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匆匆幾個月,變化

字數:7756   加入書籤

A+A-




    這次期中考試是針對這一屆大一新生的,目的是讓那些渾水摸魚的學生乖乖的回課堂上課。
    按照學校的規定,這一屆大一新生所學的科目這次考試的分數隻要超過九十五分,這門所學的科目就不用去上課。
    就像徐校長說的,學校鼓勵自學,也不用嚴格要求參加所有的課程,前提是你掌握了這門課程的絕大多數知識。
    就因為專門為大一學生舉辦的期中考試,大二、大三的學生極其不滿意,組團向校委會反應,說要和大一學生一樣,要同等的待遇。
    好嘛!校委會一研究,覺得大二、三大的學生說的很有道理,接受了大二、大三學生的意見。
    學校決定一視同仁,期中考試在全校範圍內進行,所有學生待遇和大一學生一樣。
    就這樣,具有特色的期中考試開始了。
    ……
    蘇哲一路往教學樓趕,一路看時間。
    說實話,這些天高強度的學習,他壓根就沒有把期中考試的事記在心裏。
    要不是有助理宗蘭月的提醒,他就忘記了。
    路上學生已經不多了,有也和他一樣急忙忙的往教學樓趕。
    其實這樣的考試他是不用參加的,但他很珍惜這樣的體驗。
    按照他的計劃,他的大學學生生涯也就一學期,滿打滿算也就參加兩次考試。
    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
    僅有兩次的考試體驗他怎麽可能放棄。
    來到教學樓c樓503教室,他剛坐下電鈴就響了。
    期中考試持續了兩天,在考試結束的第三天,學校公布了成績。
    成績公布後,大一學生歡呼了起來,而大二、大三的學生普遍像霜打的茄子一樣。
    大一學生所有科目超過九十五分的占比為百分之九十,而大二、大三的學生隻有百分之十。
    要知道,這樣的考試不是為了難為學生,或者是選拔,而是考核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
    試卷的內容考的是期末考試考的內容,其難度稍微有所提高,要說難真的說不上。
    期中考試結束後,蘇哲拒絕了一切不必要的外出,每天基本上都是三點一線。
    公寓、食堂、辦公室。
    偶爾抽出小半天時間上個課。
    就這樣,兩個多月過去,時間來到了一月十五,再過十天就要放暑假了,再過二十五天就要過年了。
    這天晚上,蘇哲渾身濕透的坐在書房的電腦前,七天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的設計,且完成了理論論證。
    撰寫了博士論文《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理論基礎》。
    這些天,他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大科目的強化。
    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去學習理、工、農、醫四大類的知識。
    最後用半個月的時間撰寫了本碩博三篇論文,分別是《大功率光能有線傳輸技術》、《電磁波相互轉換的微觀原理》、《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理論基礎》。
    至於他能夠這麽快的完成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大科目的強化以及理、工、農、醫四大類知識的學習,真的要感謝四書社團。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四書社團已經不在局限於陵州理工大學,國內絕大多數高校都已經開設了分社。
    參與的學生、老師總計人數已經超過了千萬。
    四書社團發展如此之快,少不了九天研究中心的支持。
    短短的兩個多月的時間內,九天研究中心將從九天文化拿到的五十億分紅全部給了四書社團,再加上之前給的和社會、個人的捐助,投入到四書社團的資金已經超過了百億。
    如此多的人參與,如此多的資金投入,成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再就是他半個月時間撰寫的三篇論文《大功率光能有線傳輸技術》、《電磁波相互轉換的微觀原理》、《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理論基礎》。
    雖說他隻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但研究中心那十二萬後備人員可是忙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事情是這樣的,在第一批一千六百名一線人員和後勤人員報到後,研究中心啟動了後備人員招聘計劃。
    用了短短的半個月,招了一共十二萬後備人員。
    最為誇張的是,這十二萬後備人員中,有十萬是博士,一萬八千是碩士,本科隻有可伶的兩千。
    這十二萬後備人員中,除了幹行政崗位的三千人,其他十一萬七千被分成三組。
    三組的研究方向就是他本碩博三篇論文的研究方向。
    這些人收集材料,計算、分析,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一開始,他還期待著這些人中有人能搞出他要研究的,可惜的是沒有。
    有了這些人的前期工作,他幹起活來就輕鬆多了。
    待在書房中,三天完成了論文《大功率光能有線傳輸技術》的撰寫,四天完成了論文《電磁波相互轉換的微觀原理》的撰寫,七天完成了論文《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理論基礎》的撰寫。
    蘇哲看著電腦屏幕上寫完的論文《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理論基礎》,他用半個小時快速的檢查了一遍。
    他一邊檢查一邊想,這論文不同於前兩篇論文。
    不管是論文《大功率光能有線傳輸技術》,還是論文《電磁波相互轉換的微觀原理》,他覺得實驗驗證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非常的大。
    有問題也就是一些小問題,短時間內做出成品是沒有問題的。
    可論文《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理論基礎》不同,雖說理論基礎有了,可離造出重光子航太發動機還遠著。
    完事後,和前兩篇論文一樣將論文《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理論基礎》發給了範曉明。
    剛發送成功,他收到了範曉明發來的郵件。
    郵件的內容是一篇論文,是範曉明博士畢業論文。
    論文的標題是《鐵原子的異常特性及驗證實驗設計》,論文的內容描述的就是對他們在做xx--氫原子振動模型驗證實驗爆炸原因的解釋和驗證實驗的設計方案。
    按照範曉明的說法,隻要證實了xx--氫原子振動模型驗證實驗爆炸原因,那就能造出超級電池和僅次於核爆威力的高爆炸藥。
    蘇哲用半個小時看完論文《鐵原子的異常特性及驗證實驗設計》,覺得可行。
    他看了看時間,已經是晚上九點了,覺得差不多了。
    離開書房,來到隔壁一邊用熱毛巾擦身上的汗,一邊想著之後的安排。
    半學期,他完成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大科目本碩博課程的學習,且完成了四大科目知識點的強化。
    完成了理、工、農、醫四大類知識的部分學習。
    相對於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大科目,理、工、農、醫四大類知識簡直就是無窮無盡。
    想突擊把所有的知識全部學完那是不可能的,隻能以後慢慢的學習了。
    不管怎麽說,他的理論基礎算是有了。
    以後,他會將重心放在具體的科研項目上。
    擦洗結束,蘇哲給自己泡了一杯茶。
    坐在辦公桌前看工作報告。
    這幾天,他忙的連工作報告都沒有時間看。
    他最為關心的正負電子對撞機已經進入了總裝階段。
    按計劃,再有一個月多點的時間就能完成了。
    本來吧!正負電子對撞機能早半個月完工,奈何要加裝能量回收裝置。
    提到能量回收裝置就不得不說說兩款光電轉換器的量產過程。
    司文博教授的科研團隊花一個星期的時間用實驗驗證了兩款光電轉換器後,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實現了兩款光電轉換器的量產。
    這裏就不得不說清大的能量和國內光伏企業的支持。
    司文博教授的科研團隊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對國內光伏企業的技術授權,這些企業一次性支付的技術授權費就高達二千億。
    其中一千五百億落進了九天研究中心的腰包。
    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國內絕大多數光伏企業都在生產新的光電轉換器,也就是新的發電板。
    配套的,國內那些舊的太陽能發電裝置都要進行更換。
    沒辦法,在同等環境條件下,新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的發電量是舊的兩倍還要多點。
    至於國際上,已經吵翻了天了。
    什麽樣的聲音都有,但國內暫時還沒有理會這些,畢竟就國內的產能,能滿足國內的需求就不錯了。
    還有就是對撞樓負一層的超級計算機。
    這款超級計算機是計算機學院和申城微電子合作研製的,其軟件部分由計算機學院主導,硬件由申城微電子主導。
    最為特殊的是,這款超級計算機將采用申城微電子量產不久的0.5納米製程工藝的光電芯片。
    是的!
    半個月前,也就是一月一號元旦那天,申城微電子開始量產0.5納米製程工藝的光電芯片。
    量產的光電芯片經過測試發現,同等規格下,光電芯片的算力是經典芯片的十倍,且耗電量隻有三分之一。
    不過申城微電子量產0.5納米製程工藝的光電芯片的信息目前是保密的。
    其生產的光電芯片除了用在這台超級計算機以外,其他的全部使用在了ss-防禦係統上。
    話說回來,玄武計劃的進展非常的快。
    短短的三個月的時間,全國三千個ss-防禦係統的子係統的地基、供電等基礎設施已經完成了建設。
    現在,正在緊鑼密鼓的生產著死光發射器和探測器等設備。
    就他知道的,三千個ss-防禦係統子係統中,已經完工裝備了三百個子係統。
    其中四維光學定位技術係統已經做過了測試,那效果和在陵州光電研究所一樣,一定範圍內,蚊子都能給你找出來,至於死光還沒有機會嚐試。
    玄武計劃的進展之所以這麽快,不計代價是一方麵的原因,關鍵的是飛米級鏡片供應量給力。
    那些改造的同步輻射裝置不說,上嶺光學僅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十幾座同步輻射裝置的建造,就這一下,飛米級鏡片供應量一下就上來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他長期關注的,那就是十公裏小行星和一百五十公裏小行星相撞的事。
    通過國家天文館不斷的通報得知,這幾個月來,兩顆小行星的軌道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
    如同開始計算的一樣,兩顆小行星將會在大年三十晚上在離地球三百萬公裏的地方相撞。
    在兩個半月的時間內,美洲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相繼發射了探測器去改變這兩顆小行星的軌道。
    不幸的是都失敗了。
    根據可靠消息,美洲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都做了最壞的打算,但在他看來,要是出現最壞的情況,那些計劃起的作用不會太大。
    現在,兩顆小行星要相撞的真相對平民老百姓是封鎖了。
    網絡上會時不時的跳出這樣的消息,但幾乎沒有人相信。
    蘇哲到不怎麽擔心,因為就算兩顆小行星相撞後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
    到那時,玄武計劃估計也就完成了。
    再有就是塔木戈壁的基建和超級工廠的建設。
    學校有人有錢,其進展還是非常快的。
    在徐校長和一眾專家在塔木戈壁待了一個月後,相關的基建計劃和超級工廠建設計劃就出來了。
    現在,塔木戈壁上全是工程機械,公路、鐵路、機場等等都在進行中。
    一個小時後,蘇哲看完了這些天積累下來的工作報告。
    說實話,工作報告中讓他最為關注的是九天文化。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憑借著電影《斑紋鯨與紅章魚》以及周邊的產品掙了整整兩百億的淨利潤。
    其中科學院分了一百億,九天研究中心五十億,科大分了三十億,其他相關的單位分了二十億。
    相關單位拿到錢後,那高興的,紛紛發郵件、打電話來感謝九天研究中心和九天文化。
    特別是科學院,那郵件中的讚美之詞……
    相對的,劉芬在影視圈和文化圈算是徹底的出名了,但劉芬對那些毫不感興趣,說到底不是一個圈子的人,其路數完全不同。
    看工作報告中提到明天上午在對撞樓會議室播放春節檔的兩部電影《比鄰星》和《木衛二的海洋》。
    想著要去看看,支持一下九天文化和範曉明的助理劉芬。
    正想著,範曉明興奮的搬著筆記本電腦來到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