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悶聲發財

字數:5204   加入書籤

A+A-


    好容易安撫好了妹妹,堅定了她好好上學的心思,陳陽也鬆了口氣。
    接下來的一周裏,他早出晚歸,忙忙碌碌。
    一邊在陽縣收貨,一邊去譙城藥材市場賣貨。
    兩地來回一百多裏地,每天都要忙碌十幾個小時。
    陳陽整個人都瘦了一圈,膚色也變黑了,但人卻精神奕奕。
    最近,他收的貨基本上是有賺無賠。
    本錢也從開始的一萬變成了兩萬。
    錢這個東西對陳陽來說,那可是多多益善。本錢越大,他收的貨也越多,可運作的空間也越大。
    現在他有了兩萬的本錢,買貨量大了兩倍,盈利自然也翻了一番。
    最近兩天的利潤,已經到達了兩千左右。
    按照現在的速度,用不了幾個月,就能提前把債務還上。
    還上了債務,他也就沒什麽後顧之憂了。可以繼續積累資本,再現輝煌了。
    現在是2000年,華夏剛剛加入世貿組織,藥材行業更是蒸蒸日上。
    什麽陽縣,什麽林東城,壓根就沒放陳陽的在眼裏。
    這一世,陳陽有更大的目標,他要成為藥材行的龍頭,成為名副其實的藥王。
    不是華夏,也不是亞洲,而是世界藥王。
    上輩子在藥材行業摸爬滾打了二十年,陳陽也算是這一行的佼佼者了。
    但他有很大的遺憾。
    也有些憋屈。
    不是自己憋屈。
    而是為中藥材感到憋屈。
    縱觀華夏五千年的曆史中,中藥幾乎占據了很大的篇幅。
    如果說中醫是國粹,那麽中藥就是國粹的根。
    中藥飲片有一千億的國際市場。
    RB韓國占據了九成。
    堂堂中藥材原產地的華夏隻有區區半成左右,而且隻停留在原材料的出口階段。
    RB憑借偷學了來的華夏古藥方用現代製作手段融合而成的漢方藥,占據了世界中藥飲片的七八成市場。
    韓國靠著祖上從華夏抄襲過來的所謂的醫學聖典《東醫寶鑒》,在國際上也大放異彩。
    唯獨華夏在中藥市場一直充當原材料出口的位置,幾十年不動。
    更諷刺的是,日韓九成的中藥原材料都來自華夏。
    中藥材市場上有一句話,華夏原產、韓國開花,RB結果。
    現在,陳陽重生了。
    他要為中藥正名。
    他要讓中藥走出國門。
    他要讓中藥在國際上大放異彩。
    ……
    就在陳陽悶聲發財的時候,藥材一條街的老板們覺得不對勁了。
    每次譙城那邊某種藥材漲價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自己手中沒貨了。
    更奇怪的是,這些貨似乎都被陳陽給買走了。
    一次兩次還能說是巧合,但連著兩周都是這樣,不少人就開始犯嘀咕了。
    陳陽他們也都認識,是這條街上長大的孩子。
    隻是他們想不明白,為何這小子前腳剛買斷的貨,後腳譙城那邊就會漲價呢?
    這已經不是運氣能夠解釋的了。
    要說陳陽眼光獨到能夠預判藥材漲價的趨勢?
    他們也不信。
    一個毛還沒長齊的大小夥,就算是打懂事練起,也才幾年的功夫?
    各大老板哪個不是在行業裏廝殺了十幾二十年的老司機?
    就連他們也沒那個本事斷定哪塊雲彩能下雨。
    陳陽憑什麽能看準?
    除非……這小子有什麽消息渠道,才能夠準確的把握行情。
    不少人也都留個了心眼。
    ……
    這天,陳陽像往常一樣來到街上采購。
    “楊叔,給我來一公斤浙貝母,要成色好的。”
    貝母是治咳嗽的一味主藥。
    有川貝、浙貝、新貝等等。
    其中以川貝藥效最好,浙貝產量最多。
    “不好意思啊,小陳,浙貝被我的一個熟客預訂了。”
    楊老板搓著手說道。
    哦!
    陳陽也沒當回事。
    浙貝母是治咳嗽的主藥,用量也大,小店斷貨也是常有的事情。
    見陳陽走了,楊老板急忙走了出來。
    “小陳啊,你還需要什麽,叔給你湊湊。”
    不用了!
    陳陽笑了笑。
    他買藥材從不在一家店買全。
    這是上一世養成的習慣。
    一來,藥材店主營的藥材就那麽幾種,其他的都是同行串貨,很容易就買貴了。
    二來,他也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的底子。
    “常來啊!”
    楊老板擺了擺手。
    等陳陽走遠了,他急忙把店裏的浙貝母全部下架,然後封包入庫。
    ……
    奇怪了!
    陳陽皺眉走了出來。
    如果說楊老板家貝母斷貨是因為別人預訂了,可接下來幾家老板都說被人預訂了。
    如果隻是這樣也就罷了,他們還旁敲側擊打探陳陽還要買什麽。
    陳陽雙眼忽然眯了起來,意識到了有些不對勁。
    一連幾次,陳陽馬上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陽縣畢竟是個二級市場,走貨量有限,這段時間他大肆的買貨,買的還都是緊俏貨。
    你剛買走,貨就漲價了,這能是巧合嗎?
    時間久了,有心人肯定是能發現的。
    今天的異常情況很可能就是他們的一個試探。
    唉!
    陳陽無奈的搖了搖頭。
    嚴格來說,他做的事情就是從老板們手中撿漏。
    現在有些人已經察覺了,開始針對他了。
    不過也不要緊。
    他可以不露麵啊。
    想到這裏,陳陽馬上有了主意。
    他馬上找了五個在市場上幹活的裝卸小工,然後分別給出五張清單,讓小工們分批去各家拿貨,然後送到自己手中。
    00年,在市場上幹活的小工一天也就三五十塊錢,陳陽每次給他們每人十塊錢的跑腿費。
    跑跑腿就能賺十塊錢,小工們自然也樂意了。
    陳陽唯一的要求就是保密,不要透漏他的底細,對外就說是外地的老板要貨。
    反正市場那麽大,誰也不可能注意一個小工吧?
    就這樣,陳陽的代理人開始在市麵上掃貨了。
    果然,陳陽的猜測是對的。
    隻要陳陽自己不露麵,市場上的老板們也沒那麽高的警惕性,大批的貨被小工們收了上來。
    由於小工們常年在市場上幹活,老板們也不懷疑,痛快的把貨給了他們。
    就這樣,小工們把收到的貨又偷偷的送到陳陽手中,陳陽很痛快的給他們結算了工錢,然後統一打包送到了譙城市場。
    就這樣,陳陽自己不出麵,貨還是源源不斷的送到了譙城,換回了真金白銀。
    效率比他自己收的還要快捷。
    而陳陽要付出的代價,僅僅是五十塊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