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律法的事宜

字數:8472   加入書籤

A+A-




    聽到趙牧說的這番話,李二直接呆呆的立在了一旁。
    一臉茫然的模樣看著。
    “我說賢弟,你說的這話,我怎麽有點聽不懂呢?
    這怎麽事情被你這麽一說,就變成了這般模樣?”
    見到老李這番懵逼的表情,趙牧搖了搖頭。
    “老李,我這麽跟你說吧,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群死囚,若是李二因為這群死囚把他們放回之後。
    所有人都全部歸來,就是因為這一個理由,這群死囚可以免死,或者無罪釋放。
    這種方法就叫人治。
    所謂的人治,最本質的區別就是以一個人的思想而作為改變。
    人治好的方麵,就是辦什麽事立竿見影,可以獨裁。
    但是此事最大的缺點,想要國家強大,得需要一個思想覺悟特別強大的君主進行統治。
    比如說目前的皇帝李二,你不得不承認,他就是一個這樣強大的帝王。
    但是不客氣的說,能稱之為千古一帝的就那麽幾個,而他李二也算是其中之一。
    若是一個這樣的千古帝王,倒是有這番本事可以實現人治。
    畢竟他李二以及那些跟班,可都是在群實打實的,真心實意為著大唐做事。
    所有人都是這樣,打江山的這一撥人,都希望能夠萬事永昌。
    但是坐江山的這一波人,可就不一定嘍。
    人治最本質的區別就是需要人來自行統治。
    他李二有這樣的本事,倒是可以進行人治,因為他這個帝王十分的清楚,知道什麽事情該做,什麽事情不該做。
    他的下一任帝王,也有可能記住他老爹的教導,就像他老爹這樣,能把這碩大的帝國繼續統治好。
    但是我問你,這一代二代還好說,這三代,4代帝王呢?
    到那個時候涉及到的利益,可就不單單是他一個人的事情了。
    要我說,他李二現在完全有這個本事,可以把這個底子給打好。
    若是這個底子給打不好,其實對於大唐來說,到了最後,也隻有毀滅的這一條路。”
    “啊,賢弟,第2個問題又是一家,我覺得你把這個事情說的有點太可怕了吧?”
    “這麽可怕?不是我說的可怕,隻是因為這曆史,你們並沒有學習過罷了。
    我這麽跟你們說吧,一個王朝想要繁榮昌盛。
    不單單需要君臣一心,更需要的是法律的建立。
    隻有上行下效,才能讓整個天下,長治久安。
    就比如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句話。
    有很多王朝都在說,但是又有多少個王朝真正能夠做到?
    如果說大唐律法的建立,真的可以達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哪怕是皇帝的親兒子犯了罪,也要按照法律,該怎麽懲罰就怎麽懲罰我。
    如果說這個事情若是被百姓知道,我問你,百姓會如何評價這件事?
    百姓定然會覺得陛下朝堂那邊說的對,信任朝堂。
    記住我說的一句話,沒必要跟百姓講道理,因為跟他們講道理,你是講不明白的。
    如果說所有的道理都能講明,每個人都成他李二了。
    就是因為這百姓你講道理他是聽不進去的,所以你就隻能把事情給辦出來,讓大家夥能夠清楚的看得見摸得著。
    哪怕是你說1000道1萬,把黃花菜都說出來了,大家夥見不到真東西,他也是不信任你的。
    反之若是你真把這個事情給做到了,其實這個事情要我說,對於他李二來講也是一件好事。”
    “賢弟,這還有啥好處?
    你把這個事情跟我們好好的說說唄,我們聽聽。”
    “就像我之前所說的這樣,這老百姓你跟他們講道理,他們是想不明白的。
    他們隻相信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若是嚴格按照法律執行,他們會認為這樣的君主他們可以信服。
    若說其他的朝代我還不沒法評論,但是現在這大唐王朝。
    不單單李二說的算吧?
    能夠能與朝堂分庭抗爭的,還有那氏族子弟吧?
    尤其是那號稱大唐的七大氏族,民間又喜歡把他們稱之為七大家族的那個。
    他們每個家族的實力都不容小覷。
    除了他們7家之外,與他們七家相互連接的各個氏族更是不計其數。
    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他李二與他們都是采取了一個非常平衡的關係。
    作為皇帝,是不希望氏族的存在,但是這群氏族,又如同個眼中釘,肉中刺,深深的刺入李二的心。
    讓李二想拿捏也是拿捏不住。”
    說到這裏,自己神情一緊,心中隻得無奈的歎了口氣。
    暗自思索。
    賢弟所言就是如此。
    但是沒辦法,這些事情想把他們拿捏又如何?
    自己又是如何能夠拿捏得住呢?
    “其實,這就是我跟你要說的事情,你可知道上行下效這個事情?
    若是他李二的皇家中人犯了錯,別到了到了最後,因為是皇室中人,一邊喊著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邊走了後門。
    那我問你,若是這群氏族子弟他們有的子弟因為犯了觸碰大唐律令,準備將其捉拿。
    你若是李二該如何處理?”
    “賢弟,當然是該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
    “我剛說完上行下效,怎麽到了最後,這皇室中人為何犯了法,犯了錯,最後屁事沒有。
    而他們犯的錯誤比他們錯誤還要小呢,為何要付出這樣的代價?
    記住了,若是對於普通的百姓,還真的不敢說這句話,誰讓他們身份地位低下呢?
    但是對於那群氏族子弟來說,你認為他們會不會說出這樣的話語?”
    “賢弟,這?”
    這群氏族子弟,從古至今皆是如此,他們根深蒂固。
    除非是底下的老百姓開始領兵起義,把整個天下全部屠宰一遍,把這群氏族全部宰殺幹淨,徹徹底底的大清洗,也許才能把這氏族消滅。
    不過像這種情況下,整個大唐也將不複存在了。
    氏族和朝堂相互關聯,也並不是相互關聯。
    就如同隋朝覆滅了,但是這氏族還是存在的。
    反之,若是這群氏族不存在了,很大的概率這王朝也不會存在了。
    “可是賢弟,難道這群氏族子弟真的不能夠被鎮壓嗎?”
    “鎮壓,你拿什麽鎮壓?拿你的腦袋嗎?拿你的頭嗎?
    除非朝堂那邊有強硬的實力,不然的話絕無可能。
    所以這回歸到之前說的那番話,我問你,如果這事情這樣做了之後,會付出的到底什麽樣的代價?”
    “賢弟,這?”
    “賢弟,那你快快說說,這該如何才能把這些氏族給他鎮壓掉?”
    “怎麽你想聽?”
    “賢弟,你說說,你都已經開了這個頭了,你不把話說出來,我這心裏直癢癢。”
    “我跟你說,其實12個字就可以了。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把人治,盡量往法治上過度,往法製上靠邊兒。
    你想想還是我剛才說的那番話,他皇帝老兒的兒子若是犯了錯誤,該打的打,該罰的罰,該嚴懲的一概嚴懲。
    若是抓住了這群氏族子弟犯錯誤的那些人,我問你有人敢求情嗎?
    要是有人求情,是不是這皇帝老兒,可以直接拿出自己子嗣,或者皇室成員犯的錯誤,受到懲罰的事情說事兒?
    大家說好了,要共同遵守這項律法,難不成你還想著耍賴皮?
    我問你,到那個時候這事情處理起來不就簡單方簡單多了?
    你生氣又如何,屆時若是讓天下的百姓得知,我問你這個行會,他們會認為朝堂做的對還是朝堂做的錯?
    百姓雖然沒法講道理,但是他們的心中,其實也跟個明鏡似的。
    你要記住一句話,不要把百姓當成傻子。
    隻不過有些事情他們沒有這個權利,無法說得上話罷了。
    這樣一來,如果朝堂這邊有什麽事情,這百姓會不會奮勇當先,衝鋒在前?
    這?
    “你呀,好好的理解理解什麽叫上行下效。
    而且這個事情若是嚴格執行起來之後,對於整個大唐目前,乃至這10年,百年,都有著深刻的影響。
    叫天下為何曆代王朝不過300年的命運?
    到了後麵無非不就是前麵百姓有了土地,後來都被那群地主徹底的壟斷。
    百姓沒有了土地,就隻能出現矛盾,到時候矛盾便會進一步激化。
    再到最後所有的矛盾不可調節,也就隻能造反了。
    隻要一波造反了之後,緊接著就會不停的造反了。
    再到後來這個王朝也就怦然倒塌,如果法律能夠建立起來,上行下效。
    又有誰敢隨意的觸碰法律?
    若是觸碰了律法,將其斬殺,也無需聽任何人多做什麽解釋便能夠隨手的拿捏。
    這樣一來也許,我覺得這個王朝真的能夠扛得住,甚至打破300年的命運。
    聽到趙牧說的這番話,李二隻感覺大腦是在嗡嗡作響。
    自己可是從來沒有想過,這事情竟然會出現這般模樣。
    今日聽到賢弟所言,自己的腦海可謂是醍醐灌頂。
    如果說賢弟所言非虛,自己之前的想法定然會讓我大唐的未來,造成致命的一擊。
    “賢弟,聽你這麽一說,若是他們這300個死囚回來之後。
    還是該趕殺的就要將其斬殺,這才可以體驗到我大唐的律法嚴謹。”
    趙牧點了點頭了,讓他們這死囚能夠回鄉探望,已經是給他們大的恩賜。
    你感覺這群死囚可憐,但是他們犯下的那些錯,難道被他們禍害的無辜百姓就不慘嗎?
    每個人都是喜歡去可憐那些能夠看得見的摸得著的。
    就比如說有的人犯了錯,將會受到律法的嚴懲。
    有很多人卻同情心泛濫,認為這樣懲罰實在是太慘了。
    殊不知他們這群人,有的人之前所做的這些事更是惡毒,更是可惡。
    “賢弟,被你這麽一說,我突然悟了。
    我發現,這事情你不說也就罷了,每次隻要一說,這講的太有道理。
    讓我老李聽著,都不得不佩服,還是那句話,也不知道你這腦袋裏裝的到底是什麽。
    要不要撬開看看?”
    後麵那句自己在嘴裏小聲的嘀咕一通,緊接著嘿嘿一笑,又看向了趙牧。
    嗨,管他呢,愛咋地咋地吧,跟咱們也沒關係。
    不過明日我還得早點起床看看熱鬧。
    趙牧點了點頭。
    你隨意!
    賢弟我知道,咱們說的這些話,就是咱們當自己嘮嘮嗑。
    就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了,其他的那些事兒跟我們沒有關係了,我們一概不需要去搭理。
    你說我說的如何?
    “老李,你算是終於悟了,你要記住,這人很多時候就是這樣。
    在沒有實力之前,你說的這些話沒人會聽的。
    但是,若是你有了這個實力,你哪怕放的是一個屁都是香的。”
    李二聞言大笑了起來。
    賢弟所言,言之有理,哈哈哈哈。
    在趙家莊這邊閑聊完了,休息了一晚上,次日清晨坐上馬車,快速的往長安的方向奔去。
    抵達到長安城,來到了太極殿,抬頭看了一下長孫無忌。
    “輔機,你說賢弟說的那12個字,你可記住了?”
    “陛下,微臣已經記住了。”
    “來人傳朕的旨意,叫刑部官員前來見朕。”
    片刻,刑部的一眾大臣抵達到了皇宮,在太極殿見到了聖上。
    眾人來到皇宮其實也明白,陛下今日把他們全部叫過來有什麽事情。
    行了個禮,開口說道。
    “啟奏陛下,就在這兩日,陸陸續續的死囚已經回到了長安城。
    回到長安城之後,我們已經派人押送到的天牢。
    目前還剩下40多人沒有回來,不過今日是陛下約定的第30日。
    微臣覺得他們今晚宵禁來臨之前應該能夠回到長安城,還請陛下放心。”
    末了又加了一句話。
    “陛下,若是在宵禁來臨之前,他們這群人還沒有回到長安。
    微臣定當派人前去捉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