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天渡之戰大火盛
字數:6324 加入書籤
落日餘暉之下,沮渠誠然的身影顯的格外蕭瑟。
雖然韋然好似願意給他們一個機會,但是高傲的沮渠誠然內心的自尊似乎不允許他提出如此的要求。
但是眼下如果不趁機提出要求,蒲州之戰又將陷入被動局麵,因為他剛剛得到消息,突厥趁機南下,趙昭不可能再從並州抽出兵力支援蒲州了。
想到這裏,沮渠誠然突然間變的難以開口,雖然來之前他已經打定主意要和韋然商談一些條件,但是到了事到臨頭之時,話到了嘴邊,又變的難以啟齒起來。
韋然看出了沮渠誠然的無奈,主動開口說道:“我知道你的意圖,如今潼關方向戰事不明,西秦舉國之力與你們糾結在潼關,你在此處拖遝不得,我占據陽城之後可以罷兵一個月,若是你們沒法擊退西秦大軍,屆時就別怪我趁火打劫了。”
沮渠誠然此時突然疑惑的說道:“你們若是偷襲宛城以北,則可以直接將戰線推進到秦嶺附近,屆時秦嶺以南盡皆歸你們,西秦絕無反抗之力,為何你們要選擇和西秦合作,而不是和我們合作呢?”
韋然笑著說道:“這個年代,占據多少地盤,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最關鍵的是人口,隻有源源不斷的人口,才可以充實兵源,增加賦稅。你們看起來和西秦地盤旗鼓相當,但是人口是西秦的兩倍之多,屆時養精蓄銳,我又如何圖謀北伐,本王也不怕告知你實情,你們兩邊鬧的越厲害,本王心中越是歡喜。”
“陽謀啊,這是赤裸裸的陽謀啊。”沮渠誠然歎息著說道:“你明知道北方兩秦皆視對方為死敵,絕不可能和解,你們南朝隻許不停的提條件,不停的蠶食北方之地即可。”
韋然點了點頭:“如今,三國都沒有獨自滅國的實力,你們若是能滅了西秦,我自然願意出一份力,反之,如果西秦能夠有機會滅了你們,我自然也不會放過,但是話雖如此,若是北方聯合起來,我南朝也難以抗衡,合縱連橫,既是如此,此去,一切珍重。”
東秦大軍浩浩蕩蕩的從陽城開始撤退,劉仁業起初建議從背後追殺東秦大軍。
韋然則是看著東秦大軍遠去的方向,微微的歎了一口氣,說道:“不必了,這些人又有幾人能在戰場之上活下來?”
“蒲州戰場就是一個絞肉場,我等既然已得陽城,距離洛陽僅僅一步之遙,我軍就在陽城駐守,劉仁業,你從彭城征集糧草,越多越好。”韋然突然囑咐道:“西秦本就國力羸弱,既然他們還了我西川之地,我們就給他們送點糧食吧,吃飽了飯,他們也好有力氣殺東秦士卒啊。”
沮渠誠然率軍回到洛陽之後,閔世元此刻和皇帝元幀正在洛陽宮內,趕忙宣沮渠誠然來見,上來就直接問道:“齊軍退否?”
沮渠誠然搖了搖頭:“並未退,齊軍知道我軍意圖,故而隻圍不攻,想將我們困在陽城,我用同門之情,換來韋然一個月內罷兵不動,不過我猜韋然也是緩兵之計,他定然會在背後支持西秦,西秦能支撐如此多大軍的糧草,背後肯定離不開南齊啊。”
閔世元聞言,也是蹉歎不已,一個月的時間,想要擊潰西秦大軍,定然是要冒奇險。
但是確實有人在冒奇險,不過冒奇險的人乃是趙昭。
話說趙昭渡過黃河,占據天渡之後,就猜測到侯莫悅定然要班師圍攻天渡。
在潼關至天渡的路上,有一處地方,蘆葦甚高,特別適合伏兵。
於是思索再三之後,趙昭決定帶領兩萬人在此處伏擊侯莫悅,此時趙昭謀士荀遊突然說道:“不可,侯莫悅生性多疑,若是對著這蘆葦蕩放一把火,大軍豈不是危險,還不如固守天渡,侯莫悅多為騎兵,難以攻克天渡。”
趙昭也覺得荀遊言之有理,但是想到雁門關外遊蕩的突厥騎兵,一刻也不想在天渡多呆。
他的士卒多為並州人士,讓他們殺塞外諸部一個個悍不畏死,如今塞外部落又趁機南下,消息若在軍中蔓延,反而軍心不穩。
趙昭最後決定冒險嚐試,於是令大軍星夜埋伏在蘆葦蕩之中。
侯莫悅此時率領大軍星夜疾馳在趕往天渡的路上,正當進入趙昭伏擊圈的時候,突然感覺到此處頗為陰森恐怖。
侯莫悅於是不敢輕舉妄動,準備派人前往探查。
趙昭前軍先鋒,姚芹見狀,知道此時如果不以自己為誘餌,恐怕後麵伏兵都會被發現,於是當機立斷,率領本部人馬三千餘人直接從蘆葦蕩中殺將出去。
侯莫悅看到姚芹殺來,臉色如常,還對部眾笑著說道:“我就知道此地有埋伏,果然沉不住氣了。”
於是當下便令大軍和姚芹交戰,趙昭得知前方交戰起來,頓時心急,就要引軍前去救援。
但是此刻荀遊又說道:“將軍不可,我等在此伏擊,都是步卒,一旦正麵交鋒,如何抵擋侯莫悅的騎兵,如果我沒猜錯,姚大人定然會詐敗將敵人引到此處。”
一切如荀遊所說的那般,姚芹果然且戰且退,慢慢的將西秦大軍往趙昭埋伏圈之內趕去。
此時突然掛起了西南風,風勢極大,旌旗和士卒的帽子都被狂風吹了起來。
遠處的侯莫悅見狀,罵道:“老子說怎麽敗的如此快,原來後麵還有伏兵。兄弟們,隨我衝過去。”
既然被發現的伏兵,就已經不能算是伏兵了,趙昭此時就準備拿起武器和西秦大軍進行肉搏。
前方姚芹突然感覺到了什麽,他看著風向,又看著已經衝進蘆葦蕩中的秦軍士兵,突然心一橫,對眾人說道:“取火把來,放火!”
此時親衛都勸道:“大人不可啊,若是放火,大人有死無生啊。”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如此死法,又豈不壯烈,我豈是那貪生怕死之人!”姚芹怒吼道,旋即令眾將士喊道:“趙將軍,一定要帶領並州軍走到更遠處去啊!”
表麵上聽上去,似乎是姚芹的遺言,但是荀遊聽出了其中之深意,立馬對趙昭說道:“將軍快撤退,姚大人要放火和敵人同歸於盡!”
走向更遠處,就是要遠離這片區域。
趙昭為人善良,聽到這話,急忙道:“他為何不突圍,侯莫悅騎兵雖強,我並州男兒也不是吃素的!”
荀遊乃是並州大族,上黨荀氏之人,更是荀氏近年來最出色的子弟,之前一直沉寂在府中,不願出仕。
也是在趙昭並州大捷之後,才來投效趙昭,深得趙昭重用。
荀遊能力之強,不遜色於崔誥,此時他已經分析出了其中的原委,趕忙說道:“如今我們並州軍,仿佛是朝廷的雇傭兵一般,對塞外諸部有深仇大恨,對西秦卻沒有過多恨意,之前太行山一敗,雖然有過短暫的仇恨,但是隨著上方穀之戰,一切都塵埃落定。如今姚大人以身殉國,既可以擊潰西秦侯莫悅,又可以讓將軍更好的帶領並州軍民,其心昭昭啊。”
趙昭知道荀遊言之有理,可讓他眼睜睜的看著荀遊身死,他也是做不到的,荀遊沒辦法,下令左右將趙昭拉走。
左右士卒不敢妄動,荀遊罵道:“爾等也有妻兒老小,怎能讓趙將軍做此等糊塗之事,爾等隻管行事,自然有我擔著。”
如此而言,左右方才拉著趙昭向後退去。
姚芹此時已經成功將侯莫悅的部眾引入了蘆葦蕩之中,多處不能騎馬,西秦將士竟然還跳下馬來,如同嬉戲一般的追逐著並州軍。
此時突然姚芹感覺到了身後有火苗,回頭一看,果然蘆葦蕩中已經有一處開始起火,正是趙昭所埋伏的方向。
姚芹感慨的說道:“還是荀子房懂我啊!”
隨後便下令眾人開始放火,姚芹慷慨激昂的說道:“眾將士,我們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是如今同年同月同日死,也是一種福分!我姚芹,在此謝過大家了!”
眾軍士當然知道放起火後,要麵對的是什麽,但是人人臉上毫無懼色,隻是喊道:“並州軍沒有怕死之徒!昔日我等跟隨趙駙馬,屢立戰功,早就該去追隨趙駙馬了!”
姚芹隨後聚攏部眾,在蘆葦蕩中放起了火。
西南風此時刮的格外猛烈,火勢極為迅猛,西秦軍還未反應過來,大火已經到了身邊。
在衝天的火光之中,隱約可以看見上千並州軍已經變成了火人,但是人人都毫無懼色,隻是站在原地等死。
侯莫悅看到大火已起,立刻召集的下令撤軍。
但是人的速度又怎能跟的上風的腳步,火勢迅速向侯莫悅反向而來,侯莫悅此時也顧不得其他了,拍馬就往後跑。
西秦大軍看到主帥已跑,也紛紛向後奪路而逃,但是心中的恐懼戰勝了理智,雙方逃跑之時,慌不擇路,自相踩踏者不計其數。
很多士兵還未來得及跑出火海,就被同伴推倒在地,一時之間西秦士兵的哀嚎聲響徹大地。
被士兵拖拽到遠處的趙昭,看著前方的漫天大火,將整個天空都映照成了紅色,不由的悲從中來,忍不住跪倒在地上,眼中含淚不止。
並州軍此刻也都默默的看著遠方,他們都知道,姚芹和他的三千人,是再也回不來了。
不知道是誰先哭出了聲,第一個人哭了起來。第二個人也跟著哭了起來,在情緒的渲染之下,並州軍一萬餘人,盡皆泣不成聲。
荀遊看時機已到,立刻喊道:“眾將士心中之情,趙將軍和我都知曉!西秦惡賊,先是劫掠我們的土地家園,又在太行山殺了我們三萬同僚,姚芹大人乃是我們並州最聰慧之人,如今也死在西秦手上,此仇不報,我荀遊誓不為人!”
趙昭此時也喊道:“正是,此仇不報,我趙昭又有何顏麵麵對並州的父老鄉親!”
並州軍此時群情激奮,殺光秦賊的口號不絕於耳。
侯莫悅僥幸逃出生天,開始收攏殘部,發現三萬人隻有六千多人狼狽的逃了回來,侯莫悅等待良久,發現再也沒有西秦士卒歸來,便知道眾人都已經死在了那場大火之中。
侯莫悅當下內心一陣悲痛,三萬多精銳,如今付之一炬,無奈之下,他隻好一麵向長安上表請罪,一麵將情況告知宇文至。
但是眼下他去往何處是個問題,天渡肯定是拿不下來了,這點人去潼關也是炮灰,為了保存實力,侯莫悅決定撤兵回到統萬城。
天渡之戰的消息傳到長安,元善氣的破口大罵,侯莫悅的部眾乃是西秦驍勇善戰之兵,多為匈奴,蒙古,鮮卑人組成,雖然種族頗多,但是戰鬥力頗強,配上西秦的裝備,簡直如虎添翼。
之前先是在上方穀折損兩萬,如今又在天渡折損兩萬有餘。
以往北秦能夠碾壓南齊和山胡,靠的就是淮南軍,並州軍和夏州之兵。
如今淮南軍歸了韋然,並州軍歸了閔世元,夏州兵消亡了一半,令他如何安心。
元善罵道:“這侯莫悅如今在何處?為何不親自來長安請罪。”
崔瑾此時說道:“估計已經回了統萬城,他深知罪孽深重,故而回到統萬城以求自保,此時對東秦正在用兵,不適合處置他,陛下可下詔勉勵侯莫悅,令他速速整頓兵馬前往天渡,我們在借口從長安給他增兵為由,待兩軍會合,趁機架空他的兵權,待事後清算。”
元善仔細一琢磨,如今也唯有如此了。
潼關得到消息的宇文至,此時也是罵了起來:“這夏州之兵,雖然勇武,但是都是一群沒有腦子的豬。隻知道燒殺搶掠,稍微有些計謀便潰不成軍,韓九兒在時,因為侯莫悅勇武,方才任命他為副將,陛下居然用一隻豬統領夏州強兵,真是可笑至極。”
但是罵歸罵,如今趙昭短期內在天渡站穩了腳跟,下一步若是進攻華州,則蒲州徹底成為了孤軍,宇文至此時問道:“南齊大軍如今在何處?”
“南齊大軍攻占了陽城之後,便按兵不動,隻是令人送來了五千石糧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