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還是錢的問題

字數:4814   加入書籤

A+A-


    最終絕大多數的合作商都選擇了鄭南的對賭協議,畢竟大家都是江夏人,鄭南在接手江夏電子廠以後的發展都有目共睹。
    尤其現在江夏電子廠的發展蒸蒸日上,不僅音響和vcd都是千萬級別的銷售額,新研發的學習機同樣一口價就賣了兩千三百萬,怎麽看都不像是出了啥財政危機的樣子。
    並且鄭南這半年以來先是重啟光刻機研究,再是遠赴寧海收購合作光學儀器廠,還斥巨資幫南園電子廠打造芯片廠項目,大家也隻能相信鄭南是真的在做技術布局,要把實驗室設備搞上去,接著搞大項目。
    當然比起這些,最讓這些合作商看重的,還是江夏電子廠的效益。
    要知道目前從無線電廠到元器一廠,效益都是一言難盡,你不能說他們沒開工沒產品,但牌子臭市場難以推廣,更重要的利潤低,讓他們三天兩頭出現財務問題,拖欠工資都是常態。
    這些廠子說實話都隻在勉強支撐,說他什麽時候跟南園電子廠一樣出點什麽事情然後倒了也一點不奇怪。
    整個江夏乃至全九湖省內的電子產業,看來看去也就江夏電子廠最好,這樣的客戶不想辦法抓住難道還去伺候那些隨時可能真付不起錢的廠子嗎?
    而且人鄭南也不是有意賴賬,是想抓住時機保研發擴生產,更重要的事他還願意簽對賭協議,願意給更多的利息,那隻拖一年有什麽關係?難不成真為了今年的貨款徹底撕破臉,失去這個重要客戶不成?
    當然也有人選擇要錢或者和鄭南商量看能不能先支付部分款項,好讓他能回單位交代。
    鄭南能理解這些小本生意的難處,畢竟這年頭要賬都難要,要是少了自己這一大筆,確實可能有些人年都過不好。
    可理解歸理解,鄭南斷然拒絕了支付部分款項的要求,表示要錢就一次性結清,以免任何後賬。
    鄭南很清楚這個口子不能開,一旦開了要是後麵石嘯林和周廠長他們也來支付部分,那自己該怎麽辦?要是給所有人都支付部分款項,不就平白多出一大筆支出,那自己還費心搞對賭協議的意義何在?
    因此鄭南隻能遺憾的當場給他們一次性結清全部欠款,以後都不會再有合作了。
    見鄭南如此堅決,那些原本還有想法的,馬上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很快幾天時間內,該結錢的結錢,該簽對賭協議的簽對賭協議,鄭南搞定了全部的合作方,保住了賬戶上幾百萬能隨時取用的現金流。
    晚上,會計沈少波和李雷帶著賬本來到鄭南的辦公室,鄭南和老廠長李興早都等在這裏。
    沈少波直接匯報:“在計算應支付的款項,以及廠裏過年以及預計年後的支出,目前賬戶上合理能夠調配的資金約為一千三百萬左右。”
    廠裏過年搞活動要預留一部分資金,來年搞生產,誰也不確定各種原材料行情會不會有所變動,又或者會不會出現其他突發事件,廠裏必須要預留一部分資金,這是沈少波在綜合所有可能情況以後算出的最後結果。
    要是其他廠長,哪怕是江夏最大的無線電廠長陳周義,要是能聽到自家企業賬戶上還有一千多萬現金流,他能高興的當場飆一曲楚劇。
    可鄭南聽後卻歎口氣覺得錢還是太少了,比起周敏德實驗室設備所需要的資金還很有差距,要知道就這已經是自己好說歹說跟各個合作商對賭賴賬以後得結果,要不然最多也就五六百萬。
    李興率先拿出方案給鄭南:“鄭廠長,我已經研究了設備清單,從中挑出了最要緊的設備,經過我計算這些是最合理的。”
    雖然李興的方案很好,但鄭南卻看也沒看的搖手:“重要的不是這個,還是缺錢。”
    老廠長點頭:“錢很多,但這些錢並不是能這樣隨意花的,裏麵超過一半都是合作方的欠款,而且還有不低的利息,還有對賭協議,這錢更不好花。”
    李興沉默了,他能把資金使用規劃的很好,卻忘了這筆錢從頭到尾就不是這麽用的,忘了還有對賭協議這個東西,忘了要是來年他們不能及時還上,他們就要雙倍賠付,隻怕往後幾年江夏電子廠都要給他們打白工了。
    並且這時候對賭協議已經簽了,再想打退堂鼓也來不及了。
    李興思慮再三提議:“要不我明天再去找找師姐,看她的實驗室還有沒有什麽研究項目能轉化成產品的,她的實驗室研究半導體二十多年,肯定有很多成果可用。”
    老廠長表示這是一個想法:“如果能像學習機那樣迅速轉化成產品也很不錯,實在不行像學習機那樣我們高價賣給其他企業也很不錯,畢竟這筆錢最後也是用在她的實驗室上,不算對不起她。”
    鄭南也認可這個想法,但同時也提出:“我們可以依靠實驗室尋求突破,但不能把希望全押在上麵。”
    鄭南這麽說還是基於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想法。
    此外更重要的,也是鄭南這段時間跟李興跟周敏德也了解不少實驗室情況,知道實驗室研究成果一般轉化成真正產品的周期相當長,畢竟實驗室裏搞出來喝真正工業化量產,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縱觀全球幾十萬個實驗室,隨便一個一年就能搞出成千上萬個概念發明,但最後真正落地出來的,也就那麽一兩個。
    至於周敏德的實驗室裏,鄭南相信以周教授的能力,肯定有很多黑科技發明,可要說能落地量產品,鄭南真沒什麽信心。
    這和眼光什麽的無關,有些很厲害的發明,由於時代限製或者成本以及其他什麽問題沒解決,哪怕再牛批,可能也到不了市場。
    一如大火的小破球裏的太空電梯,其實並沒那麽科幻,實際相應的技術和材料已經出來了,隻是由於成本和收益的完全不對等,再加上目的不明確,所以隻能是看看就好。
    還有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電動汽車其實要先於燃油車被發明出來,可由於140年前的電池技術落後,以及那時的電力並不普及和電價的昂貴等等原因,導致電動汽車一直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直到140年後電池技術突破和電力普及等原因,才大放異彩。
    正是這些原因,鄭南隻能讓李興去試試運氣,實際並不指望這邊。
    老廠長提出另一套想法:“鄭廠長,我已經跟銷售處溝通過了,明年加大對省外市場的開拓,看能不能多搞一點營收回來。”
    李雷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咱們的音響和vcd都那麽好,到了省外肯定也賣的好,多賣一點不就有錢了嗎?”
    李興也表態讓鄭南不要擔心車間的產能,音響和vcd現在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同時和模具廠還有其他元器件廠商也合作純熟,隨時擴產都沒問題。
    “今年小半年就賣了兩千多萬,明年賣出六千萬不是問題!”李興放出豪言壯語。
    不得不說李興的數學很好,但做生意可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
    是,的確江夏電子廠的產品很好,但出了省是不是真能站住市場還真是問題。
    首先這年頭沒高速公路,加上各地的治安情況各不相同,運輸成本是個相當大的問題,能給你提價30%甚至50%都不誇張。
    再加上你的產品到了當地會很快被當地企業模仿,然後被低價聯合絞殺。
    麵對當地企業在渠道和成本方麵的天然優勢,更別說還可能會有的盤外招,絕大多數企業都難以招架。
    這就是為什麽這年代除了那些大型央企,基本沒有什麽產品能覆蓋全國的大型企業的原因所在,哪怕強如東方音響,也隻能在燕都白雲這些大型一線城市耍耍,到了江夏哪怕沒有鄭南也很難施展手腳。
    要是徐徐圖之,一點一點去啃周邊省市的市場,靠品牌和質量打開市場,鄭南很有信心,可要想快速打開市場,能像寧海那樣迅速回錢,那就是做夢。
    “唉!這樣做實業來錢真是太慢了啊!”鄭南哀歎。
    老廠長和李興幾人麵麵相覷,他們不明白鄭南這歎息的是什麽意思,廠子發展不都是這樣嗎?
    生產產品出售……產品賣錢盈利回來繼續投產研發升級產品……再繼續賣錢……
    鄭南現在算是明白為啥那麽多企業一搞股份改革就能盤活了,出售股份一下搞來那麽多錢,拿現金流擠垮對手,那可不厲害嘛。
    可經過寧海光學儀器廠還有紅土基金兩件事,鄭南可不敢輕易給江夏電子廠股份化。
    因為要是給那些鬼佬的手伸進來,知道自己在搞光刻機的事情,這自己好不容易保存下來的芯片火種就真完了啊!
    思前想後好半天,鄭南最後決定:“老廠長,銷售處這邊打開外省市場可以考慮,但一定不能急功近利。”
    “李主任也可以去看看周教授的實驗室,如果有什麽好產品也一定要先告訴我,拿回廠裏開會討論。”
    “最後還有我自己,我決定再去寧海看看。”
    鄭南說:“我們三路同時進行,這點小錢的問題,我們一定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