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名聲打出去了

字數:5168   加入書籤

A+A-


    藥材中的哪些藥材最賺錢?
    很多人都會以為是人參、鹿茸、蟲草等等那些個昂貴藥材。
    其實不是。
    昂貴藥材固然附加值高,但用量稀少,一般的藥方根本就不舍得用。
    附加值雖然高,但銷量稀少,自然賺不了什麽大錢。
    最賺錢的藥材不是植物藥材,也不是動物藥材而是礦物類藥材。
    比如明礬、石膏、滑石、朱砂、雄黃等等。
    這些東西產量大,用量也大,而且價格十分的低廉,基本上都算是一本萬利。
    打個比方說,食用明礬一噸也就不到一千,大批量開出加工成本隻有幾百,一公斤幾毛錢而已。
    但是在藥房裏一克就賣到幾毛錢。
    而且你還覺得好便宜啊。
    真正的一本萬利。
    可惜這玩意不是誰都能搞的,必須從有資質的廠家手裏賣貨,還要辦理相關證件。
    所以能搞礦物藥材的都不是一般的人家。
    大部分店家搞得都是傳統的植物藥材和動物藥材。
    藥材雖然有上萬種,但常用的也就幾百種而已。這幾百種藥材的交易量占據了譙城市場的絕大部分。
    常用藥材銷量大,利潤低,競爭也大。
    但堅石公司要的這一批藥材是用來出口的,一般出口的藥材對質量要求也比較高。
    五十噸的貨,陳陽也不敢大意,親自去找貨。
    老板們聽說陳陽又走了一個大單,而且都是出口貨,自然是喜出望外。
    海王牛逼啊!
    接二連三的出大單。
    他們躺著也賺錢。
    不少老板私下裏吹噓,我早就看出人家陳老板非池中之物,所以早早的過去鋪貨。
    現在,人家兩單的銷量就趕得上我賣兩年了。
    得虧當初鋪貨鋪得早,要不然這種好事哪裏能輪到我?
    通過兩天的走訪和商談,陳陽最終同十幾家老板談妥了五十噸的買賣。
    貨也是他親自挑選的,質量上絕對沒問題。
    高附加值的貨利潤高,陳陽一次能拿那麽多,老板們自然都給了最優惠的價格。
    一千多萬的貨,陳陽基本上九折多就拿到了。
    皆大歡喜!
    三天後,梅堅石來到了陳陽的倉庫,對這批貨物也十分的滿意。
    這個人也是個雷厲風行的人,當場大筆一揮,開出了一張支票。
    接下來就是開票,裝車,發往魔都。
    梅堅石客套了兩句離開了。
    “老板,我覺得我們根本就不用租倉庫了。”
    吳軍有些感慨。
    原本滿滿當當的倉庫,一下子變空了。
    好家夥,幾百平方的倉庫變成了中轉站了。
    根本就用不上!
    嗬嗬!
    陳陽也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一單的確賺的不少。
    除去稅收和其他費用,公司能淨落五十個左右。
    這還隻是第一單。
    以後堅石公司後續肯定還會要貨。
    半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啊!
    “記住,堅石公司要好好的維護,他們是我們的長期客戶。”
    陳陽吩咐了吳軍幾句。
    放心吧老板!
    吳軍咧嘴一笑,道:“我又不傻!”
    陳陽嘴角一陣抽搐。
    這筆買賣,聰明人還真搞不定。
    也就是吳軍這種人能入梅堅石的法眼。
    上哪說理去?
    ……
    隨著兩個大單的開出,海王公司的名聲一下打了出去。
    眾老板也是刮目相看。
    梅堅石和吳軍的事情也就傳了出去。
    其實老板們也是很八卦的,閑暇之餘也喜歡聚在一起東家長李家短的。
    而海王的兩個大單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他們的談資。
    海王賺錢,他們也跟著沾光,所以對吳軍和陳陽還是褒大於貶的。
    通過他們這一番宣傳。
    海王就成為了市場上誠實守信的典範,而吳軍也就成為了誠實守信的代言人。
    海王一下子出名了。
    很多小藥企小客戶也聽說了海王公司的事情,紛紛找上門來。
    通過一番比對之後,他們發現海王公司的藥材價格真的不高,而且質量也有保證。
    不少人紛紛投向了海王。
    譙城藥材市場的水很深,新人過來沒少挨坑。
    這些也都是血的教訓。
    他們也想找一個誠實守信的合作夥伴。
    海王自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有客戶上門合作,陳陽自然不會把人往外推。
    他把業務全權的交給吳軍,自己隻負責把關。
    老板嘛,自然不能事必躬親,否則那還要夥計幹什麽?
    吳軍也兢兢業業接待每一個客戶。
    這小夥計雖然應變能力不太強,但勝在有耐心,做事也是一板一眼。
    每一樁買賣都處理的穩穩當當。
    每一客戶也都認真的對待。
    每一件事情也都再三的確認直至沒有紕漏。
    不得不說,這種鈍性的人還是很受客戶歡迎的,每一個合作過的客戶都對海王讚不絕口。
    一傳十,十傳百,海王的口碑一下子起來了,生意也紅火了起來。
    幾個月下來,海王做了一百多單的生意,平均每天一單,銷貨量也達到了一千多噸。
    當然,每一單的利潤也不同,有三千五千的,也有一萬兩萬的。
    林林總總的加起來,也得有七八十萬的淨利潤。
    算得上是開業大吉了。
    當然麻煩也跟著來了。
    這幾個月,陳陽忙裏忙完,有時候連口熱乎的都吃不上,險些都脫相了。
    根本就忙活不過來。
    他一個人忙裏忙外,又要找貨,又要做帳,實在捉襟見肘。
    再加上現在營業金額大了,他那點財會能力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
    所以,招一個專業的財會人員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另外,門麵上也缺少幫手,陳陽一出去,吳軍一個實在是忙不過來。
    其實夥計的事好辦,陳陽打電話去陽縣招了兩個,然後放在門麵上開始熏陶,三個月左右基本上就能出師。
    兩個夥計的到來,大大的緩解了吳軍的壓力。
    但財會人員稍微有些棘手。
    幹過企業的都知道,這財會人員可是個關鍵,萬一出了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陳陽手中並沒有合適的人選,他也不願意招個外人,一時間有些拿不定主意。
    隻能先走一步算一步了。
    就在這時,大老劉來了,剛下飛機就給陳陽打了個電話,說是要請他吃飯。
    有朋自遠方來,陳陽自然也高興。
    在他起家的過程中,大老劉可沒少幫忙。
    晚上簡單交代了一下吳軍和兩個夥計,拿起兩瓶好酒,陳陽就打車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