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半導體是錢燒出來的

字數:4985   加入書籤

A+A-


    回到周敏德的實驗室,李興很高興的告訴了周敏德校方允許實驗室擴建的好消息。
    小何高興的一下蹦起來:“太好啦!我早就多想要多一間實驗室啦,好多材料和廢料都多的堆不下啦!”
    周敏德也很高興,說可以放下更多的試驗台,一次可以開始更多的對照實驗,增加實驗進度,還有那些設計圖紙和書籍也都有地方放了,不用那麽見縫插針。
    李興卻瞪大著眼睛表示不理解:“師姐你現在最著急的應該是更換設備吧,你看你這實驗室都是老東西,那台ra電子顯微鏡用了二十多年,你沒有工件台,都是拿小型壓力機工作。更重要的是化學清洗工作台還有快速合金爐防護服這些,這都已經壞成什麽樣了,有幾次都差點出了危險呀!”
    鄭南聽後也是悚然一驚,這才想起周敏德的實驗室雖然掛著‘國家實驗室’的名頭,可事實上卻因為財政問題蹉跎了許久,要不是周敏德連年把自己的津貼工資貼進實驗室裏,連實驗室都要保不住了,哪還有錢維護和更新設備。
    “抱歉周教授,這是我的疏忽,實驗室裏的設備該維護更換的一定得換到位!”鄭南說。
    周敏德先斥責一番李興,說他小題大做:“咱搞半導體研究的,每天接觸那麽多特種氣體特種溶液,還不習慣嗎?就算是超純水你不小心喝多了還要當心體內電解質紊亂中毒。”
    周敏德隨後又向鄭南解釋實驗室設備都是當年國家搞來的,按照使用半個世紀的標準建設的,現在才二十年,沒問題。
    “鄭廠長你不要聽李興他瞎胡說,我們搞半導體研究就是這個狀態,也就是這些設備,你可能不太了解。”周敏德特意解釋。
    李興平時都是個懟天懟地的急脾氣,就是在周敏德麵前慫了。
    不過也用不著李興鄭南也明白:“周教授,雖然我不懂什麽半導體研究還有相應的實驗室設備什麽的,但我知道現在二十年過去了,這些設備肯定都跟不上時代,要是缺少維護可能還存在危險隱患。”
    鄭南尤其強調:“而且周教授你也不要認為我單純在投資你,我也是在對我未來的半導體研究投資,畢竟隻有更好的設備,才能加快進度嘛。”
    說到最後,鄭南故意看向後麵的小何:“何同學你說是嗎?”
    身體很單薄的瘦瘦女孩抬頭,正了正眼鏡:“鄭廠長你要幫忙維護和更換實驗室設備那當然好啦,不過你恐怕要準備很多錢。”
    不愧是小何,沒出社會的學生真沒什麽心機,一下就給鄭南套出來了。
    周敏德馬上解釋是因為很多設備的生產廠家都不在了,所以要維護起來比較麻煩。
    “你看這太ra電子顯微鏡,那都是三十年前從原蘇聯進口的,現在廠子早都不在了,還有這個工作台,是寧海出產的,現在廠子也不在了,根本沒辦法維護。”
    至於國外同類型產品,一來他們沒有相關渠道,二來價格也更昂貴。
    “雖說現在國外對我們的封鎖沒過去那麽厲害了,但封鎖也確確實實存在,要是沒有相應渠道,就算買的到也運不回來。”周敏德說。
    鄭南大手一揮:“沒關係,周教授你列份清單給我,我想辦法弄回來。”
    周敏德還想推辭一下,最後是李興忍不住先動手寫起來了。
    鄭南很快拿到清單和相應的品牌價格,饒是做足了心理準備,鄭南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因為從電子顯微鏡到工作台和快速合金爐什麽的,價格都從十幾萬到上百萬美元不等,加起來換算成華元兩千萬都打不住。
    雖說學習機剛賣了兩千多萬,可鄭南也投資了南園電子廠的老廠改建,要說強行拿也行,可那樣江夏電子廠今年就要背著大量債務過年了。
    隻能說難怪都說半導體產業是燒錢燒出來的,現在就周敏德這一個過時了還隻有兩個人的實驗室,光就要兩三千萬,平時各種實驗所需的材料,那是動輒百萬的投入。
    要是換成國外那種大型半導體實驗室,甚至頂尖的芯片工廠,那投資都得以億為單位才行,也就是南園電子廠那種本身有廠房,同時江夏電子廠又提供了光刻機,否則也是沒幾千萬上億下不來的。
    自己被以為白賺了兩千三百萬可以豪橫一把,結果還是低估了半導體的恐怖。
    李興小心翼翼看鄭南一眼:“這些設備都是可以降的,換成立本或者閩台貨,價格可以砍至少三分之一,一千五六百萬就可以拿下來。”
    鄭南搖頭:“周教授的實驗室事關我們的最前沿研究,省什麽都不能省周教授這裏。”
    周敏德也明白開弓沒有回頭箭,於是她提出隻更換最緊急和重要的設備:“比如電子顯微鏡和快速合金爐還有裂片機這些,如果能更換新設備確實能對眼下的研究起到很大推動作用。”
    鄭南點頭把清單遞給周敏德:“周教授你把清單上這些設備排列一個優先級出來,到時候我們看著來弄。”
    鄭南強調:“還是那句話,周教授你的實驗室事關廠子未來的發展,必須保證你的設備!”
    回去廠子的路上,李興有點回過味來,狗慫狗慫的問鄭南是不是他不該那麽積極幫周敏德列設備清單。
    鄭南告訴李興他提醒的很到位,要不是他自己甚至都忽略了江夏電子廠背後最大的功臣。
    “如果讓周教授一直用那種危險隱患的設備,才是我們最大的不應該。”鄭南說。
    回到江夏電子廠,鄭南馬上找到老廠長和會計沈少波還有李雷開會。
    “我們賬上能調動的資金還剩多少?”鄭南上來直入主題的問道。
    喊的全是財務,老廠長意識到鄭南可能要有新動作,因此事先了解了財務狀況,尤其是現金流情況。
    現在麵對鄭南提問,他首先站起來:“鄭廠長,江夏電子廠現在能調動的資金最多不超過五百萬。”
    鄭南很驚訝:“怎麽這麽少?”
    雖說鄭南知道江夏電子廠各種投資不少,但怎麽也不該這麽少才對,按照鄭南的預計,有音響vcd那些產品的銷售額,再加上之前學習機的,怎麽都該超過千萬才對,就算還有兩千萬鄭南都不驚訝。
    現在你告訴我隻有不到五百萬?這差距也太大了點。
    倒不是鄭南懷疑誰挪用了,這種事情怎麽也不可能拿到台麵上說,隻是鄭南覺得大家肯定在思想上沒達成統一。
    果不其然,隨後沈少波拿出賬本告訴鄭南,要說江夏電子廠現在賬麵上有資金確實有兩千多萬,但這其中有投資南園電子廠改建的一千萬,剩下的都是年末要支付給各家供貨商的貨款,或者幹脆就是沒還清的債務等等。
    “扣掉這些七七八八的費用,目前廠裏能動用的資金隻有不超過五百萬。”沈少波回答。
    五百萬說起來好像很多,甚至放在江夏都是一等一的效益企業。
    要是江夏電子廠就繼續保持下去什麽投資也不做,那可以過的非常滋潤,可以給廠職工建起家屬樓,各個廠幹部都能配上小汽車,辦公室裏能裝上電腦,屬於比一般的國企都要強的單位。
    可偏偏鄭南要給周敏德維護和改換設備,這錢就遠遠不夠了,隻一台實驗室用刻蝕工件台就超支了。
    “那有沒有可能我們先把這些錢用在更重要的方麵,供貨商和建築那邊先拖一拖?”鄭南問。
    老廠長告訴鄭南如果在平時這沒問題,可現在不行:“現在年底了!”
    企業裏一般都有賬不過年的習慣,當然這並不絕對,像之前的江夏電子廠和寧海光學儀器廠,那種實在沒辦法的,就隻能讓他連續欠好幾年了,可那也是各種拿材料產品設備抵債的結果。
    【鑒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當然,雖說像江夏電子廠這種效益好影響力大的企業,大家都能容忍較高的債務上限,但那通常是在年中。
    簡單說要是現在是五六月份,那鄭南要拖到年底大抵沒問題,供貨商和代工廠都會願意給這個麵子,也不擔心江夏電子廠這種效益會還不上。
    可問題就是現在已經一月份,眼看就要春節了,這不把賬還上就說不過去了。
    至於南園電子廠那邊的改建費用,由於是先付三分之一定金開工,驗收成功全部付清,因此倒是可以先挪出一大半資金回來。
    “這樣算起來有一千萬資金,那就夠了!”李興為終於勻出錢而高興。
    鄭南卻搖頭:“如果這是個投資,哪怕是南園電子廠那種投資,那都肯定夠了,可我們是要為周教授更新實驗室設備,那就不行了,我們必須要保證我們拿出來的資金不會對江夏電子廠造成任何影響才行。”
    李興這才想起投資和為實驗室添設備的不一樣,這個錢花出去就真花出去了,至少在研究沒有突破性進展反饋廠子前,是見不到回頭錢的,因此從廠決策上就要把他當成一次性開銷那種。
    “那要不然我們還是先把最重要的便宜設備先搞了吧?”李興提議。
    鄭南沉吟片刻,最後搖頭決定:“還是先和我們的供貨商們好好談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