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講道結束 再次前往不周山

字數:4007   加入書籤

A+A-


    天外混沌,紫霄宮外。

    時而傳出,傳出種種異象;時而傳出,大道之音。

    紫霄宮中,可以看到三千如神魔般的大羅境界的修士,在其如癡如醉的聽著道台上鴻鈞的講道。

    台下的眾多修士有些麵目難看、有些卻卻聽得如癡如醉顯露十分舒服的表情。

    而夜天歌也是聽得如癡如醉,畢竟鴻鈞現在講得都是大羅境界以及大羅境界以下的道、修煉方法。

    而且還特別全,仿佛三千大道盡在其中。

    而且夜天歌感覺,此時的鴻鈞與剛開始剛入場的鴻鈞有點不一樣,具體有啥不一樣,夜天歌也說不出來。

    至於後土,也認真的聽講起來。不知道是後土坐上了蒲團的緣故,還是什麽,鴻鈞講道時,時不時還會出現關於練體的部分。

    這也讓後土這個無法修煉元神之路的祖巫認真的聽講起來。雖然無法做到與修煉元神之路的修士那樣進入如癡如醉的地步,但也讓後土得到了不少啟發。

    此時的鴻鈞的確不再是完全的鴻鈞了,怎麽說呢?

    此時的鴻鈞,被天道借體附身,傳道洪荒。

    而這也是為何夜天歌會感到鴻鈞講得道,仿佛三千大道盡在其中。

    鴻鈞自己就算在全麵,也無法麵麵俱到,而洪荒中隻有天道能做到這一點。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又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

    ……

    呼吸廬間入丹田,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黃庭中人衣朱衣。

    關元茂龠闔兩靡,幽闕俠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氣微,玉池清水上生肥。

    靈根堅固老不衰,中池有士服赤衣,橫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閉之。

    神廬之中當修治,玄府氣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繹。

    子能見之可不病,橫立長尺約其上,子能守之或無惹,呼吸廬間以自償。

    子保完堅身受慶,方寸之中謹蓋藏,精神還歸老複壯,心結幽厥流下競。

    養子玉樹令可壯,至道不煩無旁午,靈台通天臨中野,方寸之中間關下……

    ……

    時間漸漸的過去了,在講道最後幾百年裏,場中出現修士出現了,在聽道中,眉角微鄒,露出不解的神態,明顯是聽不懂講道的內容。

    漸漸的聽道跟不上的人越來越多,而其從其聽道中蘇醒人越來越多,有些蘇醒後的人,還想要再次進入其中,但發現接下來的道,自己連強行記下來都很難。

    而這些蘇醒的人大部分都隻是處於後排,或者修為實力不夠的修士。

    而當隻剩下,隻有十幾年時,基本上都蘇醒過來了,隻有少數修為未蘇醒,當然其中就包括夜天歌和後土。

    但未蘇醒的修為在三千之數下,依舊還有近近百人。

    而這一部分人大多都是大羅境界上走的很遠,或者進入了悟道狀態中。

    三千年到。

    講道之音也停止下來了。

    “醒了!”

    當所有人清醒後,齊齊的向鴻鈞所在的位置三拜,口中的稱呼變成了道祖。

    “謝道祖傳道之恩。”

    “吾得造化神器得道,於洪荒中三次講道,一次三千年,共九千年。

    第一次講道,為大羅境界以及大羅境界以下的所有境界,暗含三千大道。

    第二次講準聖之道,傳成道之法。

    第三次講混元聖人之道。

    下次講道,在十會元後。

    下次講道還按照這個做位順序。

    爾等還有什麽疑問,盡可講來。”

    此時玉清搶先一步問道:“敢問道祖何為聖人。”

    “聖人曆萬劫而不磨,沾因果而不染。與天同在,與道同存……

    聖人之下,皆螻蟻。”

    聽到鴻鈞的回答後,場下的眾人倒吸一口,十分震驚。

    而夜天歌心中卻是冷笑不已,“你把聖人的好處都講了,卻沒有將聖人寄托天道,會成為天道傀儡說出。”

    然後老子又接著問道:“敢問道祖如何成聖?”

    “這個問題是下一次講道時,再回答。”

    之後場下的眾人也紛紛提出問題,而鴻鈞在回答幾個問題後,便將眾人送出了紫霄宮。

    眾人下一瞬間便出現在天外混沌與洪荒之間的天地膜胎處。

    眾人見狀紛紛離去,而後土此時邀請夜天歌前往巫族做客。

    而夜天歌想到了在不周山的先天十大靈根之一的即將葫蘆藤出世。

    自己過去沒準能得到一個,就算沒有得到任何一個葫蘆,但葫蘆藤沒人要吧、葫蘆藤下的先天息壤無人知曉吧。

    這些都是夜天歌的目標。

    於是夜天歌又打起了後土的主意,於是對後土說道:“道友我感覺不周山有一處屬於我的機緣,可能無法去巫族做客了,要不道友陪我一塊去。如何?”

    ……

    在夜天歌的“花言巧語”下,後土答應了夜天歌,跟其一塊去了。

    “既然如此,那就同去吧!”

    兩人快速的來到不周山,此時兩人遇見了同樣感知機緣的伏羲女媧。

    在一番暢聊過後,得知了對方來此的目的,於是選擇一塊前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