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成仙24

字數:5407   加入書籤

A+A-




    應家嬸子:「其實仙石與我們凡人而言,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在靈田的種植上填充法陣,還有要啟動一些耕種法器的時候要用到。
    這些年,我們村的靈田出產不錯,仙人給的仙石真的不少。但是我等凡人還真用不上仙石。隻能積攢著,萬一家中出一個有靈根的小子、丫頭,就可以給他們用。
    不過,我等最想要的是適合我等凡人的丹藥卻是仙人們不屑煉製的,而適合凡人以武入道的武技又豈是區區幾塊仙石能換取的?」
    應家嬸子說著仙凡之間價值差的煩惱。
    話說這個世界的仙人們出手挺大方的,讓凡人做事所給的報酬卻也都是按照比雇傭仙人的價格略低一些結算。但是,東西太好也太多了,凡人不敢用也不能用。
    畢竟,凡人平日要用的要吃的都是用銀子或者銅板結算。
    按道理說,仙人應該知道這其中的差距,但是他們需要凡人為自己種植仙株,而靈田中的法陣開啟,還有各種工具的使用都必須用到仙石。
    所以對他們而言,用仙石結算不但方便還必須如此。
    至於凡人要用銀子,那就用仙石去換就好了,難道還要他們兌換好銀子再給他們嗎。
    拜托,自己修煉都來不及有必要為了與人方便而為難自己嗎?至於一塊下品仙石也許會換成堆成小山那麽多的銀子,有多招人眼紅並且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這與他何幹?
    報酬是一分不少的給了,至於要怎麽兌換怎麽花銷那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而凡人們拿到屬於自己的報酬無論如何都是開心的。
    但是他們出去買塊布,買些糧食,買一些日常要用的小物件總不能用仙石來結算,那些東西往往隻需要用少少的銀子就可以買上許多了。
    當然他們也不可能因為要將仙石花掉而一門心思去追逐仙人用的物件,去吃仙人才能消受的靈物靈食。先不說憑著種地是否真的能賺到足夠的仙石來消費。
    若真這麽做了才是真正在作死。
    僅在吃食方麵,仙人能吃的東西凡人就不敢亂碰。那些充滿仙靈之氣的靈蔬靈米,隻會讓凡人爆體而亡。
    因此,他們隻能買些生活中日常要用的,實用性強的小物件來使用。
    比如說那種在夜晚可以讓屋子裏亮如白晝的日光石燈台,比如那可以將人照得纖毫畢現的秘銀鏡子,比如說出門在外的必備神器儲物袋,比如說那種可以改善居家環境的聚靈陣……
    當然,要買下聚靈陣也許會花費一代人所積攢下來的仙石,但是有了這樣的陣法布置在自家的宅院中,不但可以讓自家人身體健康少病少災,還有可能讓自家生下身具靈根的後輩。
    能置辦以上那些東西的,那這家人至少有三代人為仙人辦事了。
    要知道仙人煉製的東西,哪怕隻是一個小物件那也需要許多仙石去買。日光石燈台,鏡子,儲物袋,聚靈陣在一個家庭中陸續出現,那也足以證明這家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
    家庭的社會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買地造房子,送家中兒女去學堂讀書識字,改善了家中的生活條件,富貴之後就會想著延年益壽。然而那些小東西好找易得,畢竟有許多東西修行之人也會用到。
    他們淘汰下來的流落到凡俗界也是情有可原,而適合凡人食用能夠延年益壽的丹藥卻不好找。
    畢竟,那些修行者們哪裏會願意耗費時間、精力專門為凡人研究丹方,煉製不入品的丹藥,哪怕也能賺到仙石還有凡人的感激與崇拜。
    但是,說實話大多數人都是希望自己能追尋更高更好的境界與技術,而不是老是回頭走曾經走過的老路。除非他在凡俗界有自己的
    直係親人難以割舍。
    凡人的小日子過得好了,同樣也開始追求更加高的高度。
    如果家中出了一個可以修仙的苗子,那簡直就是連跳三級。但是從凡人開始修行到達仙人的級別,還有遙遠的距離。
    於是,他們家中的仙石可不敢亂花了。
    要支持成為修仙者的兒孫買丹藥,買法器,買各種修煉要用到的物品,特別是到了可以學習修仙技藝的時候,那才是最耗費仙石的時候。
    完全可以稱得上賺仙石的速度比不上花仙石的速度。
    具體會怎麽花仙石,應家人也說不明白,但是對照著村子中有那種家中出了修真者小娃兒的人家,那真的算得上是節衣縮食,為的就是給那小娃買一顆什麽淨靈丹。
    日子都過得苦哈哈,哪有自己家這麽滋潤。有大房子住,吃得飽穿得暖,一大家子和和美美父慈子孝,兒孫滿堂。孫子孫女都被送到了附近的學堂,還經常受到先生的讚賞,將來肯定有出息。
    司徒瑜邊聽邊點頭。
    應家的一對小孫子孫女隻有四五歲,正是淘氣好玩的時候。看到家中來了這麽一位漂亮和善的姐姐,完全不怕生,直接繞著司徒瑜轉圈圈,要跟她一起玩耍。
    他們的娘親試圖將小孩帶開,免得惹得小仙子厭煩,卻拗不過兩孩子非得靠在司徒瑜的身邊。
    司徒瑜小孩,特別是這樣漂漂亮亮又活潑可愛的小孩也是耐心十足。逗了一會小孩後又從儲物戒中取出了曾經在其他小世界收集的零食糕點給他們吃著玩。
    兩小孩乖乖地道謝,這才拿上零食到一邊去吃,司徒瑜看到兩孩子並非自己獨享,還知道給家中的大人留下一份,又給陪著他們的娘親、姐姐喂到口中,果然這家人都很可愛。
    應家這邊其樂融融。
    司徒瑜的神識跟著應老爹、應大郎一同去了村子中那幾座特別漂亮的房子。
    敲門進去後也不廢話,直接同房子的男主人說出了自家來了一位偶然路過的仙子,而這位仙子想要在村子中收一些靈穀靈麥,便打發自家在全村問一圈。
    那幾戶人家聽說是有仙子要收靈穀靈麥,都非常高興。
    之前這幾戶人家的靈田收獲後,跟仙人交付了足夠的靈穀靈麥後便就將多餘的留了下來。他們的想法很樸實,就是自己家種了一輩子的靈穀靈麥,卻從未品嚐過。
    既然這次的收成那麽好,就留下多餘的自己吃。
    可惜,事情出乎他們的預料,作為凡人的他們真的是無法消受、無福消受。
    那靈穀用柴火煮不熟,煮不熟就算了,在煮的過程中散發的香味實在太撓心撓肺,家中老小饞得直咽口水卻吃不到嘴了。
    被饞得直流口水也還好,最嚴重的還是仙靈之氣隨著加熱的過程中開始彌散,作為凡人的他們哪裏受到了仙靈之力的灌注。
    暈乎了,難受了,要爆炸了。
    為了活命,一家人隻能扔下鍋中煮著的靈米,相互攙扶著離家出走……
    還好離開得果斷,灶膛中的火慢慢熄滅,靈米的仙靈之氣也就慢慢消散了。萬幸,除了浪費了一鍋靈米這一大家子沒有其他什麽損失。
    之後,他們隻能將這些靈米收得更加嚴實,再也不敢打靈米的主意了。
    他們正考慮應該怎麽處理這些靈米靈穀,就有應老爹帶來這樣的好消息。頓時高興地跟應老爹提出要跟著她一起回去,與那位仙子麵談。
    應老爹自然是應允的,他本來就是傳個話而已,至於他們要同司徒瑜怎麽談那是他們的事情。
    在村子繞了一圈後,就帶了五戶人家的當家人一同回到家中。
    司徒瑜早就在神
    識中看到他們,也知道他們如何商量事情的?也對他們一同出現於應家並未表現出意外之情,相反是一副意料之中的神情。
    如此淡定的表現反而讓這些村人不敢造次。
    第一戶人家的當家人顯然是那五人共同推出來的話事人,隻聽他小心翼翼地發問。
    「仙子,我們幾家都各有百餘斤的靈穀靈麥,請問您需要這麽多嗎?」
    總共也就一千多斤的靈穀靈麥,哪裏就好多了?
    司徒瑜微笑著點頭。
    「無妨,就是初到貴地,我與大家也不熟悉。就麻煩應老爹幫我統計一番,有多少靈穀靈麥,總共需要多少仙石,給我一個總價就可以。隻是別讓幾位吃虧才是。」
    那五位家長聽司徒瑜所言,才確認這位仙子果然如應老爹所言那般和善得很,確實不會因為自己仙子的身份而欺壓他們,瞬間鬆了一口氣。
    幾人對視一眼,同村的默契讓他們瞬間給出了一個價格,一合計數據就都出來了。總價很合適,應老爹笑眯眯將靈穀靈麥的總量還有需要多少仙石報給了司徒瑜。
    司徒瑜微笑著點頭應允。
    這幾戶人家都是家中擁有大量靈田的種植大戶,他們自然也都有儲物袋的。此時,價格談妥後他們就趕緊從儲物袋中取出一袋袋包裝嚴實的靈穀靈麥。
    司徒瑜神識一掃就知道,數量、質量上這些人並未糊弄自己,幹脆將地上那堆靈穀靈麥統統收入儲物戒中。有將該付的仙石取出交給了應老爹,由他分給各家。
    將事情交托給應老爹後,司徒瑜又同應家嬸子聊天去了。等應老爹將村人送走後,回到屋裏就看到自家老妻拉著小仙子的手,跟她叮囑著一定要去找自家二兒子。
    「大閨女,你一定要去致遠鏢局去找我家二郎,他在鏢局可受器重了。你去找他,有啥事就讓二郎去做。大閨女,順便你幫我帶個口信給我家二郎可行?」
    「應家嬸子,您說,要帶什麽口信?」
    「唉,我家二兒子確實有出息。就是吧,不著家。大閨女你幫我跟他說,家裏老娘記掛他,讓他有空就回家看看。也不用他買東西回來,人回來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