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章 未播先熱(試水推求追讀)

字數:6441   加入書籤

A+A-


    下半年鴻運要開拍兩部重頭戲,資金方麵挺緊張。
    李有信為此還找了韓三品,替《李衛當官》拉了點投資。
    賣劇和賣唱片一樣,回款有個過程。
    尤其唱片,不是一錘子買賣,是持續銷售。
    不像賣電視劇,除了預付款外,主要找幾家電視台要尾款就行。
    假如收視率好的話,回款特別快。
    “算了算,一部東北一家人,咱們賣了800多萬,爽!”
    這部戲連續打破了情景喜劇的單價記錄,李有信自然舒爽。
    加上唱片的銷售分成,一張專輯和一部劇賺了大概有1800萬。
    再算上廣告260萬,這大半年來他賺了超過2000萬。
    當然,這些錢並非一次到賬,加上還款、投資九州網絡和新劇開拍,鴻運的賬上沒有多少存款。
    “嗬嗬,關鍵這錢全部落入鴻運的口袋,不用分給別人,這才是最爽的。”
    想起上次和王誼兄弟的合作,雄達心口隱隱作痛。
    王家兄弟賺的盆滿缽滿,大概有4、500萬,他們隻落個辛苦錢,憑什麽?
    想想真是意難平。
    “行了姐夫,當初公司缺錢去找的投資,人家投資不圖回報圖什麽。”
    李有信難得替王軍王磊說句好話。
    別人投資肯定想賺錢。
    無非賺的狠了些。
    “哦,他們吃肉給我分點骨頭不行啊,結果隻剩下一點湯湯水水,算計太精了吧。”
    共同富裕的道理,雄達自然懂。
    可惜王氏兄弟不懂先富帶後富。
    給他氣的啊,過去兩年時間依舊難以釋懷。
    “行了,你別氣壞身子,鐵齒銅牙紀曉嵐那邊還得你導戲,千萬別氣出好歹。”
    “今天除了對東北一家人感興趣外,也有電視台問了問鐵齒銅牙紀曉嵐,看得出大家的非常關注。”
    提到拍戲,雄達想起他剛開機的另外一部戲。
    不得不說,集齊了張立國、王鋼、張鐵靈三人的強大陣容,已經未播先熱,引發眾多電視台覬覦。
    “那是啊,張立國的康熙微服私訪,王鋼的和珅,早已深入人心,哪怕張鐵靈也在還珠格格裏大火一把。
    小書亭app
    他們仨聚一塊,你說有多大的看頭吧。”
    雖然有關部門對黃金時段播出古裝劇作出了相關規定,但這部未拍完的片子仍然受到各家電視台的歡迎,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演員的陣容。
    鐵三角的存在,無異於巨大的吸鐵石,牢牢吸住觀眾的目光。
    除此以外,像李雪健、斯琴高娃、陳道名加盟的《尚方寶劍》,李湘加盟《快嘴李翠蓮(續集)》,這些大腕明星對於電視劇的促銷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李有信想的明白,眼下同時開兩部戲,資金暫時吃緊。
    但對公司來講,一個類似鐵齒銅牙紀曉嵐成熟可持續開發的係列劇,大大有利於後續發展及收益。
    同時能用好作品,樹立鴻運的良好口碑與形象。
    立一個掙錢的標杆,擴大公司在業界的影響力,是他更深層次的期望。
    ……
    “好了,大家收攤吧。”見時間差不多,李有信招呼公司員工收攤走人。
    “等等!”
    此時,卻見一個中年男子伸手攔下。
    看清來人麵貌,雄達騰一下從塑料凳上躥起。
    跑的比兔子還快。
    “哎呀稀客啊,賀總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見到賀山峰,他精神大振。
    財神爺來了!
    雄達急忙把小舅子叫來,“有信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匯視發行公司的賀山峰賀總。”
    “哦,賀總你好,久仰久仰。”
    李有信作出一副久仰大名的表情,雙手熱情握住對方。
    “李總真是年輕有為,讓人刮目相看。”
    兩邊都在客套。
    客氣一陣後,雄達推介道:“不瞞你說,這部東北一家人我等你許久了。”
    “和你打這麽多年交道,還灌這種迷魂湯有意思嘛。”
    賀總哂笑一聲。
    差不多得了。
    “今年我們鴻運隻帶來了這一部成片,你來不是談這個,還能買哪個?”雄達故作不解。
    “東北一家人先放一邊,我要談的是鐵齒銅牙紀曉嵐。”
    賀山峰終於說明來意。
    不出所料,正為這部古裝劇而來。
    沒想到率先開口問價的是匯視。
    “電視剛開機呐。”雄達立即表示沒法談。
    隻因為開拍沒多久。
    “多少錢,你們開個價!”
    豪氣的賀山峰,展現出一股誌在必得的氣勢。
    他這話不僅對雄達,也是看向了沒事人般的李有信。
    作為多家省級電視台的重要代表,他底氣十足。
    “賀總,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沒有成片,你叫人如何開價?”
    李有信解釋幾句。
    沒有產品,怎樣定價成了問題。
    交易的難度成倍增長。
    “做生意嘛,自然討價還價嘍,”
    “我喊價高了,你不高興;我若喊低了,自個心裏不痛快。”
    李有信知道本劇將會大爆,成為年度收視冠軍。
    然而對方不知情,有興趣提前購劇純粹是衝著鐵三角的大腕陣容,存在賭的成分。
    這樣期貨交易等於刮彩票,刮中了皆大歡喜,刮不中,賀山峰肯定罵罵咧咧。
    雙方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想要達成交易難上加難。
    畢竟年度爆款劇,李有信的要價絕對不低,要超出對方的心理價位。
    “賀總,你知道京城電視台拍攝的古裝電視劇《少年包青天》嗎?”
    “當然知道,本屆交易會的重點大劇之一,不知多少人盯著這塊肥肉。”
    由於匯視的出資背景,天然與各家電視台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老賀知道的內幕比李有信等外人隻多不少。
    “既然你知道,這部戲什麽價不用我多說了吧。”
    李有信意思很明白,不說超過《少》劇,至少平齊。
    兩者得在同一價位。
    “什麽!”這下,賀總麵色大變。
    據他所知,如無意外的話,少年包青天總成交價將會達到驚人的80萬每集。
    這包括海內外發行的總金額。
    即便如此,內地首播的價碼也差不多有30多40萬一集。
    “你這價不是一般的高。”饒是財大氣粗,賀山峰照樣麵帶難色。
    40集的鐵齒銅牙紀曉嵐,花費至少得一千兩百萬打底。
    這個價錢,不是一般的高。
    “老實說,除了像夏視少數幾家電視台,你這價基本沒人敢接。”
    “我原本也沒有賣給其他電視台的打算。”
    電視台挑選好的電視劇,李有信何嚐不在選好的播出平台。
    市場經濟,買賣雙方都有選擇商業夥伴的權利。
    “恕我直言,這麽搞就沒意思了。”
    “賀總,請恕我直言,像匯視現在的發行模式隨著市場發展,會越來越不適應時代潮流。”
    最後一句將會被淘汰,李有信沒說完。
    若各家各戶仍使用有線電視,各省台依舊自成體係。
    那麽匯視這種多家電視台共同出資購買電視劇,再分別播放的發行模式是可行的。
    大家排排坐分果果沒問題。
    但隨著上星衛視完成,觀眾不再受限於本地本省的物理隔離,同時收看到的除了大夏電視台各頻道外,還有其他省市的衛視節目。
    各衛視與夏視搶電視劇的首播,逐漸成為一個難以彌合的分歧。
    畢竟獨家首播的收視率最高,帶來的廣告收益最好。
    “大家一起出錢買了電視劇,憑什麽你們台能首播搶占收視率,我卻隻能二輪播出跟在你屁股後麵撿一些殘羹剩飯。
    賀總你認為公平嗎,大家會認為公平?”
    李有信以後世來者的視角,看出了匯視最終分崩離析的結局。
    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賀山峰陷入沉默。
    不是他不懂,正因為了解,更無法反駁。
    ……
    匯視發行公司的展位旁,王磊抬手看了看手表。
    時間已過六點,卻不見對方帶隊高管賀總的身影。
    難不成提前走啦?
    “賀總待會確定回來嗎?”
    “應該回的王總,請您稍等。”
    匯視的人說話很客氣。
    又貼心給倒了一杯茶水。
    王磊擺擺手,把茶放在桌上,雙手環抱胸前。
    他來回踱步,不時抬腕。
    “王總,要不你先在外邊等著,等人回來我叫你?”跟來的秘書小聲詢問。
    “不行。”想想,王磊隨即搖頭。
    他大哥可是在酒店定好桌等著了。
    這點小事也辦不好的話,豈不是讓人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