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無法證實的傳說
字數:4991 加入書籤
四人來到工廠村附近的高家村,在一個小酒館邊喝邊聊。
酒過三巡,王鎖勞有點激動,就對超華、利吉說,“你們倆剛來不久,不知道這個廠的‘水’有多深?更不知道分廠的人際關係有多複雜,聰明的人都躲就躲,生怕陷入內鬥,實在沒有辦法,隻好兩邊都不得罪,工作混一天是一日。”
“你說工廠的事,對我們來說遙遠了一點,說說分廠你知道的事,我倒很感興趣。”超華對此非常好奇,他想知道,在分廠成立不到四個月之際,工作那麽繁多,為什麽會出現老王說的那樣?
見朝華麵前就沒有動,老王端起小酒杯,喊道,“孫師傅,來喝呀?”
利吉見狀,急忙拿起杯子,向老王解釋,“那家夥不勝白酒,一喝就高,還是我來陪你吧!”
鑒於初次見麵,又是第一次小聚,為了顯示禮貌,超華端起另一杯啤酒相陪。
“這還差不多,夠意思,”見利吉、超華都來相陪酒,老王覺得有麵,一口氣把酒杯下肚。
“先從我說起吧,我來工廠五年了,開始在軸套車間實習、轉正後從事工藝施工,任職施工技術員,那時候,也就是現在的李副廠,還是車間一把手,老魏是管生產的副主任,呂青山是工段長。”
喝酒壯熊膽,老王的話越來越多,他說,李副廠長高升後,老魏就接任他的職務,任車間主任,呂青山也升了一級,擔任車間工會的負責人了。
老魏擔任主任後,雖然有點強勢,但對老呂也不錯,兩個人配合得也很默契,即便有點小矛盾,到李副廠長那裏,就沒有事了。
“他們為什麽那麽願意聽李副廠長差遣?”超華不解其惑。
“聽說李副廠在車間待的時間很長,一手提拔了他們,給了他們機會,他們的今天是李副廠一手帶出來的。”老王的說法,孫超華聽了有些明白了。
“超華,不要打斷老王思緒,我們洗耳恭聽好不好?”李吉怕朝華插話,打斷老王思路,得不到完整的故事說法。
“行、行、行,老王,您繼續?”孫超華覺得張利吉,言之有理。
老王從小碟子中,抓了一把花生,繼續講著他的故事。
“李副廠長魄力很大,上任後大刀闊斧,把原來分散的車間,按照產品專業化分工,通過合並,組建了分廠,如鑄造分廠、液壓分廠、齒輪分廠、設備維修分廠,又在工廠內部實行統一計劃,成本單獨核算,確實給工廠帶來了生機,因此,名聲大振,成了工廠家喻戶曉,人所共知的風雲人物。”
“那不是好事,說明李副廠長不但有魄力,而且還有戰略眼光,不愧為企業的領軍人物。”超華聽了又插嘴品頭論足,心中很是敬佩。
老王看了超華一眼,“然而事實並非如你所想,老廠長離任時,正當大家都認為李副廠長,應該是最理想的廠長人選之際,卻發生了大家都想不到的變化,原來的黨委副書記成了工廠的當家人,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那是什麽原因?老廠長不喜歡他?”利吉這次比超華還感興趣,急不可耐地問。
“非也,李副廠長是老廠長一手直接選拔,並很用心栽培的人選,哪有不喜歡之理?”
見大家疑惑不定,老王又故伎重演,賣起“拐子”,不緊不慢地說道,“就因為他得罪了不少人。”
老王給大家解釋說,這個工廠的中層幹部,大多數都是來自搬遷到陝西的上海技校,而李副廠長得罪的那些人員,多數來源於此,他們聯名上訴,李副廠長排除異己,專橫跋扈。
上級部門感到事情動靜鬧得很大了,派工作組調查,發現他們說的有的是事實,有的純屬發泄私恨,看看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如果支持李副廠長作為第一把手,會出現工廠混亂,最後為了平衡各方利益,保持工廠秩序穩定,老廠長不得不又推薦了另外一個人選,作為工廠的當家人。
“我覺得那個老廠長也太糊塗了,不能因為一些人搞些不能夠見陽光的東西,就放棄了原則,改變自己做人的信念,把一手好牌搞得稀裏糊塗,這不是像廠裏的不正之風妥協嗎?是可忍孰不可忍,對那些人太遷就了吧?”超華聽了老王說道這裏,覺得老王有點明哲保身了。
“這點也不能完成埋怨老廠長,老廠長雖然也是從上海搬遷過來的,是工廠的創始人之一,他沒有在那些上海技校生中選拔接班人,足以說明他是個堅持原則,唯才是用的正直人,隻不過……”老王又開始吊大家的胃口,讓大家幹著急。
“隻不過什麽?老王你怎麽老是吊我們的胃口,難道小孫的酒沒有管你個夠嗎?”張利吉,見他老是故弄玄虛,就直接戳穿他,讓他不要再用了。
“我是想說,再好的獵人也難抵擋一群餓狼的圍攻,何況麵對一個人多勢眾的利益團體?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會抱團取暖,誓死一搏,有時退一步,甚至進三步,也許老廠長是這樣考慮的吧。”
“我們又不是老廠長肚裏的蛔蟲,他怎麽想的已無關緊要了,關鍵是給企業留下了後遺症。”孫超華聽了老王的說辭,依然認為老廠長還是沒有堅持自己的底線。
“這個嗎?我說你們兩個不要再較真了,你知道老廠長是誰嗎?”老王突然又說到他們陌生的問題。
“我們了解他有用嗎?人已不在場了,對我們已經是陌生人了。”利吉對此不感興趣。
“可這個人的侄女在我們廠裏還有一定的影響力?”
“誰,說來聽聽?”孫超華感到興趣十足,非常希望知道。
“這個人雖然是經營計劃科的副科長,但其影響力卻很大,連現任廠長都給她三分薄麵。”
“是不是叫餘秀清”超華提名確認。
“你認識她?”這回王鎖勞驚訝了
“不、不,隻是聽說而已。”超華得到確認以後,心中一驚,心想,侄女還在工廠,可不能再議論其叔叔了,隔牆有耳,如果傳到她耳朵,自己以後就沒有機會認識她了。
於是馬上轉移話題,問老王,“現任廠長就是那位前黨委副書記,也是政工背景出身嗎?”超華突然想起確認,因為他來廠報到時,好像閆處長跟他提過。
老王說,“是個出色的行家,人家關係平衡搞得遊刃有餘,還是老牌工農兵推薦時候的大學生”
“那後來呢?”孫超華問老王。
“後來,老廠長擔心李副廠長有情緒,問他有什麽要求,可以在他離任之前,完全滿足,可這位副廠長要求就一個,不論誰當家,允許他把工廠沒有完成獨立核算的車間整合完成。”
“那新廠長一定會支持,這也是他上任希望看到的結果了。”利吉認為自己的看法不會錯,就急於亮出觀點。
“你說對了一半,李副廠長希望由老魏出任分廠廠長,但到了現任廠長那裏,上海技校卻推薦了原來裝配車間的主任毛海大,就是現任副廠長。”
“那也可以呀,裝配車間也涉及分廠最後的環節,至關重要。”超華根據自己最近實習考察了解,得到的結論,認為這樣的安排也沒有什麽不妥之處。
老王看了超華一眼,“可候廠長原來隻是檢驗科長,到裝配車間任職不到一年?”
“工廠的選任他的理由?”超華覺得人事任命,對一個單位至關重要,廠裏不會不慎重考慮。
“說候廠長人際關係協調能力強,老魏人際關係能力欠缺,不具備擔任廠長資格。”
“會不會是廠長故伎重演,又是玩平衡?”超華不相信地問。
“這麽回答很正確。”老王伸出大拇指,稱讚超華。
超華卻認為,自己很不相信的假設,竟然成了老王口中的正確結論,有點匪夷所思。
“那你為什麽要借故躲避?”張利吉又提出疑惑很久,一直懸而未解的問題
“不想卷入是非旋渦是真實的想法,休探親假是個合理的回避理由,咱是上專技校畢業,在這裏沒有根基,最好選擇了躲避,誰都不如最好”老王回答了他的問題。
“聽君一番言,季勝呆了三年,呆了這麽長時間,今天才知道分廠還有這麽多秘密,實在不可思議了。”
“不客氣,我知道這些僅僅是皮毛,如果要比起來,薑易知才是工廠最有渠道的消息人士。”
“薑易知是誰?”超華好奇地打聽。
“這個嘛,我知道他,原來大件車間的技術員,現在調到團委做幹事去了。”一直沒有開口的王軍此刻插嘴,補充了對此人的背景描述。
“你咋那麽熟悉?”利吉覺得有必要了解這個人。
“你們來得不久,還不十分了解,這個人全廠年輕人無人不知,是個很活躍、很有眼色、很會洞察世事的年輕人,放著技術專業不願意幹,特別喜歡做政工幹部,認為露臉機會多。”老王給大家介紹了他的時候,有點羨慕,還猜測說,“說不定那天會找到你們的,因為你們現在還是團員身份吧?”
“在一個單位工作,成敗得失全在於察言觀色,是否會說話。古人說:好馬出在腿上,能人出在嘴上,這話說得很有道理,也許你說的這個薑易知,擅長這個說話之道?”孫超華自我發問。
“是,如果我們找他的時候,就該辦理退團手續了,快要超齡了。”超華很感慨,青年時代已不多日,馬上要步入壯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