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上梁一

字數:4196   加入書籤

A+A-


    等他們三個回到漁船的時候,今天收獲的魚獲,李永林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
    船上就剩兩筐他特意留下的黃金扇貝,據他所說,這如果不是他特意留下,這兩筐也要被那些老顧客搶完了。
    讓張建軍搭把手,兩個人抬了一筐到張建車的後備箱中,另外一筐他留給李曉峰解饞。
    關係在這裏,張建軍也沒和他客氣,樂嗬嗬的和李永林抬起了一筐放到了自己後備箱裏。
    說起來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這麽大的野生黃金扇貝,之前他隻吃過幾次養殖的,這野生的,不知道味道怎麽樣?
    不過光看著這個頭和賣相,就比養殖的強多了。
    李永林也沒有想到這些野生的黃金扇貝會這麽好賣,一斤八十塊錢,那些老顧客眼都不眨,就搶完了。
    這個價格在李永林看來已經是很高的價格,甚至可以說是天價了。
    要知道畢竟一個扇貝的大部分重量都在殼上,能吃的部分是非常有限的。
    反正要是讓他自己買,他肯定是舍不得。
    而且如果不是兒子受了傷,他也不會留下這麽一筐,頂多留幾個給他解解饞。
    不過話說這年頭,好像沾到野生的,就沒有便宜的。
    有錢人,尤其是吃貨的世界,真是搞不懂!
    三個人告別張建軍以後,就開船往家裏趕去。
    接下來一周,李曉峰都在家養傷,每天都是李永林和劉雪霞兩個人出海捕魚。
    不過這活,兩個人也沒什麽不習慣了。
    之前李曉峰在外頭的時候,一直都是他們夫妻兩個每天一起出海打漁。
    唯一的遺憾,就是這每天的魚獲比李曉峰在的時候少了很多。
    其實不僅李曉峰家裏是這種情況,這漁村大部分的情況都差不多。
    這些年,由於近海能捕到魚越來越少,年輕人嫌棄漁船上既辛苦又賺不到錢,都紛紛去大城市打工,做生意去了。
    導致漁村現在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少了,留下來的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級的漁民和一些留守兒童。
    漁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逐漸衰落。
    有時候李永林就在想,如果他們這一代漁民徹底老去,這漁村是不是就徹底衰落了。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月底,李曉峰從明陽回來也已經兩個多月了。
    今天從一大早開始,李曉峰家裏就特別熱鬧。
    因為他花了幾百萬蓋的房子,今天要上梁了。
    上梁那可是農村蓋房子過程中,最重要的儀式了!
    農村以前的房子都是草房子或者瓦房,都是用橫梁支撐起來的。
    所以房子都會有上梁這個環節。而且房子進入上梁這個環節,也代表房子即將建成了。
    現在雖然農村大部分蓋的都是樓房了,已經不再需要橫梁了。
    但是這項傳統,在他們這邊卻保留了下來。
    上梁是很有講究的,據說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影響居住,還影響著家裏的風水。
    上梁在以前是有著一係列複雜流程的,據說現在已經簡化了很多了。
    李曉峰家裏先是要找人算日子,選取一個吉日良辰上梁。
    他們這邊一般會選擇農曆含六或者九的日子,他們家選擇的是農曆二十九號。
    上梁第一步需要祭神,所以要提前準備好祭品。這些祭品大部分都是提前一天定好的。
    另外他們家今天,還專門找了一幫在農村幫人辦酒席的人,今天預計要開上桌的酒席的。
    過來喝酒的,都是平時和他們家有來往的。
    很多關係好的親朋好友,也會主動來幫忙。
    這不一大早,李永民一家,張建軍一家就都過來幫忙了。
    另外還有村上關係還可以的幾家,也安排了人過來幫忙了。
    他們村,是屬於一個好幾個姓雜居的一個村莊。
    親戚朋友都過來幫忙了,但是李曉峰的親大伯一家,卻是一個人都沒過來。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真的不是按照血緣的遠近來衡量的。
    劉雪霞和王玉芬帶著幾個婦女,正在準備祭品。
    這邊祭品首先要用到全豬,當然這並不是要求把整隻豬都擺上去,而是用一個豬頭,一條豬尾來代替。
    另外還準備了蘋果,發糕,鵝,魚,豆腐,蛋,鹽,醬油八樣祭品。
    這要再加上豬頭和豬尾,取其十全十美的意思。
    一大早,李永林和李曉峰父子兩個人就帶著人,去山上砍樹了。
    這樹是砍回來做橫梁,用來上梁用的。
    現在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樓房了,用不到梁了,所以一般會砍一顆樹回來代替。
    這樹也是兩個人提前好幾天,就看好了。
    兩個人在山上,找了一顆又長又直的香椿樹。
    香椿樹,在他們這邊也被稱為“辟邪木”,據說是有鎮宅辟邪的作用。
    把香椿樹砍倒,樹枝砍掉,幾個人一起,把它扛了回來。
    樹扛回來以後,李永林又用斧頭把上頭的樹皮都砍掉,然後截取了粗細差不多的一段,刮幹淨,作為一會今天的主角,一會要上梁的梁。
    這梁當然也不是這麽光禿禿的就上上去的,先是要在上頭貼上紅紙,上頭寫著“上梁大吉”,然後在纏上紅綢緞。另外梁的兩端還用繩子栓了起來。
    此時李曉峰新蓋的房子正門上,也貼了一副對聯,左邊是“青龍扶玉柱”,右邊是“白虎架金梁”,橫批“上梁大吉”。
    準備好的祭品,也都提前擺在了正門前擺放的香案上。
    工程隊,一位年紀比較大,負責主持上梁的人看了看手表。
    看到到了時間以後,大喊了一聲“吉時到!”
    李永民立刻點燃鞭炮,李曉峰一家三口子開始恭恭敬敬的祭神。
    祭完神後,主持人開始說起了上梁的吉祥話。
    這也是上梁儀式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吉日天晴來上梁,東家修下好華堂”
    “華堂修在龍口上,眉飛色舞喜氣洋”
    “上一步一品當朝,上兩步雙鳳朝陽”
    “上三步三元及第,上四步四麵韶光”
    “上五步五龍捧聖,上六步六時安康”
    “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天官賜福,福壽綿長,步步登高,鳴炮上梁嘍!”
    接著鞭炮又劈裏啪啦的響了起來,三樓上負責拉梁的八個人也跟著號子,有節奏的把梁往樓上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