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誘敵

字數:3735   加入書籤

A+A-


    郭戎獨自一個人戎默默無語立於城頭上,凝望著天邊那一輪血紅色的殘陽,本就高大魁梧,現在更是給人一種擎天之柱的感覺。
    宮牆之上的其他人,看到郭戎的樣子,不安的心也可以隨之變得平靜。
    從昨天夜幕降臨叛軍兵臨城下,到現在已經差不多十二個時辰,郭戎就在一線一直堅守了十二個時辰。
    僅僅剛才一個時辰的白刃戰中,郭戎就至少斬首了二十個悍不畏死的叛軍,其中更不乏可以披甲三層先登作戰的猛士。
    更不要說這整整一天中的對戰局的判斷、決斷、指揮,如果說在昨天,還會有人質疑太上皇李誦的決定,質疑郭戎是否有能力率部堅守興慶宮。
    那麽現在,所有人不得不欽佩太上皇的眼界,對於郭戎更是欽佩到了極點,對於郭戎剛剛下達的完全不符合邏輯的命令,甚至都沒有人產生質疑。
    看著血色殘陽,看著已經被染成血紅色的大地,看著已經在列陣的叛軍,郭戎的性情遠沒有他表現出的那麽平靜。
    “郭戎,實在不行就從孫堅那邊再抽調一百人?”
    聽到聲音,郭戎回頭看去,家傳的寶弓已經折斷,左側的披膊被砍斷,捍腰已經無影無蹤,渾身被血液浸透,早就沒有了仙風道骨,手持一柄橫刀的龍虎山張嘉軒一臉憂色地看著自己。
    “三麵宮牆加起來超過六裏,四百戰兵,已經是極限了,不能再從孫堅那邊抽調人手了,否則叛軍一旦在後麵突襲,我們會死得更難看。”
    “可是把第一道城牆讓出,讓叛軍圍攻勤政樓,你不覺得你的計劃太冒險了嗎?”
    “是陛下讓你來說的嗎?”
    “不是,我向陛下建議撤下去,但是陛下說臨戰之時將軍最大,他聽你的,你不讓他走,他就絕對不會離開勤政樓,陛下本不想讓我來,可是我覺得……”
    在這種時候李誦還能如此,保持對自己的絕對信任,郭戎真的沒法再對李誦說半個不字,沉吟良久……
    “有些時候,戰爭拚的就是誰能咬牙挺住最後的十分鍾,而勤政樓和陛下我就需要的這十分鍾!我隻能說,陛下如此乃是我等的幸事!”
    輕輕地歎息之後,郭戎麵向張嘉軒雙手抱拳。
    “張道長,嘉軒兄,陛下我就托付給你了,守住勤政樓,叛軍將死無葬身之地!”
    張嘉軒不知道從郭戎嘴裏蹦出來的十分鍾是多久,但是這不影響他理解郭戎的意思。
    反複猶豫了好幾次,最終張嘉軒還是應承下來,提著手中的橫刀緩緩地離去,用自己的命和太上皇的命為郭戎爭取這至關重要的十分鍾!
    望著離去的張嘉軒,郭戎硬挺著酸痛的身體,挺直腰板,手持步槊,帶著身邊最後的一名傳令兵前行。
    雖然棋子已經落下,成敗在此一舉,他想在開戰之前再進行一輪巡視,為宮城上的將士們最後再提振一次士氣。
    事實上,郭戎所到之處所有守軍肅然起敬,行至宮牆的中間,而郭戎看了一眼集結在一起的叛軍,如果沒猜錯,俱文珍也在進行最後的戰前動員。
    看了看周圍堅毅中帶著帶著些許悲壯的將士們,再看看正在起勢的叛軍,
    一句話浮現在了郭戎的腦海,敵人不想我們去做的,我們偏要去做。敵人想我們去做的,我們偏不去做。
    不管叛軍現在想幹什麽,聚集在一起都應該阻止,就算是他們現在在商量給太上皇拜壽也不能讓他們安心商量。
    說罷,郭戎的目光飄到了旁邊一張擂鼓之上。
    隨即郭戎將步槊扔給了旁邊的傳令兵,大步走到了擂鼓的旁邊,抄起鼓槌,二話不說,開始一陣敲擊。
    “咚!咚!咚!咚!咚!”
    隆隆的鼓聲一下子穿透了夕陽下的天空,似乎大半個長安城都被這突如其來的鼓聲喚醒,廣場上的還剩下的接近三萬叛軍的目光一下子就被集中到了宮牆之上。
    突然起來的鼓聲,讓被鮮血浸透的宮牆在夕陽的照耀下更透出一股子妖異和凝重韻味。
    宮牆之下,聲嘶力竭、慷慨激昂地煽動一下子被打斷,俱文珍一隻手,緊緊抓住車欄,指關節發白。
    那白皙中泛著殷紅的麵容上,透著邪魅之色,目光裏卻顯得很凝重,這一陣鼓聲很膈應人。
    “原本還想讓你們多活一會,既然這麽著急,那我成全了你!”
    看了看天色,俱文珍猛然抽出腰間佩劍,在空中舉起。
    “擊鼓,攻城,破城先登者,封為郡王!”
    刹那間,戰鼓聲隆隆作響,喊殺聲再次響起,數千紅著眼睛的叛軍如蝗蟲一般朝著興慶宮衝去。
    聽到了叛軍的鼓聲,看到叛軍停下了之前的行動,在距離宮牆兩三百米的地方就開始衝鋒,郭戎笑了。
    沒想到這麽容易就打破了俱文珍的節奏,看來俱文珍有點慌了。
    另外一點,叛軍狂奔的場景讓郭戎看著很過癮,別的不說,披著幾十斤的重甲狂奔二三百米,雙腿肯定很酸爽。
    感覺雙方扯平了的郭戎讓所有士卒持弓、持弩,等到衝鋒的叛軍距離宮牆不足百米,郭戎下令。
    “放箭!”
    以現在叛軍的密度,根本就不要瞄準,絕對箭無虛發。
    一百多養精蓄銳了整整一天,體力和臂力都處於巔峰,手持不超過七鬥的角弓的少年郎瞬間化身為人形炮台,以驚人的速度向下傾瀉著箭矢和弩矢。
    箭矢、弩矢密集地從宮牆之上飛射而下,給叛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雖然少年郎們已經盡力,但是守軍的人數畢竟太少了,叛軍的洪流依舊一刻不停地衝向宮城,喊殺聲在蒼穹回蕩。
    漸漸地,叛軍抵達了宮牆之下,漸漸地,叛軍的竹梯被搭在了宮牆之上,漸漸的叛軍逐漸登上了宮牆。
    慘烈的肉搏戰再次在宮牆上開啟……
    大多數叛軍盼望著勝利道理啊,但是並不是每個神策軍都是如此,就比如混在叛軍之中,幾百名左臂上纏繞著紅布的神策左軍士卒。
    其中為首的一員身高超過六尺,虎背熊腰,手持陌刀的漢他們的目標就不是宮牆,而是處於叛軍戰陣中間的叛軍中樞。
    不足南側宮牆之上,不足四百名的守軍在硬撐了一刻鍾,實在無力阻攔叛軍登城之後,讓出了前麵的第一道宮牆,向後退卻。
    接著,他們開始死守太上皇李誦所在的勤政樓,以及興慶宮南側第一道宮牆和第二道宮牆之間的複道和回廊。
    。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