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謀反

字數:3984   加入書籤

A+A-


    令晏君烈意外的是,他這趟“進宮之旅”格外順暢,順暢的讓他以為皇宮沒了守衛。
    從宮門口到養心殿門口,一路上他看見的侍衛全都沒有抬頭看過他一眼,偶有幾個不小心同他視線相撞也是很快低下頭去。
    頂點小說
    晏君烈心裏覺得奇怪,暗暗握緊了別在腰間的長劍。
    很快到了養心殿門口,他深呼吸一口氣,而後敲了敲門。
    過了許久裏頭才傳來皇帝熟悉的聲音,“進來吧。”
    “是。”
    進去以後,晏君烈隻看見皇帝正坐在書桌前,麵前攤開一卷書冊,連頭都沒有抬一下。
    “你終於願意進宮來見朕了?”
    瞧你這話說的,倒是有點深閨怨夫的感覺。
    當然晏君烈並沒有在明麵上這麽說,隻是心裏暗暗吐槽了一把。
    “嗯,先前剛回來時候事情太多,忙的整個人不可開交,所以沒時間進宮來拜見,望陛下見諒。”
    “見諒?”皇帝冷笑一聲,而後猛地合上書冊,書頁翻飛的聲響劈裏啪啦。
    “朕為什麽要見諒你?還是說你見諒過朕嗎?”
    果然,這一關絕對不好過,皇帝這是連裝都不裝,直接上來就是一通發火。
    “臣弟明白,這次確實是臣弟的錯,還望見諒。”
    他當然想好好發通火把書往他臉上摔那種,但是丞相府的人還在他手裏。
    如果自己說幾句好話順從點能夠把他哄好,確實沒必要動不動就喊打喊殺的。
    然而皇帝壓根不買他的賬,“你的錯?朕什麽時候不知道原來烈王爺竟然也會認錯了,還真是我沒見識。”
    “朕可記得之前的烈王爺那叫一個脾氣暴躁,連跟朕說話都恨不得摔桌子摔凳子的,怎麽現在倒是溫順了?”
    “是不是因為想要救走什麽人所以被迫?”
    不得不說,皇上陰陽怪氣絕對是一把好手,就這麽幾句話已經將晏君烈的怒氣值點到了滿點。
    自己說話已經夠不錯,一上來就認錯的,他還要如此陰陽怪氣的那就別怪自己不客氣了。
    “真是有意思,陛下今天是吃火藥了?說話這般難聽。”
    “臣弟雖然知道自己有許多缺點,但是也知道自己一個最大的優點——”
    “從來不在人家背後動手腳,有本事光明磊落正麵來一場,陛下何必幹這種背後暗戳戳放冷箭的行為。”
    “真的很不配您帝皇的身份!”最後兩個字晏君烈咬的格外重。
    皇上果然被他的態度惹得更加氣憤,連掛在麵上的表情也不裝了。
    “既然如此,咱兩也不用在這裝來裝去的,你這次來的目的朕也知道,但是你最好死了這條心。”
    “朕想處置什麽人還輪不到你說話。”
    “我當然知道陛下是天是地,是整個大興國子民的擁護。但正是因為您是這天下百姓的庇護,才更需要以身作則。”
    “如果讓大家知道壓在他們的人實際上是您這樣的人,他們會怎麽想?”
    “朕不管他們怎麽想!既然朕是皇帝,他們就必須得聽朕的,無論是好是壞。”
    晏君烈一下被他這句哈梗到,倒不是不知道如何反駁,隻是他突然想到皇帝剛登基時兩人在一起聊天,他信誓旦旦要做個好皇帝的樣子。
    是權利使人迷失,還是他故意這麽說來氣自己的。
    現在容不得他想太多。
    晏君烈冷笑一聲,“前人的開國皇帝總是有勇有謀,對待兒女也是嚴厲,所以每個朝代的中期都是盛世。”
    “然而到了後期,因為被人奉承慣了,以為自己是這天下的主子,便可肆無忌憚,前朝就是這樣被百姓推翻。”
    “而後先皇趁勢揭竿而起,我想,陛下不會不明白我在說什麽吧。”
    “你、你!”
    皇帝整個一氣懵,或者說他完全不敢想象晏君烈居然敢在皇宮裏,敢在他麵前,說出這般大逆不道的話來。
    “你知道在朕麵前說這種話相當於說自己要謀反嗎?”皇帝壓低聲音說道。
    “知道,我自然知道,可是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不是嗎?”
    “就算你明令禁止,提到的人都要拉出去砍頭,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你懂嗎?”
    “所以這還有什麽不敢說的呢?”
    晏君烈冷笑,“如果陛下真的擔心臣弟會謀反,倒是不用去抓丞相,直接來抓我就好。”
    “把我關進了大牢裏,你看不就沒有人會說這些事了不是嗎?”
    此刻晏君烈已經算是明晃晃的挑釁,皇帝不是看不出來,但是他更不敢這麽做。
    能夠痛擊西北邊關士兵的錦昭軍就是他心裏的一根刺,如果不拔出來他真的睡不著也吃不下。
    “臣弟這次來也隻是希望您告訴我,您究竟為什麽要抓丞相。”
    “如果他確實說了大逆不道的話,臣弟絕對不會阻攔,但是如果隻是意見不和,倒也不必如此大費周章。”
    他的話說的很直接,偏偏就是這樣的話,直接戳在了皇帝的心窩子上。
    皇帝突然回憶起那天與丞相發生的爭執。
    起因的確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
    不過是他想要開國庫修繕宮中幾個院子,但是丞相卻以隻要還能住人為由否決。
    之後為了勸住他,丞相又用了好幾個前朝皇帝大肆浪費導致百姓民不聊生,無奈揭竿起義的例子。
    其實丞相原本隻是想勸住他,但當時他自己突然想到丞相與王爺串通謀反的例子,一時之間上了頭。
    直接就以謀反的罪名將丞相抓了起來。
    這種理由說出去隻會讓人覺得他是小題大作,甚至是因為丞相說了實話而心虛。
    所以這件事絕對不能抖落出去。
    如此想著,皇帝收斂了神色,麵無表情說道:“朕絕對不會冤枉一個好人,自然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
    “你沒必要在這裏裝,該是什麽事自己心裏清楚就行。”
    “出去吧,朕累了,不想再討論這件事情了。”
    “不是,您到底是為了什麽總得告訴天下人一句吧!”
    “否則這好端端的丞相就被抓了,你讓底下的大臣怎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