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結束,嘮嘮嗑

字數:3865   加入書籤

A+A-




    後人一直在汲取,一直在模仿,一直在微創,卻無法超越,科技發展除外)無論如何修補,都難以達到甚至不如原本的思想更加本真。
    先賢一夜之間醍醐灌頂般齊齊頓悟,問題是,他們的思想源點來自哪兒?
    東方百家爭鳴,驚現儒、墨、道、法、陰陽家、兵家、農家等,代表人物有鬼穀子、老子、孔孟,老莊,墨子等。
    1、迷之春秋
    而西方出現了著名的有釋迦摩尼、泰勒斯、蘇格拉底、亞裏士多德等思想家。
    更為驚歎的是,在此期間的古代先賢,思想達到了超越時空的高度。
    非正文,可無視。
    中央集權:三公九卿、郡縣製;
    依法治國:沿襲商鞅變法,依法治國道路;
    對外擴張:北擊匈奴,南征百越;
    基建狂魔:長城、直道、驪山、靈渠......
    這也為秦始皇迎來了千古暴君之美譽。汙蔑之語甚至無恥到修建寬近70米的高速公路,是為了方便出行遊玩?!
    文化遺產:盤整大國一盤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
    秦統一後,形成豐富多彩的華夏文化,如薪火傳承的火種,大河奔騰,綿延相續,開啟了之後的兩千年多年曆史。
    大秦開創的華夏文明,橫向對比,世界領先。
    後世沿用的大秦文明架構,除了一次次朝代的變化,政權的更迭,權利的再分配,幾乎無實質性的進步。
    如果不談科學技術發展,兩千年的曆史,僅僅是一個短暫的朝代,重複放大了兩千年,時間堆砌而已。
    由此可見秦的曆史地位之高,直到近代,無法企及。
    ……
    3、大秦滅亡是必然還是偶然?
    大秦如同彗星般崛起,如同流星般滑落,如此早夭,實在令人唏噓。
    大秦的滅亡有極大的偶然性,即便沒有秦王暴斃的偶然,也有滅亡必然性,是非正常滅亡的必然性。
    天下一統,進入天下大治階段,大秦並無參照和對標模板,便開啟了濫戰模式。
    暴秦惡名源於甚?
    如果不擴張,不修牆,不修路,不修靈渠,大秦是暴秦嗎?能產生不堪重負的徭役賦稅嗎?大秦能那麽快亡嗎?
    秦皇腦子抽了嗎?為何還要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
    其根源在於,商鞅變法建立耕戰軍功製,秦法源於諸侯割據,獎勵耕戰,其本質為戰時秦法。
    天下一統前,以軍功晉爵為核心的秦法,乃絕世神兵。
    天下一統後,商鞅變法已有138年,用打天下的秦法治天下,就注定了大秦的悲劇。
    隻要秦法不變,大秦將窮兵黷武,不是在打仗的路上,就是備戰。
    長城、馳道、甚至開渠種糧,都是為了備戰,南征百越,北擊匈奴乃耕戰軍功的體現。
    不打仗,軍功便不流動,整個大秦如同一潭死水,矛盾重重。
    而打仗,隻會在作死的路上,激進狂飆。
    ……
    4、這本書如何跳著看?
    切實體會到,有一種悲劇叫雙輸,寫的殫精竭慮卻並不討喜。
    從27章“分封郡縣。大辯朝堂”直到41章“三策,輕徭薄賦,休養生息”,且稱為朝堂論策,都是為了解決大秦必亡這個根源問題。
    這可是最黃金的開局部分,朝堂論策篇幅太長,而且表達稍許晦澀,甚至脫離了爽文的範疇,讀者或許會累,其實我寫的更累。
    如果不喜,從27章到41章,可整段跳過去,或者跳著看。
    總歸,隻要知道這一大段,根治了大秦的病根,大秦不會亡,根基健康無比。
    以後看到後麵感覺突兀,再倒回來看便是!
    第二卷起,便都輕鬆了。(????)讀者老爺讀的輕鬆愉快,我也寫的輕鬆,進入爽文模式,這才是雙贏嘛!
    史詩級的畫卷,終於徐徐拉開序幕。
    求追讀,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如同金戈鐵馬,喋血戰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政治、經濟、思想在這五百年間融成一爐,經受血與火的洗禮,反複的鍛造。
    戰國末期,在秦皇嬴政一錘定音,終於迎來了百煉成鋼的質變。如同臨門一腳,不再是簡單的諸侯改朝換代,而是真正意義將華夏文明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台階。
    比如,神農識百草,可以說有個積澱過程。在茹毛嗜血的古代,《黃帝內經》能累積的嗎?完全是橫空出世!
    ……
    2、量的累積迎來質的飛躍
    春秋戰國五百多年,又可分為兩個階段: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可謂大爭之世,百家爭鳴,海納百川,兼容並包;
    作者一臉神秘猜測,這個世界有神,起碼有造物主的存在。
    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金剛經、......
    隻是這次的飛躍跨度實在太大,如同原本平緩滑行卻陡然垂直拉升,形成了令人恍惚的強烈推背感...
    天下一統:喊趙薇出演齊秦韓趙魏楚驗齊秦)
    巧合的是,在幾乎重疊的時間軸上,西方世界也出現了古希臘愛琴海文明。
    世界八大奇跡,除了埃及金字塔,剩餘七大奇跡都建造於春秋戰國時期。
    曆史的長河浩浩蕩蕩,滾滾向前,淘盡了多少風流人物。
    縱觀五千年的文明,在2000多年前有一個巨大的分水嶺,那便是春秋戰國。
    吊詭的是,無論東方神話傳說,或是西方諸神世界,都出現在整個時間軸之前,而在這個時間軸之後,所有的神話傳說已成絕唱,這片大陸仙凡通路,如同封印。
    更為吊詭的是,在這個時間帶之間,東、西方先賢大能橫空出世,紮堆出現,仿佛醍醐灌頂、一夜頓悟,各自開創了璀璨的華夏文明和愛琴海文明。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