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字數:4333   加入書籤

A+A-


    過了幾日他們終於到了河南。
    楊過就算是前世也沒有去過河南的少林寺,這次一定要彌補前世的遺憾。
    隻是一路的景象讓人心情沉重,隻見一路上要往難逃的災民。
    河南旱災早在今年春就已經開始。
    從當年夏季直至秋季,不斷蔓延,直至全麵爆發。
    災區不僅涉及河南中,南,東部。還擴展至晉東南,鄂北及皖北等地,這也對災區的逃荒造成重大影響。
    作為災情“震中”的河南最為嚴重,全省幾十個縣幾乎無縣不災。
    沿途皆見暴骨累累,或埋葬過淺,臭氣外揚。
    那些饑餓的災民有的已經在賣兒賣女了。
    楊過看著這天氣烈陽高照,估計幹旱還要持續幾個月。
    程英看到他們也是於心不忍。
    現在這個年代戰事不斷,災害不斷,各種盜匪不絕,百姓的生活用水深火熱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這些災民衣衫襤褸,身材單薄,有的瘦得皮包骨了。
    孩子餓得嗷嗷大哭,災民的眼神充滿絕望和無助。
    “相公他們實在太可憐了,我們幫幫他們吧。”
    “嗯,我正想著怎麽幫。”
    現在要做的就是聯係官府一起施救,可是現在朝廷在南方,北方大部分地方都被蒙古韃子占領,而蒙古韃子是不會管大宋百姓的死活的。
    所以這個事情隻能楊過自己組織了。
    楊過想到以工代賑這個辦法。
    楊過現在是有錢,他有上百萬兩銀子,如果全部拿出來還是不夠,所以這個方法是最適合的。
    以工代賑,是指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工程,受賑濟者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濟的一種扶持政策。
    荒年以工代賑的措施,在曆史上許多朝代都傳用過,根據文字記載,最早始於春秋齊國齊景公執政時期,為齊國大夫晏嬰實施。
    齊景公時,天下發生饑荒,大夫晏嬰諫言發侖粟賑濟,但景公沒有同意,當時景公正計劃建築一個“路寢之台”。
    晏嬰便假手築台之名,行賑災之實。他命令下屬官吏以高酬雇傭災民,並加長道路,有意寬緩竣工日期,把路寢築得高大宏偉,經過三年時間,既建成了路寢之台,也使災民得到生息。
    而現在以工代賑的辦法卻是難以實行。
    首先沒有一個有用的工程項目,如果要創造灌既係統,沒有官府的組織和調度是根本做不成的。
    災民來自四麵八方讓他們回各自生活的地方重新開墾田地,這個過程太浪費時間了,而且效果不好。
    災民那麽多很難有效組織起來,而楊過又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在災民身上。
    所以最直接最粗爆的辦法就是直接發錢。
    楊過想拿出二十萬兩出來救濟災民。
    這次血洗血刀門一共獲得三十萬兩,拿出二十萬兩出來也算厚道。
    楊過可以買些粗製的大米,如果把粗製大米換成牲畜吃的米糠會換來更多,到時候可以救助更多的災民。
    可是這樣一來災民就會說他不把他們當人,隻把他們當畜生,所以還是直接發錢。
    楊過雇傭一群災民開始散播江湖大俠酒劍仙要發錢救助災民了,先來先得,錢發完為止。
    消息的傳播猶如瘟疫一般迅速,楊過已經來到一處錢莊兌換二十萬兩等值的銅錢。
    現在裝有銅錢的竹簍滿滿堆積一屋。
    楊過和他四個夫人保護著這些錢安保級別sss。
    第二天楊過就開始監督發錢,每一個人可以領五百枚銅錢。
    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文銅錢。
    而楊過一兩銀子換1200個銅錢。
    二十萬銅錢可以換多少枚銅錢,楊過懶得計算反正很多。
    每個領過救濟的災民怎麽防止重複領取呢。
    楊過的做法是手臂用香燙一下,而且燙的位置是統一的。
    這輕輕燙一下不會很疼,一點點痛不應該上升道德倫理層次。
    一旦發現重複領取則是沒收之前給的錢,還要被痛打一頓,不老實就該打。
    經過幾次的教訓,現在災民算是老實了。
    他們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排著長長的隊伍。
    一共四條長龍,這樣效率會高很多。
    楊過和幾個夫人一整天都在現場鎮守,不能出現暴亂,不然好事也變成壞事了。
    從中午到傍晚,這才發了五萬災民。
    現在還有滿屋子的銅錢。
    看來還要連續發幾天。
    這些拿著錢的災民終於有錢買吃的,錢不是很多,所以他們隻能節約著花。
    第二天來的災民更多。
    第三天依舊多,都是從四處聽到消息蜂擁而至的。
    一共發了五天的錢,二十萬兩全部發放完畢。
    一共差不多有四十萬人領到錢。
    每人五百枚銅錢,如果家裏的人口多的,也是一筆不少收入。
    楊過能做都做了,至於災民以後會怎麽樣那就不是他考慮了。
    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狗皇帝不關心民生,他一個人如何做得了。
    現在他能拿出二十萬兩出來救災已經是很不錯的。
    至於不拿更多的錢出來,拜托他也要養家湖口的。
    行俠仗義,做好事他是不會停的,但是做好事也會量力而行。
    他們繼續朝著少林寺出發。
    沿路看到的災民都對他感恩戴德。
    有些這些災民幫他宣傳,不用多久他“酒劍仙”的綽號一定能名揚天下。
    這些不義之財楊過花著一點不心疼。
    “相公你不是還有很多錢嗎,幹嘛隻拿二十萬出來。”
    楊過看著傻呆呆的郭芙。
    “這麽多災民皇帝都救不完,我隻能是量力而行,讓我傾家蕩產去幫助災民,你以為你是聖母嗎。”
    “哦。”
    “你不要怪相公了,他能拿出這麽多錢已經很不錯,你見過誰拿出這麽多錢幫助人的。”
    “嗯。”
    這話倒是一點不假,不管是為民除害,還是捐錢造橋,為大宋挽回尊嚴,救濟災民,能做到楊過這樣的已經可以稱為聖人了。
    如果再要求更多那就過份了。
    天氣有些燥熱,他們決定白天找地方避暑,晚上出來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