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走單幫

字數:5573   加入書籤

A+A-


    離開了赤火堂,陳陽又去了幾家專門搞參的店鋪裏。
    這些老板都支支吾吾,要麽不收,要麽說看不懂。
    一家是這樣,兩家是這樣,幾家都是這樣?
    陳陽就有些疑惑了。
    最後,有個跟陳陽父親熟悉的老板含含糊糊的問他,是不是得罪了火爺?還委婉的提醒他,解鈴還須係鈴人。
    陳陽馬上就明白了。
    這應該是林東城發話了。
    隻要他說一句話,這個市場上沒人敢收。
    陳陽又氣又好笑。
    說實在的,陳陽以前還算比較尊敬林東城的。
    畢竟人家是陽縣藥材市場的元老,也是這藥材一條街的締造者。
    可現在,陳陽覺得這老家夥有些倚老賣老啊。
    一點小事至於這樣嗎?
    還發話所有人不要收購自己的人參?
    嗬嗬!
    這是逼自己回去呢?
    陳陽心中閃過一陣冷笑。
    不過是一個二級市場的暴發戶而已,還真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
    放在前世,十個林東城他也不放在眼裏。
    居然還想讓他低頭?
    老子就不吃這一套。
    他馬上坐車去了譙城。
    ……
    譙城是華夏四大藥都之一,也是東南沿海最大的藥材交易中心。
    每年的藥材交易量占了全國的三分之一。
    故地重遊,陳陽也是無限感慨。
    當年他也是在這裏起家,一點一點的做到行業的翹楚的。
    沒想到這一世,還要從頭做起。
    不過也不要緊。
    陳陽有的是信心。
    就算是走單幫,他也能走出來。
    其實走單幫也是有門道的。
    有的人幹一輩子賺得都是些辛苦錢。
    有的人幹一票就能吃一輩子。
    兩千年左右,沒有普及網絡,信息也不是很靈便。
    有的時候譙縣這邊某種藥材漲價三天了,周邊地方上還不知道消息。
    很多走單幫的就是靠這幾天的信息差,去周邊二級三級市場掃貨,然後運回譙縣賣,賺點差價。
    在行業內這叫逆回購。
    也有牛逼的,通過觀察一級市場的藥材的走向,判斷出某種藥材漲跌。
    然後提前在二三級市場掃貨囤積。
    通常是一級市場的價格還沒傳到到周邊,人家就把貨買空了。
    等到漲幅上來了,然後再轉頭賣給一級市場,從中大賺一筆。
    二三級市場的價格要比一級市場高。從二三級市場回購,再到一級市場賣出賺錢。
    需要精準的眼力,需要行情的把握,還要一定的膽量。
    看準了,你就賺了。
    看不準,就虧大了。
    所以,沒點本事是不敢這麽搞的。
    不過這對陳陽來說,根本就是小兒科,沒有人比兩世為人的他更清楚藥材這個行業了。
    ……
    隨便找了家搞參的店麵,店老板爽快的給了一萬塊錢,收下了這顆野山參。
    拿到錢後,陳陽也沒著急離開,而是在譙城轉悠了一圈。
    一圈過後,陳陽對各類藥材的價格也就心中有數了。
    現在是2000年上半年,受華夏入世的影響,藥材都有漲價的趨勢。
    不過有些是真缺貨,有的是炒作而已。
    熟悉了一下譙城藥材的價格後,陳陽馬上回到陽縣,開始了逆回購之旅。
    ……
    “劉叔,你們這裏有沒有雷丸?”
    ……
    “趙老板,你們這裏草果什麽價?”
    ……
    “姐,你們這裏有沒有五味子,要北五味,不要南方的。”
    ……
    “我想要店精品蛇床子。”
    ……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陽縣市場雖然規模小了點,但藥材的種類也是應有盡有。
    缺點是每家也不多。
    陳陽也是來者不拒。
    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嘛。
    看到陳陽忙碌的身影,藥材街的同行都議論紛紛。
    有可憐的,有歎息的,有幸災樂禍的,也有冷言冷語的。
    對於這些議論,陳陽隻是淡淡一笑,專心自己的收購事業。
    兩個小時的功夫,他就收了近五十公斤的貨,雜七雜八的有十來種,價格和品質也都不一。
    五十公斤的貨花費了九千多塊,一下子把家底子全用上了。
    藥材這一行,十分的燒錢。
    沒點家底子還真玩不轉。
    本錢太小了!
    陳陽無奈的搖頭。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誰讓他重生的時機不好呢?
    也隻能辛苦一下,多跑兩趟了。
    ……
    收了貨,陳陽馬不停蹄的又來到了的譙城藥材市場。
    譙城藥材市場大宗交易一般都是早市,中午以後基本沒什麽人了。
    周邊的店鋪倒是十二小時營業,一般的零散小貨都走這些店鋪。
    ……
    “老板,雷丸什麽價?”
    ……
    “老板,有沒有草果,價格怎樣?”
    ……
    “我想要點五味子,遼五味……”
    一番打探下來,陳陽也就了然於胸了。
    接下來就進入兜售環節。
    兜售散貨也是有技巧。
    作為專業的藥材批發市場,各大店鋪對走單幫的散貨,沒有太大的興趣。
    他們一般都是直接從產地拿貨。
    不過陳陽有辦法。
    每家的藥材店裏雖然樣品擺了幾百上千樣,但自家主營的也就幾種到十幾種,其他的都是同行串貨。
    因為中藥材有幾千上萬種,全部搞是不可能的。
    基本上每家重點搞了幾種或者十幾種,剩下的都是從同行那邊拿貨配攤位。
    想要把貨兜售給藥材店,必須要先分清楚每家店主營什麽。
    打個比方說,人家本來就主營五味子,你又去兜售五味子,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人家渠道比你多,進價比你低,憑什麽要你的?
    再說,你那點量人家根本就瞧不上眼。
    所以陳陽兜售的目標,就放在那些靠同行串貨的商家身上。
    這些商家不主營這個,店裏的貨都是從同行串過來的。
    隻要人你的價格比同行給的便宜,人家自然而然的就會收你的。
    這也是一個雙贏的格局。
    你多賺了錢,人家也樂得多個供貨渠道。
    就這樣,陳陽一家家的摸底,一家家的兜售。
    他的眼光很毒,收購的都是比較緊俏的貨,比較暢銷的貨。
    很快,手上的貨都賣空了。
    仔細算了算,這一趟下來小賺了一千多。
    百分之十的利。
    還是太少了!
    前世見慣了大世麵的陳陽,對這點蠅頭小利十分的瞧不上。
    不過也沒辦法。
    誰讓他錢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