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梁蕭涼一場夢 第一百五十二章 秦分東西各並立
字數:6068 加入書籤
南齊嘉義三年
此時距離蕭涼稱帝已經過去了三個月,韋然自從攻克郢州之後,眼看時間就要入冬,便停止了進攻,以免天氣寒冷,水路結冰,糧草補給困難。
加之宇文至大軍盤踞在江北,隨時可以繞後切斷韋然補給線,深思熟慮之後,韋然決定暫且罷兵回建康,隨後加封裴突為郢州刺史,都督江郢義三州諸軍事,用以鞏固夏口防線。
蕭涼在韋然撤兵之後,確實有反攻的意圖,但是無法攻克裴突駐守的夏口,無奈之下也隻好暫時在江陵按兵不動。
而在襄陽的宇文至此時也收到了來自長安的急件,宇文至打開信件之後,頓時整個人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
在元稹自縊身亡之後,元善根本找不到合適的繼承人。
元見的子嗣皆以成年,並且已經就藩,雖然大多數人都無實權,但是並不好控製,故而元善否決了由藩王繼位的想法。
元稹唯一的子嗣元幀此時已經逃出長安,穿過虎牢關,也是無法追回了。
元善此時被逼無奈,隻好自己登基了,但是又不好明言。
於是在朝會之上,眾人都商討無果,元善雖然心急如焚,屢次恨不得自己跳出來說自己很適合做皇帝,但是卻不好操之過急。
眾大臣也對元善之行為心知肚明,自然知道元稹乃是被元善所害,但是元善現在想要一個繼位的合法性,就需要有大臣勸其進位。
聞泰肯定不行,他本就是元善心腹。本來定邊候宇文術是個很好的人選,但是宇文術舊疾複發,還不能下床。
故而元善沒有辦法,隻好在家中宴請剩餘大臣中德高望重之人。
這些大臣眼看是元善邀請,皆不願前去,元善頓時大怒,立刻令親兵將他們押來,強行入座。
尚書右丞高暢眼看事已至此,國確實不可一日無君。
於是在權衡一番之後,高暢借著酒勁說道:“如今陛下不幸亡故,太子失蹤。國不可一日無君,彭城王英明神武,理應繼承大統,帶領我們大秦一統六合,橫掃八荒!”
此話一出,雖然引起再坐大臣心中一陣腹誹,但是也知形勢比人強,如今既然元稹都死了,閔觀也跑了,又何苦拿自己的身價性命開玩笑,於是眾人也紛紛勸進元善。
在一番我不能當,你非要我當的戲碼下,元善終於接受了眾臣的好意,決定繼位稱帝。
這也讓高暢每日都不敢回家,家中時而被人襲擾,高暢在回家的路上甚至還碰到了襲殺。
過度驚恐之下,高暢隻好尋求元善庇護,元善對這個最先擁護他的肱股之臣,也的確夠意思,立刻派出了兩百禁軍每日護送高暢,並且限定長安令定期破案,這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隨後在聞泰選定的吉日那天,元善在長安西郊正式登基稱帝,改元天佑。
聞泰被加封韋尚書令,一舉進入權利中樞。
高暢被提拔為尚書左丞,宇文至被封為大司馬,都督征南諸軍事,雍州刺史。
同時對於在虎牢關外的北秦官員,元善也大加封賞,試圖籠絡人心。
閔觀在逃出長安之後,就立刻奔赴虎牢關,打算沿虎牢關出關,但是很快便發現元善已經派兵向虎牢關前進,老奸巨猾的閔觀頓時就察覺到前往虎牢可能會有危險。
於是繞到潼關,趁著夜色由水路通過潼關,隨後一路上小心謹慎,白天休息,夜晚行走,終於摸到了洛陽。
此時的洛陽留守乃是閔觀門生胡華,閔觀不知道能否完全信任胡華,就派人給胡華送信,約其相見。
後來閔觀見胡華果然是隻身前來,心中方才放下了心,隨後令家將帶胡華至閔觀躲藏處。
胡華看到閔觀,二話不說就拜倒在地:“老師不在長安,怎會來此地?”
閔觀一看這情況,便知道胡華還不知道長安之事,於是惋惜的說道:“元善謀反,陛下想來已經遭遇不測,我冒死逃出,本欲從虎牢關而出,但是元善已經派人封鎖了虎牢的道路,我沒有辦法,隻能冒險從元善手中的潼關而出,千辛萬苦,方置此地。”
胡華聞言大驚,連忙詢問起了閔觀的詳情。
閔觀之所以一定要趙胡華,也是因為他被嚇怕了。
他身邊隻有十餘人,一日夜晚行走時,家將勞累,於是便選擇在一塊墓地周邊休息。
沒想到卻被強盜在墓地偷襲,幸而閔觀家將也頗為勇武,在丟下了數具屍體後,方才逃脫,但是所帶財務和糧草也被奪的差不多了,若是不找可靠之人,隻怕要一路討飯到鄴城了。
聽到閔觀的遭遇,胡華一時之間也是失聲,隨後分析道:“太子如今應該已至鄴城,老師是直接前往鄴城,還是留在洛陽?學生雖然不才,但是洛陽還是穩固,元善倘若已經登基,那麽太子必然也要登基為帝。”
聽到胡華之話,閔觀沒有遲疑的說道:“如今元善占據關中之地,又通巴蜀,宛若戰國時的秦國一般,洛陽雖然為舊朝古都,但是離元善和南齊都太近了,不適合定都,太子唯有在鄴城登基,方可無虞。”
洛陽地處河南,元善大軍隻要攻破虎牢便可威逼洛陽,並且雖然兩淮之地目前都在掌控之中,但是經過此事,北秦國力大傷,南齊定然趁虛而入,屆時若是南齊不講武德,聯合元善,則閔觀一點戰略縱深都沒了。
胡華也隻好無奈的點了點頭,如果要同時防備元善和南齊,則需要在河南以及兩淮地區部署眾兵,屆時大本營幽州冀州並州反而不穩,所以在鄴城中央指揮最為穩妥。
隨後胡華不再遲疑,派出三千軍士護送閔觀前往鄴城,自己則是在洛陽附近招兵買馬,以防元善攻破虎牢。
但是胡華顯然想多了,元善當日率軍進逼虎牢,發現虎牢關早有防備之後,便知道事不可為,加之自己又急於謀朝篡位,故而就暫時放棄了對虎牢的軍事行動,如今的元善一門心思在籌備登基大典,哪裏有功夫對外征戰。
閔觀在兵馬的護送下抵達鄴城,閔世元和閔世川二人見閔觀竟然逃出生天,不由的喜出望外。
當二人得知是宇文術打開了長安東門後,閔世元方才恍然。畢竟是跟隨元見起兵的老臣,容不得皇室血脈凋零也是正常。
沒過數日,元善稱帝的消息傳到鄴城,閔觀此時也已收到了閔忠冒死從未央宮偷出來的玉璽。
於是在當月十五,閔觀立元幀為帝,並且公開展示了傳國玉璽,指責元善得國不正,是為叛逆。
同時加封閔世元為尚書右丞,加封趙昭為大將軍,加封傅遠為兩淮總管。
但是閔觀的計劃很美好,以為自己坐擁兩淮,河南,河北之地,土地遼闊,人口眾多,並且占據虎牢,掌握進攻主動權,但是第一步,傅遠就反水了。
傅遠之兄傅永曾和宇文至並肩作戰,自己本人也受宇文至調遣過,故而對宇文至頗為推崇。
眼見如今大秦裂了開來,傅遠毫不猶豫的就帶兵偷襲了洛陽,洛陽留守胡華毫無防備,洛陽被傅遠攻克,幸好胡華逃了出來,並且派人連夜將弘農的糧草全部運到了虎牢關,讓大軍一並進入虎牢,自己則是率領一軍向鄴城逃去。
傅遠在攻占洛陽之後,本來打算直接偷襲虎牢,但是看到胡華已經做好了部署,無奈之下,隻好暫時駐守洛陽不動,同時令人通過兩淮方向向長安傳遞消息,讓元善一同夾擊虎牢。
當胡華將消息傳到鄴城之時,閔觀格外震驚。
閔觀看著麵前灰頭土臉的胡華,本來打算嚴懲胡華,但是不知道是經曆了太多事情的緣故,閔觀後來並未懲處胡華,反而是說道:“沒想到老夫一世英明,竟然被傅遠給騙了去。”
閔世元在聽完胡華的敘述後,立刻跟進說道:“父親,如今不是氣餒之時,傅遠占據洛陽,定然會邀元善前後夾擊虎牢,若是虎牢有失,北方平原眾多,屆時元善一馬平川,對我等極為不利。”
其中道理閔觀自然明白,但是眼下無可奈何,趙昭雖有十萬兵馬在並州,但是經曆了傅遠的事情,閔觀實在不敢輕易宣趙昭來鄴城。
青州刺史段匹敵,雖然接受了閔觀給的官職,但是並未表現的過於熱情,也讓閔觀有點搖擺不定。
如今傅遠盤踞兩淮和半數河南之地,不可小覷,若要討伐傅遠,沒有二十萬兵力基本不可能成功。
麵對如此被動挨打的局麵,閔世元此時提議道:“父親,如今之計,唯有從海路去往建康,邀請韋然一同夾擊傅遠,屆時淮南之地可歸南齊,我等隻要淮北和洛陽之地。”
麵對閔世元的提議,閔觀此刻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元兒,此事無異於與虎謀皮啊。”閔觀愁眉不展,說道:“且不說為父乃是韋然頭號大敵,就是此刻南齊內部政權不穩,蕭涼還盤踞在江陵,宇文至還占據著襄樊,南齊剛經曆戰事,怎有餘力北征?”
閔世元則是搖頭說道:“父親,韋然誌在鯨吞天下。這幾日你也說了,我大秦之故也和韋然脫不開幹係,他如此謀劃,定然有所圖謀。傅遠反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是也是韋然的一個機會。傅遠雖然占據了洛陽和兩淮之地,兵馬眾多但是處四戰之地,他若是無法和元善取得聯係,那麽腹背受敵之下,其眾自潰。”
胡華此時也說道:“二公子言之有理,南齊如今丟了半邊天下,隻和大秦隔江對峙,大秦又掌握了所有的出江口,學生雖然不知道以前韋然的謀劃是如何,但是如今之局麵肯定不是他願意看到的。所以淮南之地是韋然必須要爭奪的地方,屆時方可保證建康安全,不然建康時刻暴露在敵人之下,蕭炬焉能放心?”
閔觀聽完二人之話,思索良久之後,決定派遣其長子閔世川為使者和人質,準備繞到青州,由海路前往建康和韋然和談。
閔世元頓時大驚,在胡華走後,立刻對閔觀說道:“父親要何談派遣他人即可,何必要大哥前去,大哥為人父親不是不知道,昔日就和韋然有私怨,本事又稀鬆平常。”
閔觀隻是默默歎息,並未說話,在閔世元的不停追問下,閔觀方才說出實情:“我今日操勞過度,身體已有不適,你是我最出色的兒子,將來定是要代替我執掌朝政的。但是你哥畢竟乃是長子,我是怕有心之人挑撥離間,如今內部不穩,外又有元善南齊,倘若你兄弟二人因此反目,江山社稷焉能安穩?”
閔世元雖然知道閔觀說的頗有道理,雖然他心中也看不起這個隻會吃喝玩樂的哥哥,但是他比閔觀更多了一分仁慈。
看到閔世元心有不忍,閔觀說道:“再說隻是出使,韋然雖然並非什麽磊落之人,但是也不會屠殺使者。讓你哥出去吃點苦頭,讓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讓你哥為人質,一方麵是為你掃除障礙,一方麵也是為了顯示我等的誠意,讓韋然在我朝和元善之間偏向我等,如果元善聰明,定然會將襄樊之地還給韋然,但是我與元善相爭日久,他並非有如此容量之人,故而我下此猛藥,韋然必會發兵!”
而此時已經升任大將軍的宇文至,收到的元善密信正是令其即可發兵攻打義陽,元善鼠目寸光,在得到傅遠反水的消息後,一麵派陳虎進攻虎牢,一麵又令宇文至進攻義陽,打算雙麵開花。
宇文至看著這封信,真乃是哭笑不得。他找來弟弟宇文及,將信丟給了他,待宇文及看完後,宇文至說道:“陛下真非英雄,不通軍事,虎牢之地易守難攻,陳虎個草包如何能得?如今傅遠雖然占據兩淮及河南之地,但是處在閔觀和南齊的夾擊之下,此時應該將襄樊給蕭涼,大軍撤出襄樊,讓韋然引軍攻打蕭涼,我等進攻虎牢。如今陛下之舉,是要將南齊推向閔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