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防範之心,實質上的代工廠

字數:4352   加入書籤

A+A-




    蘇哲看著屏幕上第六次測試原始數據的分類目錄,他準備開始的時候,習慣性的拿過水杯,喝了小半杯水,接著在辦公桌上找大白兔奶糖。
    找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沒帶。
    無所謂了,隻要不要像前幾天那樣長時間、高強度用腦,也不需要大白兔奶糖來補充能量。
    他點開分類目錄,快速的查看起來。
    有分析前五次測試原始數據的經驗,知道先看什麽後看什麽。
    如電磁波接收器和粒子探測器在加工過程中收集的數據可以放放,先看離子束物質組成、速度等參數。
    這樣一來,速度自然快上不少。
    看著看著,發現第六次測試相較於第五次測試來說,加工工件,也就是加工光學鏡頭的鏡片和第五次測試一樣。
    相同的不止是光學鏡頭的鏡片,鏡麵凸起的原子、分子定位係統、加工環境等等都沒變,唯一做出改變的是離子束。
    正負電兩組離子束在物質組成比例上做了改動。
    前五次測試,離子束的主要物質構成是氖,占比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第六次測試,氖的比例降到了百分之七十。
    這樣的改變,說明研發團隊已經知道了問題的所在,即使沒有他的出現,再來幾輪測試,離子束拋光技術也會成功的。
    知道第六次測試隻有離子束做了改動後,蘇哲分析起來就輕鬆多了,計算量將大大的減少,畢竟很多參數能夠直接套用。
    正負離子束兩組測試。
    正離子束那組計算到一半就能確定失敗了,因為離子束的速度受到了限製,小了無法消除鏡麵凸起的原子、分子,大了直接摻進了鏡片,合適的速度區間過於狹小,工程上很難實現。
    負離子束那組還不錯,計算的結果是,光學鏡頭鏡片鏡麵理論上隻能達到0.5納米左右的麵型精度峰穀值和100皮米左右的表麵粗糙度。
    離目標0.12納米的麵型精度峰穀值和20皮米的表麵粗糙度還有不小的差距。
    算完這些,他查看了第六次測試結果。
    果真如他計算的一樣,正離子束那組的測試沒有進行到最後。
    負離子束那組的結果是鏡麵達到0.6納米的麵型精度峰穀值和120皮米的表麵粗糙度。
    看到測試結果和計算結果如此契合,可以確定,兩組測試失敗,問題都出在離子束上。
    分析完,他將寫有公式和參數的A4紙整理了一下,且在上麵加了適當的注釋,在最上麵的一張A4紙上寫有:第六次測試分析報告。
    整理完,他的肚子叫了起來,一看時間,已經是上午十一點半,到吃飯的時間了。
    此時,他感覺有點小熱,摸了摸額頭。
    還好,沒有出汗。
    這說明,這樣的計算、用腦強度是可行的,不用大量喝水、不用大白兔奶糖補充能量,是可持續的。
    不過,這有個前提,那就是到點吃飯,合理休息。
    想著,蘇哲轉過身,看著還在忙碌包正義和範曉明。
    此時兩人臉色微紅,額頭上有著細汗,且兩人都有些興奮。
    短短的一個半小時,兩人用過的A4紙已經鋪滿了大圓桌。
    也不知道兩人計算的怎麽樣了?何時能出結果?
    他考慮著啥時拿出另外兩個文件夾。
    按他以前的想法,他會一起拿出來的,可範曉明告誡他,要防著些。
    他知道,一般人在巨大的利益麵前很難克製自己的。
    QG雙原子震動技術還好,最多是多掙錢,可XX氫原子振動模型、XX鈣原子振動模型不同,這是能拿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存在,一旦占有,那是名利雙收。
    這樣的誘惑,他擔心……
    也許是在醫院的幾天從網絡上看到成果被竊的負麵消息多了,也許是範曉明的提醒起了作用。
    此時此刻的他已經有了防範之心,看誰都不像好人。
    當然,理性告訴他,這世上還是好人多,壞人是極少數的。
    在抽屜單獨抽出DYN離子束拋光技術文件夾的時候,他就想通了,要不要拿出剩下的兩個文件夾,看包教授他們對DYN離子束拋光技術所有權相關利益的分配。
    要是坑他,那……
    他估計包教授他們不會。
    可防範之心已經有了,他很難像以前那樣單純的去相信誰。
    “這網絡太恐怖了!潛移默化的改變人的想法,以後還是少看的好。”蘇哲嘀咕著。
    這時,他的肚子又叫了起來,饑餓感湧上了心頭。
    他剛想叫包正義和範曉明一起去吃飯的時候,聽見有人在身後小聲的喊他。
    “蘇哲!你出院了。”
    蘇哲見是鄧佳佳,笑著說:“剛出院,你過來找包教授他們?”
    “我過來看看他們在不在,在的話給他們帶午飯。”鄧佳佳看了一眼包正義和範曉明兩人,“蘇哲!要不要我給你帶午飯。”
    “不用,我自己去食堂,我們一起吧!”蘇哲站了起來。
    “好!一起。”
    ……
    去食堂的路上,和吃飯的過程中,鄧佳佳問個不停。
    問蘇哲用什麽方法學習的?
    怎麽做才能和蘇哲一樣聰明?
    為何放棄清大、燕大而選擇陵州理工?
    對陵州理工硬剛質疑者怎麽看?
    蘇哲是不是真的搞出了離子束拋光技術?
    以後打算學什麽?研究什麽?
    對兩暗一黑三起源怎麽看?
    等等
    蘇哲耐著性一個一個的回答,不知道的不清楚的就一句話帶過。
    不過,他從鄧佳佳這也知道了上嶺光學鏡頭研究中心的一些事。
    上嶺光學鏡頭研究中心是由上領大學和上嶺光學共同出資成立。
    由包正義教授擔任研究中心主任,雖掛名在上嶺大學名下,其實是獨立於上嶺大學和上嶺光學的機構。
    有著獨立的人事、財務、法務,收入的重要來源是對外的技術授權。
    技術授權的主要對象是上嶺市的明星企業上嶺光學,其使用的絕大多數核心技術都掌握在上嶺光學鏡頭研究中心的手中,結果導致,上嶺光學的絕大多數利潤都被上嶺光學鏡頭研究中心分走。
    鄧佳佳還悄悄的告訴他,包正義用這個法子,逐漸的控製了上嶺光學,讓上嶺光學成為了實質上的代工廠,氣的上嶺光學的老板,也就是包正義的老爸包天弘差點和包正義斷絕了父子關係。
    至於包正義這麽做的起因是因為父子兩人的意見不同,包正義支持大力投入科研,研究新技術,包天弘覺得投入科研風險太大,不願意投入。
    最後的結果是商業大佬敗北,讓搞科研的天才兒子釜底抽薪拿走了公司絕大多數利潤用於研發。
    上嶺光學淪為了實質上的代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