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蹊蹺事情

字數:4452   加入書籤

A+A-


    嚴曉頻和賀依琳同時看向雷響。
    雷響一陣愣神後,指了指自己。
    “大哥,你說省城來的人了解我家的情況?”
    彩鳳插過話。
    “對,沒錯!
    他們問我們,說荷塘村雷得勇家認識吧?
    我們說不認識。
    後來他們說他兒子雷響在鬆嶺糖廠當副廠長。
    我們說認識他兒子,不認識他爸。”
    雷響更是奇怪。
    “他們還問什麽?”
    溫大哥說道:
    “還問你們家是外地來的,還是世代在荷塘村?
    我說荷塘村都是本地人,沒有外地的。”
    嚴曉頻靜靜地聽著,久不時奇怪地瞅瞅雷響。
    賀依琳更是驚奇。
    上上下下打量雷響。
    “響哥,你要走大運了!
    省城的人來調查你家裏的情況,你是不是要高升了?”
    雷響笑得差點沒把飯噴出來。
    “誰告訴你的?省城的人到村裏調查,就是走大運升官?”
    賀依琳眉頭皺起。
    “那你說,他們為什麽會調查你家裏的情況?”
    雷響兩手一攤,肩膀聳了聳。
    “我怎麽知道?我還懵著呢。”
    嚴曉頻若有所思,
    ……
    吃完飯,幾個人上車往荷塘村去。
    不一會兒,車子進入荷塘村。
    雷響刻意把車速減了下來。
    嚴曉頻往外看。
    這個村每五戶人家,就有二戶開著小作坊。
    整個村,密密麻麻布滿小作坊的煙囪。
    還有那房前屋後堆集如小山的甘蔗渣。
    整個村彌漫的臭氣,比尖山村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村子裏轉了一圈下來,嚴曉頻要求下車看看。
    雷響擔心嚴曉頻受不了小作坊裏的臭氣,說荷塘村的小作坊,跟尖山村的一樣。
    就不要下去了。
    嚴曉頻堅持。
    雷響拗不過,隻好停下車,陪著嚴曉頻在村裏走。
    幾個人剛下車沒走幾步,村裏人就圍了上來。
    “雷響,帶女朋友回家啊?”
    “雷響,帶兩個美女回村裏,哪個是女朋友?”
    “雷響,當了廠長就不一樣,美女纏身呢。”
    ……
    雷響尷尬,想說是公司領導。
    又擔心嚴曉頻不高興。
    看著村裏人一撥撥地圍上來跟雷響打招呼,聽著村民一聲聲地詢問哪個是女朋友。
    嚴曉頻隻好低聲對賀依琳說道:
    “告訴他們,我們是國寧公司的,到村裏考察。”
    雖然雷響和賀依琳這麽回應,可村民們還是投來質疑的目光。
    看了幾家小作坊後,雷響征求意見式的問道:
    “嚴總,前麵就是我家了,要不要到我家坐坐,喝口水?”
    其實,嚴曉頻就很想到雷響家,看看那棵百年金花茶。
    現在雷響這麽一提,便順水推舟。
    “好,過去看看吧。不會給你父母添麻煩吧?”
    雷響高興道:
    “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麽可能添麻煩呢。”
    賀依琳不好插話,心裏也樂嗬。
    雷響的母親在縣人民醫院住院時,她去照顧好幾天。
    感覺雷響母親是一個很好的人,很喜歡這個老太太。
    走了幾分鍾,雷響指了指前麵的一個小院。
    “那就是我家。”
    嚴曉頻抬頭看去,小院子後麵是幾間平房。
    左鄰右舍都是二層或三層的樓房。
    雷響家的平房似乎有些寒酸。
    在農村,建樓房是大事。
    如果建不起樓房,別人會瞅不起你。
    在外打工的人,不管多辛苦,都要攢錢回家建樓房。
    在村裏,樓房就是臉麵。
    按理說,雷響在外工作,也不見得很“窮”。
    建個二層應該也沒有問題。
    嚴曉頻不由得又想到當初雷響救自己時,自己曾無數次問過他,經濟上要不要她幫忙。
    可雷響卻一口回絕。
    自己的命是雷響救回來的,家裏人也願意給雷響一筆錢。
    雷響回絕,都以為雷響的胃口很大。
    往後會提更大更多的要求。
    可直至現在,雷響不僅不提。
    甚至遵守諾言,從不對外說他救了嚴曉頻。
    就連跟雷響關係不錯的賀依琳都不知道。
    驀然間,嚴曉頻心裏再次升起一股對雷響說不上來的好感和異祥。
    不一會兒,幾個人來到了家門口。
    院子的門半開著,雷響輕輕地一推,門開了。
    一抬頭,看到母親正坐在院子裏做針線活。
    雷響一臉的興奮。
    “媽,我回來了!”
    文玉清抬頭一看,頓時愣住。
    除了她的兒子雷響,後麵還跟著兩個漂亮的姑娘。
    其中一個賀依琳,她是認識的。
    旁邊那個漂亮優雅的姑娘,文玉清第一次見。
    嚴曉頻也是第一次見到文玉清。
    一瞬間,嚴曉頻似乎似曾相識。
    早些時候,嚴曉頻就聽賀依琳有意無意地提起雷響的母親。
    說文玉清不象一般的農村老太太。
    說話做事很有個性,話不多。
    但隻要出口,句句在理。
    讓你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