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後娘難為!
字數:4222 加入書籤
也就是兩個小孩引起的熱鬧,當時那孩子他娘還找來過齊家,大家也都記得這事。
就是沒想到,族裏族親的,都過去這麽久了,這趙族長還記恨著呢?
自家老頭被趙族長訓斥一頓的事,她想起來就生氣。
幹脆轉身使了個眼色,婆媳三人也出門去了。
如今再看看這邊熱鬧的場景,又覺得活該。
賺不到錢,也不怪自家人,都是族長的問題。
趙婆子在廚房裏站了會,覺得齊殊確實用不到她們,反而三個女人在這裏還有些礙手礙腳的。
瞧見趙泠的震驚,趙婆子又是自豪又是得意,卻也不忘壓低聲音叮囑:“都是公中一起攢的,不是娘的私房。若是娘自己的錢,這就給你了也不用你還。但這些錢,有你大哥二哥的。以後分了家,多多少少得給人家分點,免得在背後又說我這後娘心黑,待繼子苛刻!”
說到這裏,趙婆子的聲音不自覺壓低,整個人的臉色也不大好看。
【其實感覺趙婆子也挺不容易的】
【每個時代的後娘都難為,唉……】
【其實站在她的立場上來說,她也沒有那麽討厭】
【是的,比天底下那些動不動打死孩子的後娘好了很多】
【趙婆子就是嘴碎愛罵人,大是大非上好像也沒有太過分】
【你們別是洗白了趙寧寧,連她娘都要洗白吧?】
【別忘了,趙婆子先前經常打小禾】
【唔,打小禾這件事,的確是不可磨滅的汙點】
【可大家換個思路想想,一個總和長輩頂嘴甩臉子的小孩,該不該打?】
【哇你這麽一說,我忽然……覺得小禾也該打】
【不討論小禾該不該打吧,時代不同折射出來的東西也不同】
【是的,在小禾這個時代,小孩子就是要順從父母和長輩】
【所以我們看小禾覺得她沒錯,但從趙婆子的角度看小禾,就覺得她有問題】
【你們討論的好高深,但是我們能不能,別討論一個老太太嗎?】
【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
趙泠不知直播間眾人的議論,卻是在聽到趙婆子的話後,沉默了一會。
從撰書者的角度來看,趙婆子母女就是活生生的反派。
一個自私刻薄,一個惡毒懶惰,展現出來的全是人性的劣點。
但人的本質就是複雜立體的,沒有一個人會是平麵性質的,也不會是單純的好或是單純的壞。
不論趙婆子對外人如何,她對趙寧寧的愛,卻是掏心掏肺毫無保留。
而且就方才說的那番話來看,她其實也在盡力做好一個後娘。
可人心都是偏的,她有自己的親生兒子和女兒,又怎麽可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趙泠突然歎口氣,看著趙婆子道:“娘,這些年你辛苦了。”
後娘難為,真是後娘難為啊!
這四個字說出來容易,其中的辛酸和委屈,又有多少人能知道?
誰當年還不是個善良活潑的小姑娘呢?無非是被生活逼成了這樣罷。
這世間,真要感同身受,那實在太難了。
趙泠這一句話,說得趙婆子愣了片刻,突然就紅了眼眶。
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麽回事,隻覺得鼻頭酸澀,心裏也難過的很。
嫁到趙家這麽多年,人人都隻知她難纏是個刁蠻刻薄的潑婦,卻不知道她的日子有多難過。
那會兒剛嫁過去時,趙家什麽都沒有,一窮二白,隻有一大兩小等著吃喝的男人。
趙老頭性子木訥,隻懂得幹活也不會體貼人。趙老大兄弟倆彼時還是小少年,對她這個後娘滿是敵意。
她又要忙裏又要忙外,伺候完老的伺候小的,再多的耐心和柔情也用光了。
什麽要對繼子好,要視如親生……
這些在婚前牢記的話,在經曆了婚後一地雞毛的日子後,全部被拋在了腦後。
那會兒,她隻想著咬牙扛下去,不叫人看了笑話,也要把日子逐漸過好。
好在趙老頭聽話,兩個繼子性情也算憨厚,趙家才有如今這般光景。
若是放在先前,恐怕到現在還窮得兩人同穿一條褲子呢!
可這些委屈和心酸,趙婆子對誰都沒說過,她到了這把年紀,覺得有沒有人理解已經不重要了。
隻要兒女過得好,她都無所謂。
可她的女兒,卻突然對她說出了那句話……
趙婆子終於忍不住老淚縱橫!
而且她手上錢財有限,前後也就攢了二兩多銀子。
光是這些皂莢,基本上都要全部耗光。
趙婆子一聽,就知道她缺錢,思來想去,把趙泠拉在角落裏壓低聲音道:“你需要多少錢?娘這裏有六兩銀子,都借給你使。”
問話的婦人和其他人對視一眼,也不再說什麽,隻是出了大門後,又湊在一起竊竊私語起來。
今日來送皂莢的人特別多,得虧娘家人多力量大,趙泠花了近一個時辰左右把所有東西清理完。
等送走村裏人後,關起大門一查賬本,發現光今日上午就送來了兩千四百斤左右的皂莢。
別說達一個月的標了,她這半天就超量。
趙泠累癱在地上,抹了把汗說道:“皂莢是差不多收夠了,可別的東西還沒開始收呢!”
記恨歸記恨,怎麽還攔著村裏其他人賺錢呐?
楊氏在旁幫忙,聞言替自家婆婆接了話:“我公爹去族裏說過了,隻是被族長罵了回來。小姑子與族長家有些齟齬,約莫是對方還記恨著呢!”
趙泠聽著,驚了一跳:“娘都攢了六兩銀子了?”
在鄉下,能有二兩銀子都算是一筆巨款。誰料這趙婆子不聲不吭的,卻足足攢了六兩。
河東村的人都覺得很驚訝,有些嘴快的,就對著趙婆子道:“你閨女嫁來齊家這麽些年,第一次瞧你們娘家人全部齊齊整整的過來。”
趙婆子聽到這話不大開心,但想了想別人也沒說什麽,就含糊道:“是了是了,先前忙著……”
院子裏的人還很多,趙婆子也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麽,索性去幫忙裝皂莢。
林氏和楊氏見狀,更是不敢閑著,隻要看到有活兒就立馬搶著去幹。
又有人問道:“齊家娘子收皂莢的事,你們河西村人不知道嗎?今日怎麽瞧著都是我們村的,你們村一個人都沒有。”
提到這事,趙婆子就不大想開口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