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死路!

字數:7783   加入書籤

A+A-




    在徐正平提醒後,五人麵前顯示的畫麵全部發生了改變。夦
    其顯示的畫麵都是體驗報告的書寫畫麵。
    用意識控製著書寫,五人比前兩次要熟練的多。
    一開始用意識書寫的時候還總是出錯。
    這裏的出錯不是軟件係統出錯,而是他們意識輸出的內容出錯。
    沒一會兒功夫,五人完成了體驗報告的書寫。
    不管是之前的兩次,還是這一次,在五人體驗的過程中,其與五人大腦交換的信息數據都會被記錄下來。
    再結合五人寫的體驗報告進行分析和整理這些收集的數據,再根據分析的結果去優化整個係統。夦
    徐正平上傳體驗報告後,笑著問:“你們好了沒有?”
    有了搭載腦機結合技術的腦機,使得人腦和網絡的直接連接,大大的加快了大腦的輸出。
    就比如寫體驗報告。
    以前靠的是敲鍵盤輸入,現在直接用意識輸出。
    相比於以前,現在輸出更加的多元化。
    範曉明點頭說:“好了!”
    蘇哲、左大軍、包奇正三人點點頭。夦
    “那行,我們現在去體驗升級後的人形仿生機器人和機甲,對了,還有外骨骼裝甲。”徐正平有些興奮的說。
    之前體驗的是虛擬宇宙和增強現實。
    相對而言,其體驗非常的好。
    現在,他更加期待的是體驗升級後的人形仿生機器人和機甲以及外骨骼裝甲。
    “那開始吧!”範曉明笑著點頭。
    五人靠在沙發上眯起了眼睛。
    夜裏九點,位於塔木隔壁中心位置的三門基地異常忙碌。夦
    其中心位置直徑五百米的光束通道中有著眾多的飛碟上上下下。
    在離光束通道不遠的一處空地上占有五個升級後的人形仿生機器人和五個升級後的機甲。
    人形仿生機器人的大小和常人一般,從外表看和真人沒啥差別,至於機甲就要高大的多。
    其高度達到了七米,從外形看相當是人的放大版。
    在五個人形仿生機器人的旁邊還有著五個大的箱子,有著十五名工作人員正圍著這五個箱子忙碌著。
    “真沒想到,我們的科學技術會發展的如此之快,就一年時間就發展到了這樣的程度,隻能說太驚人了。”
    “誰說不是,升級後的人形仿生機器人和機甲再配合上腦機,我們簡直就無敵了,這放一年前說敢這麽想,那時候我們還在忙著突破這個技術,突破那個技術,就這還是人家玩剩下的,現在不一樣了,完全就是我們原創的。”夦
    “什麽無敵,不管是人形仿生機器人還是機甲,這些在ss-防禦係統麵前全部都是渣渣,不過話說回來,在民用方麵有了腦機後,人形仿生機器人就能代替我們搞科研了,我估計要不了幾天,我就可以躺在家裏工作了。”
    ……
    “這裏的五個人形仿生機器人是普通版的,其強度也就和我們差不多,聽說還有超強版的,其強大的可怕,完全就是超人。”
    “我知道這些,我就參與了超強人形仿生機器人的設計工作,不過超強人形仿生機器人是用在特殊場合的,民用方麵完全不需要,再有,在普通版人形仿生機器人配上外骨骼裝甲後,其同樣的強大。”
    “這是實話,不過這外骨骼裝甲也就人形仿生機器人用用,我們真人真的不合適,我擔心功能太強直接將人送走了,要知道外骨骼裝甲的最大加速度能夠達到兩百個g,這是啥概念。”
    ……
    “不管是超強人形仿生機器人還是裝備有外骨骼裝甲的人形仿生機器人,其都不是我們麵前這五個機甲的對手。”夦
    “這不能比好吧!七米高的大家夥啊!這就不是人形仿生機器人能夠對抗的,畢竟機甲的塊頭在那。”
    “不過話說回來,這機甲也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了,要我說,真人駕駛機甲完全不能發揮其真正的實力,最好是遠程控製。”
    ……
    突然,五個人形仿生機器人動了起來。
    這十五名工作人員連忙圍過來查看遠程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的真實身份。
    在確定五名控製者是蘇哲、範曉明、徐正平、左大軍和包奇正後,工作人員繼續做起了自己的事。
    遠程控製五個人形仿生機器人的蘇哲、範曉明、徐正平、左大軍、包奇正五人異常的興奮,控製著人形仿生機器人蹦來跳去的,五人還興奮的交流著。夦
    “不錯不錯,這升級後的人形仿生機器人和真人一般無二,看、聽、說話等等這些都差不多。”
    “是的,連風吹過的感覺都能感受到。”
    “一開始我還擔心會不順利,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
    “靠!竟然將呼吸係統都還原了,不會這人形仿生機器人也能吃飯吧!”
    “隻是模仿了呼吸係統,像吃飯這些是不可以的。”
    “我覺得挺好,能體會到呼吸的感覺。”夦
    ……
    “好!非常好!現在看,這人形仿生機器人可以代替人來幹活了,以後我們可以坐在家就能把活給幹了。”
    “不一樣的感受,雖說和真人差不多,但差別還是有的。”
    “這很正常,不過有些不同的地方不會被優化,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分清控製的是自己的身體還是人形仿生機器人。”
    ……
    五人碰碰跳跳一陣後,全都站在了對應的大箱子的前麵。
    十五名工作人員開始給五個人形仿生機器人裝備外骨骼裝甲。夦
    人形仿生機器人是高度複製真人的,是不能飛行的,其綜合能力和真人差不多。
    在工作人員裝備外骨骼裝甲的時候,包奇正解釋說。
    “以後,人形仿生機器人和外骨骼裝甲是一起出現的,每一個人形仿生機器人都會裝備好外骨骼裝甲。”
    “要是不裝備外骨骼裝甲,那人形仿生機器人和半廢的沒有區別。”
    “至於這外骨骼裝甲,其主要作用就是飛行,其上搭載了多個簡化版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當然了,也會在一定程度提高人形仿生機器人的整體實力。”
    “對了,我們對外骨骼裝甲的控製也是直接通過我們的意識的,其實同控製機甲是一個道理。”
    “一會兒你們在嚐試飛行的時候,你的意識要和你身體配合好,隻要多嚐試一下,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掌握飛行的技巧。”夦
    ……
    也就一會兒功夫,五個人形放生機器人的外骨骼裝甲都裝備好了。
    五人急不可耐的要嚐試著飛行。
    最先飛起來的是包奇正,飄在空中十米的高度說著。
    “依舊一開始麻煩了一些,等意識和外骨骼裝甲之間建立了控製模型後就好了,這個過程是要磨合的,不過這個過程非常的快。”
    “你們不要怕摔倒了,膽子大一些,要是摔了最多你們感覺到痛,其他的一點影響都沒有,多嚐試。”
    “對於外骨骼裝甲的控製係統都是自定義的,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在你們嚐試的過程中,後台會不段的優化,你們嚐試的越多,其數據就越多,其優化的速度也就越快。”夦
    ……
    對於外骨骼裝甲的控製,其控製係統完全就是自定義的。
    其會根據產生的數據不段的優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控製係統越完善。
    蘇哲、範曉明、徐正平、左大軍四人一開始剛飛起來就摔在了地上,多次嚐試後,終於成功飛了起來。
    不過四人的飛行姿勢非常的難看。
    不過很快,四人都能很好的飛行,且飛行姿勢也變好看了。
    從開始嚐試到掌握飛行,其隻經過了一刻鍾的時間。夦
    範曉明一邊飛著一邊說:“這種自定義模式非常的好,能夠發揮這人的能力,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總是按照一個模式或者幾個模式來。”
    “對機甲的控製也是自定義的。”左大軍說道,“我們現在可以體驗一下機甲,對了,機甲還有跟隨的功能,可以理解成是一種智能巡航模式。”
    五人平穩的飛到了五個高七米的機甲前,漂浮在機甲的胸口位置。
    在五人和各自的機甲建立聯係後,五個機甲的胸口自動洞開了,露出了機甲的駕駛艙。
    左大軍解釋說:“不管是人形仿生機器人還是真人都能駕駛機甲的,亦或者直接遠程控製,這三種控製模式中,通過人形仿生機器人或者直接遠程控製,這兩種其實是一樣的,都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出機甲的實力,不過這種模式有著巨大的缺陷,那就是數據的傳輸,一旦信號中斷,或者沒有信號的地方,自然就沒有辦法控製機甲了,真人控製的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不過真人駕駛無法發揮機甲的全部實力。”
    範曉明點頭說:“理解,不同的模式都有著優缺點,不過話說回來,在沒有信號覆蓋的地方,真人駕駛機甲,或者使用人工智能駕駛。”
    徐正平說到:“對於人工智能的使用還是要慎重。”夦
    幾人點點頭。
    隨後,五人都進入了各自的機甲中。
    沒一會兒,五個機甲同時動了起來,除了左大軍所在機甲,其他四個機甲還沒有走上兩步就全都摔在了地上。
    還好機甲造的好,不然直接就摔廢了。
    這時候,左大軍的聲音響了起來。
    “大家不要急,和控製外骨骼裝甲一樣不斷的嚐試,很快就能掌握控製機甲的方法的。”
    在左大軍控製著機甲飛來飛去的時候,蘇哲、範曉明、徐正平、包奇正四人控製的機甲從一開始走路都不會走,慢慢的可以跑起來了。夦
    從飛起來跌倒,到在控製自由的飛行。
    整個過程隻持續了一刻鍾的時間。
    又過去了五分鍾的時間,幾人覺得都可以了。
    五人都從各自的機甲中飛了出來。
    也就在這時候,不遠處直徑五百米的光束通道中上下的飛碟或者其他的飛行器全部被清空了。
    包奇正看了看光束通道,說道:“我們是先飛機甲還是人形仿生機器人?”
    幾人商量了一下,範曉明說:“先飛機甲,再飛人形仿生機器人,最後合體飛回來。”夦
    商量好後,五個人形仿生機器人站成了一排。
    在五個人形仿生機器人一動不動的時刻,五個機甲動了起來。
    “直接控製和通過人形仿生機器人控製差別不大,唯一少的是對人形仿生機器人的感知。”
    “是這樣的,直接控製起來其實也挺方便的。”
    “和控製人形仿生機器人差不多,不,還是有差別了,沒有那些細微的感知了,視角也變大了不少。”
    “把自己想成巨人就好了。”
    ……夦
    五人閑聊的時候,五個機甲朝著直徑五百米的光束通道走去。
    走著走著,五個機甲飛了起來。
    隻是瞬間,五個機甲飛進了光束通道中,最後漂浮在離地麵三十米處的光束通道中。
    這時候,五個機甲開始了全麵的自檢。
    左大軍解釋說:“這一代的機甲還是不能依靠自身攜帶的能量飛出地球,隻能依靠光束通道才能實現長時間的飛行,不過等到第六代核裂變技術小型化成功,倒是可以實現長時間的飛行,不過那種情況需要經常更換核燃料。”
    包奇正說:“對裝備了外骨骼裝甲的人形仿生機器人也是同樣的問題,雖說超級電池能量密度高,但也是相對過去的電池說的,相對的機甲和人形仿生機器人在飛行的過程中都會消耗大量的能量。”
    範曉明說道:“在未來很長時間中,我們隻能依靠光束通道來實現長時間的飛行,靠光柱工程的覆蓋來隨時隨地的給相關的設備補充能量。”夦
    “是這樣的,能量密度再高些的就是核能,也就是裂變能和聚變能,前者小型化快了,聚變還要很長一段時間。”蘇哲解釋說,“接著就是概念中的暗能量、發物質之類的,這些就更加遙遠了。”
    徐正平說:“能量是人類發展的核心,我們現在依靠的是太陽產生的能量,除此就是化學能和核裂變能,就現在來說,我們要實現的是可控核聚變,隻有成功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技術,我們才可以擺脫太陽係的束縛前往深空。”
    就現在人類對能量的掌控,是沒有辦法擺脫太陽係的。
    就現在的條件,人類如果要強行離開太陽係,起結果隻有一個。
    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