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建康投降入台城

字數:5159   加入書籤

A+A-


    蕭巒此時正在台城之中,由於蕭炬占據了朱雀橋,往來消息斷絕,故而新亭方向的事情,蕭巒卻是一無所知。

    直到蕭炬大軍壓境,蕭巒方才大驚失色,慌忙趕到宣陽門外,此時的宣陽門守軍已經人心離散。

    陸苛站在城樓上已經一言不發,蕭巒到來也未曾發覺,直到蕭巒發問:“外公,情況如何?”

    陸苛這才反應過來,隨後苦笑著說道:“陛下,大勢已去。北秦大將傅永的頭顱已經高掛在叛軍旗幟之上了。”

    蕭巒順著陸苛所指的方向望去,看見旗杆之上高掛著一個頭顱,正是北秦名叫傅永。

    城外軍陣之中,又有無數將士身著北秦鎧甲,跪在宣陽門外,與此同時,蕭巒得到消息,其餘城門也一樣,北秦軍士跪在城外,所有城門將士均以驚恐不已,人心離散。

    袁護之此刻整頓好軍務後,匆匆趕來,對蕭巒說道:“陛下,賊軍勢眾,末將得到消息,京口守軍,石頭城守軍,東府守軍均以集結在建康,目前建康城外賊軍不下二十萬!”

    蕭巒險些栽倒在地,靠在城樓之上,不知道在想寫什麽。

    陸苛看向袁護之:“袁將軍負責建康防衛,事已至此,袁將軍有何打算?”

    袁護之看著陸苛,陸苛經過這段時間的變故,已經蒼老了許多,現在就是一垂垂老者。

    袁護之苦笑著說道:“如今唯有堅守建康,以觀其變。”

    “哈哈,哈哈。”袁護之話剛說完,突然聽到蕭巒的大笑聲:“如何以觀其變?哪裏還有援軍?”

    袁護之一時間語塞,蕭巒又說道:“爾等誤朕,如今死守建康已是死路一條,唯有殺出建康,逃亡東海,方有一線生機。”

    聽到蕭巒要逃,袁護之趕忙跪下說道:“陛下不可啊,自古哪有逃跑的君王,舍棄建康,陛下又有何處安身?”

    蕭巒此時已經心態大崩,指著陸苛罵道:“昔日你非立我為帝,今日誤我,登基之後,舉全國之兵,不攻取江陵彈丸之地,反而固守建康乃至賊軍勢大。”

    陸苛聞言,也頓時譏諷道:“陛下君臨萬邦,卻致人心離散,登基後整日鶯歌燕舞,後又無故屠殺士族,任用無能之人為將,到這般田地,又豈能怪罪於他人?”

    一番言語輸出,讓蕭巒氣急敗壞,拔出袁護之佩劍,就向陸苛刺去,陸苛顯然沒想到蕭巒會突然發難,竟被自己的親外孫刺死於宣陽門之上。

    守城將士見到此景,紛紛膽寒,但是誰都沒注意到已經有些許士兵悄悄離開了宣陽門。

    蕭巒令袁護之守衛建康城,自己則起身回到台城之中,麵對皇後,蕭巒痛哭道:“皇後,北秦援軍已覆沒,如今我朝外援已失,收拾行裝,我們逃吧。”

    元婉並沒有行動,反而是幽幽一歎,隨後端坐在榻上,對著蕭巒說道:“陛下,天下雖大,但是又何以為家,最後有死而已。妾身願意陪陛下一起共赴九泉之下,也不願落下身後罵名。”

    蕭巒聽聞此話,不由的痛苦流涕,夫妻二人抱頭痛哭。

    此時恒直府上,韋然家將韋五已經趁亂到來,對著恒直說道:“北秦援軍已經盡數被陛下所滅,陸苛剛剛在宣陽門外被蕭巒親手刺死,目前建康守軍人心攢動,我剛剛已經聯絡大臣以及部分將領,一個時辰之後就起事,恒將軍可以出馬了。”

    恒直聞言,忍不住撫須大笑,隨後喊道:“好!來人,換上戎裝。”

    不多時,恒直換上戎裝,手持長戟,隨後看向韋五,說道:“本公親自前往宣陽門,你去往其他城門。”

    隨後建康城內突然四處火起,韋五之前聯係的官員果然在此時紛紛在城內作亂,糾結家丁和私兵,在城內縱火,隨後糾集人馬進攻台城。

    袁護之此刻正在宣陽門組織防禦,突然聽聞建康城中發生驚變,袁護之急忙欲下城樓查看,此時迎麵撞上了恒直,袁護之大驚:“恒司馬久病不朝,如今突然來此,是要造反嗎?”

    “蕭巒弑父篡位,人盡可誅,何來造反之說。袁將軍你助紂為虐,此時投降為時未晚。”恒直冷冷的說道。

    袁護之知道恒直來者不善,也不廢話,立刻就向恒直攻去,恒直也不與他多糾纏,而是通過調動而來的台城禦林將袁護之圍住,隨後自己則帶人登上宣陽門,宣陽門上守軍看到恒直到來,一時之間也不知所以。

    恒直隨後下令打開宣陽門,有幾個將領不從,但是恒直隻是冷眼一掃,身邊士卒會意,瞬間就將不服這斬殺於宣陽門之上。

    隨後宣陽門大開,韋然此時還在朱雀橋部署下一步攻勢,突然得知宣陽門大開的消息,一時之間還不敢相信,直到恒直親信送來恒直的書信,韋然這才相信,慌忙將書信呈給蕭炬。

    蕭炬見之大喜,令韋然立刻率軍進入建康。韋然得令後,令張貴點出三萬兵馬進入建康城,並且約束軍紀,趁此機會劫掠百姓者,殺無赦。

    隨著韋然大軍進入宣陽門,恒直才鬆了一口氣,知道大局已定,慌忙走下城樓,喊道:“韋公,陛下現在何處?”

    韋然當然懂恒直的意思,知道他是想趁機撈取政治籌碼,於是說道:“陛下就在朱雀橋,恒公如今立下首功,陛下正欲接見恒公。”

    恒直聞言立刻向朱雀橋而去,令眾將士聽從韋然調遣。

    此時建康其他城門,也都紛紛都開,但是不同的是城牆之上屍橫遍野,骨肉殘害滿地皆是。

    蕭炬令其餘人等不等肆意進城,在城外紮營,派親信部隊接管城門即可。

    此時身處台城的蕭巒,突然聽聞台城外喧囂之聲甚重,內心已經隱約感覺到不妙,

    此時台城之中尚有一萬禦林,蕭巒連忙喊道:“來人,發生何事了?”

    許久之後有禦林匆匆來報:“陛下,不知為何,門外有數千人正在攻打台城。”

    蕭巒於是更加不解,但是昭陽公主此時說道:“陛下,大勢已去。城中必有蕭炬內應,隻怕此時蕭炬大軍已然入城。”

    蕭巒瞬間頹坐在地上,慌忙看向昭陽公主,喃喃的說道:“皇後,如今如何是好?”

    元婉沒有說話,反而是走到桌後,從牆上拿下一把佩劍,說道:“君王不可辱,陛下可以先去,妾身隨後陪著。”

    蕭巒手握佩劍,往自己脖子上而去,但是遲遲不敢下手,反複試探數次之後,終於還是無力的將劍放下,喊道:“可是朕不想死啊。”

    “陛下,你殺了先帝,數日之前又差點刺死蕭炬,蕭炬難道還會放過你嗎?”元婉勸道:“落到蕭炬手中就能逃過一死了嗎?”

    蕭巒還是不敢動手,元婉長歎一聲,便不再言語。蕭巒此時向拙政殿走去,元婉忙問:“陛下去哪?”

    “朕就是死,也要死在那龍椅之上!”

    韋然此時已經率軍趕到了台城,看見眾多私兵正在攻城,韋然心中不解,於是喚來一人說道:“此地如何?”

    “你又是何人?”被喚來的人問道,言語之間充滿了警惕。

    “放肆,此乃韋國公,奉旨討逆。”高小順立馬喝到。

    來人立刻跪下說道:“微臣乃是直閣將軍張休範,正與眾位大人聯合攻打台城,捉拿逆賊蕭巒。”

    韋然一聽就明白了,蕭巒大勢已去,這些人是準備邀功了,隨後說道:“各位大人今日之舉,本公自會稟明陛下,如今還是散開吧,本公親自領兵攻打。”

    就在韋然準備進攻台城之時,台城大門也突然大開,昭陽公主立於宮門之前。

    韋然沒見過昭陽公主,突然看到門口站著一個女子,麵容與元淑有幾分相似,隨後問道:“你是何人?”

    “本宮乃是當朝皇後,元婉。”元婉不卑不亢的說道。

    原來是元淑的姐姐,北秦昭陽公主,韋然心中暗道。隨後看向元婉,說道:“不知昭陽公主是何用意。”

    元婉看著在馬上的韋然,心底也不由的讚歎道:“不愧是韋智的兒子,當真是一世豪傑。”

    但見元婉緩緩施禮,隨後說道:“韋國公,如今蕭巒在拙政殿,妾身不想再造殺孽,隻求國公能告知陛下,放我們一條生路。妾本欲同蕭巒一同自盡,以此保全皇家顏麵,奈何蕭巒不允。”

    韋然心中悵然,看在元淑的麵子上,他也不想過分為難元婉。韋然翻身下馬,隨後說道:“公主深明大義,蕭巒弑父篡位,罪不可誅。不過公主若是願意,本公可以做主,此間事了,放公主回歸北秦,不知公主意下如何?”

    元婉見韋然如此說,便歎道:“陛下準備怎麽處置子尹呢?他還是個孩子。”

    “此時陛下自會定奪,本公會規勸陛下,陛下宅心仁厚,想來不至於怪罪一個孩子,還請公主寬心。”韋然緩緩答道。

    元婉看著韋然的眼神,確認其不再說謊之後,便讓開了宮門。

    韋然翻身上馬,率軍進入了台城之中,隨後直奔拙政殿而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