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首次運營,錢

字數:8434   加入書籤

A+A-




    科學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討論會結束,眾人也都散了。槯
    雖說這隻是普通的討論會,在討論會上形成的初步方案沒有任何的束縛性。
    可以看做是一群人討論後的總結,並沒有什麽實質性性質。
    但參加討論會的人不一般。
    線下的七百來人都是各方大佬,線上參加的五萬人也都是國內各行各業的重要人物。
    就算討論會上形成的初步方案沒有強製性,但大家都知道。
    具體的實施,和討論會上的形成的初步方案大差不差。
    沒辦法,國內相關政策的製定者都參加了討論會。槯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餐。
    一行七百多人參觀了三門基地的首次運營。
    在三門基地五十公裏範圍內,一共有著三千艘飛碟。
    這些飛碟搭載著全麵開發月球的物資,以及登陸火星和在火星軌道建造太空港的物資。
    前者的飛碟先是通過三門基地和地球同步軌道之間的光束通道,再換成地球同步軌道太空港到月球的光束通道。
    最後降落在月球上。
    而後者,一開始的路線是一樣的,在地球同步軌道太空港到月球的光束通道中,其速度隻會持續的增加。槯
    在脫離光束通道的時候,飛碟的速度達到了一千公裏每秒。
    以這樣的速度向火星飛去。
    眾人看著三門基地上不斷的有飛碟起飛,接著就是進入直徑五百米的光束通道。
    開始感歎起來,紛紛稱讚光束通道的強大。
    “這效率,直徑三十米的光束通道和直徑五百米的兩者之間完全沒有可比性。”
    “隻有這樣的效率,才算得上進入了太空時代。”
    “快!太快了,就這一會兒,就有一百艘飛碟到達了目的地。”槯
    ……
    眾人一邊感歎著,一邊站在那看著。
    一個小時後,三門基地上的三千艘飛碟通過光束通道都飛走了。
    這時候,一行七百多人來三門基地的行程算是結束了。
    整個過程參加下來,眾人參觀了三門計劃的全麵收官。
    穿著裝甲型太空服通過新搭建的光束通道參觀了啟明號太空城,也參觀了地球同步軌道上那些正在建造的設施。
    參加了慶功宴,最為重要的是,這些人參加了科學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討論會。槯
    毫不誇張的說,科學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討論會有著重要的意義。
    其明確了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是要載入史冊的。
    最後,一行人又參觀了三門基地的首次運營。
    結束了,蘇哲、範曉明、徐正平三人一一將來參加三門計劃收官工作的大佬們送走。
    之後,三人坐著飛行汽車結伴回陵州理工大學。
    路上,三人聊著。
    “還不錯,三門計劃算是全麵完成了,還好沒有出現一些不好的問題。”徐正平感歎說。槯
    三門計劃從提出到完成,其中的難度非常的大。
    要知道,在提出的時候,簡化版重光子航太發動機還沒有研製成功。
    再有就是光柱工程部分,以及太空港。
    這些可都是第一次。
    好在一切順利。
    簡化版重光子航太發動機如期研製完成。
    光柱工程部分和其他一些工程都成功完成了。槯
    就因為一切順利,相關的計劃、安排才順利的進行。
    “校長!對我們自己有些自信可好。”範曉明微笑著說,“你忘了年初的時候提出的小目標,要在今年登陸月球,要在月球建造永久性基地,那時候的您才是最自信的,怎麽現在反而不夠自信了。”
    他可記得校長宣布今年小目標的畫麵。
    這個小目標放在半年前,大家普遍當笑話看的。
    可現實,今年才過一半就實現了。
    “那個……”徐正平尷尬的笑笑,“我說實話,當初定下小目標的時候,我有賭的成分,至於定這樣的小目標,根本原因是想激勵大家,讓大家努力進取,很明顯,我的目標達成了,而且是超額完成。”
    當初定下小目標的時候,他都想好了。槯
    一旦今年沒有實現小目標,大不了丟下臉。
    不管能不能實現,至少讓大家積極了起來。
    再有,他還是抱有一絲希望的。
    他總感覺蘇哲是可以的。
    果不其然,蘇哲順利的完成了簡化版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的研發。
    半年時間就完成了他定下來的小目標。
    “不能這麽說,說到底還是校長的眼光好。”範曉明滿臉的笑容。槯
    蘇哲點點頭,笑著說:“是這樣的。”
    “別!別!我對我自己還是非常清楚的。”徐正平笑著,“我們還是不要說這些了,還是聊聊學校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經過這次科學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討論會,國內相關政策的製定肯定要轉向的,我們也要想好怎麽做。”
    這半年,國內的發展方向已經做過一次大的調整了。
    在兩顆小行星相撞事件發生後,國際局勢發生了改變。
    相應的,商業環境也發生了改變。
    國內將發展中心放在了國外。
    支持相關企業、機構在國外發展。槯
    一段時間後,登月成功了。
    這時候,國內政策再次改變。
    對國外的投資開始回收。
    政策從發展國外轉向了發展地球外。
    對於政策的變化,他還是比較支持的。
    對地球外的開發,在登月成功後,變得更加的簡單了。
    在兩顆小行星相撞事件後,國際形式的變化。槯
    國內對國外需要的無非是資源和能源。
    那怕生產工業品,最終的目的也是換資源和能源。
    登月成功後,也就說明能夠在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間中獲取更多的資源和能源。
    有了資源和能源的獲取渠道,再加上科學技術的遙遙領先。
    國外的重要性自然也就不重要了。
    至於有些人說需要市場來傾銷工業品。
    這就是慣性思維,就有點搞笑了。槯
    資源和能源能夠在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間獲取,要技術有技術,要人有人。
    這時候還搭理國外那些人做什麽。
    “學校其他學院我不知道,但我們九天研究中心一直秉持了根本,搞科研、培養人才。”範曉明笑著說,“像光柱工程、光束通道這些,在技術成熟後,我們也都交給國內相關部門,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搞研究,其他的讓被人操心去。”
    說是這麽說,可國內有些部門很不給力。
    就像光柱工程、光束通道這些,前前後後交接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有關部門還在拖著。
    說是讓他們再托管一段時間。
    像太陽能收集站、光能傳輸站、太空港等等這些已經成熟的設施,其建造過程全部交給了國內相關的企業。槯
    他們最多也就提供一些技術性服務。
    說到這,不得不說一下地球同步軌道上遠程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的那些人。
    目前,地球同步軌道上一共有三千萬個人形仿生機器人。
    其中有一半,也就是一千五百萬的遠程控製人員是以前的建築工人。
    現在,國內將近六千萬的建築相關就業人員,絕大多數都在接受相關的培訓。
    這些人將會成為開發太陽係的中堅力量。
    蘇哲點點頭說:“我們搞研究是可以的,不過是基礎科學,還是應用科學,至於搞建設,搞開發,還是讓專業的人來完成,我們沒有必要大包大攬,就如月球正麵的全麵開發,我們提供一些關鍵性技術就好,至於具體的建設,還是讓其他企業來完成更好。”槯
    現在不像以前了。
    過去,九天研究中心想要很好的搞研究,需要很多資源,也就是錢財的支持。
    現在不用這樣了。
    雖說現在還在用錢,但也隻是用錢來衡量一下使用資源的多少。
    在搞出光柱工程和光束通道後,他們九天研究中心和學校都不用為錢發愁了。
    相關部門也給出了明確的指示。
    隻要九天研究中心和陵州理工大學瞎搞,其需要的資源和能源直接按需提供。槯
    其實有這待遇的不隻是他們。
    特別是在科學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討論會上明確以發展科學技術為核心後。
    在他看來,要不了幾個月的時間,國內就有實現讓全球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了。
    給國內相關研究機構提供足夠的資源搞研究自然不在話下。
    徐正平尷尬的笑笑,說道:“說實在話,這一年多來發展的速度太快了,之前,學校製定的目標是在塔木戈壁上以研究為目的建造覆蓋整個工業體係的自動化工廠,利用我們研究的技術掙錢和經營一些公司來支持學校的持續研究,可現在,有了源源不斷的資源和能源,這就相當有著花不完的錢,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都不用管了,學校可以回歸本質,培養人才和科研。”
    過去學校的發展方向是非常確定的。
    就連開發塔木戈壁都是通過校委會討論確定了。槯
    事實證明,學校的決策是正確的。
    隨著一年的建設,塔木戈壁上的工廠基本上已經覆蓋了整個工業體係。
    對工業產品個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在不斷的更迭創新。
    在這一年中,學校在塔木戈壁外也投資了不少工廠。
    要不是以技術,生產設備入股,要不就是獨資。
    就他估計,就算沒有光柱工程、光束通道這些逆天的工程。
    靠技術和投資掙得錢是可以讓學校老師、學生有個好的學習和科研環境。槯
    當然了,現在有了光柱工程、光束通道這些。
    一下就不一樣了。
    就這麽一下,就將蛋糕做了巨大。
    有了光柱工程,也就說明有了源源不斷的能源。
    再加上光束通道,這說明能夠在地球以外的宇宙環境中獲取源源不斷的資源。
    能源、資源的本質就是財富,就是錢。
    最為關鍵的是,這些錢能夠讓全世界人民都過上富裕的生活。槯
    至於拿出錢給國內科研工作者搞科研,那完全沒有問題。
    現在,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他也不用過問了。
    比如說經營企業啥的。
    他隻要管好學校,認認真真的培養人才,搞科研就可以了。
    蘇哲微笑著點頭,說道:“是的!是的!我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科研了。”
    “我們是應該好好考慮了。”範曉明想了想說,“科研和培養人才都少不了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這些硬件,也少不了完善的知識體係,強大的教師隊伍,這些硬件和軟件我們都要加強。”
    “這些我也考慮過。”徐正平認真的說,“硬件方麵,學校本部那邊就那樣了,以後基本上就是大一學生在那學習了,塔木戈壁還要建造各類實驗室和大科學裝置,再加上覆蓋整個工業體係的自動化工廠,用來研究和培養人才是可行的,再有,就是在太陽係內不同環境中建造實驗室,用來研究。”槯
    “這……校長考慮的還挺周全的。”蘇哲微笑著,“知識體係方麵,四書社團就做的很好,將整個知識體係全部融入到虛擬宇宙中,這樣方便了所有人的學習,硬件方麵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
    科研和培養人才。
    是到底,培養人才狹義點說就是為了科研。
    “計算機學院主導搞的虛擬宇宙非常好,用起來也非常方便。”範曉明笑著說,“特別是知識的學習,簡潔易懂。”
    “是的!”徐正平笑著,“我考慮的還要多一些,就目前這種趨勢,國內高校和研究所等相關機構不說隨便揮霍錢財,但不會像過去那樣了,資源按需分配是可行的,這樣一來,大家在資源方麵的差距基本上就沒有了,彼此相互競爭,隻能依靠軟實力了。”
    “校長!國內相關的科研就夠隻會增加不會減少。”範曉明提醒,“討論會上可說了,目標是讓國內九成的人員都參與到科研工作中,像現在的很多企業和結構,很有可能都會轉成科研為主的企業。”
    科學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討論會可討論了。槯
    對於資源、能源的分配,也就是錢的分配,可不是無償的大水滿灌。
    就算社會上的財富分配,都不是使用直接給錢的方式。
    討論會上說的很直白,婦幼孤老等這些不能依靠自己很好生活的,可以直接給錢。
    對於那些能夠自力更生的,真要躺平,基本福利也是有的,但給的福利也就過個溫飽。
    想要躺平又想過上無憂無慮的富裕生活,這在製度上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