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煉丹

字數:5261   加入書籤

A+A-




    國子監位於皇城邊緣,姚思廉能率數百學子趕來。
    顯然,許奕今日的所作所為已然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這種擴散速度,連許奕都未能料到的。
    不過。
    終究算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長安城百萬百姓中,但凡能夠走出十分之一捐贈錢糧,便能極大的緩解賑災糧不足的問題。
    對於這一點,許奕自然是喜聞樂見的。
    二人互相見禮後。
    姚思廉滿臉含笑地看向許奕,眼神中有打量,亦有感歎。
    不是沒有人提起過讓百姓捐錢、捐糧的策略。
    隻不過提出來這種策略之人,無一例外,全部被正德帝打入了天牢。
    無他。
    大周朝為了應對匈奴人的進攻,已然增加了不少賦稅。
    正德十五年為了供應漠北大軍,正德帝更是一下子增加了十餘條賦稅。
    漠北決戰過後,足足過了十二年,這些賦稅才緩緩降了下來。
    但,也僅僅隻是恢複到了正德十五年之前的水準。
    這種情況下讓百姓捐錢、捐糧,說是自願。
    實際上到了下麵郡縣定會變成強製。
    到了那時候,被逼走投無路的百姓,定會揭竿而起!
    正因明白這一點,正德帝才會毫不猶豫地將提出此建議之人打入天牢,且永不啟用。
    一塊功德碑便能讓老百姓自發地將家中錢糧捐獻出來,這種手段不可謂不高明。
    姚思廉輕歎一聲感慨道:“你做到了無數人想做卻做不到的事。”
    許奕輕笑一聲,謙虛道:“姚先生過獎了。”
    姚思廉笑了笑越過這個話題,開門見山道:“今日授課之際,忽聞京兆尹壯舉,沿途更見百姓蜂擁而至。”
    “如此眾誌成城,何愁旱災不止,老朽不勝感慨,亦願為賑災做些綿薄之力。”
    姚思廉笑著伸手指了指身後的數百書生繼續說道:“今日,包括老朽在內,皆聽從京兆尹吩咐。”
    許奕聞言也不推脫,麵色一正,麵朝姚思廉及其身後數百學子,鄭重拱手行禮。
    沉聲道:“本官代關中數十萬百姓,謝過諸位義舉!”
    數百國子監學子還禮道:“京兆尹大人言重了。”
    ......
    隨著國子監數百學子的加入。
    整個京兆府的辦事效率瞬間提高了不止一倍。
    那些書寫的手臂酸痛不已的官吏們也終於得到了一絲放鬆的機會。
    許奕身姿筆直地站在京兆府門前,有條不紊地指揮著一項項事務。
    初時許奕也曾忙的焦頭爛額,期間也出過一兩次失誤。
    好在及時幡然醒悟,更正了過來。
    現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奕愈發的得心應手起來。
    看似隻不過是指揮不到千人的官吏與學子。
    實際上許奕需要負責的還有數以萬計的熱心百姓。
    清點、登記、核對、入庫、出庫、百姓情緒的安撫、官吏學子的替換、馬車的調度、糧倉的協調。
    當真是樣樣皆學問。
    而這次的經曆,終將會使許奕獲益終身。
    ......
    就在京兆府門前忙碌的熱火朝天之際。
    皇城、大道殿內香火鳥鳥。
    正德帝盤膝打坐於一處蒲團之上。
    微閉著雙眼,緩慢而平穩地呼吸著。
    其身旁一頭發花白衣著大紫色道袍的男子緩緩敲擊著手中的木魚。
    口中不斷誦讀著經文。
    一時間,大道殿內香火鳥鳥,真音陣陣。
    好一派祥和氣息。
    反觀大道殿偏殿中。
    六名衣著黃色道袍的中年男子盤膝端坐在蒲團之上,麵朝偏殿正中心的一座碩大丹爐不斷地默誦著旁人聽不清的經文。
    片刻後。
    丹爐內發出一連串劈裏啪啦的聲響。
    且聲響愈發地響徹起來。
    當“砰!”的一聲巨響傳入大道殿正殿時。
    紫色道袍的老道士緩緩將手中的木魚放置在桌桉之上。
    滿臉虔誠地朝著大殿內供奉的三清凋像跪拜行禮。
    而一旁的正德帝,在巨響傳來時已然睜開了雙眼,起身靜靜地看著老道士虔誠跪拜。
    待老道士跪拜之後。
    正德帝急忙詢問道:“國師,丹藥已成?”
    老道士笑而不語,麵朝正德帝緩緩行禮,隨即邁步走進了偏殿。
    正德帝麵露急切,急忙快步跟上。
    怎料。
    正德帝尚未進入煉丹偏殿。
    老道士便將其阻攔了下來:“陛下,方才一聲巨響,正是丹成時的天降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