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地方行政 軍政分離

字數:3754   加入書籤

A+A-




    京西北路下轄二府八軍節度一軍二監,既河南府(阜財監)、潁昌府(忠武軍),滎陽府(奉寧軍)、滑州(武成軍)、孟州河陽軍)、蔡州(淮康軍)、陳州鎮安軍)、順昌府順昌軍)、汝州(陸海軍),永安軍,信陽監。京西北路272萬人口),治所在河南府今洛陽),下轄河南、潁昌、淮寧、順昌等府,鄭、滑、孟、蔡、汝等州,駐紮有信陽軍。該道麵積80892.73平方千米,戶數545098戶,每平方公裏戶數6.7戶,每平方公裏人數33.7人。人口密度為中等。
    河北東路下轄一府五軍節度七州五軍一監,既大名府,澶州鎮寧軍)、滄州(橫海軍)、冀州(安武軍)、瀛州(瀛海軍)、德州(將陵軍),博州、棣州、莫州、雄州、霸偶、濱州、恩州,永靜軍、保定軍、信安軍、德清軍、保順軍。河北東路334萬人口):治所在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縣),下轄大名、開德、河間等府,滄、冀、博、棣、莫、雄、霸、德、濱、恩、清等州,駐紮有德清、保順、永靜、信安、保定五軍,該道麵積60183.11平方千米,戶數668757戶,每平方公裏戶數11.1戶,每平方公裏人數55.6人。人口密度為稠密。
    全國還是按京畿路,下轄一府一軍,既開封府,汴京禁軍。人口約230萬,是朝廷政治中心開封府所在地,麵積17149平方千米,戶數261117戶,每平方公裏戶數15.2戶,每平方公裏人數76.1人。人口密度為朝廷人口最稠密的區域之一。
    蔡京所說的這些部衙,雖然已經有很多都是直接向我負責及匯報,但是如何直白說出來,我還是感覺有點露骨,畢竟這樣我就大大加強了其皇權,等於權力完全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官員隻能跪拜執行,但是有時涉及到自身利益,特別是政治,就是這麽的直白。將朝廷的行政、軍事、經濟、司法、教育等一手抓,這也是在如今這個非常時期下而采取的不得已辦法。畢竟朝局要是在這樣鬆懈下去,沒有高度的中央集權,沒有舉國之力去處理這些曆史遺留下來的頑疾,將很難使大宋帝國鳳凰逆磐重生。
    京東東路下轄一府三軍節度四州一軍一監,既青州府,濟南府(興德軍)、青州(鎮海軍)、密州(安化軍),沂州、登州、萊州、濰州、淄州,淮陽軍,清平監。治所在濟南府今山東濟南),下轄青密沂登萊濰淄等州,駐紮有淮陽軍,麵積95994.09平方千米,戶數817355戶,每平方公裏戶數8.5戶,每平方公裏人數42.6人。人口密度為中等。
    京東西路下轄一府六軍節度三州一軍一監,既應天府(歸德軍),襲慶府(泰寧軍)、徐州(武寧軍)、曹州(興仁軍)、鄆州(天平軍)、襄邑府保慶軍),濟州、單州、濮州,廣濟軍,萊蕪監。京東西路263萬人口),治所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下轄應天、襲慶、興仁、東平等府,徐、濟、單、濮、拱等州、駐紮有廣濟軍,該道麵積57111.95平方千米,戶數526107戶,每平方公裏戶數9.2戶,每平方公裏人數46.1人。人口密度為中等。
    隨著宰相王黼的政治生涯落幕,同時也就代表著一個新的勢力的崛起和皇權的進一步加強。而此時蔡京也從剛才的複雜情緒中走出來,便整理下情緒啟奏道:啟稟皇上,三省六部製度的落實,將大大簡化朝廷中央的行政效率,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的行政體係,老臣認為宜將其他部衙做也做簡化處理。具體老臣認為將負責教育的國子監、負責糾察的禦史台、負責秘書的翰林院、負責監察的大理寺、負責經濟的交子院、負責外交的外事院及負責情報的皇城司等部衙也向九寺一樣,也直接向皇上。如此一來,以方便皇上的決策,將朝廷具體事務緊密整合在一起,同時各部衙將更加簡化和有效,沒有了之前的繁瑣程序,對朝廷的令行政達將起到非常好的正麵作用。
    京西南路下轄一府五軍節度二州二軍一監,既襄陽府,房州(保康軍)、鄧州(武勝軍)、均州(武當軍)、金州昭化軍)、隨州(崇義軍),郢州、唐州,棗陽軍、光化軍,保寧監。京西南路236萬人口):治所在襄陽府今襄陽),下轄鄧、隨、金、房、均、郢、唐等州,駐紮有光化軍,該道麵積111104.41平方千米,戶數472358戶,每平方公裏戶數4.3戶,每平方公裏人數21.3人。人口密度為稀少。
    在內侍官宣布了一係列的部衙職能之後,殿內便響起眾臣的一致口號:皇上聖明,下官遵旨。接下來便是對全國地方行政體係改革商議。還是蔡京先出列道:啟稟皇上,諸位同僚,朝廷中央行政體製改革到此就告一段落,以後根據實際需要再進行規格和調整,目前老臣談下對於地方行政體製的改製意見,此次改製總體目標是簡化地方政府的行政流程,為更好的發展地方經濟做鋪墊。
    具體是先對路一級的行政體係進行改製,以前路一級的行政是中央直轄提舉常平公事、提點刑獄公事、監司轉運使,分別負責每路的倉儲、刑獄、財賦和監察職責,具體是轉運使俗稱漕司,監督路內各州將賦稅上交朝廷,提點刑獄公事簡稱憲司監督路內各州的司法情況,複審各類司法案件,提舉常平公事簡稱倉司監督管理路內各州農業生產,茶業、鹽業等各類生產事務,負責管理路內的政府田產,民間物質供給和賑災慈善事務。另外路一級執掌民事和軍事的是帥司安撫使,其具體職責為了解、檢查、監督路內各州的民政、軍政、司法等各種行政事務和各州官員的活動。帥司安撫使下麵設置管軍幕職官、管地方事務曹掾官若幹,協助帥司安撫使管理本路內的軍民事務,另外則是馬步軍都總管司,執掌一路的禁軍及廂軍。這樣的行政體製導致路級的事務管理混亂,朝廷中央直屬官員和地方行政長官相互重複職能,也是嚴重弱化了地方行政長官的權力,為了進一步統籌協調路級的行政管理體係,特建議將朝廷直接任命及委派的提舉常平公事、提點刑獄公事、監司轉運使三個職位,納入路級行政長官帥司安撫使的下麵,統一歸帥司安撫使負責管理,同時實現軍民分離,將帥司安撫使下麵的管軍幕職官納入執掌軍事的馬步軍都總管司下麵。這樣就完成形成了軍、政分離,從而實現了路一級行政體製由路帥司安撫使負責民事,馬步軍都總管司負責軍事,民事方麵隨職能的不同,分屬朝廷各對口部衙管轄,人事任命由皇上親任,而軍事方麵的馬步軍都總管司納入樞密院管理,而目前的尚書省兵部對其後勤負責。
    有了之前的經驗,眾人對於這些部衙對自身利益有好處,而且能直接向皇上負責的好事,當然舉手讚成,所以很快便形成統一意見。而後便是內侍官的總結陳述,隻聽見一聲略帶沙啞的聲音再次響起道:經過朝議決定,朝廷教育總負責機構為國子監,對全國的教育負責,並執掌京師及各州、府、監、軍、縣的教育事業和有關教育的一切事務。其國子監酒祭一職不再由朝廷大臣兼任,朝廷將另擇教育專業人士任命。目前國子監由司業權邦彥全權向皇上負責。
    依舊唐製,朝廷設立的禦史台下設三院,依次是台院、殿院、察院,還是設禦史中丞一職總領。禦史台為朝廷最高司法監督機關,禦史中丞直接向皇上負責。大理寺為朝廷最高審判機構,設卿一人寺之長,少卿二人,直接對皇上負責。翰林學士院為皇上起草製誥赦□、國書和宮廷內所用文書,直接向皇上負責。樞密院為全國最高軍事管理機關,設置樞密院使及副使職位,直接對皇上負責。交子院為朝廷最近經濟部門,負責統籌全國的經濟、金融的政策和製定,目前設尚書一人及侍郎若幹,直接對皇上負責。執掌朝廷外交事務的為外事院,目前設尚書一人及侍郎若幹,直接對皇上負責。執掌全國情報的部衙為皇城司,直接對皇上負責等等。
    而對於路下麵的府、州、軍、監還是按原來的設置,行政長官知府、知州、知軍、知監負責民事,設次府、通判等職負責監督,兵馬都鈐轄管理其行政區內的軍事,分別對路級的長官負責,知府等地方行政長官主要職責還是宣布皇帝的命令和朝廷的法規,督責民眾從事農業生產,管理征收上來的糧食、財務和服勞役的民工等。審理刑事和民事案件,維護地方治安,表彰孝敬父母、按儒家倫理標準處理家庭人際關係的模範等。其副職通判等還是負責裁處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聽斷及監督。
    最後便是縣級行政體製,其主要還是由知縣掌民政司法、財政,縣丞為其副手,縣尉掌閱習弓手維持治安,主簿掌出納官物,銷注簿書,監掌管理區域內各類場務等等。知縣還是負責宣布皇帝的命令和朝廷的法規,督責民眾從事農業生產,負責征勞役、收賦稅的各項工作,審理當地刑事和民事案件,維護地方治安,救濟災民,表彰孝敬父母的模範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