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豫章城外殺聲急

字數:6514   加入書籤

A+A-


    臨海郡方向,張貴親率三萬大軍,由會稽郡出發兵至臨海。

    由於周循已經帶兵往閩州,在陳清舊部的接應下,張貴裏應外合攻克臨海。

    隨後陳清大肆在郡內搜補和周循有聯係的士族,本來欲押往建康處置。

    但是張貴卻直接在營中就斬首了這些士族,合計約有兩千餘人。

    此舉也引發了陳清的不滿,陳清也算是士族的一員,但是張貴對待士族的鐵血手段也不由的讓其感受到脊背發涼。

    “陳大人何苦如此,少了士族的阻力,陳大人不是可以更好的管理臨海永嘉嗎?”張貴一邊寬慰陳清,一邊領軍繼續南下準備進攻永嘉。

    不過顯然已經用不到張貴了,臧洪隻半日便攻克了永嘉郡,當張貴率軍趕到永嘉的時候,才發現永嘉已經被光複了。

    又是熟悉的感覺,張貴帶人衝入了各家士族莊園之中,隨後仔細查找,凡是和周循有書信往來的盡皆處死。

    這個舉動連臧洪都看蒙了,臧洪雖然是閩州刺史,但是沒有爵位。

    張貴雖然官職不如臧洪,但是有爵位加持,臧洪倒也無法阻止張貴的行為。

    如今浙東不到半個月就被平定,但是臧洪和張貴聚在一起確實不知該當如何。

    眼下豫章郡還在對峙,周循所部一路向南,臧洪不知其真實意圖,故而也不敢妄動。

    倒是張貴說道:“如今雙方大軍合並五萬在此,若從閩州小路奇襲廬陵,將軍覺得如何?”

    臧洪隨後眼前一亮,閩州確實有道路可以通往廬陵。蕭谘對此也是知曉,但是不做防範的原因是因為他知道周循正在牽製臧洪,臧洪本身兵力有限,故而不敢輕動,

    如今周循背刺蕭谘,正在趕往番禺的路上,閩州其實已經無礙,張貴和臧洪便決定率軍偷襲廬陵。

    高要城內,韋然在見過了高要客商之後,也大概了解了交州的情況。蕭徹和蕭谘合謀之後,對交州的剝削更甚,俚族冼氏對蕭徹的反抗很激烈,但是因為交通往來不便,故而內地並不曾了解其中細節。

    蕭徹之所以想要合謀蕭谘造反,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想回到南朝繁華之地,在交州既有內亂,又有外患,生活一點也不滋潤。

    就在韋然正在思索如何對付交州的時候,張達突然衝過來喊道:“秦公,末將得到消息,叛賊周循於昨日攻克了番禺,占據了蕭谘老巢。”

    這個消息竟然讓韋然微微愣神,周循居然背刺了蕭谘,這是韋然萬萬沒有想到的。

    “周循不是正在進攻閩州嗎?怎會突然攻克番禺?”

    張達一時之間也說不上來,隨手整理了一會兒情緒後,才說道“末將聽聞周循久攻福州不克,而蕭谘並未支援周循,周循一氣之下選擇攻打番禺,番禺守將知道兩人是盟友,故而未做防範。”

    張達之言讓韋然豁然開朗,如此一來原定的計劃就要有所變動。

    韋然沉思許久,隨後說道:“立刻兵發清遠郡。”

    張達頓時不解,韋然解釋道:“如今周循攻占番禺,收攏人心是當務之急。如今我等如若趁機發兵番禺,必定會讓周循蕭谘的人馬同仇敵愾與我為敵。”

    韋然隨後走了幾步又說道:“如果兵發清遠,隨後攻克韶州。如此不僅蕭谘進退不得,就連周循也無處可去,隻能在番禺城中等死。”

    韋然隨後不顧病體,親自領軍三萬兵發清遠。

    豫章城外,蕭谘再也拖不下去了,令杜文育率軍與袁護之在城外交戰。

    雙方在平原地帶展開大戰,杜文育所率精銳勢如破竹,很快就衝破了袁護之的第一道防線,衝殺到了蕭炬大軍之中。

    袁護之和其子袁蟒也在亂軍之中被衝散開來,蕭炬坐鎮中軍,看己方陣型後撤,急令恒玄領軍一萬前去增援。

    恒玄引軍進入戰場之後,袁護之壓力大減。隨後開始組織起了反擊的攻勢。

    蕭徹見狀,令大將周衝領騎兵五千,從兩側殺入蕭炬陣中。

    在新生力量騎兵的加入之下,蕭炬大軍很快就被騎兵攔腰分成兩端,前後軍失去了聯係。

    蕭炬大驚,幸而大將劉胡此時控製住了中軍的局麵,蕭炬麵前之中軍才沒有潰散。

    劉胡聚集了五千人馬,反身向周衝殺去。

    蕭炬左右皆勸蕭炬暫避鋒芒。

    蕭炬猶豫不決,崔誥此時說道:“如今大軍正在死戰,陛下不可輕退。此乃賊軍困獸猶鬥,陛下今日一退,士氣將一瀉千裏。”

    周圍士族大臣紛紛喝到:“汝是何意,陛下如今身臨險境,起容有失?”

    “我軍兵力遠勝叛軍,更有陛下禦駕親征,士氣高昂,賊軍困獸之鬥,故而士氣高昂,久攻不成之下,士氣必墮,眼下我軍軍陣雖然後撤,但是陣型並未完全散亂,待劉袁兩位將軍整理好陣型,賊軍必敗。”崔誥怒道。

    蕭炬站在禦攆之上,看向不遠處的軍陣,果然如同崔誥所說,雖然有些散亂,但是依舊能保持完整的陣型,劉胡此時已經將缺口補上。

    蕭炬舒了一口氣,隨後走到高台戰鼓上,親自為將士擂鼓。

    鼓聲激勵之下,南齊大軍士氣高昂,逐漸穩住了戰局。

    杜文育此時已經身入中軍之中,眼看就要撕開陣型直奔蕭炬,但是被劉胡擋住了去路。

    劉胡也不廢話,舉刀便砍,杜文育也揮刀相迎。

    麾下部眾也戰在了一起,一時之間,戰場被分割成了三塊。

    袁護之之子袁蟒,被長槍此中跌落馬下,眾人皆以為袁蟒已死,消息傳到袁護之耳中,袁護之悲痛欲絕,殺意更甚,攜帶五百親衛,直接往袁蟒方向殺將而去。

    此時袁蟒已經從地上站起,一把奪過一匹馬,手持長槍又起身再戰,渾身負傷多處,血流不止,但是依然不退。

    南齊軍士士氣大振,叛軍北部軍陣逐漸支撐不住,袁護之此時帶領五百親衛殺來,叛軍以為南麵已經潰敗,北部軍陣直接大潰,袁蟒趁機掩殺。

    袁護之見其子安然無恙,長舒一口氣,隨後回身重新攻向叛軍南部軍陣。

    杜文育此時已經擊退了劉胡,劉胡身上多出槍傷,被迫退出戰場。

    杜文育此刻已經帶領數十人衝出了陣營,直奔蕭炬而來。

    看到禦攆之上的蕭炬,杜文育心中的欲望終究戰勝了理智,絲毫不顧及周圍親衛,一心隻想要蕭炬首級。

    蕭炬看到不遠處有人持槍殺來,也是不由的大驚,說道:“此人是誰?”

    “陛下,應該就是蕭谘帳下第一猛將,杜文育。”

    “陛下趕緊舍棄禦攆,騎馬撤退吧,賊將馬上就要殺來了。”左右大臣此時已經膽寒。

    崔誥此時站出一步,說道:“陛下莫慌,賊將已經和士兵脫節,身邊隻有四五名親衛,又如何能近陛下之身。”

    隨後崔誥手持長弓,屏氣凝神,隨後一箭射出,此箭這種杜文育戰馬。

    杜文育戰馬直接被長箭貫穿頭顱,杜文育馬下失蹄,載倒在蕭炬十米開外,蕭炬身邊禦林軍趁此機會一擁而上,杜文育此刻已無戰馬,隻好持刀步戰。

    但是蕭炬身邊的親衛禦林,乃是韋然親自調教,眾人皆身背盾牌,手持長槍,不多時便將杜文育圍在中央,架起盾牌,杜文育被困在盾陣之中,任憑如何砍殺,都無法衝破陣型。

    “抓活的。”此時崔誥喊道。

    隨後長槍從盾後刺出,杜文育堪堪躲過。但是四麵八方的長槍接踵而來。

    杜文育苦笑道:“就差十米。蒼天啊!就差十米。”

    隨後閉目等死,但是長槍並未刺入杜文育體內,將杜文育架在長槍陣中,隨後眾人一起向後發力,杜文育直接被掀翻在地,被下掉武器,捆綁至蕭炬麵前。

    蕭炬看了一眼杜文育,隨後揮了揮手,令人將杜文育押了下去。

    此時袁護之也已經擊潰了叛軍南陣,周衝直接落荒而逃。

    袁蟒和袁護之回身一處,與蕭炬前方中軍一起夾擊蕭谘殘部,蕭谘殘部此時已經找不到主將,故而紛紛失去戰心,放下武器選擇投降。

    周衝狼狽逃回城內,蕭谘見杜文育未歸,忙問道:“杜將軍呢?”

    “末將不知。”

    蕭谘看到戰場之上,已經逐漸沒有了動靜,不禁長歎:“杜將軍看來已經殉國了。”

    但是隨後蕭谘頹然的說道:“今日可謂慘敗,如今該當如何?”

    “大王,如今仍可召集兵馬再戰。我觀蕭炬之軍,能戰者寥寥。隻是占據了人數優勢,不複韋然在之神勇。如今蕭炬精銳盡數在浙東,這是最後的機會。”周衝趕忙說道。

    “再不濟我們也可退往廣州,死守韶州,隨後連通交州。割據一方。”

    聽完周衝的話,蕭谘也是久久不語,以一州數郡之地,對抗整個朝廷,還是他想的過於天真了。

    範弘此時說道:“大王如今士氣最為重要。當務之急是提升士氣。”

    “如何為之?”

    “大王即日登基稱帝,大賞三軍,加官進爵。唯此,眾人方可拚死一站。”範弘突然說道。

    其實範弘之言並非不無道理,如今廬陵郡,豫章郡和湘州一些歸附的士族,並無官職在身,蕭谘登基稱帝,可肆意封賞,或可在奮力一搏。

    蕭谘仔細分析之後,就說道:“就依範愛卿的話辦。”

    翌日,蕭谘在豫章登基稱帝,改國號為越,任命周衝為大司馬,範弘為太宰,其餘士族眾人盡皆封賞,同時大赦天下,更是對蕭炬陣中的文武官員也都分了官職。

    蕭炬聽聞這個消息後,也是哭笑不得,尤其是聽到自己被蕭谘封為臨海王的時候,蕭炬更是隻能詫異。

    而此時,建康台城之中,也傳來了一個好消息。

    皇後楊氏已經有孕,這個消息傳到前線的蕭炬耳中,蕭炬精神不由為之一振,不管是男是女,皇後有了身孕,總歸是天下的喜事。

    崔誥於是便利用這個契機,宣布大赦天下,同時赦免豫章,廬陵郡被裹挾士族的謀反之罪。

    這讓蕭谘陣營之中不少人出現了動搖之心,每日都有人偷偷出城投降蕭炬。

    蕭谘人心離散,手上收攏之兵馬隻有四萬不到。

    在占據豫章十餘日之後,蕭谘也覺得大勢已去,蕭炬軍隊根本不急於攻城,但是更讓蕭谘驚懼的是,糧草居然還未送到,並且派出去的信使也一直沒有回來。

    這讓蕭谘有了很不好的預感。

    就在蕭谘喘喘不安之時,一個驚天的消息傳到蕭谘耳中,廬陵郡被南齊大軍攻破,和廣州聯係已經被切斷,並且張貴已經派兵進攻湘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