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遣越使者,灼目之美

字數:2627   加入書籤

A+A-




    當漁父放生的鯉魚竄入水中之後,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包圍,它的身軀突然開始扭曲,鱗片閃爍著金光,逐漸變得更加鮮豔,身軀不斷膨脹,脊背開始隆起,魚鰭變得如同刀片一般鋒利。
    隨著魚身的繼續扭曲,它的體型從原先的數寸膨脹到了十數丈的地步,尾巴也開始變得更加細長,猶如一條華麗的綢帶在水中舞動,令其遊動的速度越來越快,朝著水道的深處潛去。
    隔著數十丈的水層,回頭與漁父深邃的目光對視了一眼,鯉魚化作的螭龍於深水處進一步提速,轉而遊向了通往五雲門的水道分支,刹那間,金色光芒四射,周圍的河水猶如被撕裂的畫卷,翻滾著為它讓開了道路。
    盡管水道深處出現了如此奇異的變化,本該掀起巨大的風浪,但當漁父駕駛的小舲駛過之際,水麵始終保持著平靜如鏡的狀態,似乎一切都沒發生過。
    “五雲門外,靈汜橋北麵的水域,有一條特殊的地底水道,直通十萬裏外的震澤湖底,本是虞代留下來的遺跡入口……這條初生不久的小螭,就讓它改換個目標,趕過去試探一二吧。”
    通常而言,到了“六氣”境的階段,靈獸、妖物的力量雖可比擬同級修行者,但由於傳承落後、精神修為不足的緣故,戰力要弱上不少。
    就算是那些平庸、沒有高深傳承、修為未臻至大成,最底層的“下六氣”境修者,除非覺醒了強大的血脈神通,否則,亦難有多少非人種族可戰而勝之。
    不過,考慮到許多靈獸因血脈強大而更易突破,誕生強者的比例要高出許多,這也算是一種平衡。
    然而,正如上一代“漁父”是世間最擅長捕魚的人一般,這一代的“漁父”則是世間最擅長養魚的高手,兩相配合之下,卻造就了一連串超越常理的奇跡。
    ……
    “下一個停靠點,就是靈文園西南方向的靈汜橋了,大約還有百二十裏的水程,預計到達的時間已是夜裏。趁現在停在富陽裏東南小港的間隙,有需求的旅客也可下船買些吃食。”
    當趙青所乘坐的舫船駛到富陽裏東南角的碼頭區,也就是她此趟出行的目的地時,諸發並未因接下來即將開始的比試而感到緊張,語氣自然地提醒了一些必要的事項,然後方才指了指吳人商賈和外越人開口道:
    “至於本就是到富陽裏的旅客們,也可以到我跟此廝的賭鬥場地湊個熱鬧,幫忙打氣鼓舞一番,若是贏得了那捧珍珠,也不會少了你們一份的。”
    富陽裏毗鄰會稽城東向的水門“東郭門”,南麵則是城內水網與外界水道的交匯之處,可算是東山陰水道的起始點,這片區域僅次於靈汜橋一帶的交通樞紐。
    從舫船處向外望去,隻見此地的港灣桅帆如林,大小百多個碼頭泊滿了各式各樣船隻,約略計算,應有兩三千艘之多。雖有很多船隻被分流至城外的靈汜橋港區,但仍有成千上萬做水運生意的鋪頭。
    雖然由於位於會稽城之內的緣故,富陽裏被稱之為“裏”,但無論從哪個方麵來看,它都已與一座大邑無異,且因外來人口極多的原因,商業繁榮興旺,顯著超過了全城的平均水平。
    或許是出於商貿活動鑒定的需要,又或許是對外地人的優待,相比會稽城核心區域,此地陣法對於高階修者精神力感知的壓製要小上許多,讓他們的氣息可以自然地外顯而出。
    因此,剛抵達富陽裏不久,趙青就感應了十九道已臻至“六氣”境的磅礴氣息與道意,以及稍顯遜色、應該是代表完全蘇醒狀態下神兵的另外六道,令她對此地的高手數量有些驚訝。
    並不打算圍觀諸發跟外越人之間的比試,趙青徑直下船後,在碼頭區隨意地逛了幾圈,當天色漸晚之際,自然而然來到了千百條分支水道所交匯的幹流,與城外山陰水道相連的位置。
    相比先前寬度僅二三十丈的水道,這片水域給人以浩渺無邊的感受,波光粼粼,除了普通的中小型船隻外,還停泊著一艘艘排水量五十萬石以上、巍峨壯觀的巨型船舶,堪稱是水上浮動的堡壘。
    不同絕大多數僅在山會平原一帶通行的小船,這些要實現往返十數萬裏,乃至於數十萬裏航程的真正巨舶,每一艘都配備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磅礴動力,以及大批護航的隨行衛隊;
    這類巨舶屬下各級艦艇齊全的滿編狀態下,少說得配備兩三萬人的船員,加在一起,起碼是數十萬金級別的總價,凝聚了無數工匠的心血與技藝,根本不是任何中小型勢力可以涉足的領域。
    單從其並非作戰用船,而是武裝商船的類型來看,便可窺見幾分跨國商貿所能獲得的巨大利潤,並看出越地商業的日益繁華。
    其中最龐大的那一艘巨艦,排水量已經超過千萬石的級數,全長達到了二百四十丈,寬度約為四十八丈,僅僅是停泊在那裏,就令周圍的一切都被襯托得渺小起來,儼然已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城市。
    就算越國是當世造船業最強的四個國家之一,如此巨大的航船,也屬於極罕見的事物,且基本上隻會停靠在沿海港灣,而非駛入這內陸的城市之中,讓人思考其之所以會出現於此的原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