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應局之策

字數:4658   加入書籤

A+A-


    朱桂說完,方世儒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他方家為何能在這幾十年的戰亂年間還能穩坐大同府第一世家的頭把交椅?

    就是因為這些年方家把持了大量的土地,從百姓身上榨取了大量的財富。

    沒想到這位小王爺竟然想要對方家的土地下手。

    方世儒是真的害怕了。

    “代王殿下,這恐怕有些不妥吧?方家一直遵紀守法,稅款也從不拖欠……”

    “好了,就這麽說定了,今年的農業稅,方家不用交了。”

    朱桂讓劉亭舫拿來文房四寶,親自寫下一份文書。

    “簽字吧。”

    “可是……”

    方世儒猶如吃了蒼蠅一樣,有苦難言。

    “哦,對了,小劉啊,去把二十萬兩的銀票拿過來。”

    劉亭舫雖然有些無法理解,但還是照做了。

    方世儒歎了一口氣,隻能簽下自己的名字。

    他心中的想法是,現在忍一時,等代王不在了,他現在失去的一切自然可以拿回來。

    等他接過銀票,便一臉怒容的帶人離開了。

    這一次倒不是朱桂專門為方世儒做的局,隻能說他是恰好撞到槍口上了。

    朱桂在來到大同府以後,就已經整理了一份當地地主豪強的勢力和產業清單。

    所以這雖然是他和方世儒第一次見麵,但是對方手中的那些良田他可是‘覬覦’已久。

    今天不過是正好找到了機會。

    “王爺,咱們要那麽多土地有什麽用啊。”

    劉亭舫有些不解的問道。

    “當然是種了,路遲早會修完的,來人,去請張郡守。”

    朱桂想到了什麽,馬上下達了命令。

    一炷香之後,張茂風塵仆仆的趕來了大同錢莊。

    “見過王爺,不知道召見屬下有何要事?”

    “沒有要事就不能找你了嗎?來人,看茶。”

    朱桂一招手,馬上有人端來茶盞。

    張茂本來還有些無奈,但是問道茶葉的香氣以後,頓時來了精神。

    “張郡守好眼力,這可是產自福建的鐵觀音,平時都是作為貢茶的,今天就便宜你了。”

    朱桂笑著說道。

    “謝王爺。”張茂臉色緩和了不少。

    “其實這次叫你來,是讓你把大同府內的所有農戶的戶籍都送到代王府上。”

    朱桂淡淡的說道。

    “戶籍?不知道代王要戶籍做什麽?”

    張茂喝著茶,臉上疑惑不減的問道。

    “本王剛‘買’下了方家的萬畝良田,想要找一些無田可種的農戶打理一下,當然,優先那些家裏出丁口的家庭。”

    張茂聞言,一口茶水差點噴出來。

    ‘買下方家的萬畝良田’?這麽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包含了太多的信息。

    怎麽買下的?方家是什麽態度?用什麽買的?

    這麽重大的事,他這個郡守竟然都不知道。

    他可是知道那方世儒不是個好相與的人物,是不是要提醒一下代王?

    張茂放下茶杯道:“戶籍一事,下官馬上差人去辦,不過那方家盤踞此地多年,多有勢力,王爺切忌逼得太緊,免生事端。”

    朱桂有些驚訝的看了張茂一眼,點頭說道:“這些本王自然懂得,隻不過‘豪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本王不想在我的屬地上,還有這種事發生。”

    張茂張了張嘴,不過這次什麽話也沒有說。

    他打從心裏還是對這位小王爺的魄力非常佩服的。

    ……

    方世儒回到方家之後越想越氣,而隨著代王府的人來接收地產,他直接把半個書房的藏品都給摔了。

    “朱桂那小子,仗著自己的血脈,真不把老夫放在眼中了。不行,絕不能就這樣算了,好,你不是喜歡買地嗎?我就讓你買到爽,來人。”

    方世儒現在已經控製了大同府內的各大中小豪族,所以他這次打算聯合各家好好鬥一鬥這位小王爺,讓他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惹的。

    於是,大同錢莊成立的第四天,這次又來了一夥人,聲勢更是超過了昨天。

    朱桂得到消息,知道這些都是和方家一樣的當地世家豪族,馬上就明白了他們想要幹什麽。

    大同錢莊內。

    劉亭舫被一眾人圍的暈頭轉向。

    “劉掌櫃的,我要借錢,我孫家以有三千畝良田做抵押,要借五萬兩。”

    “我白家有良田兩千畝,要抵押借四萬兩。”

    這樣的聲音不絕於耳,一眼望去,竟然有十多人之多。

    如果全部按照他們的要求進行抵押借款,那最少還要五十萬兩。

    可是這些天借出的錢要比存進來的錢多得多,更不要說昨天那一筆二十萬兩的款項了。

    現在錢莊的餘額已不足三十萬兩,根本無法滿足這麽多人。

    但要真的拒絕了這些人,恐怕不僅大同錢莊的聲譽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會影響到代王的形象。

    就在劉亭舫陷入兩難境地之時,朱桂及時趕到。

    這就是朱桂選擇把錢莊放在代王府旁邊的原因,就是為了防止有人來搗亂。

    隻是沒想到事情發生的這麽快。

    這些人見到代王,氣勢有所收斂,不過也沒有一個人離開。

    他們身後有人撐腰(裹挾),再加上這次也是按照規矩辦事,沒理由害怕對方的身份。

    “他們都是來借錢的?”朱桂掃視了一眼現場,向劉亭舫問道。

    “是的,王爺,而且都是用土地質押,借的數目也都不小。”

    他的臉上就差寫著‘沒錢’了。

    朱桂點了點頭,然後對眾人說道:“各位都是大同府內的豪族世家了,大家能來捧場,本王甚是高興,所以為了表達本王的謝意,我特以為大家準備了一個賺錢的路子。”

    賺錢的路子?他們可都是來借錢的,這代王是什麽意思?

    眾人麵麵相覷,有些疑惑,隻不過攝於對方的身份,沒人敢開口。

    朱桂繼續說道:“大家應該知道代王府示意販鹽起家的,而且現在由大同商會向其他州郡輸送包括精鹽在內的其他商品。”

    “所以大家隻要把從大同錢莊借來的錢,轉借給大同商會,本王可以保證,在很短的十年內就可以有可觀的回報。”

    “這……”

    在場的眾人包括劉亭舫在內,都有些傻眼,從大同錢莊這裏借錢再借給大同商會?這不等於代王從左邊的兜裏掏錢又揣進了右邊的口袋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