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我也是個有野心的人

字數:7401   加入書籤

A+A-




    “不對,他這是被下套了。”
    緊接著就得知朱允熥血腥鎮壓上書儒生的楊豐,立刻發現這事不對。
    他下令開槍很正常。
    朱允熥本來脾氣就比較暴躁。
    老朱家和老常家基因算是暴上加暴了。
    他那一堆叔叔有幾個不是畫風暴虐的?
    齊王,秦王,晉王……
    統統都是。
    其實朱棣也很暴虐。
    隻不過在楊豐麵前比較克製而已。
    準確說所有人在他麵前都比較克製。
    但朱棣在西域一樣是屠城,一個可以毫不猶豫下令屠城的人,肯定不是什麽良善之輩。
    朱允炆這種表演係的,才真的不像老朱家的,朱允熥隻不過是老朱家正常畫風。
    更何況他本來就在楊豐蠱惑下對儒生看不上,儒生們覺得自己是精英是文曲星,但在他眼裏就是一群青蟲,而且楊豐對他爺爺的治國之術也還算肯定,所以他在為君之道上也是以他爺爺為榜樣。現在這些儒生擺明了就是欺負他,過去他爺爺在的時候,一個個瑟縮如鵪鶉,現在他正式繼位了,反而一個個敢跟他玩對抗了。這就是欺負他,就是認為他一個小年輕的,根本沒有他爺爺那種殺氣,他要是不來把狠的,把這股歪風邪氣打下去,那群臣就都以為他好欺負了。
    開槍是正常。
    這種事情開槍就開槍了,天子生殺予奪,賞他們顆子彈是他們福報。
    但關鍵在於這些儒生為什麽要這麽幹?
    為朱允炆?
    他哪來那麽大臉?
    朱允熥的繼位屬於正的不能再正的。
    洪武二十五年被立為皇太孫,之後一直被老朱親自帶著學習治國,到洪武二十九年,就基本上已經完成作為皇帝的事實上過渡,後麵老朱基本上就相當於太上皇了,政務完全交給他,也就是些重大軍事行動,老朱才過問一下,可以說他的皇位任憑誰都找不出可以質疑之處。
    那麽以這些儒生的正常畫風難道不應該是趕緊歌功頌德?
    他們為什麽要故意激怒他?
    這可不是明末,儒生都已經被慣壞了。
    他們才擺脫老朱的陰影,就算有些得意忘形也不至於到這種地步。
    “公主說現在江南各地士紳已經完全把他當做桀紂了,還有人在造他的謠,說他爺爺是被他毒死的,還有說他下旨廢除殉葬是不孝,還有說他是跟你學妖法的,總之各種聳人聽聞的謠言。甚至還有人在用小報鼓動效法當初的山西士紳,在民間組織武裝搞自治,畢竟現在火繩槍,佛郎機之類的製造都已經爛大街,隨便找個像樣的的民冶就能造。這種情況下民間武力很容易提高,至少朝廷的舊式軍隊,在對上這種武裝時候很難像過去一樣碾壓,而且衛所將領也可以收買,畢竟衛所將領其實也屬於朱元章壓製下的。
    所以我懷疑他們其實根本不是為了誰當皇帝,就是想借著這件事搞地方自治,你搞出的山西事件讓士紳都心裏長草了,說到底他們對老朱家又沒什麽忠心。
    隻是怕朱元章而已。
    尤其是蘇南,浙江這片原本張士誠的地盤,對朱元章本來就敵視。
    還有湖廣。
    現在朱元章一死,而新式火槍技術泛濫,又讓民間武力提升,他們也開始膽子大起來了。
    我懷疑這次包括朱允炆的出逃在內都是一個計劃,他出逃,把小皇帝的火點起來,然後製造輿論,給他扣上不孝不悌的帽子,先在民間把他變成一個無情無義的昏君。
    然後鼓動儒生挑釁他,引誘他武力鎮壓,最終昏君變桀紂。
    以此在民間製造恐慌。
    而且我懷疑那些藩王裏麵也有跟他們合作的,未必是為了皇位,畢竟他的皇位還是很正,但卻可以把整個國家分開。藩王變成真正諸侯王,地方士紳獲得更多自由,畢竟朱元章的製度對士紳很不友好,他們迫切想趁著朱元章的死解脫枷鎖。畢竟不準他們放高利貸還是前所未有,更別說還不準他們金銀交易,還不準他們出海貿易,朱允熥已經下旨,準備組建船隊下西洋,這擺明了是要學原本曆史上他叔叔那套。
    改革科舉更是激怒了無數耕讀傳家的鄉賢們。
    還有銀行業壟斷。
    士紳們可是很想開錢莊。
    還有強製結匯。
    士紳們可不想好不容易來個海外商人帶著無數金銀,巨額的生意最後他們卻隻得到寶鈔。
    朱元章時候他們真不敢,但朱允熥還沒強到讓他們真正害怕,你要是在京城,他們大概還能忍一忍,可這時候民間已經流傳,說你沒得到艦隊回來的消息,所以在廣州出海了,然後在海上翻船了。
    還有說你在廣西的山林裏被毒蛇要死了。
    還有說你遇上誅妖的神仙,已經被神仙收了。
    總之給你找了各種死法。
    這一點應該是他們膽子大起來的重要原因,不然有你在朱允熥身邊,他們未必有這個膽量。
    而現在最關鍵的,就是那些藩王們會怎樣了。
    朱棣等人已經到西安,遼王等人正在南下,而且他們已經第二次上奏要朱允熥給朱允炆封藩王,我懷疑他們這幫人會在開封會和,然後給朱允熥來個聯合行動。另外蜀王和瑉王到荊州後被湘王派人攔下,已經打著勸解為名進了湘王府,楚王也在武昌一直沒動,朱允熥多次下旨催促,但他就是稱病在武昌逗留。他前年才移藩,這時候武昌的衛所兵多數都是他舊部,他就是不走,朱允熥暫時也沒辦法,畢竟隻要他葬禮前趕到京城就行,從武昌順流直下也用不了幾天。
    這擺明了就是在共同進退。”
    劉姐說道。
    她作為旁觀者可比小公主看的清楚。
    後者最多讓她轉告楊豐一些具體的情況,但她作為旁觀者,卻可以冷靜的分析,更何況她那邊還有專家團充當顧問。目前那邊的科研工作依舊進展緩慢,但這種很可能是劃時代的突破性科研項目本來就是這樣,甚至研究個幾十年都不稀奇。
    這才總共也就六年多點。
    而且在經曆最初的重視之後,目前已經作為正常的科研項目對待,雖然依然有一個院士負責,但已經變成一個隻能說重點項目的研究所了。
    畢竟這種研究並不能帶來直接的效益。
    隻能說著眼未來的。
    “這就很有趣了,這是要逼著新君玩大憲章還是封建諸侯?
    進一步還是退一步?”
    楊豐很有興致地說道。
    很顯然他這些年的折騰,已經讓大明人心長草,畢竟他帶來的不隻是新技術,還有新思想和新製度,隻不過朱元章還活著時候,沒人敢嚐試而已,現在他死了,立刻就有人按捺不住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早已經無聲無息地改變了這個國家。
    隻是老朱就像山一樣壓著,一切都還隻是像石頭底下的草一樣,不得不忍受著沉重的壓力,在下麵仿佛不存在一樣等待,當這塊石頭被掀翻,立刻就迫不及待地試圖伸展開。現在可以說這個國家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路口,而且還是個三岔的,藩王要的是真正的封建諸侯,一人給他們一個藩國,他們真正做藩國的君主。就像楚王這樣,在安南實際上掌握大權,為什麽還要接受一個安南布政司,安南都司,為什麽不是真正掌控一切的君主?
    大家都是大行皇帝子孫,你做皇帝我們做諸侯王不行嗎?
    帝國這麽大。
    一人分一個省不行嗎?
    說到底哪個藩王沒有點野心?
    分一個省多了,分幾個府可以吧?
    像現在這樣,要麽給個屁大點貧瘠苦寒之地,要麽扔到可以說異域,讓他們自己披荊斬棘,這就很難接受了,像周王這樣,封個隴右不過分吧?一個湟中能幹什麽?像慶王這樣,整個寧夏不過分吧?肅王封整個河西不過分吧?
    哪怕就是遼王這樣的,怎麽著也得把山海關外到遼河都封給他。
    都是鳳子龍孫,不能讓我們在外麵吃苦受罪,你在江南享受花花世界。
    至於士紳要解脫枷鎖,要開放出海貿易,要開放高利貸,要取消金銀交易的禁令……
    尤其是強製結匯。
    目前大明的海外貿易必須使用寶鈔就是強製結匯,海外商人來大明無論做什麽生意都必須使用寶鈔,哪怕帶著金銀過來,也得拿著金銀去銀行換寶鈔才能貿易,否則一旦抓住私自使用金銀貿易,則金銀抄沒人砍頭。而且鼓勵舉報,一旦舉報抓住,那舉報人得到其所有財產,所以沿海幾個貿易港,一直有釣魚的,這些年好幾個海外商人慘遭毒手。對士紳來說這就太不友好了,他們無論做多麽大的生意,最後都隻能得到寶鈔,雖然寶鈔目前幣值穩定,但那也是不能當財富傳家的,雖然銀行的確允許自由兌換,但對於大宗寶鈔兌換仍舊是找死的。
    今天兌換說不定明天錦衣衛就上門查你謀反了。
    至於你說是清白的……
    那得詔獄裏麵的刑具說了算。
    實際就是小額金銀自由兌換,至於公開的理由當然是鑄幣廠產量有限。
    楊豐當然不會給銀錠,目前銀行流出的都是金銀鑄幣,和銅錢的樣式差不多,隻不過是金銀的。
    士紳們當然渴望不再被這種喪心病狂的貨幣政策收割。
    大明朝這些年東征西討,每年花巨額軍費,但寶鈔卻一直穩定,不就是通過強製結匯,把原本應該落到他們手裏的金銀變成銀行的,而銀行又保證老朱可以甩出大把的寶鈔,然後製造軍火獎勵士兵,讓他們穿著最新式鎧甲端著神機銃開疆拓土。
    這都是士紳的金銀。
    呃,他們認為這應該都是他們的金銀。
    儒生反而不重要。
    他們其實應該是被士紳們推出來當炮灰的。
    畢竟得有人衝在前麵。
    朱允熥改革科舉,儒生慘遭重擊,他們不衝誰衝?
    所以士紳們要的,其實就是解鎖朱元章給他們套上的枷鎖,然後開始邁向原本曆史上的明朝後期,也就是所謂資本主義萌芽階段。也不僅僅是經濟上的這些,還有土地,稅收,鹽業等等,幾乎可以說他們對朱元章留下的一切政策都不滿。
    土地交易限製。
    朱元章規定田不過都,不是說不準跨都買賣土地,而是不允許過戶到外都買主名下,買主想買,必須在本都內單獨立子戶。
    就是通過這種方式限製土地集中於某個大地主名下。
    你可以買。
    但你得分戶到田所在都。
    還有開中製。
    鹽商的痛苦就不用說了。
    ……
    不得不說老朱對士紳們真的太不友好了。
    而皇帝的道路,則是延續他爺爺的並進行部分改革,這條實際上也是楊豐給他設計的,首先最大限度壓製土地兼並,通過銀行控製金融業,牢牢掌握貨幣權,維護寶鈔的穩定。這樣就避免了貨幣權被士紳掌握,原本曆史上明朝財政的崩潰,本質上就是貨幣權喪失,寶鈔因為貶值名存實亡,大量海外白銀湧入使白銀成為主要貨幣,而白銀又都掌握在士紳手中,士紳掌握了國家的貨幣權。想要避免這一點,皇帝就必須掌握貨幣權,必須維持寶鈔穩定,堅持寶鈔的貨幣地位,而寶鈔穩定的基礎當然就是銀行的金融業壟斷權和強製結匯。
    這兩個在手,基本上財政就立於不敗之地之地。
    畢竟可以印鈔,可以發國債。
    至於對藩王,還是他正在開始的宗室改革。
    要麽領錢進京做寓公。
    要麽一家給你們一小塊偏遠地區的封地,總之你們得選一個。
    三條路線。
    古典封建,資本主義萌芽,大政府控製或者用另一個詞。
    “你怎麽辦?”
    劉姐饒有興趣地說道。
    “看著。”
    楊豐說道。
    “看著?不怕他們打起來?”
    劉姐說道。
    “廢話,他們不打起來,我怎麽插手啊?就讓他們鬧下去,現在才剛剛開始而已,好戲剛開始怎麽能打斷?得看著他們鬧下去,鬧到需要我出手的時候我再出手,說到底我也是個有野心,不對,應該是有理想的人。
    他們不鬧大我哪有機會?”
    楊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