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佰貳拾伍章 鮮卑兵陣斬張貴
字數:6458 加入書籤
沮渠誠然利用宇文至發兵蒲阪的契機,喬裝成西秦將士,騙開了潼關大門,隨後斬殺了潼關守將,趁機占據了潼關。
隨後又迅速清理了現場的痕跡,以及撤掉了潼關外的崗哨,意圖在宇文至回兵之時,襲殺宇文至。
但是潼關有士卒走脫,在宇文至的必經之路上一路追趕,終於趕在宇文至回潼關之前追上了宇文至。
宇文至此時心頭百轉千回,他現在有兩個辦法,第一個是將計就計,大部隊進入潼關,隨後在潼關內和沮渠誠然死拚,第二個方法則是繞道南方,隨後從秦嶺回長安。
但是無論是哪種方法,損失和冒險都是不可估量的。
此時正值秋天,官道之上盡是斑駁的落葉,宇文至將大軍停駐在路邊,一時之間自己也有點茫然。
而就在兩難之時,南齊大軍已經從陽城進攻洛陽,原來昔日韋然所謂的一個月的期限,就是誆騙沮渠誠然出兵和西秦火拚,自己本身就是想坐收漁翁之利。
南齊有水路之便,四周河道盡通河南之地,沮渠誠然的計策並沒有騙過韋然的眼睛。
如今眼看東秦已經占據潼關,西秦蒲州之戰又落敗,宇文至有家不能回,如此情況自然不是韋然想要看到的。
在韋然的計劃中,西秦是一定要占據潼關的,玉璧城也得造起來,但是絕對不是現在。
但是韋然也不得不佩服沮渠誠然,居然能夠想到這一招。
此刻韋然大軍已經兵臨洛陽城下,但是圍而不攻,隻是每日擂鼓呐喊,因為他得到了情報,閔世元和元幀都在城中。
洛陽城內,閔世元登上城樓,看到四周密密麻麻的齊軍,也是不由的肝膽俱裂。
雖然沮渠誠然留下了很多精銳,帶走的多是新兵,就是為了保證閔世元和皇帝元幀的安全,但是軍中並無良將,賀拔盛算是一人,不過閔世元不敢輕易將指揮權交給賀拔鮮卑。
兩難之下,閔世元隻好令人快速給蒲州報信,令沮渠誠然回援。
賀拔盛看到得不到閔世元的支持,內心雖然苦悶,但是也不至於公然反對閔世元,隻是不停的勸說閔世元:“齊軍雖盛,但是大行台留我在此保護陛下和晉公,我的青州軍乃是鮮卑精銳,勇武異常,晉公何必如此畏懼,出城擊退齊軍也未嚐不可。”
閔世元心裏其實很通透,若是平時,放賀拔盛出戰也無妨,但是今日絕對不可。
隻看到閔世元遠遠的指著齊軍之中的一麵大旗,對賀拔盛道:“賀拔將軍可否看到,那是段字大旗,你殺了段匹敵的事情連我都知道了,軍中將士怎能不知?隻是因為段匹敵已死,段勿塵主政,眾人才閉嘴罷了。如今段未央也在軍中,若是出城之後,遭到蠱惑,將軍可就危險了。”
賀拔盛定睛一看,果然如此。但是隨後又說道:“段未央並非段匹敵之子,不過他侄子罷了,就算在軍中有一定的影響力,也不止於此,晉公多慮了。如今主要是陛下也在城中,依我之見,不如我率軍從北門掩護晉公和陛下先走,退往河陽,河陽乃是戰略要衝,隨後在讓大行台回來救援,不然哪怕大行台回來,看到洛陽被圍,二主皆在城內,投鼠忌器,如何對敵韋然?”
賀拔盛所言其實真乃金玉良言,但是閔世元卻搖了搖頭:“突圍風險太大,我有閃失無所謂,陛下年幼,怕是經不起如此驚嚇,倘若因此留下病根或者心傷,我有何麵目麵對父親和先帝。”
不過經過一番交流,閔世元也確定賀拔盛如今是和自己站在一條線上的,當下說道:“不過將軍之言,我覺得並非不無道理,若是將軍能確定約束手中之兵,趁機殺一殺齊軍銳氣也無妨。”
賀拔盛一拍胸脯:“我們鮮卑人最講義氣,晉公放心,他們都是我賀拔家的飯,焉能有二心?”
閔世元聽完嗤之以鼻,內心腹誹道:“義氣,你們鮮卑人也配講義氣,前有拓跋家背刺沮渠家,後有賀拔家背刺段氏鮮卑。”
突然想到了拓跋家,閔世元又是一陣頭大,拓跋家自從其子在雍州被南齊所殺,就整日喊著要出關複仇,借機一直索要幽州半數土地,如今他們被趙昭驅趕在龍城關外,拓跋家為了發展勢力,就一直同高句麗交戰,高句麗王高元多次派人來鄴城,讓拓跋家不要襲邊了,屢次勸誡依然不聽。
賀拔盛看到閔世元發呆,又不敢去推閔世元,隻好在邊上咳嗽了幾聲。
此時閔世元才反應過來,望了一眼城下的齊軍,隨後點了點頭:“既然如此,將軍可率本部兵馬出戰。”
得到將令的賀拔盛頓時興奮不已,立刻下了城樓前去整軍。
元幀此時也在太監的攙扶下來到了洛陽城樓之上,已經十歲的元幀也不再是無知兒童了,他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齊軍,內心也是一陣擔憂。
閔世元看到元幀竟然來到了城樓之上,急忙對左右嗬斥道:“如何能讓陛下親臨險境,還不速速送回洛陽宮去。”
嚴厲的態度讓元幀也是被嚇了一跳,閔世元隨後寬慰道:“陛下,此處甚是危險,你乃九五之尊,怎可如此冒險,還是先回宮休息吧,此處自有微臣照應。”
不得不說,閔世元還是給了元幀極大的尊重,平日裏麵對元幀也是畢恭畢敬。
都是小皇帝,如此待遇可能要讓南齊的蕭業留下羨慕的淚水。
元幀倔強的說道:“朕乃天子,如今將士在前線奮戰,朕怎可位居人後。”
如此發言,也令閔世元感動不已,隨後閔世元突然想到了什麽,便對元幀說道:“賀拔將軍打算出城迎戰,如今正在南門整頓兵馬,我帶陛下前去,有陛下親自助威,焉能不勝?”
元幀聽後,便任由閔世元帶著前去。
洛陽城南門之內,賀拔勝正在整軍,從青州兵中選出去了五千精銳騎兵,打算趁機衝殺一番。
鮮卑兵驍勇善戰眾人皆知,西秦統萬城內種族雜聚,都有如此戰力,何況青州。
青州兵分為漢族兵和鮮卑兵,段匹敵之前多用漢族之兵,重用漢將,這是導致賀拔盛不滿的一個最主要原因。
鮮卑人習慣利用戰功獲取財富,在段匹敵的帶領之下,鮮卑士兵毫無用武之地,故而賀拔盛此次來洛陽,帶了兩萬鮮卑精銳,一萬漢家精銳,都是精兵。
看著威武雄壯的鮮卑兵,就連閔世元也忍不住歎道:“當初鮮卑能橫掃北方,不是沒有原因,如今兩秦之中,也多的是鮮卑猛將。”
元幀此時在閔世元的指導下,站在點將台上,對著下方的士兵喊道:“各位都是勇士,如今強敵在外,朕能依賴的唯有各位勇士,還望各位浴血奮戰,保家衛國,朕就在南門城上,坐等各位凱旋。”
隨後元幀接過一碗酒,隨性內侍又給台下的五千鮮卑騎兵一人倒了一碗酒。
元幀舉起酒杯,稚嫩的臉龐之上有著常人所沒有的剛毅:“朕敬各位一碗,回城之後人人都有恩典!”
在鮮卑騎兵的歡呼聲中,賀拔盛也知道士氣已經到了最高點,於是便跨上戰馬,拿起長槊,令人打開城門,向洛陽城外的齊軍殺去。
此時圍困南門的齊將乃是猛將張貴,現任南齊鎮國大將軍,會稽郡公,開府儀同三司。
張貴對秦軍頗為輕視,近年來屢戰屢勝之後,此次行軍竟然令人在頭頂樹起了華麗的儀仗,表現出對秦軍的不屑一顧。
張貴此處處在儀仗之下,突然聽到洛陽城內一陣他聽不懂的震天歡呼聲。
幸好他的副將乃是韋然親自安排的段未央,段未央立刻對張貴說道:“將軍做好準備,秦軍是要出城戰鬥。”
張貴不信,對段未央說動:“秦軍無良將,困守洛陽已是極限,何故敢出城戰鬥?”
段未央此時心急如焚,急忙說道:“剛剛洛陽城內的歡呼聲是鮮卑語,進攻的意思。想來定然是青州的鮮卑騎兵在洛陽城中,難怪沮渠誠然敢將皇帝留在洛陽前線。”
張貴從未和鮮卑士兵交過手,對於段未央的話隻覺得段未央是在誇大其詞。
就在段未央還打算說些什麽的時候,鮮卑騎兵已經從洛陽南門殺了出來。
張貴的軍陣外強中幹,之前洛陽城內鮮卑人歡呼之時,已經有些許齊軍提高了警惕,但是大多齊軍還認為和往常一樣,在城外站半天,就可回營休息。
麵對突如起來的鮮卑騎兵,起初齊軍還保持著戰鬥姿態。
但是賀拔盛利用南人沒見過鮮卑騎兵的特點,讓自己的鮮卑精銳赤裸上身,臉上用鮮血塗成印記,隨後發起衝鋒之時,砍殺齊軍之後,竟然當中飲血。
雖然有惺惺作態之舉,並未全部飲血,隻是虛張聲勢,但是齊軍哪裏見過如此陣仗,都當這是一群妖魔鬼怪,大軍瞬間鬥誌全無。
正在督戰的張貴見狀,心中也是一驚:“這是何等戰法?”
段未央說道:“鮮卑發源於山中,飲血乃是常事,北秦軍現在早已司空見慣,但是當年韋現進攻平城之時,拓跋晃也曾用過此招,韋現也是吃了大虧。”
張貴一聽,立刻問道:“當初韋現是如何禦敵?”
段未央說道:“看似勇猛,但是因此棄了鎧甲,可用長弓硬弩拒之。”
張貴此時猛的一拍自己的腦袋,竟然忘了還有強弓硬弩,自己也是被這瘋狂的舉動嚇到了,於是立刻令人用戰車結陣,準備射殺鮮卑騎兵。
但是此舉早在賀拔盛意料之中,鮮卑軍大肆殺戮之後,就不再繼續追擊,反而是拿起馬鞍上的短槍一同向南齊軍陣投擲。
南齊軍戰車還未結陣,漫天槍雨而下,部眾損失慘重。
張貴此時已經縱馬準備前去迎戰,卻被段未央一把拉住:“將軍,此戰已經敗了,趕緊撤吧。”
張貴不滿道:“何來戰敗之說?如今我後軍陣容完整,還可一戰。”
段未央此時真是要被氣笑了,張貴雖然驍勇,但是確實無腦,立刻說道:“鮮卑兵都是騎兵,將軍何苦以步卒對戰?敵軍無甲,機動性極強,隻需不停消耗,步兵往後隻能任其宰割。”
但是張貴華麗的儀仗早已引起了鮮卑兵的主意,賀拔盛率領騎兵精銳直接朝張貴而來。
段未央見狀,立刻舉起長槍前去對敵,然後讓左右將張貴拉走。
張貴怎能受此屈辱,提刀便要去戰,但是突然間又是數十支短槍向他投擲而來,張貴躲閃不急,瞬間就被短槍貫穿頭顱,身死當場。
段未央此時正帶人和鮮卑兵戰鬥,突然聽到身後傳來喊聲:“張將軍死了!”
段未央猛的回頭,剛好看到張貴被短槍貫穿,整個人被定在儀仗邊上,手中還握著長刀,滿臉的難以置信之色。
段未央眼看齊軍已經毫無戰力,立刻下令鳴金收兵。
整個戰鬥持續了不到半個時辰,從賀拔盛衝出洛陽到斬殺張貴而還,另外三門的齊軍剛得到消息,正準備整軍接應,就傳來張貴已死,段未央兵敗十餘裏的消息。
韋然在西門得到消息,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張貴乃是不可多得的猛將,如今竟然如此死於非命。
劉仁業等人得到消息後,也是如喪考妣。
賀拔盛追擊數裏後,知道自己孤軍不可深入,於是便大搖大擺的退回了洛陽。
此役東秦大獲全勝,斬首南齊士兵六千餘人,更是當場斬殺了南齊二品上將軍,猛將軍張貴。
賀拔盛隻是頗為可惜,段未央及時搶回了張貴的屍體,未能將張貴頭顱砍下。
韋然立刻下令全軍合兵,後撤十裏紮營。
營帳之中,韋然看著張貴的屍體,直接留下了眼淚。
整個大營陷入了悲傷之中,韋然向段未央詢問了詳細的戰況之後,感慨道:“張將軍的死得給眾人警戒,本王一直說過,驕兵必敗,張將軍不是死於敵手,乃是死於輕敵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