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破敗不堪的揚州城!老朱同誌痛心疾首!

字數:4384   加入書籤

A+A-


    “行行行。”
    “論口舌,咱不是你的對手。”
    “反正此次出行的目的已經達成了,加上現在都來到了揚州城的郊外。”
    “咱打算順道看看揚州城的情況,然後就返回應天城。”
    “........”
    看著打算長篇大論,對自己說教一番的劉伯溫。
    老朱同誌直接抬起了一隻手,連忙打斷了這家夥接下來的話,能夠媲美漢之張良的人,在智謀和口才方麵,那絕對都是無可挑剔的級別,自己要是和他講大道理,絕對會被其引經據典,反駁的無話可說。
    這家夥。
    不會像是李善長一樣圓滑。
    李善長有些時候隻會挑選一些好的東西講,將一些可有可無的壞事忽略掉。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讓自己聽的開心。
    他劉伯溫擁有著通天之智,卻也和唐之魏征一樣,耿直的可怕,完全不懂得什麽叫做妥協,就是和別人硬剛到底,這也正是為什麽老朱同誌打算讓李善長當丞相,讓劉伯溫去當那個得罪人的禦史大夫了。
    年輕的時候。
    才智過人的劉伯溫參加了元朝的科舉考試。
    結果年僅23歲的劉伯溫直接就考中了進士,完成了許多人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目標。
    於是劉伯溫就意氣風發的去了皇宮麵見了元朝皇帝,皇帝見他博學聰慧,就封他為江西高安縣的縣丞,這個官職就相當於現在的副縣長,協助縣長處理本區域的事務。
    劉伯溫做起事,那叫一個剛正不阿。
    當時,他在這個縣裏麵發現有一些地主惡霸勾結本縣的官員。
    經常做一些強取豪奪、騙人錢財、強占人妻的事情,致使當地民不聊生。
    知道這件事後,他就開始秘密的調查,很快就掌握了他們做這些事的證據,於是就對這些無法無天的人進行了製裁關進了大牢,並且對有勾結的官員也進行了處理,不僅免了他們的職位,而且還重重的懲罰了他們,給了別人一個警告。
    很快當地的風氣得到了好轉。
    但是就是因為他的正直,也給他帶來了麻煩。
    當地官員對他恨之入骨,一有機會就暗中使壞,來報複他,甚至他在家中的被子都常常被人偷走。
    這種做法。
    相當於直接把整個官場的人,也得罪了遍。
    畢竟當時的風氣都是這樣子,憑什麽你劉伯溫要搞特殊,自然也會被群起而攻之,這要是換成李善長的圓滑處理方式,既不會得罪太多人,也能夠解決掉那幫與當地豪強勾結的官員。
    當然,效率和效果,肯定沒有劉伯溫的那麽好就是了。
    而在大明帝國建立之後。
    劉伯溫也朱元章進言,講道:宋元兩朝皆是因為對官員管理過於寬鬆,這才導致朝中上下貪汙腐敗不得民心,所以我們應該整肅綱紀,對官員嚴格要求,這樣才能讓明朝萬代永存。
    做法是好的。
    當然,這也幾乎把整個朝堂得罪了個遍,畢竟沒有哪一個人文臣武將喜歡被嚴格束縛著的。
    “臣,遵旨。”
    劉伯溫雙手作揖,臉上苦笑著說道。
    思考了短短幾個呼吸間的功夫,他就準備好了很多說服陛下的言論。
    但是。
    奈何陛下早就知道了這些套路。
    所以直接聽都不打算聽。
    如此一來,縱使自己有滿腹才華,也是無濟於事,就是不知道陛下有沒有理解到,他如今身為萬人之上的帝王,私自外出如果出現了三長兩短,對於如今剛剛建立不久的大明帝國,那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啊。
    “.........”
    跟隨在劉伯溫身上的楊憲,保持著一言不發的狀態。
    不過,由這麽多人護送著的軒轅地鼎,劉伯溫和楊憲也都是第一時間注意到了,畢竟這麽大的一個鼎,而且也隱約散發著玄黃之氣,看起來頗為神異。
    兩人很快便認出了這尊大鼎的來曆。
    不過,介於陛下似乎沒有打算多說什麽,所以他們自然也不敢多問。
    在朱元章的調動之下,這支外出尋找他蹤跡的百人隊伍,也一並加入到了上千名大明精銳鐵騎之中。
    一行人。
    朝著最近的揚州城方向而去。
    ...........
    ...........
    大明帝國,揚州城。
    在準備返回應天城之前,朱元章準備順道前往揚州城考察一下。
    原本。
    他以為。
    在趕走了元朝那些殘暴的統治者,以及貪官汙吏之後,迎接百姓們的將會是煥然一新的明天,畢竟現在換成了漢人的天下,由他朱元章來接任了新的皇帝。
    但是,當老朱同誌來到不是帝都那般繁榮的揚州城之時,他發現自己錯了!
    大錯特錯了!
    統治者的更替,並沒有改善百姓們的生活。
    他乘騎在戰馬之上,一路走來看見的,隻有那飽受戰火之後,破破爛爛的房屋,以及衣衫襤褸,餓的皮包骨頭的百姓們。
    “咱原來覺得,將元朝那些家夥全部趕走之後。”
    “咱們漢人的老百姓,就可以迎來好日子,但是如今這滿目瘡痍的一幕,實在是讓咱不敢相信啊。”
    “這裏,真的是大明的揚州城嗎?”
    “為什麽咱感覺,和當初逼迫的咱連活下去都困難的元朝,也沒有什麽差別。”
    “.........”
    看著眼前的一幕幕。
    老朱同誌原本獲得了軒轅地鼎、頑鼠令牌的好心情,也消失的一幹二淨了。
    取而代之的。
    是痛心疾首的喃喃自語。
    他朱重八出身微末,是最能夠體會百姓疾苦的皇帝,因為他就是有著切切實實的親身經曆,自己當初也是被那個險惡的世道,一步步逼的快活不下去了,才選擇加入紅巾軍,走上造反的道路。
    當初的夢想,就是想要讓百姓們都吃上一口飽飯。
    然而。
    這個夢想。
    現在並沒有隨著自己成為皇帝,從而圓滿完成,百姓們的日子依舊是苦巴巴的。
    甚至如果接著這樣子下去,今日他朱元章能夠推翻元朝的統治,明日就會有一個馬元章、一個張元章站出來,同樣也可以推翻自己的統治。
    隻有讓百姓們的生活變得好起來,能夠吃得飽、穿得暖。
    大家才能夠安居樂業下來。
    不被逼迫到了絕路,又有誰會選擇造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