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路向南

字數:3752   加入書籤

A+A-


    直到李曉亮過來喊他吃飯了,李曉峰才和依依不舍的老媽告別,放下了電話。
    放下電話的劉雪霞,趕快又給王玉翠和張建軍的老婆俞秀雲兩個人也打過去了電話,給她們報了平安,並且告訴了她們漁船上大豐收的好消息。
    兩個人接到電話以後,也都非常高興,算是放下了每天都懸著的心。
    這真的是一人出海,全家擔心。
    今天漁船上的晚飯,還是以海鮮為主。
    剛逮上來的鱈魚,廚師給大家做成了香煎鱈魚和醬燒鱈魚兩道菜。
    剛撈上來的三眼蟹也給大家蒸上了滿滿一大鍋,再配上廚師自己秘製的醬料,吃起來鮮香美味。
    另外還有什麽爆炒八爪魚,紅燒鰻魚……
    由於今天晚上不用幹活,所以李曉峰又讓兩個船員去船艙裏,搬了幾箱啤酒過來。
    打開啤酒以後,大家一起幹了一大口,然後晚飯正式開始。
    飯桌上的氣氛非常輕鬆,想吃菜就吃菜,想吃飯就吃飯,想喝酒那就互相找。
    有人過來找李曉峰喝酒,他也不拒絕。
    其實李曉峰也是能喝上不少酒的,平時他不喝酒原因,主要是因為他雖然能喝不少酒,但是卻一直喝不出來酒哪裏好喝。
    反正無論是好酒,差酒,在他口中都是辣味。
    以前因為需要做業務和社交的原因,有時候不得不喝酒,但是他對酒從來真的都是無愛。
    現在他在家,再也不需要為了應酬去喝酒了,高興的時候就喝一點,不高興的時候就不喝。
    大家邊吃飯,邊聊天,邊開玩笑。
    想吃就吃,想喝就喝,非常自由,各隨心意。而且按照他們漁船上的規矩,也不允許勸酒。
    說道勸酒這個事,李曉峰對此也是深惡痛絕。
    好多人去別人家喝酒,主人一般都會怕客人沒喝好,慢待了客人,所以很喜歡勸酒。
    李曉峰的一個親戚就是如此,他到親戚家去吃飯,親戚一直勸酒,最後人喝得酩酊大醉。
    親戚看到他喝醉了,也沒有多想,就直接扶著他躺倒了自家的床上。可是誰都沒有想到,他這一醉就再也沒有能醒過來。
    當時李曉峰正好在家,所以他陪著爸媽一起過去看了。隻有四十多歲,正值壯年的親戚滿麵發青躺在門口的席子上,旁邊是哭的淒慘的孤兒寡母和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父母。
    最後本來關係非常好的兩家親戚,因為這也鬧翻了,甚至鬧到了法院。
    從那以後,李曉峰喝酒再也不勸酒了!
    這頓飯足足吃了一個多小時,才結束。
    吃完飯以後,大家在船上都分散起來活動了。
    李永林,李永民,張建軍和魏師傅四個人坐到了船上的抽煙室,一起抽煙聊天。
    因為手機沒信號,還有一些人躺到宿舍去看自己提前下載在手機裏的電影。
    李曉亮則帶著三個船員圍在一起打牌,旁邊還站了好幾個圍觀的人。
    不過李曉峰在上船的時候,已經提前和大家說了,打牌圖個開心可以,但是絕對不允許在船上賭錢!
    因此今天也沒有人違反這條規定,大家在玩的是輸了貼紙條。
    沒一會的功夫,有兩個船員臉上就貼滿了紙條,都沒地方貼了,那就換人,旁邊的兩個船員趕緊補上。
    李曉峰也是饒有興趣的在旁邊看了一會,然後才回了駕駛艙,窩在駕駛艙研究海圖。
    大海上的魚群它們並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有些地方多,有些地方少,所以在很多魚群集中的地方形成了漁場。
    在我國就有著四大漁場的說法,它們分別是黃渤海漁場(主要分布在渤海,黃海海域)、舟山漁場(東海海域)、南海漁場(廣東,海南沿海)、北部灣漁場(廣西北部灣海域)。
    這還隻是大的方麵,像一些地方性的區域性漁場更是數不勝數。
    隻是因為近些年的過渡捕撈,好多漁場都已經變得名不副實了。
    雖然現在很多漁場已經是名存實亡了,但是這些海圖還是有一些指導意義的。
    身為一名合格的船長,他也會把平常發現一些大型魚群的地方,記錄在海圖上。
    另外有一些漁船的船長,也會在高頻裏頭交換一些魚群的信息,雖然這些消息未必準確,但是李曉峰也都會把它們記錄下來,等以後有機會可以再去驗證。
    研究來研究去,李曉峰最後下定決心,明天漁船還是繼續往南開,畢竟現在因為天氣變冷了,好多魚群都在往南,往海洋更深處遷移。
    下定決心以後,李曉峰就回到他的船長室睡覺去了。漁船上隻有他是單人一間,其他的船員都是兩人一間。
    就這個住宿條件,在漁船中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好多條件差一點的漁船,船員住的都是格子間。
    就是那種一個船艙裏被分割成了一個個小格子,一個格子裏勉強可以睡下一個人。
    好多船主也沒有辦法,畢竟漁船上的空間真的是很有限,甚至他們自己都隻能睡在駕駛艙裏。
    第二天一早起來,風雨都停了,一輪朝陽正在從東方升起。
    風平浪靜,陽光明媚,今天又是一個捕魚的好天氣。
    洗漱完,又吃了點早餐,李曉峰回到了駕駛艙,李永林,李永民,張建軍三個人也都在。
    看到李曉峰進來,李永林問道:“峰崽,我昨天看到你在研究海圖,今天我們準備往哪個方向開?”
    “我準備繼續往南開。”李曉峰笑著回答道。
    “往南挺好的,畢竟現在天氣冷了,很多魚兒都會隨著洋流往南遷徙。”李永民笑著說道。
    “這就叫春過三天魚北上,秋過三天魚南下!”張建軍也笑著說道。
    “春過三天魚北上,秋過三天魚南下。”,這句話看似簡單的話,卻是漁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總結的經驗。
    每年由於季節和洋流的變化,海中的魚類為了適應水溫,就會集體性的洄遊,這叫做魚類的適溫洄遊。
    既然四個人意見一致,李曉峰就打開廣播,通知船員做好準備。
    然後他啟動了漁船,開始緩緩的加速,揚帆起航,一路向南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