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俄國的慣性
字數:3781 加入書籤
其實奧地利帝國對於這一切早有準備,畢竟俄軍的名聲也是有口皆碑,弗蘭茨早就調撥了物資來應對這一切。
隻不過他也需要為慘劇所負責,因為弗蘭茨本有能力阻止這一切的發生,但他並沒有行動。
然而對於這些不願意接受奧地利帝國統治,想要成為俄國人的摩爾達維亞人來說,如果弗蘭茨不讓他們認清現實,未來他們將會遭受更殘酷的命運。
至於為什麽弗蘭茨能確定俄軍所過之處一定會發生暴行,而非斯拉夫兄弟之間軍民魚水情進而聯合起來對抗奧地利帝國?
抱歉,這是十九世紀。“匪過如梳,兵過如篦”這句話可不隻是在東方適用。
所謂的灰色牲口也不是一句玩笑話,俄國的士兵大多數來自於農奴,他們本身的社會地位就很低下,也習慣了被粗暴對待。
軍官們權力太過巨大且不受任何形式的約束,毆打、虐待、體罰,甚至直接處死士兵都是家常便飯且自身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俄國的宣傳、動員也是極其簡單粗暴就是直接將敵人妖魔化,異教徒和異端這兩個標簽好用俄國人就一直用。
這種長期的宣傳導致很多俄國人的思維僵化,認為世界非黑即白,他們打心底認為徹底殺死對方是必要的,並將自身代入成受害者,認為一切暴行都是為了複仇、為了正義、為了讓對方還債,他們幾乎沒有任何負罪感,所以所做之事通常也令人發指。
軍官們不在乎他們,士兵自己也不在乎自己,將其稱為牲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外俄國軍隊脫胎於蒙古,對所謂的劫掠有著自己的特殊理解,高級軍官也將其視為提振士氣的靈藥,甚至會鼓勵下級軍官這樣做來提升部隊戰鬥力。
最後說一點客觀原因,那就是俄國的後勤太爛了。
對於俄軍來說後勤不足的問題是常態,很多時候他們自己不想點辦法就要被活活餓死或者活活凍死,後世常將其稱為“緊急避險”。
沒辦法,俄國士兵隻有形式上的工資,畢竟他們要用自己的工資來購買食物、軍服、子彈、伏特加。如果自己不想點辦法,那麽基本的物資都湊不到。
然後為了一切都按照預想的方向發展,弗蘭茨還特意選了幾支剛剛從前線敗退下來的潰兵,他們雖然有長官率領,但麵對這些怨氣比鬼還大的敗兵,那些軍官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聖彼得堡,冬宮。
“那他們一定是遭到了屠殺和虐待被迫改教,被奧斯曼人逐出了自己的家園!”
尼古拉一世十分篤定地說道。
“沙皇陛下,我們沒有證據”
涅謝爾洛夫小聲提醒道。
“沒有證據?人數下降就是最好的證據!”
尼古拉一世憤怒地吼道。
“可陛下其他國家未必會相信,他們可能認為這隻是一個謊言”
“荒謬!”
尼古拉一世一把將桌麵上的東西全部推倒。
“你是說俄羅斯帝國百年來的堅持,羅曼諾夫家族幾代人所信奉的神聖使命都是謊言嗎?
他們有什麽資格大言不慚?”
涅謝爾洛夫縮了縮脖子,這種話他不敢接,但之前他說的也都是實情。
烏瓦洛夫公爵雖然看不上涅謝爾洛夫這種人,但事關俄羅斯的外交大計,有些話必須有人說出來。
“陛下,我們的敵人很多且強大,他們將不遺餘力通過造謠、誹謗將陷我們於不義。
英國人、奧斯曼人,還有其他可能的敵人會將我們稱為侵略者,而非信仰的守護者。他們甚至會聯合整個歐洲建立包圍網將我們圍困起來。
為此我們需要一個站得住腳的借口。”
“沒錯,陛下,烏瓦洛夫公爵所言極是!現在國際形勢複雜,英國佬和奧斯曼人早就對我們虎視眈眈,奧地利帝國也有可能趁機對我們落井下石。”
涅謝爾洛夫也趁機補充道。
其實從俄國的角度講,奧地利帝國才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如果發生戰爭,奧地利帝國無論是落井下石,還是袖手旁觀對於俄國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甚至是毀滅性的。
“不可能!東西羅馬分立對弗蘭茨也有好處!他不可能拒絕!”
尼古拉一世的話蒼白無力到他自己都不太相信,畢竟弗蘭茨已經多次婉拒了他的提議。
雖然距離停戰協議結束還有兩年的時間,但尼古拉一世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反觀奧地利帝國卻一直在做一些意義不明的事情。
“沒關係,會有理由的。”尼古拉一世略微思忖後看向柳拜公爵“你說是吧,柳拜公爵?”
柳拜公爵立刻打了一個激靈,然後鄭重地說道。
“在下定不辱命。”
尼古拉一世點了點頭,又看向其他高官。
“你們怎麽就不知道替我分憂呢?什麽事情都要我親自來嗎?”
俄國的高官們都低下了頭,尼古拉一世冷哼一聲。
“俄羅斯的行動不是為了俗世的名利,而是為了踐行我們的信仰和使命!凡是阻我收複山河者,亂我軍心者皆為俄國之敵!”
尼古拉一世的一通豪言壯語講完,眾人隻能微微歎息一聲,他們知道一切已成定局。
其實所謂的戰爭借口並不難找,畢竟俄國和奧斯曼已經打了數百年,彼此都對對方相當了解。
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此,關鍵在於對敵人、盟友,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
奧地利帝國的態度對俄國的前途來說至關重要,如果奧地利支持俄國,那麽神聖同盟依然存在,俄國至少很難落敗。
但如果奧地利帝國選擇袖手旁觀,那麽俄國就會陷入被動。如果選擇支持英國和奧斯曼,那麽俄國將不可能取勝。
而在俄國的高層看來,無論是奧地利帝國選擇袖手旁觀,還是加入英國一方都有著充分的理由。
因為在俄國高層看來奧地利帝國必然會與俄國爭奪巴爾幹霸權,這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結,更不可能允許俄國占領君士坦丁堡擴大影響力。
不過此時沙皇尼古拉一世正在興頭上,他們現在說什麽都是自討沒趣,好在時間還有兩年,可以慢慢遊說。
但尼古拉一世卻比較相信弗蘭茨對巴爾幹地區沒興趣的那套說法,畢竟幾次大戰奧地利帝國對巴爾幹的領土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興趣。
此外他相信,東西羅馬並立乃是雙方的夙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