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見麵
字數:4236 加入書籤
“此話怎講?”鳳丞相捋了捋胡須。
鳳知瑤說道:“您看,咱們跟皇上終歸隻是君臣關係,可是晏君烈呢那跟皇帝是兄弟關係。”
“況且皇帝本身已經有三宮六院的,不過多一個女人在他眼裏恐怕還真不算是個事。”
“要是這麽貿貿然的去,恐怕會讓皇帝覺得咱們事多心生厭棄,甚至會覺得我不過是個妒婦罷了。”
“嗯。”鳳丞相肯定點了點頭,“你說的在理,不如這樣,明日早朝我再借機敲打一番那個烈王爺。”
“那是您的方法,其實我倒是還有個主意。”鳳知瑤笑的一臉得意。
“如何?”
“太後娘娘近日來身體不適,我作為宮廷太醫給她問診再正常不過。”
“再者說我剛才外麵回來,第一時間就想著進宮給太後問診,您說這樣是不是會覺得我特別細心呢?”
“既然他說那個女人長得像太後的故人,太後那也得先下手為強,以免出現事段。”
鳳丞相聽著,突然欣慰地笑了笑。
“果然當初同意你出去是正確的,這出去曆練了一段時間,為人處世的能力精進了不少。”
“作為爹的女兒,這種能力肯定是要有的。”
“既然如此,我就去太醫院一趟,順便把溫韓讓我帶回來的東西給他放回去。”
“萬事小心,如果皇帝不是很在意這件事,千萬不要逞強。”
“也絕對不要張口就在他麵前罵人,總之,一切小心為上。”
鳳知瑤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爹你放心,遇事不決我立馬就撤。”
慈寧宮內
熏香嫋嫋升起,透過碧色的紗帳,一位麵容精致的老婦人正躺在床榻上,身旁兩位宮女正緩緩為她打扇。
片刻後她緩緩睜開眼睛,“最近宮裏可有什麽事發生?”
宮女急忙回答,“回太後娘娘,並沒有什麽大事。偶有幾件爭風吃醋的小事,也都被皇後娘娘挾持住了。”
太後滿意地點了點頭,“皇後還是有這本事的,待會傳個信,讓她來哀家這一趟,哀家有些話要同她說。”
“是。”宮女福了福身,“不過宮外確實有些事發生。”
“怎麽說?”
“烈王爺和鳳小姐回來了。”
“哦?他們回來了?”太後立馬從床榻上坐了起來,“他們回來這是好事,什麽時候的事情?”
“昨日回來的,烈王爺本來今早早朝後過來過一趟,但是當時您正好出去,他就急匆匆地離開了。”
“這個死孩子也不知道等一等,那瑤兒呢?”
“這——”
太後急了,“要說快說,吞吞吐吐做什麽?!”
“是這樣的,奴婢聽說烈王爺這回帶了個女人回來,還跟鳳小姐鳳少爺在王爺府門口大吵了一架。”
“什麽?”太後驚了,“你仔細給我說說!”
宮女連忙將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說出來,大致就是那天卸貨的人裏麵有她一個親戚,從他那裏聽來的。
並且還說了莊淩薇是如何誣陷鳳知瑾又被反打臉,可是晏君烈卻維護的事。
“這個逆子!”太後震怒,“當初在哀家這還誇下海口會對她好一輩子,這麽快就忍不住。”
莊淩薇的情況讓太後想到了林墨清,瞬時間心裏不舒服。
“還有一件事奴婢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有什麽不敢說的。”
那家夥既然敢做就得給她認下!
“是這樣的,奴婢還聽說,鳳小姐在為鳳少爺辯解的時候,提到了一嘴。”
“說那個姑娘是王爺從青樓帶回來的。”
“咳咳咳。”太後氣的當即咳嗽起來,臉漲得通紅。
“家門不幸家門不幸。”太後嘴裏念念有詞,當即說道。
“你去給那家夥傳話,就說哀家身體不舒服,這次非常嚴重。”
“還有瑤兒那邊也這麽說,讓他們兩個都給哀家盡快進宮一趟。”
“是。”
鳳知瑤剛進宮,迎麵便撞上太後身邊的宮女。
“見過鳳小姐。”
鳳知瑤笑了笑,“太後近來身體可好?”
“誒。”宮女歎了口氣,“不是很好,近日來總是時不時咳嗽。”
“這樣。”鳳知瑤趕忙說道:“那我這就去給她瞧瞧。”
“鳳姑娘恐怕得等會。”忽然一個尖細的聲音從背後傳來,轉過頭,居然是皇帝身邊的太監總管。
“公公可是有事?”
“皇上聽說姑娘進宮來了,特意讓奴家來通傳,讓姑娘過去一趟。”
“知道了。”鳳知瑤麵色平靜,心裏早就樂開了花,得來全不費工夫,還省的她想辦法了。
“麻煩轉告太後娘娘一聲,就說知瑤結束後會立馬過去。”
“當然。”宮女表麵笑的從容,待他們一離開,立馬轉身急匆匆往慈寧宮跑。
“得趕緊告訴太後,如果皇上偏心烈王爺,那可就——”
鳳知瑤跟著到了養心殿門口,緩了緩神色,一臉微笑著走了進去。
此時皇上正在書桌前寫字,見她進來頭也沒抬,“坐吧。”
“見過皇上。”
“這次讓你來是想問下南疆和波斯的情況。”皇上笑了笑,“倒真是沒有想到,你們還去了波斯。”
鳳知瑤從容說道:“民女去波斯也是為了大興國著想。”
“如果能幫到波斯,那就是他們欠了我人情,再順延下來,就是欠了咱們大興國的人情。”
《高天之上》
“嗯,說的不錯。”皇帝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還是你考慮的周到。”
“而且波斯那邊現在也算是國泰民安。”
鳳知瑤將自己在波斯的見聞細細道來,包括他們對大興官話的精通以及對大興文化的喜愛。
皇帝越聽臉上笑意更甚,沒有人會不喜歡被吹捧,尤其還是被整個國家吹捧,作為皇帝來說,這算是前所未有的榮譽。
“很好。”皇帝點了點頭說道:“你這次為咱們大興立下的功勞可不小。”
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換來另一個國家的信任和人情,說是立下汗馬功勞也不為過。
“多謝皇上,其實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營地裏那麽多侍女侍衛他們的付出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