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陰神三難

字數:4317   加入書籤

A+A-




    在張堅授意之下,各郡紅蓮使者,統領分別開始收縮勢力,將一部分骨幹化整為零散入各地。
    僅僅餘下一部分純粹的世俗道人留守宮觀。
    以此應對這一次朝廷的掃蕩。
    ……
    而此時有了第一次朝會的經驗,張堅很輕鬆便是將這“天子秘書”的職能拿起來。
    文體院之內,張堅周身繚繞著一層濃烈的靈光。
    社稷乾坤靈機宛若被開了幾個泉眼,湧入到他的體魄之內,周身百竅深處法力流轉,這比單純依靠著丹藥,天材地寶修行還要來的更加便捷。
    他丹田深處的金丹在緩緩圓潤成長起來,金丹周圍浮現出一圈圈靈光。
    內裏另有諸多符篆虛影成形,那都是張堅參悟天地至理凝聚成形的術法,不少術法雖然還未成形,但卻也有著極大的潛力。
    威能巨大!
    這些術法的深化則是需要他繼續積累天地感悟,將它們凝聚成形。
    相比起這些未曾成形,或者剛剛成形的術法,他體內另外數門金丹級別術法已經完全修持圓滿,包括九霄乘風禦雷法,青冥風行術,聖德洗劍訣,淨魂法咒。
    亂星訣中的散形所對應的一百零八道主星玄妙,也全部為他參悟完成。
    這亂星訣的確是博大精深,依照著張堅如今的領悟能力,也是花費了如此之久,才能將一百零八道星辰道圖玄妙全部領悟。
    其實還包括了諸多劍術兩兩組合,三三組合,以及多種組合的情況。
    這道劍術需要的計算多的不可思議。
    也就是他這般神念強大,悟性變態才能在一年之內完成參悟。
    換了其他金丹級別修仙者,沒有數十年,上百年一日的堅持,未必能完成第一式的參悟。
    當然,它的威能勿用多言!
    而後麵第二個境界四象實則是陰神階段的強橫術法。
    這是張堅接下來需要攻堅的方向。
    得益於在桐山傳功殿內的遠程聽道,張堅在符文識讀一道上精進非凡,張堅感覺縱然是陰神級別術法,應該也可以參悟修行。
    陰神術法需要陰神本質。
    金丹境界的修仙者欲要衝擊陰神境界,需要金丹丹氣圓融,隨後連續度過三次特殊的劫難,才能讓靈魂融合金丹,孕育出陰神。
    這三次劫難分別是心魔劫中天魔纏身。
    風火劫中的陰火劫,惡風災。
    陰火,惡風都是冥冥虛空中吹來的無形災劫,那是受陰神出世,天地法則自然形成的對抗,正如嬰兒剛剛出生要麵對自然界的外在環境。
    不過風火劫要更為艱難一些,很容易傷及脆弱的陰神。
    張堅其實已經接觸過陰神尊者的陰神。
    其指的是蠱神的陰神。
    他也很清楚陰神的一部分本質,陰神沾染了一絲天地法則的力量,擁有一部分神性本質。
    這一絲神性本質,乃至自身修行的金丹術法和丹田法力賦予的。
    金丹修仙者需要依靠著自身術法圓滿,至少有一門突破至陰神級數,才能推動金丹蛻變為陰神。
    將那陰神級數術法鐫刻在金丹中,便可能引發破丹化神。
    而金丹境界修仙者凝聚出超越了自身階段的陰神級別術法,定會引來天地反噬,會率先降下天魔劫。
    研究出其中本質,張堅自然是知道怎麽應對。
    通常在這個階段,金丹修仙者會針對性的打磨自身道心,或者修行諸般壓製天魔,或者增幅自身靈魂,道心的術法,以此對抗無形域外天魔。
    或者煉製諸般降魔法寶。
    但張堅則是不需要這麽麻煩。
    身懷浩然正氣,天魔難侵。
    ……
    張堅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亂星訣或者四型社稷王鼎晉升為陰神級術法。
    理論上,晉升的陰神級別術法越多,金丹上鐫刻的天地法則越加濃烈,陰神成長會更快。
    但其實哪怕是沒有陰神級別術法輔助,張堅也能做到這種地步。
    他觀察諸般典籍,便能參悟天地至理,洞悉一部分天地玄奧。
    不過他所要做的則是將他們成係統的理順。
    ……
    時間在悄然流逝,張堅除了完成《大乾全書》的編撰,其餘時間要不然則是陪著齊玉華,過著平凡的歲月,要不然則是紮在文體院的南書房內,在六個書房之內遊走,領悟經典玄妙。
    這段時間對於張堅而言是充實的。
    南書房內那些典籍雖然大部分幹貨很少,但積少成多,對於張堅認識天地玄妙,有著極大的意義。
    當然重點還是在宗門傳功殿內。
    通識符文學之後,他的進步速度明顯有所增加。
    然而就在張堅兩耳不聞窗外事時,外麵的大乾朝堂之上卻是風起雲湧。
    從初夏開始泛濫的蝗災還在繼續爆發。
    洞神觀派出的兩位長老在驅使獸群進入北方地界之後,便是再無聲息。
    不久之後便是傳來兩位陰神長老隕落的消息,這引來洞神觀的大動作。
    聽聞洞神觀內諸多‘洞字輩’長老現身,齊齊往北方大地一行,回來之後帶回了不少修仙者的首級。
    不乏強者!
    但這種血腥鎮壓反而暴露了洞神觀的一些問題。
    洞神觀在少了洞神老祖鎮壓後,儼然如群龍失首!
    ……
    文體院之內,張堅此時周身繚繞著一層濃烈道韻。
    他此時放下手中一冊《玉聖手卷》。
    這冊《玉聖手卷》可不是大乾四處流傳的啟蒙讀物,而是洞神觀中道人留在鳳巢山中,原本用來鎮壓鳳靈山神的手卷。
    此卷為儒家大賢玉聖親筆!
    鳳靈脫困之後此卷便落入張堅手中,還曾做為龍宮賭鬥底牌!
    隻是未曾用上!
    張堅取用之後,從中獲益匪淺,尤其是對於浩然之氣的運用方麵,給他打開了一扇大門。
    他此時提筆寫來,便見浩然之火熊熊燃燒。
    虛空凝結字符,隨著筆墨注入到這道字體中。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隻是寥寥數字,仿佛看到天地間無窮浩然正氣共鳴化為一道長河奔湧湧入到十字中,有一種鎮壓天地妖邪的威力。
    十個字結束之後,張堅便是再沒有繼續撰寫。
    此時卻見南書房內,一道飄逸身影出現,望著那十個仿佛散發著光芒的字跡,眼前一亮。
    便是仍不住出言道:“張修撰,怎不繼續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