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90章 西域商路三大目的

字數:9208   加入書籤

A+A-




    睡虎地秦簡記載,每幅鎧甲1344錢,秦法財產刑中常出現貲一盾,貲二甲,如果貲二甲,相當於處罰傭工一年的工錢。
    按嬴玉的計劃,輕騎兵一把馬刀,一把弓箭,一張射程四、五十米機關弩,以及鋼盔和麵袋,再加上馬具三寶,每個輕騎兵不得幾大千?
    但,一旦裝備出來,奔騰的速度比敵人快,打不贏就跑,你又追不上。
    混戰之時,刀劍更加鋒利,一刀便能將對方的銅刀劈斷,這怎麽鬥?完全是單方麵虐殺。
    重騎兵,持連刀柄長達一丈的雙刃大唐陌刀,一身藤甲,鋼盔,殺入敵營如狼入羊群。
    一丈長的陌刀啊?!一刀可將馬頭梟首。
    力量大者,加上馬速和刀勢,一刀可將馬匹分成兩半。
    再加上輕巧的藤甲,簡直是刀槍不入。
    隻是,這身裝備打造極其不易。
    以藤甲為例,需將堅韌的藤入水浸泡半月,卻出晾曬三日之幹,然後油浸一年再取出來曬幹,最後塗以桐油編製而成。
    最大的缺點是怕火易燃,但橫推草原如同天神附體。
    至於重甲車兵,完全是鋼鐵堡壘。可拆裝的戰車兩側輔以劃犁般的刀鋒,車上配以遠程重弩,一旦奔騰完全是鋼鐵洪流。
    為何用如此重裝護衛商隊?
    不是為了侵略,乃展示大秦國威,更多的是震懾!
    不怕敵人學了去?沒有冶鐵技術普及,看著實物都造不出來!
    ……
    當嬴玉大致描繪著野戰旅裝備時,群臣呆若木雞。
    這簡直一群狼進入羊群啊!
    就算對方再厲害一些,也無非是鬣狗群。
    再加上嬴玉提出護商野戰旅妙不可言的遊擊戰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方針,更讓蒙恬驚呆了。
    你這……還要臉呼?
    本來就已單方麵虐殺,卻不逞匹夫之勇,想想都讓人膽寒啊!
    這簡直是運動戰之皋圭。
    “至於為蒙大將軍裝備三萬野戰旅,技術上沒有問題……”
    嬴玉清越的聲音朗朗響起,“然,最大的瓶頸是鋼鐵生產。
    雖然有了鋼鐵冶煉之術,但產量跟不上。待韓地救災平定,韓地鐵礦資源豐富,我計劃將在韓地建立煉鋼廠,當然此鋼鐵廠高度戒備,納入軍管。
    有了大量的鋼鐵,三萬橫推草原的野戰軍裝備,僅僅是遲早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農業大興,產量翻番,更少不得鋼鐵。
    隻有曲轅犁、各種坎土曼、鐵鍬、鋤頭等農耕農具普及,大幅提高耕種效率,才能推進農業上個台階。”
    李斯瞬間明白了個中關鍵,上前建議道:“陛下,老臣聽出來了,鋼材才是推動大秦再上一個台階的根基啊?!
    待奔赴韓趙兩地的十萬精兵一旦賑災結束,可讓一半人就地轉業,加入煉鋼廠。”
    春秋時代,雖稱為鐵器時代,但冶鐵水平極其落後,直到漢代才有了一次飛躍。
    “擬個條陳!”嬴政幹脆利索。
    “諾!”
    ……
    嬴政興致不減,繼續道:“多次聽聞玉兒的西域商路計劃,可有總體藍圖?如此大的投入,如何能確保中原等物一本萬利?”
    “父皇,打通西域商路有三大目的。
    “首先,雙方互通有無。
    傳聞,烏氏倮畜牧,及眾,斥賣,求奇繪物,間獻遺戎王。戎王什倍其償,與之畜,畜至用穀量馬牛。
    除了牛羊馬匹、皮革等物之外,還將引進當地各種糧食良藥的良種引入,將極大豐富黔首的飲食範圍,解決糧食產量。”
    人類文明的發展大致經曆了采摘、漁獵、遊牧、農耕、工商業等幾個階段,而工商業是高等級的文明方式。
    在這個重農抑商的時代,嬴玉也隻能順其自然,巧妙的將各種資源的整合蘊涵其中。
    僅僅是互通農作物,都將極大造福雙邊百姓。
    張騫出使西域,大宛帶回苜蓿,可以作為牧草,人也能食用,而且苜蓿根部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合成氮,所以種植苜蓿還可以肥田。
    還有榨油用的芝麻、豆莢狀如老蠶的大豆、胡蘿卜、黃瓜、大蒜、香菜、葡萄、石榴、核桃、紅花等農作物,僅此便功德無量。
    “其次,軍事上遠交近攻。
    最強悍的野戰旅,即為展示我大秦之國威,又將震懾宵小不敢覬覦我大秦邊境。
    百越之地慘痛教訓,警鍾長鳴!
    商隊中混雜各種暗樁,在沿途各國順勢安插無數的耳朵和眼睛,他們將是我大秦的千裏眼、順風耳。
    提前十年潛伏,或刺探、或暗殺、或策反、或滲透。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待我們修養生息,十年之後,重拳出擊,將以最小的代價,一舉讓大秦的國土增加一倍。”
    “彩……”
    群臣頓時熱血沸騰。
    用十年的時間潛伏籌備,發動總攻之時,豈非精準鎖定,靶向打擊?
    怎麽可能出現攻打百越,過半士卒死於瘴氣?
    “戰爭的目的,不是殺人,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占有對方的領土和資源,包含人口。”
    “其三,我們用十年的時間,將對周邊同化,思想啟蒙和教化。
    不僅通商,建立使節,還要通婚,讓蠻夷認識大秦,接受大秦的文明和文化,潛移默化的滲透。
    我們帶去更加先進的文明和生產力,帶去更好的生活,底層的百姓跟誰混不是混?”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馬屁精周青臣雙眼晶亮,笑容可掬上前道,“磐龍君此手筆可謂草蛇灰線,伏脈千裏。
    記得嬴玉提出第三個五年計劃,領土將擴大一倍,當時臣揣度,公子玉乃少年熱血,言過其實。
    現在看來,公子玉早有藍圖在胸。
    我們有鐵騎,乃霸道;
    我們有先進的文明,乃王道;
    更重要的是,提前十年布局,所謂重劍無鋒,一擊必殺。
    臣,似乎可以看到十年後,大秦周邊等國,甚至兵不血刃納入我大秦。
    再造一個大秦,其功業遠超三皇五帝啊!”
    “陛下萬歲……”
    “磐龍君萬年……”
    始皇大悅:“善。”
    ……
    “陛下,臣有奏!”治粟內史甘羅上前道。
    “講!”
    “西域商路既已定為國策,那麽商路各項輸出物資也許提前納入議程,無論是絲綢布帛,亦或陶器良種,甚至磐龍君推出的諸多天物係列。”
    “精工司掛在我我治粟內史名下,也要同步聯動。
    關於精工司的運作,嬴玉僅僅向臣要了塊地皮統一規劃,建設工坊,卻未申請分文建設資金和徭役。
    各個工坊啟動距離十日之期,已不足三日。公子玉能否介紹各項事宜的進展?”
    甘羅,也是個傳奇人物,12歲時,出使趙、燕,騙得趙國五座城邑,又騙得燕國十一座城邑來看,官拜上卿,高光之後,便銷聲匿跡。
    沒想到居然鋒芒內斂任治粟內史,也是九卿之一。
    當嬴政親政,從呂不韋與嫪毒的手中把權力奪過來後,秦國的國策以外交為輔,軍事為輔,時年的甘羅縱橫之術便少了用武之地。
    這些年來,沉澱於治粟內史,風華正茂,兢兢業業,持重內斂如同無鋒的重劍。
    嬴玉心中一動,這甘羅堪稱最年輕的縱橫家,才是出使西域的最佳人選啊!
    “據聞,嬴玉持續召見大商,或許將持續推出係列奇技淫巧,有哪些是可以讓父皇知道的?”嬴政促狹問道。
    “瞧父皇說的!”
    嬴玉撇撇嘴道,“在這鹹陽,隻要父皇想知道,哪怕我府上的老鼠嬉戲了幾次,父皇都一清二楚。”
    隨即環視眾人,“由於突如其來的天災,以及趙高越獄打亂了節奏,但各項天物的推進,皆在掌握之中。
    由猗頓氏生產精鹽,簡服,庖廚鐵鍋係列;
    由烏仁狄生產濃酒、酒精、洗浴肥皂係列;
    由公輸氏生產家具、馬具三寶、曲轅犁,其中馬具三寶率先滿足於軍用。
    由巴清氏生產筒車、磨盤以及茶葉係列;
    由卓氏生產軍工係列,主要是百煉成鋼的陌刀、馬刀,甚至農用柴刀、砍刀係列。”
    “關於投資工坊,以及工坊內的傭工,公子玉是如何解決?”甘羅不解問道。
    “關於民生之用,我僅列舉精鹽,其餘等物原則相同。
    工坊建設由猗頓氏投擲,原鹽由猗頓氏采購,傭工的工錢由猗頓氏支付……
    所得成品,大秦留下七成,剩餘三成作為猗頓氏的收入,而猗頓氏僅對這三成精鹽有銷售權。”
    ???
    隻見眾人一臉茫然。
    “哇……你也太狡猾了。”
    甘羅反應極快,眼珠一轉,驚歎道,“合著朝廷一個錢都沒出,卻得到了七成成品?猗頓氏有這麽傻?”
    “就是這個理。這便是智慧智慧創造價值!”嬴玉半仰著腦袋,一臉得意。
    眾人這才徹底醒悟過來,一臉不可置信。
    “如此這般,猗頓氏願意幹嗎?三成的成品能抵得過成本嗎?”馮去疾訝然道。
    “當然不行。所以,必須和邊境貿易通道合起來方可有效。”
    看向眾人不解的眼神,嬴玉繼續解釋道,“組建商隊直通西域,畢竟,物以稀為貴。
    這些東西隻有賣到境外,才能實現暴利。
    換回大秦所需的牛羊、馬匹、皮革、以及沿途各國等物。”
    嬴玉與巴清的合作,水力筒車,水力磨盤,麵粉鍋盔,甚至茶葉,出台各項神物,都不是單點推出。
    皆為係統組合計劃,且係統化鏈條式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無需朝廷出資,借用商業運作的模式解決。
    “生產,銷售一條龍。大秦這架戰車,再次煥發了蓬勃的生機。”
    嬴玉神采奕奕道,“當下如同精密的機器一般,開始緩緩運轉,一旦各個環節磨合流暢,這台機器將高效運轉,我大秦將進入高速發展時代。”
    “精工司生產計劃和西域商路計劃,諸位以為然否?”嬴政道。
    “臣附議!”
    “臣附議!”
    ……
    “臣以為,不僅要開通商路,而且要在商路沿途各國建立使節。”李斯上前補充道,“需派朝廷重臣隨商路一道出使西域,建立邦交!”
    “善!”
    “因春種大典之後,嬴玉將趕赴韓趙兩地,協助頓弱賑災。”
    始皇繼續道,“出使西域先打通商路,建立使節,嬴玉以為派何人出使?”
    按嬴玉的計劃,西域絲綢之路,首先開通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尹朗)、身毒(今印度)等國家。
    昔日的絲綢古道上,遍布著曆史上遺留下的名勝古跡。
    有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有萬裏長城的終點—嘉峪關,有“鳥的王國”之稱的青海鳥島,有如詩如畫的“塞上江南”,有歌舞和瓜果之鄉美稱的吐魯番盆地。
    如若不是要去賑災,隨後趕赴沛縣任縣令,嬴玉倒非常想出使西域,見識一下這沿途的異域風情,領略古國的風采文化。
    “父皇!兒臣聽聞甘羅先生,十二歲時便出使趙燕,使用計謀,不戰而屈人之兵,為秦國得到十幾座城池,乃天生縱橫家。”
    嬴玉隨即看向甘羅,“甘羅先生如今又蟄伏十餘年,風華正茂,已然重劍無鋒,大巧若拙,我大秦領土再擴大一倍,將是何等功業?不知甘羅先生還有雄心否?”
    甘羅矜持灑然一笑:“我還以為天下一統,不再需要縱橫家!”隨即對始皇道,“陛下,臣請出使西域,定不辱命!”
    “善!”
    嬴政大喜,補充道,“鹽、鐵、酒精等物,皆為國之重器,秘方且不可泄露。
    由甘羅統籌,增加絲帛,陶器,布匹等物,攜商隊出使西域,我要讓大秦的恩澤,普惠天下!
    同時,讓大秦野戰旅威風,震懾天下。”
    “諾!”
    甘羅道。
    ……
    “關於嬴玉提出各種天物落地生產及銷售,巧奪天工,妙不可言。”
    始皇再次道,“博士宮可作為經典桉列研究,觸類旁通,運用於各個領域!”
    “諾!”
    周青臣等人道。
    “春種大典,此乃傳播天下的契機。
    朕期望各種天物,包含衣食住行皆能向黔首百姓展示。”
    “諾!”
    嬴玉道。
    “甘羅聽旨!”始皇道。
    “臣在!”
    “任命甘羅兼大秦出使西域之總史,出使隊伍由使團、商團、野戰旅三部分構成,由甘羅總體節製,朕給你一月籌備時間,啟程西域!”
    “諾!”甘羅上前激情道,“臣,定不辱命!”
    作為有情懷的文人,誰個不想名垂千史?如果能忽悠幾個小國歸順,豈非天大的功業?
    當一輩子治粟內史,也將泯然於眾人。
    ……
    “父皇, 兒臣有奏!”扶蘇上前道。
    “講!”
    “關於大秦的商隊,應以鹹陽為中心,輻射天下,包含南越之地。畢竟蠻夷之地不僅要思想啟蒙,文明普及,更要輸入先進的格致技術。
    扶蘇繼續朗聲道,“春種大典所展示之物,皆為南越所奇缺。
    所以,兒臣提議,需在南越三郡,各建一處精工司分舵工坊!”
    “可!”
    嬴政道,“春種大典之後,所有公子都將離開鹹陽,趕赴各地下沉鍛煉,爾等見麵機會也將減少,舉辦個家宴吧?!地點就在……甘泉宮吧!
    除了精工司分舵,關於如何治理瘴氣,如何治理軍墾,你們兄弟都可細細研討一番!”
    “諾!”
    嬴玉無奈上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