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重任在肩

字數:4275   加入書籤

A+A-


    雷響和雷光耀對視片刻,雷響微微地點了點頭。
    雷光耀起身,向會場的前後躬了躬身子。
    衝著朱日兵大聲道:
    “朱總好!簽什麽狀都可以,隻要能順利地完成任務。”
    朱日兵的嘴角翹了起來。
    “好!痛快!”
    嚴曉頻冷冷地聽著,轉頭看向朱日兵。
    當著與會人員的麵,朱日兵直接插話打斷嚴曉頻。
    這是極其不尊重自己的行為。
    且會議還沒到這個程序,朱日兵強行擠進來。
    眾人都緊張地看著嚴曉頻。
    可沒等嚴曉頻有所反應,雷光耀已經站起來回應了朱日兵。
    待朱日兵話音落下,嚴曉頻麵帶微笑,轉頭問朱日兵。
    “朱總,我可以說話了嗎?”
    朱日兵有些許的尷尬。
    可隻是一瞬,臉上露出不屑的笑容。
    “您請!”
    嚴曉頻轉向台下,半開玩笑。
    “你們看看,我這個一把手還得向二把手請示才能發言!
    說明了什麽?
    說明我是尊重我們的班子成員的。
    特別是咱們朱總,我更是尊敬有加。”
    一番話,暗諷了朱日兵的無禮不懂尊重。
    又解了自己被朱日兵搶台的尷尬。
    朱日兵聽話聽音,聽出嚴曉頻的意思。
    也不吱聲,一副誌在必得的樣子看著台下。
    嚴曉頻清了清嗓子。
    “同誌們,對於鬆嶺糖廠擔起的這個重任,我在這裏表個態。
    我會全力支持鬆嶺糖廠!
    雖然公司暫時沒有派人下去配合你們。
    但是,我們是你們堅實的後盾!
    在執行任務中,發現問題要及時向公司匯報,我們會全力以赴地支持你們。
    同時,公司各個部門,隨時要做好準備。
    如果有必要,隨時你們都要下到鬆嶺去,配合支持他們的工作!”
    雷響和雷光耀聽得心潮澎湃。
    特別是雷光耀,他愈來愈感到肩上的重任。
    這個重任,如果稍有閃失,不僅僅是他個人崩盤。
    雷響,甚至嚴曉頻也跟著爆雷。
    簡單地說了幾句,嚴曉頻繼續說道:
    “下麵請公司副總經理朱日兵同誌講話。”
    台下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
    朱日兵眉頭皺了皺。
    原來他在台上講話,什麽時候都是掌聲如雷。
    嚴曉頻任一把手後,連掌聲都沒有了!
    心裏有氣,卻也不好表現出來。
    嗡聲道:
    “我沒有什麽可說的!簽責任狀吧。
    下麵請總指揮雷光耀同誌和副總指揮雷響同誌上台簽責任狀。”
    雷光耀和雷響麵麵相覷。
    剛才朱日兵說要他們簽二份責任狀,具體是哪二個。
    朱日兵竟然沒說,就直接讓他們上台。
    雷響皺著眉頭不動。
    雷光耀已經站了起來。
    見雷光耀看向自己。
    如果自己再不動,雷光耀就尷尬了。
    雷響隻好站了起來,跟著雷光耀往台上去。
    到了台上,工作人員拿出四體責任狀,二本給雷光耀,另二本給雷響。
    雷響急忙打開。
    一本是確保關閉衛生紙小作坊順利完成責任狀。
    如果執行關閉過程中,出現突發事件,處理不當,有人員傷亡情況發生。
    副總指揮要負相應的責任,輕的給予嚴厲處分。
    重的負法律責任。
    另一本是關閉衛生紙小作坊後,如果鬆嶺鎮的經濟指標受到影響,副總指揮也要負相應的責任。
    輕則降職,重則引咎辭職。
    看著這二個不平等的責任狀,雷響心裏有些怒氣。
    嚴曉頻是支持者,怎麽會讓這樣的責任狀出現?
    雷光耀也看出了責任狀裏的問題。
    皺著眉頭思忖。
    抬起頭,恰好跟雷響的眼睛對碰。
    眼神交流片刻,雷響拿起鬆嶺鎮經濟指標受影響責任狀。
    來到朱日兵的位置,把朱日兵前麵的話筒關了。
    然後,把責任狀遞給朱日兵。
    壓低聲音。
    “朱總,這個責任狀,叫不平等條約。
    咱們糖廠隻是奉命縣裏的指示,經濟指標與否跟咱們不相幹。
    你讓我們簽這個責任狀不合適。”
    聲音雖小,嚴曉頻全聽了進去。
    她知道,雷響的聲音,是刻意讓她聽到的。
    她也不吱聲,看著朱日兵怎麽回應。
    一個小時前,就為了這二份責任狀,她跟朱日兵在辦公室吵了起來。
    到了最後,朱日兵做了攤牌。
    說要雷光耀和雷響簽二份責任狀,是縣裏的意思。
    其目的,就是給雷光耀和雷響施加壓力,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
    嚴曉頻氣憤不過,直接就給縣領導打了電話。
    縣領導回答和朱日兵如出一轍。
    嚴曉頻這才知道,朱日兵為什麽那麽理直氣壯。
    縣領導說,如果這二份責任狀不簽,那麽關閉小作坊的行動就要停止。
    縣裏發出的通知也馬上收回。
    縣領導還說,這麽做,其實就是確保關閉小作坊任務的順利完成。
    兩個廠長向他匯報的時候,已經拿出讓村民致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