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禦前答疑 書帖見解

字數:7371   加入書籤

A+A-




    經過我這樣一套神操作,直接將眾人搞的陷入了蒙圈狀態,周圍頓時一片寂靜無聲,偶爾才能聽到他人的呼吸聲。這就是劍走偏鋒,不按套路出牌,因為要表現的讓人印象深刻,絕對不能隨波逐流,那樣隻能是泛泛之輩了。特別是關鍵時刻,要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針對老爺子的個人愛好丹青筆墨和道教,綜合起來再給予適當性的總結。
    此時諸位朝中大臣心裏也在嘀咕,這不對啊,之前這個太子爺太平淡無奇了,總是窩在府邸內每天欣賞那幾條金魚,對任何政事都不感興趣,更不會介入朝堂之事,更何況對文化藝術和丹青筆墨更是反感和排斥,完全沒有皇上遺傳的一點基因,反而是皇三子趙楷史記:宋徽宗趙佶第三子,母為王貴妃,跟他的父親宋徽宗一樣,自小聰明伶俐,文彩非凡,又精通琴棋書畫,並且擅長畫花鳥,因此深得宋徽宗的寵愛。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趙楷偷偷參加了當年的科舉考試,竟考中了頭名狀元,宋徽宗得知後非常高興,但是他又怕被天下人說閑話,畢竟皇子考中狀元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於是宋徽宗就點了考中第二名榜眼的王昂為狀元,但實際上狀元仍是趙楷),在這方麵表現的很讓皇上喜歡,而且宰相王黼這個政治投機客,正是看到了這點,就不斷的背後唆使皇三子趙楷處處表現自己,而有意跟我這個嫡長子爭奪太子之位,此時除了蔡京,心中暗自竊喜自己站隊成功,估計宰相王黼是最失落的一位,內心冰涼至極,看來皇三子趙楷是徹底沒有希望了,其他諸位大臣還是觀望態度,主要看皇上的態度。畢竟這關乎到他們以後的政治生命問題,不可為不謹慎也。
    看著眾人這般表現,我心中不由感慨道,哎呀,這文人要是拍起龍屁,那簡直是登峰造極也,成語應用的個個到位,還不帶一點羞恥感,表達的如此清澈和直白,在下甘拜下風也。蔡太師就是蔡京,王宰相就是王黼,其他應該白時中、趙野、蔡攸、張邦昌等當朝重臣,都是權傾朝野的大人物。
    到了二樓,隻見寬大的房間內,正廳前麵正中央擺著個細長的玉案,玉案二側各有六張長方形的紅色桌子,看著油光發亮,估計是原木,雖然樸實無華,但是處處透露著一種原生態的古典氣息,隻見老爺子坐在正中央的玉案前,邊上圍著蔡京等眾人。我便趕緊雙手貼地下跪大聲道:兒臣拜見父皇,祝父皇龍體安康,心情愉快!隻聽見一個低沉的聲音傳來,皇兒免禮,上前來!我便匆匆快步上前,隻見邊上眾人都拱手向我行禮,我便一一點頭示意回複!
    此時此景要是我不說點啥,好像就顯的不合拍了,但是對於這些朝中重臣如此文雅的拍龍屁模式,我頓時便陷入了沉思,要咋樣才能將龍拍的啪啪響而又不失格調和優雅,又符合我太子爺的身份呢?馬上大腦開啟全速運轉模式,忽然想到老爺子不是深信道教嗎史稱宋徽宗在玉津園遇見神仙,作《天尊降臨示現記》。先後寵信道士多人,尤重林靈素,信其神霄玉清府的神話,以上帝長子長生大帝君自居,示意道錄、院冊封自己為“教主道君皇帝”。多次下詔立道學,設道經博士,設置道階和道官。下令編《道紀》和《道史》,整理校勘道經,雕版刊行了《政和萬壽道藏》。並自著《禦注道德真經》,《南華真經逍遙遊指歸》、《衝虛至德真經》和《步虛詞》等),
    於是便說道:正所謂道可到、非常道,致虛守靜追求的是人身與心和諧的生命超越精神,人道而言,學與吾不可高調宣揚,隻求心境的平和,所謂道法自然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倫理精神,隻求心靜而然,努力提升道法,直至天人合一才能達到無為而的境界!
    第二天當我睡的正香,突然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便很不耐煩的隨口說了聲,有什麽事。隻聽見屋外一個甜美的女聲傳來,太子爺,皇上召見!聽到老爺子召見,頓時嚇的睡意全消,立馬從床上蹦起來,隨即便打開房門,拿起洗漱用品簡單的、快速的洗漱起來,哎呀,這官大一級壓死人也,畢竟以後的幸福還得靠老爺子,這該死的睡懶覺習慣,從跑業務開始就形成了,想不到穿越也把這壞習慣給帶過來了,隨後四香進來便是一陣手忙腳亂的更衣穿戴,然後我也來不及吃飯,順便拿了桌上的糕點啃了幾口,並匆匆跨房間而出,跟著前來召見的內侍,帶著四香及侍衛長張恒安排的四個侍衛就出發了,一路過通極門、崇政殿門、進迎陽門,來到一座高大宏偉、氣勢磅礴的綠瓦紅門的建築物前,隻見樓宇正門的牌匾上書寫“太清樓”三個大字,隻見領頭的內侍對我說道:太子爺請稍後,奴才這就進去通報。不一會兒,隻見太清樓內傳來高尖細長的喊聲,有請太子爺,這該死的宦官聲,聽著感覺不大舒服,隨即留下隨從,跨步進去,隻見門內左側有個小內侍俯身說到:太子爺您這邊請,我便按著他的指引放心順著樓梯就蹬蹬向樓上行去。
    【大觀貼】詳細解釋:【大觀貼】,是北宋的書法官刻叢帖,刻帖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複製書法範本,用來學習書法,同時也留存前代聖賢的墨跡,最早的刻帖是【閣帖】又叫【淳化閣帖】,同樣是十卷,是宋太宗的時候他組織人手摹刻的曆代書法叢帖,從【閣帖】開始,就正式出現了各種文化閣帖,並形成了一種傳統,每個朝代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刻帖,比如明代文征明,就有【停雲館帖】,清代就有【三希堂法帖】等等,甚至私家也有各種刻帖,文征明那個【停雲館帖】就屬於私人刻帖,所謂“帖”除了是法帖和書法原帖的意思以外,就是指的刻帖,就是在當時沒有複印機也沒有照相機的年代裏,對書法作品非常好的也是非常高效的傳播方式,刻帖的收藏也成為後世皇室貴族和文人雅士們的重要收藏品種之一,同時也是學習書法的最佳範本之一,也成為保留前賢書跡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現代人學習書法的必修課之一。但是之前的【淳化閣帖】到宋徽宗的時候,原版已經毀的差不多了,也沒有辦法再繼續拓印了,在大觀三年1109年3月)的時候,他下詔讓隆大淵主持,重新把宮裏收藏的這些前賢法帖進行整理,重新刻了一部,內容上跟【淳化閣帖】有所不同,並糾正了【淳化閣帖】中的一些錯誤,還讓蔡京書寫款識標題,這就成就了北宋的這部著名法帖【大觀貼】又名【太清樓帖】或【大觀太清樓帖】。在古代收藏碑帖,欣賞碑帖,都屬於讀書,而且是更高級別的讀書,加上藝術鑒賞,這種形式在全球也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中國文化所獨有的,而相對於現代的讀印刷書才叫讀書,就顯的有的狹隘了,比起宋代來說,我們格局小了,在宋代讀碑帖也是讀書,你看畫也是讀書,讀書的同時可以學習多種藝術形式,事半功倍,這就是中國文化所獨特的地方。
    太清樓詳細解釋:北宋的太清樓是皇宮內廷的一個建築是宋代的皇家圖書館,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太清樓、宣和殿、秘閣這三個地方都是皇家藏書的地方,太清樓主要收藏四庫書、經史子集、天文書、圖畫等等,還有就是宋朝第二代皇帝宋太宗的文章和親筆書法作品,這裏收藏了太宗的數百卷詩文、書法的原稿和手跡。宋徽宗還搜集道經重修編撰了一部新的【道藏】,並且對道經分出等級,這就是【政和萬壽道藏】,整個【道藏】在福建雕版,然後運到京城印刷成書,這是曆史上第一部印出來的【道藏】,以前不管是唐玄宗時期還是宋真宗時期的都是手抄本,還組織道教中人編寫【道史】和
    【道典】還設立道錄院,還將之納入當時的官學體係。在醫學的圖書方麵,組織編撰了【聖濟總錄】,一共二百多卷,這裏麵就保存了大量的醫藥理論和經驗,藥方將近二萬,這些藥方主要不是湯劑,而是可以製成顆粒的藥丸、粉末狀的散、黏糊糊的藥膏等等,還包含運動、飲食、針灸等的治療方法,甚至還有方士進獻的方術,也附錄在裏麵。另外還組織編撰【重新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一共有十二位醫官參與修訂工作,這是宋代之前的中草藥方麵的重要文獻。另外還設置了“安濟坊”就是依靠寺廟、道觀設立的醫院監療養院,並且為病人建立“病例”,這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病例。
    說到這裏,剛才還眯著眼睛暗自慶幸的蔡京便神助攻說到:啟稟皇上,剛才皇上之言讓臣茅舍頓開,太子爺此番表述確實令臣等豁然開朗也,曆朝曆代的文人墨客,其書法就是書法,繪畫亦就是繪畫,而將其書法和繪畫融入一體的,聖上乃古今第一人備注後世評價:詩書畫印為一體的藝術形式,在中國畫繪畫藝術中占有主導地位。作為中國繪畫藝術特色的“詩書畫印”一體化,同西方藝術有著明顯區別。宋徽宗趙佶對“詩書畫印”的融合運用達到了一定高度,強調書法與繪畫的關係,為後來繪畫的成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皇上的作品大大突破了古人,詩、書、畫、印一件不缺,題字時會寫天下一人的禦押。題字落款文字布置可謂錯落有致,詩情畫意的意境令人難以忘懷。精美的繪畫配以飄逸瘦勁的書法,畫麵的安排非常的老道成熟,詩的位置安排的非常的巧妙,落款與印章也用的恰到好處。詩、畫、款題與印章構成一個非常穩定的三角,畫麵既豐富又有畫麵動感構圖疏密有致,給人以一種和諧的美感。皇上的花鳥題材代表作品《芙蓉錦雞圖》是詩書畫印一體化接近完美的一種融合,上有皇上獨特的瘦金體書法詩跋題款。
    綜上所述看來,這就是皇太子所言的文化藝術的最高境界無為而治。而能將文化藝術和道教融合貫通,提煉其精髓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者,讓老臣等受益匪淺,久久體會不能自我,真乃妙哉也。經過蔡太師這麽一點明的神助攻,老爺子便不斷的微笑點頭示意認可,便說到:我朝曆來主張文治為先,諸位皇子也不例外,為了表彰皇太子的卓越表現,亦為天下讀書人做出表率,特冊封皇太子趙桓從今日起提舉皇城司皇城司前身係武德司,武德司起於五代,其名稱出現可上溯至五代後唐:武德使史彥瓊者,以伶官得幸,帝待之以腹心之任,都府之中,威福自我,正言以下,皆脅肩低首,曲事不暇;至後漢隱帝誅殺權臣,乾祐末,隱帝用武德使李業等謀,誅大臣楊弅等,武德使為皇帝爪牙,權柄甚重,牽製“宿衛諸將”和樞密院。宋承後周,太祖幕府舊僚王仁贍授武德使上嚐遣武德卒潛察遠方事。王仁瞻之後,武德使先後由劉知信和王繼恩出任,皆戚裏致貴,尤被親任,中外踐曆,最為舊故。時人稱太祖采聽明遠,每邊閫之事,纖悉必知,多賴武德司刺探之功。太平興國六年981)十一月十日,改武德司為皇城司),以示獎勵,皇三子趙楷遷封太保。
    這話一出,眾人皆知道咋回事了,這是皇上在進一步考驗太子的政務能力,讓其深度參與朝務,考察其政治手段和智慧能不能把握全局。另外宰相王黼此時心裏已經結冰了,看來皇三子趙楷已經徹底沒有希望了,其皇城司提舉也被撤了,遷封太保,這是明升暗降,這太保沒有任何實權,隻是一種政治象征而已,而皇城司可是實權部門。看來這次政治賭博沒有賭對,得趕緊想辦法向皇上和太子爺靠攏。想到這裏,便帶頭跪下高聲說道:皇上聖明,恭喜皇太子提舉皇城司。
    眾人皆不甘示弱,便紛紛下跪向我道喜,我便從容的一笑趕緊下跪謝恩:兒臣謝父皇隆恩。說完便著實的向地板上磕了個頭,內心卻無比歡喜,這頭磕的有得勁了,隻聽見哐當一聲響,老爺子見我如此感恩和真誠便心疼說到:皇兒及諸位愛卿免禮,皇兒先下去領封,朕與諸位愛卿繼續雅集也。
    我跟眾大臣便紛紛起身,然後又是對著老爺子低頭曲身拱手行禮告辭,便緩慢後退,再轉身在小內侍的引導下下樓梯而去。
    而此時老爺子心中也是跌宕起伏,這小子自從上次京師地動被金魚缸砸了腦袋之後,表現很突出、很反常,難道以前那種默默無聞都是在猥瑣發育嗎?按目前看來,這小子還是非常符合我的胃口,也完美的繼承了我的藝術細胞,畢竟是立了將近十年的皇太子,又是嫡長子,祖宗禮法不可違,天下臣民意願不可違也,還是得考驗下其政治智慧和執政能力,至於黃三子趙楷,還是讓其安心的做個快樂王爺為好,畢竟這是違背祖製和民意的事。想到這裏便微笑的說道:皇兒此番見解,確實非常難得,這得意境需要極高的底蘊和休養才能悟到,更難得是將丹青筆墨和道教精髓融合在一起,這就讓朕非常的意外和欣喜,實在難得,朕心甚慰也。
    這是道家精髓的一段話語,當文化修養特別是筆墨丹青到達一定的境界,其雖然還不能達到真正的筆由心生、筆隨心動,但是其內心一定是到達了非常平靜和平和,才能全心專注去書寫描繪,心若是有雜念,必然會影響其發揮。所以向老爺子這種能創造出屬於自己字體的頂級書法名家,自然在行書的時候追求心境和一,心靜則自然,自然則和諧,和諧則無為,無為則特度。這就是藝術文化人創作的最高境界。言外之意也是本太子是個低調而內斂的文化人,不像皇三子那樣愛表現,本太子非常好的遺傳了老爺子的藝術基因,但是本太子追求的是內心的平和,藝術和文化的修為是為了讓人心境平和,教人遵循自然法則,不可為了表現而表現,本太子要自我化育、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從而達到文化藝術的最高境界無為而治。
    另外組織人手編撰了【秘書總目】,一共著錄五萬五千九百二十三卷,在收書總量上已經超遠了唐代【開元四部錄】的規模。所以從文化藝術來說,宋徽宗確實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加上本人的藝術修養非常之高,從而造就了北宋空前絕後的藝術文化,但是宋徽宗忘記了他的職業和身份,他是一個皇帝,勤政理政才是正事,玩藝術應該隻是業餘愛好,但是宋徽宗把藝術文化當一個主業來玩,太熱愛藝術文化了,而且還玩的非常嗨,玩過頭了,直接把當時全球第一大上市公司大宋公司玩沒了,那可是苦了億萬大宋底層百姓和中產階級造成了曆史有名的第三次衣冠南渡)。
    緊張的一口氣說完,不禁感歎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還好憑借記憶,能大概說出這大觀帖的來曆,要不然今天肯定醜大了。並將書籍輕放於桌上對拱手對老爺子說道:啟稟父皇,兒臣不才,還請父皇多多指正。說完並收腳並攏,挺拔身姿站好,雙眼微微望著玉案前靜坐的老爺子,等待著老爺子的命運主宰。
    片刻後,隻見老爺子麵帶微笑對著眾位朝中大臣緩緩說道:蔡太師、王宰相、白執政、趙執政、蔡執政、張執政,朕沒有說錯吧,吾兒在文化藝術上的修養和造詣,也是完全繼承朕的衣缽,剛才一看書名,就能把整書的來龍去脈及相關刻帖都說的清清楚楚,想必也是熟讀此書,眾位愛卿以為咋樣?
    到了玉案前,隻見老爺子手指著桌上一書,對我說道:皇兒的桃花庵詩非常不錯,皇兒看看此貼如何?我在心裏暗道,這不好,又是一道考驗題,便定睛一看,隻見桌上放著一本黃色的書籍,左上角書有大觀帖三個大字。心想,這又是在考驗我的藝術細胞啊,我便俯身雙手捧起書籍,搜刮了下大腦細胞,片刻便娓娓說道:啟稟父皇,此書乃父皇的嘔心瀝血之佳作大觀帖,比之前我朝太宗的【淳化閣帖】版式比不一樣,排版更高些也更科學合理些,特別是在摹刻方麵比之前的【淳化閣帖】更精準、更細致,刻的更好,筆法的這種使、轉、縱、橫體現的更明確。此【大觀貼】共有十卷,卷後的這個時間款,卷裏麵的標題,書家的名銜、卷數、甚至刻工的姓名等等,這些都是蔡太師的手書。第一卷為曆代帝王法帖,此卷收入從漢章帝開始一直到陳永陽王共十八位帝王的書法,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是曆代名臣法帖,主要收入後漢崔子玉到唐代柳公權一共六十七位大臣的書法,第五卷是曆代諸家法帖,收錄了從倉頡到夏禹,一直到無名氏一共十六個人的作品,第六卷、第七卷、第八卷、主要收錄了曆代名臣法帖,實際上全是王羲之的,第九卷、第十卷,也是叫曆代名臣法帖,實際上都是王獻之的作品。
    【大觀貼】簡介:宋代開始有了真正的刻帖。現存最早的刻帖,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皇帝趙炅匡義)命翰林侍書王著摹刻的《淳化閣帖》簡稱《閣帖》)。該帖共十卷,收入法書400餘件,在曆史上非常有名。但是,由於尚在初創階段,《閣帖》的摹刻技藝還不夠十分精良,頗有失真之處;在編輯方麵也存在著不少學術性錯誤前人多將這些錯誤歸咎於王著,但據啟功先生考證,南唐後主李煜曾用“向拓”法集摹曆代法書,成“仿書”十卷。此即《閣帖》底本,王著照本上石,實不能負其錯誤之責)。更令人遺憾的是,《閣帖》刻在棗木板上,不能耐久。曆經百年,至宋徽宗時已皴裂不能施拓一說是遭火焚毀)。因此,宋徽宗遂又修訂重刊《閣貼》之舉。
    有了此番老爺子的神助攻評價,我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心裏便在想,還好這關應該是過了,聽剛才老爺子的問話,目前這裏眾人可是大宋的常委會全體成員,代表著目前大宋最好的決策機構,哪個都是隨便一跺腳,京師都要地震的主。看來老爺子經常跟他們在此雅集文人雅士吟詠詩文,議論學問的集會,雅集都是吟詩作文唱主角,雖然現場會有其他雅文化元素諸如:琴、棋、書、畫、茶、酒、香、花等參與,但隻是配角。)。
    聽皇上都這麽評價,眾人哪敢反駁,雖然有愛屋及烏的成分,但是太子爺這番表現畢竟合格了,不像之前那樣木訥和對文學藝術不屑及反感。連皇上都肯定了,這些朝中大臣個個都是人精,哪裏還有人反駁呢,便見眾人紛紛下跪附和說道:皇上洪福齊天,才華橫溢,集曆代之精華,創萬世之楷模,讓臣等望塵莫及,皇太子學富五車,令臣等汗顏!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