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章 你以為我戀愛腦?

字數:3142   加入書籤

A+A-


    鄭海珠撣了撣身上的泥土,上前兩步,揚聲問褐衣人:“不知我何時得罪了那位魏公公,你們是他宮外別宅的家仆麽?”
    褐衣人冷笑:“臭娘們,你得罪了公公的屋裏人,我們自要來尋你晦氣。”
    青袍男子再次擋在鄭海珠麵前:“不得對這位姑娘無禮。”
    鄭海珠眼鋒掃過男子頗為俊逸的側臉,卻不是驚豔,而是嘀咕。
    姑娘?
    先不論年紀,且說我梳著這樣明顯的?髻,你怎麽會默認我是未出閣的女子?
    恰此時,禪房方向,匆匆趕來幾位僧人。當中的白須老者,赭石僧袍,斜披的袈裟在陽光下閃現光澤和卐字紋理。
    “吾乃本寺主持,”老僧白眉下兩道銳利目光,刀子般剜向褐衣打手,“不管你家主人是何來頭,你們都休想在此滋事,攪擾佛門清淨。是你們自行離去,還是吾讓徒兒們綁了你們去南巡捕廳見軍爺?”
    褐衣人見老僧身後陸續又聚攏幾個青壯和尚,再作勢覷幾眼青袍公子的家仆,遂鼻子裏哼一聲,指著鄭海珠道:“等著,回頭再替嬤嬤收拾你出氣。”
    鄭海珠淡淡道:“一會兒公公,一會兒嬤嬤的,連出處都沒個準頭。”
    她說完最後那個半句,目光投向橫著掃帚的小沙彌身後的汪家暗哨。
    兩個暗哨了然“出處”二字的意思,隱入散在不遠處看熱鬧的香客中,又折返回大殿,準備跟蹤罵罵咧咧退走的褐衣家夥們。
    這邊廂,主持關切地問青袍男子:“徐公子無事吧?”
    朱乾珬搖搖頭,又作了微微尷尬之色看向鄭海珠:“原來你是有功夫的,我斜刺裏冒出來,反倒耽誤你了。”
    住持老僧接茬道:“女檀越有防身之道,著實厲害,但徐公子果決出手救人,亦是俠義之舉。女檀越,這位徐公子,常來小寺布施,彈琴。”
    鄭海珠“哦”一聲,福禮道:“多謝公子行俠仗義,多謝法師驅逐浮浪宵小之徒。”
    錦衣袈裟的住持雙掌合十道:“今日佛誕,老衲先去前殿司禮了,向兩位檀越告辭。”
    眼看一行僧侶魚貫而出月洞門,鄭海珠回身取下花二背著的包袱,翻出一塊銀子。
    “徐公子,方才事起倉促,不及收刀,劃傷了你的袍袖,這是賠償的銀錢,請收下。”
    朱乾珬一怔。
    他數日前得了古清泉的稟報,當即臨時抱佛腳地運籌一番,設下話本子裏英雄救美的那一套,心裏盤算的是,姑且先與鄭家這小孫女兒搭上交情。
    饒是朱乾珬不止一次從繆瑞雲和劉時敏那裏聽過,鄭海珠絕非嬌滴滴的小娘子,他仍沒想到,今日直麵,這分明沒什麽武功的婦人,居然能接敵不亂。
    而風波初靜後,對自己這般現了一等品貌的男子,她竟這樣冷淡,看起來知禮的言辭中,透著生人勿近的拒意。
    朱乾珬遂噙了噙嘴角,接過銀塊,遞給身邊仆從,又將目光轉回來,捏著沉柔悅耳的嗓音對鄭海珠道:“卻之不恭,在下收了。”
    鄭海珠點頭:“我姓鄭,在京開貨棧的,徐公子喚我鄭掌櫃就好。”
    朱乾珬轉了關心與好奇皆有的神態,問道:“哦?方才,歹人們說什麽公公嬤嬤的,可是鄭掌櫃因宮市之類的,得罪了他們?”
    鄭海珠露出幾分淺笑:“應該隻是認錯人了。對了,聽口音,公子也不是京城人?”
    “家中在廣州有些薄產,幾間鋪麵。”
    鄭海珠心道,此人官話裏,分明有一兩個尖團音。尖團音的概念,清代的語言學家才提出來,明人自己或許意識不到,但她這樣常聽昆曲和京劇的現代人,很敏感。
    鄭海珠於是並不掩飾參研之色,“公子講話,怎地有幾分江南音腔呢?”
    朱乾珬笑道:“鄭掌櫃不是問我是不是京城人麽?其實,我是京城人,隻是,並非北京人,而是南京人。我祖輩本居於南京,後因經商才到了粵海一帶。家中尊長最是惦念故土,兒孫口音自也留著舊痕。”
    建文後人,海外曆代王室的規矩,應天就是他們朱家的正牌京城,北京算什麽,篡位者的巢穴而已。他們建文一脈,絕不肯將應天稱呼為“南”京。
    今日是為鄭家小孫女,破例了。
    繼而,他如願以償地看到,鄭海珠的眸光稍許生動了一些。
    “原來都是南直隸的同鄉,又皆為陶朱公門下,實在有緣。冒昧一問,徐公子府上在廣粵之地,是做什麽貨品的?”
    “主要與番商互貿。以廣絲、粵繡、瓷器、茶葉,和滿剌加、暹羅或者弗朗基人交易胡椒香料,得了朝廷的船引後,還要走船去濠境。”
    鄭海珠莞爾,現了神往之意:“公子家的買賣,是大排場呐。我家走的貨,雖和貴府相類,也有織物繡品,但也就是傍著運河小小地折騰些糊口銀子。出海……不敢想,太難了。”
    朱乾珬聞言,心中蕩漾。
    寧德和閩海的鄭朗鄭益叔侄,早就與他稟報過,鄭海珠不僅走過海船,而且和顏思齊互通紅茶香藥,和俞谘皋劃界販火器,台麵上、台麵下的營生都做得風生水起。
    然而此際,這婦人卻隱瞞自己的實力,露了幾分伏低做小的恭維來。
    說明什麽?應是說明,她對我,生出趨近攀附之意了吧?
    朱乾珬片刻前以為被她冷遇的挫敗感,就像法華寺前池塘裏被放生的王八般,嗖地躥走,沒了蹤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