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90年手搓芯片
字數:3241 加入書籤
那場盧教授強闖實驗室事件和教職工食堂飯局後,周敏德在實驗室裏進入了更積極的工作狀態。
周敏德回到實驗室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CD機和錄像機都給拆了,拿出裏麵的電路板跟各種飛線已經完全不成形狀的LD機芯片做對比,然後繼續飛線以調整電路邏輯。
這照以前能省則省的周敏德肯定不會這麽幹,但現在周敏德顧不了這麽多,隻有做更多對照,才能更好掌握這種視聽信號芯片的電路邏輯。
當然這不是周敏德認為有鄭南的承諾就放手大膽去花錢,而是盧教授機電所那邊的經費過來了。
之前在係副主任羅開定做出的處置裏,就有剝奪一部分機電所的研究經費給半導體實驗室這一項,周敏德也是在拿到這部分經費以後才放手去花錢的。
而這錢花的也相當值,周敏德在拆解了十幾台不同型號的機器,對照了這些機器的芯片後,果然摸到了一點電路邏輯,周敏德繼續在LD芯片上瘋狂飛線,很快在測試中得到了想要的信號脈衝。
測試成功那天,周敏德和小何李興三個人抱在一起興奮的大喊大叫。
不過芯片的測試成功並不意味著大功告成,相反後麵還有更繁瑣枯燥的挑戰。
很簡單,芯片輸出的隻是電流脈衝信號,電視機可讀不懂這種脈衝信號,需要專門的解碼器將脈衝信號轉化成電視機能讀得懂的視頻和聲音信號才行。
除此之外,芯片在輸出脈衝信號的同時,由於電流電壓的作用,很容易產生電流噪音一同輸出,這就需要再加入限幅器將電流脈衝固定在某個區間,通過這樣的辦法來消除噪音對信號的影響。
這個東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相當折磨人,他需要大量的反複實驗,包括抽樣量化等模擬各種不同情況下的信號情況,最終得出一個最合適的結果。
於是周敏德和李興小何,還有幾個電子廠的技術人員,就開始拿實驗室當工廠車間,沒日沒夜的手工搓芯片的工作。
手搓芯片?
鄭南初聽到這個消息整個人都傻眼了,他從沒想過這玩意還能手搓的,那還要光刻機做什麽?
後來才知道是因為VCD所需要的芯片精度要求不高,工廠車間裏的熟練工,都能按圖紙拿銅絲一點點焊接出來,但凡要是到了毫米級以下,他們也隻能求助於專業的精密儀器了。
最終周敏德和李興他們在實驗室裏沒日沒夜三天,搞出了一百多芯片和解碼器限幅器這些東西,接下來就是枯燥漫長的通電測試環節。
李興告訴鄭南,這個環節比較考驗運氣和經驗,有時候一天就能搞定,真要運氣不好有時候一個禮拜都不一定搞得定。
站在實驗室裏,鄭南看著麵前貨架上那一排整整齊齊的芯片和閃爍著紅光的儀器,隻能說著就是實驗室的浪漫吧。
當然除了半導體實驗室裏的測試環節,鄭南也沒忘記曹主任和盧教授。
雖說他們不是商業間諜,但關於VCD項目的研究工作,還是能保密就保密的好。
得益於鄭南保留了隨時報官的權力,曹主任和盧教授都做好了保密工作,鄭南就知道一個事情,那是盧教授在跟電廠領導聊天時,電廠領導無意中提到了半導體實驗室,盧教授馬上跟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跳起來,連聲搖頭說自己什麽都不知道。
鄭南對此隻能無奈的扶額搖頭,這家夥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不過這也能說明這個事情給他造成多大心理陰影,這樣也好,隻要他不泄露消息出去,其他的事情,鄭南就懶得管他,有人好奇就讓他好奇去好了。
同樣的,對皮特王和當天的幾個同學,鄭南也分別找他們談過話,都是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一方麵警告他們不允許在外麵說出關於VCD研究和半導體實驗室的半個字出去,否則將送他們去坐牢;另一方麵則向他們承諾,如果做好了自己可以單獨出一筆錢給他們當獎學金。
效果同樣拔群,這年頭能考上大學的都是萬裏挑一的人才,他們理解了鄭南的意思,都守口如瓶做的很好。
實驗室裏情況並不那麽順利,可能是周敏德和李興把好運氣都用在碰到重生的鄭南上了,導致他們的測試工作足足花了一個星期,才總算確定幾個區間,最後他們隻需要對這幾個區間做進一步測試,才會從中選取一個最終使用。
“所以李主任你們收集了幾千上萬個數據,最終就選一個用?”鄭南驚訝的問。
李興點頭說是:“廠長這還算是好的情況,這種芯片測試做幾十上百萬次都很正常,最終選取一個穩定性最好的。”
鄭南聽著整個人都驚呆了,在此之前鄭南還從沒想過芯片的研發居然是這樣的一種方式。
雖說也明白科學研究就是將錯誤的路都找出來,剩下的就是正確的路,可當親眼見到,還是不免唏噓感慨。
要知道這還是90年,還是VCD這種可以手搓的芯片,這要是後世那種納米級的超級芯片,鄭南光想想就覺得頭皮發麻,也難怪後世那麽多半導體廠商,也就隻有一家在設計芯片上追趕國際先進水平。
沉默片刻,鄭南提醒李興:“芯片有設計冗餘吧,雖然各種測試能確保穩定,但誰也沒辦法百分百確定。”
鄭南前世也是各種劣質商品受害者,而且自己要做品牌,就更需要把質量擺在第一位。
李興讓鄭南放心,他稱這方麵他們也有考量,他們不僅在功能上設計冗餘,更預留出了備用的補償電路,在主電路不通時使用。
鄭南這才放下心來,李興則告訴鄭南該尋找代工廠了。
“廠長,雖然這種芯片車間裏的熟練工也能製造出來,但我還是推薦使用專業的精密儀器進行製造,廠裏隻做最後的組裝就行,可以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
李興對此建議鄭南去聯係陳周義商量,因為目前整個江夏擁有精密設備最好的,就是無線電廠。
鄭南點頭表示明白:“這個事情交給我,李主任你們現在的任務,還是盡快給我把全套成品給搞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