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武閥往事!(求追讀!!)
字數:4262 加入書籤
這名官員的話語一出。
朝堂瞬間為之一寂。
大宋鐵蹄壓境?
雖然這話如果讓強秦盛漢、貴唐暴元這類王朝聽到,會忍不住笑掉大牙。
在他們這個級別的強盛王朝裏,數大宋戰力最弱。
別說秦漢唐元了,就算級別更低的王朝,甚至一些部落蠻子都能將其按在地上錘。
可對於乾朝這種更為弱小的王朝來說,大宋那“帶甲百萬”的龐大軍隊,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玉春功?”
女帝在聽到大宋使臣即將前來的時候,心裏雖然也是一驚,可注意力更多的還是放在了這門功法上。
提起玉春功,就不得不提當朝太後了。
先帝時期,大乾武道極為昌盛,甚至出了幾名聞名遐邇的宗師高手。
可在武道昌盛的同時,江湖勢力也愈發強橫。
俠以武犯禁。
就是對那時候大乾局勢的最好寫照。
通過習練武道掌握了力量的所謂“好漢”們,最開始還隻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實際上就是隨自己心意而取人性命。
接著又學大宋起義的宋江方臘等人,在被大乾朝廷以法度進行嚴苛限製後,召集江湖同道,組成“武道門閥”。
“武閥”以家族血脈或者義氣結拜的方式維係,掌握著武道功法,培養人才。
這些武閥一經成立,就迅速發展壯大。
隨著勢力的發展,武者數量劇增,對於肉食補充血氣的需求同樣大幅增加。
但因為大乾習武風氣極盛,上到耄耋之年的老者,下到垂髫幼童,許多人都放棄農桑,開始學習武道。
這也導致那時糧食匱乏,牲畜之類的資源更是堪稱珍惜,被朝廷嚴格管控起來。
武閥勢力空有強悍戰力,卻經商比不過大乾豪族,從政就更別提了。
先不提晉升通道早已被士族牢牢把控,即便這些武者想要從政,也少有那個心思去鑽研官場。
既沒錢又沒權,卻有著武力。
於是武閥便動起了造反的心思。
這群武人本就在江湖上很有名氣,一打出要造反的旗號便有人響應。
他們攻占郡縣,進城後燒殺搶掠……
本就靠廝殺爭鬥得名的他們,麵對著手無寸鐵的百姓們,沒有絲毫憐憫,遇到負隅頑抗的便揮著屠刀將之斬殺。
這些武道門閥裏,以家族血脈彼此維係的許閥,便是其中頂尖的存在。
在成立武閥之前,許家就是在大乾傳承已久的武道世家。
名為《玉春功》,傳聞習練之後就能延年益壽,甚至活到三百六十五歲的功法,就是許家每代家主才能學到的功法。
在武閥造反之後,先帝派人前去鎮壓。
麵對著大軍的鎮壓,隻靠個人強橫武力取勝的武者自然難以抵擋。
但武者們也不是傻子,知道不能在戰場上和軍隊硬剛。
便以平民百姓、軍卒至親,以及士族親屬作為要挾,試圖逼退軍隊。
雖然手段無恥,可軍隊的確投鼠忌器,麵對著沒有道德底線的武閥隻得步步退讓。
在雙方拉扯的期間,死在武者們手下的百姓不計其數,被他們擄掠虐殺的女子更是數不勝數。
麵對著這種殘忍局麵。
許閥閥主的獨女做出了令整個大乾都為之震動的事情。
在一次眾多武閥閥主相聚,召開名為“武乾歃盟”的隱秘大會上。
許閥閥主獨女將大乾精兵引來,並讓悲怒交加的軍卒們將這裏團團圍住。
同時設下了再強的武者也難以逃脫的天羅地網,最終將這些閥主鎮壓殺死。
武閥沒了實力最強的閥主。
一些利欲熏心的原閥主手下便紛紛爭奪閥主之位,一下子就將協力抵抗軍隊的共識破壞掉了。
接著,武閥勢力便不出意料的被軍隊鎮壓,凡是涉及造反之人無一例外,盡皆被處死,決不姑息。
而那引來大乾精兵的許閥閥主獨女,便是當時的皇後,現在的太後。
說起來,很不可思議的是,為何當時被一眾武閥警惕防備的太後,會得知“武乾歃盟”召開的時間和地點。
要知道,那次會盟是武閥閥主們通過特殊手段,彼此交流過後才確定下來時間地點的。
因此,隻有閥主才知道會盟在何時何地召開。
有人說,是太後得了仙人傳法,可以施展千裏眼、順風耳這種神通。來探聽消息。
也有人說,是許閥閥主表麵上與嫁給先帝的獨女切斷父女關係,可實際上仍然與女兒保持著聯係。
畢竟許閥閥主雖然是大乾的一代宗師,實力強橫,即便在眾多閥主當中也難尋敵手。
可由於青梅竹馬相伴長大的妻子,生下女兒的時候難產死去,他便將情感雙倍寄托於女兒身上。
因此,表麵上為了女兒安全,他作為閥主還要維持家族利益,不得不明麵上與女兒斷絕關係。
可實際上卻一直與對方有著聯係。
或者就連“武乾歃盟”,讓女兒引來大乾精兵……都是他默許後的行為。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許閥閥主的心思到底如何已經無從知曉。
“武乾歃盟”的那日,武閥閥主們麵對著精兵的圍剿,抵死不降,將在場所有人都拉著陪葬了。
期間,或許許閥閥主與大乾精兵一同作戰,鎮壓其他閥主們,也或許自刎而死……這一點,除了太後外,無人可知。
不同於其他自我分裂的武閥,失去了閥主之後的許閥,由於是靠家族血脈維係。
立刻便有其他與閥主同輩的嫡係頂上來,成為新一任閥主。
新任閥主環顧局勢,最終沒有再留在大乾,而是舉族遷徙,前往了對江湖勢力管控寬鬆的大宋。
想來大宋使臣之所以會來大乾要《玉春功》,就是聽了許閥的話,對這門傳聞能延年益壽的武功動了心思。
畢竟《玉春功》是代代閥主的秘傳家學,唯有閥主可以學習,當時的許閥閥主是臨時繼位,自然沒有這門武功。
於是無論是大宋,還是許閥,都將目光投到了唯一可能保存《玉春功》的大乾,或者說是大乾太後身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