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要錢給力的新校長
字數:3674 加入書籤
言念念已經快一年,沒有回過學校了。
自己生病休學一年,就晚了一年畢業,論文導師都不是自己這屆的老師。
最後也隻是匆匆答辯完,畢了業,把證拿到而已。
剛才其實並不是想回去,隻是不想跟葉青楓再繼續待下去,才借口說想早點回家。葉青楓又在後頭看著,言念念硬著頭皮,下了地鐵站,匆匆進了地鐵。
所以這會,她雖然還不想回去,倒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地。
而且她注意力都在怎麽跟葉青楓說清楚這件事上,一直在低頭編輯短信。
等回過神來,發現地鐵線沒上錯,但是方向麽。
額,坐反了。
南苑小區在蘭城西邊,蘭大在東邊,雖然在一條地鐵線上,卻是兩個相反的方向。
所以言念念就這麽巧的,一回神,就到了蘭大這站。
到都到了,那就下去吧。
言念念小小的歎了口氣,跟上洶湧的人流,一起走了出去。
這站下的,基本都是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很多還拎著大包小包的購物袋。
可見是趁著周末,出門去城區采購的。
逛了一天,晚上正好回學校。這會他們滿載而歸了。
蘭大校園的綠化很好,景色很美。
建築物稀疏掩映在綠樹紅花中,從高處遠遠望去,那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
但是吧,這個享受是有代價的。
那就是生活極其不便。
除了校內有幾家小賣鋪和小超市,稍微好一點的東西,基本都要去市區買。
當然,現在網購發達,其實很大一部分購物需求已經被滿足了。
但蘭大附近的生活配套,卻是很沒有跟上的,尤其是新校區。
蘭大占地極廣,共五千多畝,其中新校區就占了兩千畝。
這兩千畝是蘭城給的,但是也不是白給。
蘭大在全國綜合實力還是排名很靠前的,屬於兩級共建的高校。
蘭城之前,其實每年都有專項撥款給到蘭大。
但十幾年前,蘭大正好獲評新一批重點工程高校,全國僅有五十所左右。
按照新規定,對這批重點高校的撥款數目,就大幅增加了。
雖說是兩級共建,蘭城自己的份額,放在往常,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但恰好那兩年,經濟危機來了。
蘭城沿海,有國內乃至國際一流的天然良港,自古以來外貿發達,商業繁榮。
但那輪危機一來,外貿訂單驟減,蘭城的外向型經濟很快半死不活,開始苦熬。
這筆加了碼的撥款,蘭城當時真的拿不出。
但是政策就是政策,錢不給是不行的,文教事業上麵是很重視的。
再說蘭大當時的校長,十分難纏。
那幾年,各地大學經費都緊張。
蘭大上一任校長是個科研達人,但是著實不會打饑荒。
幾年下來,全校師生一起吃土。
後來上麵看著情況不對,準備派個靈活一點的校長過來。
哪知道那人太過靈活,逮住機會繼續向上了,不想下來當校長。
這陰差陽錯的,蘭城校長之位,就在蘭大幾萬師生的翹首以盼中,花落現任校長之手。
這是不是滿足了蘭大師生的渴盼?
不,並沒有。
現任校長也是個科研達人,身上成果斐然。
而且他不是外麵調來的,也不是上麵下來的,他就是本校的。
因為在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打破國外壟斷,他還被頒發了榮譽獎章。
但是吧,上一個科研達人已經給大家留下了心理陰影。
新校長上任,大家普遍死了心,準備繼續吃土。
但這位校長上任後,卻是讓人大跌眼鏡。
他跟上一位不同,那一位是專心實驗室研究的,非常看重科研成果。
但上任隻看中實驗室成果,以及國際榮譽,並不在乎成果轉化率。
新校長跟前任完全相反。
他大力倡導產學研結合,認為科研成果要在實際應用中發揮價值。
尤其是他取得的關鍵性技術突破,更是在他的大力推動下,將成果轉化放在首位。
因迫切需要解決關鍵零部件的“卡脖子”問題,上麵很是支持,校辦工廠很快建立了。
不久,產線建好,產品進入成產。再過了幾個月,開始量產。
但因為原料和技術等各方麵條件限製,產量不大。
但效果奇好。
這個關鍵零部件,之前隻有一兩個國家掌握,要價奇高。
蘭大的校辦工廠把零件量產後,開始向國內廠家供貨,價格僅為國外供貨商的十分之一。
且因采用的材料不同,新產品性能更為優良。
一時間,國際訂單紛至遝來,蘭大產量不大,優先向國內供貨,多出的產能才賣國外。
賣國外的價格稍微上調一些,但跟競爭對手想比,仍然低了很多。
競爭對手一看,自己再繼續賣高價,要沒生意了。
他們就也將價格調低,從此不能再繼續暴利了。
因為這個,蘭大發展很快,排名迅速上升,也爭取到了上麵更多的撥款。
新校長不光爭取上麵撥款十分給力,對於去找蘭城討撥款,就更是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