜聞樂見的場景,唯一遺憾的就是不清楚這位公主的封號。
    宵禁之前發生的事情,不到兩個時辰就已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的大多數市坊。
    熟悉長安政治生態的長安市民似乎已經看到明天早朝的時候,禦史台的言官們會張開嘴,露出獠牙,瘋狂地彈劾這位尋釁滋事的公主。
    有好事者甚至為此開出了賠率,是公主的封號被廢還是朝官被貶斥!
    朝會永遠不是一個適合保密的地方,一般來說朝會結束頂多半個時辰,長安城坊間的就會開始討論今天的大事。
    然而今天,讓所有長安的士民失望了,早朝會上風平浪靜,就好像昨天沒有發生公主打人的事件發生。
    大唐公主v禦史台的大戲沒有出現,正當長安的百姓們疑惑的時候,一條消息從萬年縣的府衙中傳出。
    萬年縣今天早上更換了一位縣令!
    新縣令大家都認識,就是被前京兆尹李實壓著了十年,最後還帶著衙役和不快去救下了差點被砸死的李實,已經快成為笑話的長安縣縣丞韋貫之。
    唯一一點不太和諧的就是這位新科縣令上任的時候,鼻青臉腫還有著濃濃的熊貓眼。
    那位神秘的公主為什麽沒有被彈劾?
    破案了!
    然而,整個長安城沒有人在意韋貫之慘不忍睹的胖了兩圈的臉,羨慕嫉妒恨者大有人在,如果挨一頓揍就可以拿到一個正五品上的京畿縣令,很多人相信自己抗揍的程度絕對不比韋貫之差!
    “韋貫之,還真是好運氣,前一天從從七品的長安縣丞成為從六品下的京兆府錄事參軍,第二天就從錄事參軍成了正六品上的萬年縣令,嘖嘖嘖!知道那位打人的公主是誰了麽?”
    “不清楚,義父,您準備?”
    “這些所謂的文人,被壓製了這麽多年,怎麽可能沒有怨氣,派人去告訴他,隻要老老實實聽話,我賞他一個京兆少尹或者上州別駕,如果他幹得好,京兆尹或者上州刺史也沒問題!”
    “好的,這就派人!”
    “不,你親自去,被壓製了這麽多年,韋氏竟然連個搭手的都沒有,這種人才好控製,兵馬集結得怎麽樣了?”
    “義父放心,除了長安城北,所有的城門都在掌握之中,兒子用銀錢養起來的一萬神策軍也已經準備完畢,要不要提前動手!”
    “被李誦和李純捧到天上去的大長公主的騎兵還沒露麵呢,著什麽急,他們不進長安,我們拿什麽平叛?”
    “可是這兩天我心裏總是不太安心!”
    “弘誌,臨大事需靜心。”
    “皇帝和太上皇已經開始將駐紮在禁苑的三千精銳分別調入了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顯然是有了防備……”
    “哈哈哈,有了防備又能如何,有了防備,李誦還不是老老實實的滾到興慶宮去了。”
    “得知新皇想用吐突承璀替換掉他的左軍中尉之後,楊誌廉已經決定參與,孫榮義的右軍雖然不參與,但是也不會插手,加上楊誌廉,就等於有整整六萬神策軍,三千精銳那就是笑話,三千精銳如果有用太上皇會在興慶宮麽!”
    “義父教訓的是,兒子著急了!”
    “監視好城門,隻要發現了那兩百騎兵,一定要放他們進城,然後神策軍入城,平叛,清君側!”
    ………………
    上午的時候,長安城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萬年縣縣衙,不過從下午開始,整個長安城最熱鬧的地方變成了名不見經傳的宣平坊。
    新科萬年縣縣令的韋貫之,在聽說數百禁軍集體在宣平坊內參加壽宴之後勃然大怒,萬年縣從衙役到縣丞,被新科縣令罵了個狗血淋頭。
    “你們難道都是豬麽,那人是誰,是宰相還是大將軍,竟然相信幾百個禁軍真的是去參加壽宴!混賬!”
    暴怒的新科縣令當即召集萬寧縣所有衙役、捕快封鎖了昌平坊,將這些來自赤手空拳來自禁軍、神策軍、金吾衛等京畿駐軍全部逮捕。
    以萬年縣根本裝不下這麽疑犯,在縣丞的建議下,韋貫之直接征用了延興門內新昌坊青龍寺,將這些被逮捕的疑犯關押在此。
    一天之內兩次轟動長安城,名不見經傳的韋貫之一下子吸引了整個長安的目光,關於韋貫之的曆史也被扒得清清楚楚。
    當長安城的目光被韋貫之吸引的時候,沒有人注意到青龍寺位於長安城東南地勢高峻、風景幽雅的樂遊原之上,更沒有人注意到青龍寺就距離延興門隻有一步之隔。
    當完成了逮捕和關押,重新回到萬年縣縣衙的時候,一個身穿緋色衣服的宦官早就等候多時。
    “韋縣令,幹爹很高興也很滿意!”
    “沒有大將軍斡旋,韋某恐怕連命都保不住,這萬年縣令更是想都不敢想啊,大將軍若有需要韋某定然下犬馬之勞!”
    “幹爹請韋縣令委屈幾天,等過了幾天內三省六部那邊有合適的職位空缺出來,韋縣令可以優先挑選!”
    還沒等韋貫之說什麽,一名神策軍士卒匆匆跑了進來,在陳弘誌耳畔說了一句話,然後陳弘誌的臉上掛滿了笑容。
    “韋縣令如果還有什麽需要的可以盡管告訴我!”
    “我不知道今天那些禁軍為什麽不反抗,但是如果他們真的作亂,光靠衙役和捕快,絕對不是他們的對手,我需要李銳手裏的那個團!”
    剛剛說完,一張調令,一枚調兵的魚符,出現在了韋貫之的麵前。
    看著驚愕不已的韋貫之,陳弘誌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回想著幹爹俱文珍對於大局以及韋貫之的判斷,陳弘誌佩服得五體投地。
    “韋縣令,你們逍遙公房的命運就掌握在你手裏,或許再見麵的時候,就要稱呼一聲韋閣老了!”
    說完之後,陳弘誌帶人離開,而韋貫之則大喝一聲。
    “來人,調兵,我們去青龍寺!”
    這一天宵禁的鼓聲響起的時候,往常應該關閉的城門今天卻整整齊齊地打開著。
    數之不盡的神策軍開始如同蝗蟲一般,從東、南、西總共九座城門蜂擁進入了長安城。
    。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