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北秦征涼大敗還

字數:4044   加入書籤

A+A-


    韋然帶著袁慕之兵臨江州城下,隨後袁慕之呼喊道:“杜將軍已經戰死,韋國公已經言明,城中將士概不追究,眾位速速放下武器投降吧。”

    江州士兵看到是袁慕之,眾人盡皆相望,隨後守城將領說道:“韋國公可在?”

    韋然聽聞,縱馬上前說道:“本公就是韋然,杜敏已經授首,現在開成投降,所有人等官員不變。”

    “韋國公此話當真?”

    “本公言出必行,各位大可放心。”

    隨後江州城門緩緩打開,韋然順利進駐江州城,隨後令人去往江邊招降剩餘部眾。

    此刻張貴已經帶兵扮做湓口潰軍進入了江州大營,隨後在營中製造混亂,接替韋然在江上進攻江州大營的胡鬆抓住機會,強行登陸。

    等到江州的將領來到江州大營準備勸降的時候,張貴已經在打掃戰場了,看到突然有兵馬從江州方向而來,張貴立馬戒備起來,待看到韋然的軍令時,才知道江州城已被攻克。

    胡鬆和張貴於是在江邊紮營修整。韋然此時正在清點江州府庫,看到袁慕之事無巨細盡皆安排妥當,不由的讚歎道:“我得卿,如劉備遇孔明也。”

    但是隨後韋然自己又感覺到不妥,自己如何能比肩劉備。

    袁慕之不以為意,反而笑道:“明公言重了,如今江州已破,夏口徹底斷絕了援兵,城破是遲早之事。”

    韋然略微點頭,袁慕之隨後又道:“江州軍也算朝廷精銳,一會待清點了江州大營的人數之後,可以整軍用之。如今應當兵貴神速,迅速攻克夏口隨後沿江而下。”

    韋然聞聽此言歎了一口氣:“夏口易守難攻,如何輕易可破。”

    “迅速集結部曲,草民率江州軍戰船沿江而上,裝作援兵,屆時韋公兵馬戰船隻需在前線故作阻攔,張則茂必然派兵來救。到時候夏口城門洞開,草民率軍進城之後搶占城門,韋公率軍衝殺進來,夏口可破。”

    韋然聞言稍作思索,隨便便點了點頭,讓袁慕之去準備進軍事宜,自己則裝作潰敗狀,準備返回夏口大營。

    與此同時,北秦大司馬元善派心腹大將陳虎領軍五萬進攻涼州叛軍。

    呂篡雖然擁立元解之子元俊為主,擁兵造反,但是周邊城池並無戰心,僅用一天時間,陳虎就攻破金昌城,進而包圍姑臧城。

    呂篡在城樓上高喊:“家主元解,於國有大功。卻被奸佞元善擅殺於長安,屍骨未寒。如今朝廷奸佞竟想將家主滿門殺絕,我雖一偏將,但也知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眾將士如若貪圖富貴,竟可將我綁了送給元善,如若不願,那就拚死不戰,告慰家主在天之靈!”

    姑臧守軍盡皆高喊願意死戰,隨後呂篡走下城樓,翻身上馬,打開城門直接向陳虎中軍衝殺而去。

    陳虎晝夜不停帶兵攻克金昌,包圍姑臧,但是人困馬乏還未修整。大軍剛剛圍城就看到城門處呂篡衝殺而出,陳虎手下部眾陣型大亂,此時又刮起大風,黃沙漫天,將士彼此分不清方向。

    陳虎將令不通,頓時覺得情況危急,忙對身邊親衛喊道:“退回金昌。”隨後陳虎鳴金收兵,但是此時北秦軍隊已經分不清東南西北,部眾四散而逃,呂篡趁機追殺陳虎,陳虎一路逃至金昌。但是金昌城門不開,原來是留守的北秦軍隊在城內劫掠,引發百姓不滿,於是便偷偷放出了金昌城內投降的三千呂篡士卒。

    在百姓和士卒的配合下,北秦守軍猝不及防,倉皇之間奔逃出城,金昌又回到了呂篡手中。

    陳虎見金昌城門不開,隻好繞過金昌城一路退往安定,金昌城內呂篡軍隊見狀打開城門追殺而出,陳虎一路潰逃,落的個僅以身免,倉皇逃回安定。

    消息傳回長安,元稹聞言大怒,就要將陳虎定罪。

    “陛下,陳虎其罪可誅,但是陳虎乃是大司馬舉薦,如此處置甚為不妥。”大殿之上,閔觀如此說道。

    麵對如此明目張膽的捅刀子行為,元善內心極為憤怒。經過幾場敗仗以及元喜事件,元善在朝中威望大跌,閔觀更是趁此機會不遺餘力的打壓元善,如今麵對閔觀這冷嘲熱諷般的行為,元善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陛下,臣有罪,臣自願請辭,回府頤養天年。”元善冷冷的說道。

    “皇叔何出此言,朕還有諸多事物需要勞煩皇叔。”元稹見狀急忙出言勸阻。

    如今元善兵權在握,稍有不慎北秦萬劫不複,元稹見此也隻能打圓場。

    “大司馬言重了,當今朝堂之上也離不開大司馬啊,”眾臣也紛紛開始勸阻。

    元善一揮袖子,冷哼一說,隨後說道:“如今淮南戰事安定,臣請將宇文至調回,由宇文將軍率雍司兩州之兵,討伐涼州叛逆。”

    元稹聞聽此言,心中開始計較。如今宇文至和趙有誌率軍十餘萬屯駐在合肥壽春,聲勢浩大。宇文至此人乃是元善心腹,趙有誌確是當朝駙馬,並且向來忠心。

    念及此處,元稹便道:“宇文將軍乃是兩淮總管,不可輕動。趙駙馬已經離京多日,長清姑姑也頗為掛念,不如讓趙駙馬回長安,隨後前往涼州平叛,眾位愛卿覺得如何?”

    “臣附議。”元善第一個站出來支持:“涼州乃是貧瘠之地,趙駙馬多年來征討山胡,相對於宇文將軍,趙駙馬確實更適合征討涼州。”

    閔觀也急於修複和趙有誌的關係,隨後說道:“臣也附議,趙駙馬乃我大秦軍神,此番定能馬到功成。”

    見群臣已經沒有意見,元稹便下詔駙馬趙有誌為平涼大都督,限日回京。

    建康城內此時也是氣氛凝重,自從幾日前蕭炬妻女以及王氏族人被斬首後,不僅朝中大臣人人自危,連城中百姓也是頗為氣憤。

    蕭炬為人寬厚,在當太子時曾多次賑濟災民,並且兼任建康令時也施以仁政,頗得建康百姓喜愛。

    王真漠為官清廉,並且對族中子弟管教甚言,極少在建康行不法之事,如今被殺,建康城內流言四起,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蕭巒弑父篡位的事情更是被百姓所熟知。

    麵對著日益增加的流言蜚語,陸苛為首的南方士族中,有不少士族已經開始萌生悔意,如今蕭巒擅殺的行為已經讓不少大臣看出此人絕非明主。

    蕭巒最親信的大臣之一,他的堂叔蕭義屢次勸諫蕭巒,如今內憂外患之時,刑法不可過於苛刻,更要注意節儉。蕭巒不僅不聽,反而更加縱情享樂,為給皇後慶生,要在台城新建一處園林。

    蕭義多次勸阻,反而遭來皇後的嫉恨,蕭義知道蕭巒長久必亡,於是趁夜逃出建康城,回到封地長沙閉城自守。

    蕭巒得知消息後大怒,隨後竟然喪心病狂的斬殺蕭義在建康的兒子共六人,如此操作,連陸苛都看不下去了。

    “陛下,如今內憂外患,陛下不可如此牽連家人,到時候眾人思變,則大事去矣。”

    可能是因為登基以來的種種事情將蕭巒隱藏在深處的暴虐性格徹底激發,蕭巒聞聽此言,對陸苛說道:“如今不施以雷霆手段,怎能讓人臣服?就是要殺到他們心驚,殺到他們不敢叛朕!”

    陸苛見狀,久久不語,隨後長歎一聲退出宮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