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一廂情願的想法

字數:3345   加入書籤

A+A-


    有了兩位才女的合作,孫超華畢業設計的生產組織管理模塊,程序設計開發成功,試運行良好,陳主任評價很高。
    陳主任作為廠方的高度評價、超華畢業答辯一滴如流,崔老師和評定小組一致通過,超華的畢業設計論文,被評定為優秀,而且評價很高,進入學籍檔案。
    超華沒有忘記承諾,請明正鋒大吃一頓,席間,明正鋒對他說,“崔老師在學籍檔案建議,超華分配的單位關注他的論文價值,可以結合工廠實際,二次開發。”
    正鋒還告訴他,有個老師的這個推薦,廠方對他的認可度會加深印象。
    聽了他的話,超華很欣慰,覺得這三個月的努力,總算有了結果。
    周末,他很高興,去毛紡廠去看望她的女友李娟。
    李娟見到他很高興,問長問短,一口氣問他,最近咋樣?畢業設計論文寫到如何?畢業分配意向有了沒有?為什麽最近沒有他的消息?
    見李娟一下子問了他這麽多問題,笑著說道,“你看,我風塵仆仆來看你,一口水還沒有喝上,就問了那麽多?先給口水喝喝吧!”
    “好好好,你先喝水吧,完了再說,”李娟把茶缸遞到跟前,“再忙也應該打個電話吧,你知道我們的外線,隻有主任級別享有,到鎮上嘛,還有一段距離,最難受的是要排隊等候。”
    聽了她責怪但含有關心之意,超華抱歉地說,“確實忽視了,前兩個月為畢業設計,熬得焦頭爛額?”
    李娟這才注意到超華與兩個月前,相比明顯消瘦多了,急忙問道,“那現在咋樣?”
    “當然是柳暗花明了,不過不是我忽視給你打電話,而是當時的情況如果告訴你,既無濟於事,還要你操不必要的心,所以才沒有聯係你。”超華若無其事回答。
    聽了超華心裏有著自己,李娟心中暗暗歡喜,表麵上卻說,“還以為我父親,建議你少來,擔心別人對我以軍婚名義,申請要的房子投訴的話,有想法,才有點小心眼而賭氣?”
    “我是那樣的人嗎?你父親為我們考慮,拉關係要房子,我感謝還來不及?哪有那樣心思?”超華說出自己內心想法。
    “不過還是被人投訴了,收回了新房,給換了一套帶有套間的,沒有廚房,衛生間四家共享。”李娟說著,有點惋惜。
    “能有住處就行了,再說紙終究包不住火,如果我們住進去,那讓搬出,那才尷尬,現在我們可以堂堂正經的住了。”
    李娟看來表,說,“中午你想吃什麽?”
    “想吃你上回做的馬麵魚,那滋味還有記憶?”
    “你沒有提前打招呼,我也沒有準備,這樣好了,到廠裏最近新開一家餐館,看看有喜歡的沒有,今天好好犒勞你。”
    “為什麽犒勞,為了你的思念?還是想念?”超華故意咬文嚼字。
    “別賣弄了,說得還不是一個意思,就憑這個想象,犒勞你可以了吧!”
    吃飯間,超華告訴她,畢業分配六月份開始公布,現在先讓報名,李娟關心問西寧有沒有單位,超華說,有是有,但自己不是來自城裏,競爭不過人家。
    “我對這個不懂,沒有意見給你,你自己看著覺得,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支持你。”李娟有點動情,表達自己意願,其實也是給超華自覺決定的權利。
    “好,有你的支持,我會好好考慮。”超華很感謝她的信任。
    班畢業一共28個,係列給了28個用人單位,要每個報名填寫誌願,然後根據意願,對號入座,如果有多選一的現象,根據屬地優先、成績關注,靈活調劑原則,平衡分配。
    對超華來說,有三個可以考慮的選項,外地單位不在考慮之列,畢竟自己有了女朋友,得為其考慮。
    第二選項是鹹陽,離家及李娟單位,比較近,一個多小時的公交曆程,但企業單位,同宿舍的張強誌說,他來自鹹陽,最有資格報名,超華很知趣,同窗四年,他不想臨近畢業,和要好同學發生競爭,傷了和氣不值得,就毅然放棄了;還有個是中專,教育單位,超華覺得英語對自己傷害不淺,如果去了,將來免不了要考職稱,涉及英語考試,自己不想再吃那個苦,還有根本的原因,是工廠的獎金比學校好多了,所以又不在考慮之列。
    第三選擇是寶雞,有幾個工廠,其中有個還是上級單位,超華想,單位大,福利好,自己如果混的好,可以考慮李娟的調動問題,再說如果混的不成功,從大單位調到西京應該好辦吧。
    畢竟是年輕,神氣十足?還是書生氣十足,不知職場凶險?還是覺得自己專業時髦,不愁用武之地?
    超華隻考慮了能力的因素,沒有考慮人際關係的重要,也難怪,對於他這個沒有涉足,工廠這個小社會,關係複雜的年輕人來說,還沒有,也不可能體會到,人際關係的重要,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
    看來隻有選擇寶雞這個機械廠了,他沒有和家人商量,沒有和女友交流,就擅自決定了自己的選擇。
    畢業分配方案下來,超華第一誌願得到滿足,他有過欣喜,也有過擔憂。
    高興的是,自己選擇的第一誌願,係列馬上給了同意回複,憂愁的是自己的決定,是不是有點草率,有點感性,甚至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想象。
    他回家把分配的消息告訴家人,父母說他們不懂,不便發言,弟弟說,學校雖然清貧點,但職業很穩定,是鐵飯碗中的鐵飯碗,二個妹妹說,鹹陽好,離家近,可以照顧家人。
    七嘴八舌的不同評論,鬧得他心神不定,感覺自己似乎武斷了一點,還有點主觀臆斷。
    帶著煩惱,他向李娟述說,本以為她也會像家人一樣,讓他心煩,誰知李娟安慰他說,“既然決定了,就沒有後悔之藥,多說無益,好好準備,安心上班吧。”
    超華聽了她的話,“我本來是聽你埋怨的,沒想到你會這樣勸我,心裏感到好受多了。”
    見超華自我醒悟,李娟才勸說道,“以後有事,一定要和家人商量再定,多聽聽沒有壞處。”
    “恩,”超華像個做錯事的小孩,誠心的接受老師的批評,連自己都沒有想到,從畢業分配,猝然選擇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也影響著他注定漂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