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章的要義並不唯一

字數:6272   加入書籤

A+A-




    京城人喝灑從百年前往後推,大概就是二鍋頭名頭最大。六七十年代最正宗的屬紅星二鍋頭,八九十年代最暢銷的是牛欄山二鍋頭。
    還有一款酒叫通州老窖,盛行於70年代,曾經和茅台並列。京城人很喜歡,當年茅台在京城賣五塊一瓶的時候,這酒就賣兩塊八毛一瓶。在京城,風頭曾經蓋過紅星二鍋頭。可惜後來沒跟上時代步伐,沒了。
    “紅星二鍋頭。”榮羽說道,“當然,如果有通州老窖是最好的。”
    話音剛落下,張德勝就笑:“等著。”
    一轉身,就出門去了。不過一會兒時間,拿了兩瓶酒進來。兩瓶通州老窖。很顯然這麽快的時間就拿到了兩瓶通州老窖,這是有備而來的。
    因為通州老窖酒廠的倒閉,現在市麵上流通的通州老窖都是藏品。最起碼都是十年以上的藏品了,要收到這樣的酒,得花一陣子功夫。
    “這個灑好啊!”
    何哉來感慨。
    關又勳也點頭:“老何,我們那個年代九十年代吧,通州老窖可是蓋過了紅星二鍋頭的啊,老少通殺,酒局上沒有一瓶通州老窖,都不想喝酒。”
    “對,對。”何哉來也點頭,“可惜後來生活過得好點兒了,嫌棄這就價格便宜了,上不了檔次,酒桌上就少見了。最後還是茅台占了酒桌上的主位了。可惜……”
    這是可惜了通州老窖,也可惜了現在的生活中沒有了以往的情懷。
    “我來開灑。這種酒我開得多了。”
    關又勳自告奮勇的拿起灑瓶子開酒了。
    “揭蓋!”榮羽對著三個保姆說了一聲。
    於是罩著盤子的蓋子揭開了,一股子香味就撲鼻而來。一桌子八個菜,都是:京醬肉絲、金絲韭菜、窩窩頭、金餅熬茄子、蔥爆羊肉、炒三香菜、老BJ粉蒸肉、鴨架冬瓜湯。
    “都是家常菜啊!”
    張德勝有些遺憾的說了一句。他故意的。 無錯更新
    果然關又勳就接住說道:“老張,這可是我們京城人地道的家常菜啊,不隻是小時候的味道,現在家常菜也是常吃的,一輩子都吃不膩的。”
    何哉來補一句:“家常菜,家常味,閑話家常。就是這個味兒啊,說實話,現在我都沒好好的在家裏品嚐一下正宗的家常菜了。”
    “家裏常年請的保姆,年輕了,三十多點,對這種老味道把握不好,菜還是當年的菜,但是味道卻很難出以前的那種味道。”關又勳說。
    “這話我讚同!”何哉來馬上就附和。
    “我來倒酒!”榮羽起身,拿起酒瓶子,給每個人倒了一個白瓷杯子。滿上,一杯子莫約一兩左右。
    榮羽舉杯:“諸位老哥哥,我年輕一點,我先喝一口,敬各位老哥!”
    “滋溜”的一口,喝了三分之一。
    於是三人都隨著一起喝了一口。
    “我嚐嚐!”關又勳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快子京醬肉絲,放入到嘴裏。第一口眼睛就一亮,轉頭看榮羽,“老弟啊,可以啊,怎麽做到的?”
    常年錦衣玉食的人,吃遍了美食的人,雖然懷念兒時的味道,但是卻很難找到那種兒時的味道了。說起來,不是兒時的味道有多麽的香,而是那時候缺衣少食,特別是這種肉菜,所以即便是普通,吃起來也特備的香。
    京醬肉絲,關又勳現在也不是沒吃過,但是總感覺差點意思。
    聽關又勳這麽一說,何哉來馬上也夾了一快子,放進了嘴裏,忍不住就吃驚。確實是兒時的那種味道,不是感情上的錯覺。
    所以他的眼光也放到了榮羽的身上,探尋的問道:“老弟啊——”
    “簡單啊!”榮羽笑,“關鍵處在炒醬上麵。選用北方的大豆做的黃醬是最適合京城人口味大的,以前老京城人最喜歡的。而且炒醬的時候,加入一點豬油渣。(本章未完!)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章的要義並不唯一
    。這才是關鍵。老關和老何應該知道的,老京城人最喜歡的就是豬油渣拌飯,豬油渣炒菜。隻不過現在的人都講究所謂的養生去了,倒是把這個老京城人的飲食習慣給拋棄了,挺可惜的。”
    “太對了!”
    一拍大腿,關又勳就猛然醒悟過來了一樣的哈哈大笑。
    “唉,果然是這樣……”何哉來也感慨,“難怪裏麵有熟悉的味道,原來就是這個豬油渣啊,難怪……”
    也是,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就講究健康飲食,結果豬油和豬油渣這種被嚴重誤解的但是卻又非常好吃的東西,就被人遺忘了。
    所以加了豬油渣炒製的醬料,當然吃起來味道就非常的熟悉了,連那最後的一點兒遺憾都彌補了起來。
    關又勳對著榮羽點頭:“果然……老何說的沒錯啊!”
    何哉來也笑:“榮老弟從來就不會讓我失望的。”
    關又勳又問:“我聽老何最為推崇你的地方,就是對美食的人文典故和傳承說的非常的透徹,讓人心生向往。如今這幾道菜有什麽說法沒有?”
    他這一問,其餘兩個人都看向了榮羽。
    因為這兩人可是知道榮羽是慣能說會道的,所以都有些期待。因為榮羽這些東西一說之後,興致也就會變得高起來。 _o_
    榮羽點頭說道:“任何一道菜都會有起源。但是每一道菜的味道都和起源的時候產生了一些差別,有些差別甚至是巨大的。譬如這粉蒸肉亦是如此。就是起源傳說都有好幾種。有人說是起源於贛省,還用隨園主人的《隨園雜記》作為證據。有人說宋時在川渝就有了粉蒸肉的記載,還有一個“繩捆豬肉灑麵蒸”的民間小故事。至於鄂地則可以追朔到元末明初的時候,至於豫省則也用明崇禎微服私訪的故事來左證,發源於此。至於還有杭州等地,各有起源和傳說。”
    “京城呢?京城的粉蒸肉有沒有傳說?”
    何哉來急切的問一句。
    “其實老BJ的粉蒸肉應該叫米粉肉,屬於川渝之地傳過來的,最流行在明清之時。逐漸成為京城的地方美食。而且帶著京城的地方特色了,又區別於其它地方的粉蒸肉。”
    榮羽說道:“粉蒸肉這道菜,無論是傳說也好,傳承也好,都已經是我們餐桌上的一道很大眾的美味了,做法也有不同,有的是傳統的做法,有的會進行創新。所以每一種味道都會帶給人舌尖上的愉悅。”
    三人聽得連連點頭。
    “有時候我就在想,傳承和曆史文化,其實也隻是在告訴我們,民以食為天。普通人也好,名人也罷,吃,其實就是一種文化,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榮羽感慨,“如果一道粉蒸肉就能讓人回想起童年,而不是回朔它的曆史,可能會更加的入味一些。”
    “哦?”
    何哉來忽然就驚起的叫了一聲,然後笑嘻嘻的看著榮羽。
    “上一次和榮老弟談起美食的時候,老弟推崇美食的文化和曆史,還有傳承,但是這一次似乎感慨的內容有些不一樣了啊!”
    榮羽笑道:“確實不一樣了。因為這段時間,有些心得感悟,以前專注的東西,現在已經從裏麵得到了一些新的體驗。”
    “說說看!”關又勳也有些迫不及待的說。
    榮羽也不客氣,直接說道:“以前專注於美食和美食的曆史故事。但是到底是有點舍本逐末了。”
    “就像是一篇文章一樣,我們讀書的時候,考試題,總試圖通過寫文章的人來答出當時作者的思想情感。並且以之為唯一答桉。但是卻忽視了文章本身延伸出來的擴展的意義,放在每個人心中引起的不同感受。所以……在我看來,答桉其實並不是唯一的。因為隻要是引起了感慨,那麽答桉就不應該是唯一,而是因人而異。”
    “就像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關。(本章未完!)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章的要義並不唯一
    又勳緊著說了一句。 _o_
    “對啊!”榮羽點頭,“其實不用說哈姆雷特,我們的《周易》早就有這樣的話“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還有佛家也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我們老祖宗的智慧早了西方很多年的。”
    “哈哈,就是這個味兒,這話我愛聽!”關又勳拍手大笑。
    “所以,當我們品嚐美食的時候,不妨多感慨一下做出這道美食的大廚。”
    張德勝馬上就接了一句。
    恰到好處。
    這人精,擦眼觀色,見機行事的本事,比何哉來還有關又勳還要強得多。畢竟沒有父輩的蔭庇,隻能自己白手起家,靠的就是眼力見兒和烘托氣氛的本事。
    經張德勝一說,關又勳一拍手,立即就舉杯,對榮羽說道:“我單獨敬你一個。”說著一仰頭,將剩下的多半杯白酒一飲而盡。
    榮羽自然要陪這多半杯酒,也將剩下的一口幹了,亮了杯。
    喝酒就是喝的氛圍。
    這樣的聊天氛圍,確實讓人感覺到很舒服。
    其實今天的這個家常菜,不過就是勾起了人的兒時回憶。
    榮羽覺得自己好像摸索到了一些什麽,今天就是來驗證的。
    以前讓人覺得口腹之欲還不如好的情緒重要。而現在他更想用口腹之欲來勾起人的美好情緒。這或許就是廚藝的更進一步。
    這或許就是對廚道的一種探索。
    這頓飯吃完喝完,四個人都有些醉意了。
    何哉來和關又勳是真的很高興而喝得多了一點。張德勝是舍命陪君子,也不敢在這樣的場合作假裝醉。
    因為你醉不醉,也必須在酒桌上醉。
    滿桌皆醉你獨醒,那是不合群啊!
    所以張德勝也喝的熏熏的。高興的表情也不似作偽,因為關又勳的這番高興的情緒,起碼給了自己一個非常良好的開局。以後的事情就好談的多了。
    關又勳挨著榮羽坐的,一隻手勾住榮羽的肩膀,嘴巴湊到他的耳邊,帶著灑氣的說道:“老弟,你是個妙人。說實在的,我也算是個附庸風雅的人了,但是你是真正的雅人。都說君子遠庖廚,那特麽的都是混賬話。真正的大師,是不分職業的。誰說吟詩作賦的就是雅人?你很對我脾氣,咱倆必須再來一個!”
    兩人還真的碰杯,然後一杯酒,一飲而盡。
    遇到這種狠人,榮羽自然也不會慫。
    一頓灑喝完了,關又勳出去的時候,都快站不穩了,搖搖晃晃的。要不是帶的人過來,扶著他,走路都走不了。
    “走了……兄弟!”
    關又勳揮手,張德勝也搖搖晃晃的走到他的車邊,將一個盒子遞過去。
    “老關,你東西別忘了!”
    車窗升上去,緩緩的駛離了別墅。。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章的要義並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