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元燈會的相親局

字數:9465   加入書籤

A+A-




                      新年自有新氣象,這次大朝會上除了往年就有的各項規程。
    新增加了一項,就是在這次大朝會上正式冊立趙宗全為皇子,以內香藥庫西偏為皇子位,設說書、伴讀等官,令皇子就學。
    而且正式令趙宗全以皇子的身份位列百官之前,與大相公並行而立。
    也就在大慶殿中完成禮儀之後,接下來所有人退向殿外參加皇宮宴飲,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出來了。
    外邦使節、皇室宗親和一幫三品以上官員還是留在殿內的,其餘人就隻能可憐在寒冬臘月在室外用膳。
    而且在這種場合之中,一舉一動都得循規蹈矩符合禮製,就更加痛苦了。
    在加上宮內主管膳食的尚食局,為了保證有充足的飯食供應,很多東西隻能是提前做好,等上了桌後大多已經涼了。
    在滴水成冰的時節,就算是山珍海味,涼了它也好吃不起來。
    最後李皓也隻能勉強吃了幾口充了充樣子,等到大朝會正式結束,李皓匆忙趕忙回了自家府邸,讓廚房趕緊做了些熱食,好好的飽餐一頓。
    結果這幅吃相看的李健與衛氏奇怪,李健就問道「今日不是說宮裏麵有安排晚宴嗎,怎麽把你餓成這樣。
    宮裏麵的飯菜就這麽難吃,不至於吧。」
    李皓在咽下口裏的飯菜後,說道「那倒不是,平日裏尚食局做的飯菜還是很好的。
    隻是今日大朝會百官雲集,再加上王公貴戚、各地舉人,還有外邦使節,人太多了。
    尚食局現做根本忙不過來,很多東西送到麵前都是冷的,我就嚐了兩口就沒在動快子。
    從一大早出門到現在,我就出門前吃了些東西,到現在能不餓嗎!」
    李健聽後說道「好吧,那你也慢點吃,別噎著了。」
    等到李皓好不容易吃飽,讓人把東西收拾下去,李皓端著茶盞品著茶時。
    衛氏說道「你上元燈會那幾天有沒有時間,咱們家來汴京城都還沒一起逛過燈會呢。
    今年正好你在汴京,我們一家一起去逛一逛。」
    但李皓隻能回道「燈會的時候我未必能有時間,如今殿前司管著汴京城和皇宮的防務。
    那幾天估計是我最忙的時候,恐怕是沒有空閑的。
    而且在上元節當天,還有你們的事呢。」
    聽到這話,衛氏疑惑說道「什麽我們的事,要幹什麽。」
    李皓解釋道「哦,這次上元燈會官家非常重視,要在宣德門上半場賞燈會,在汴京城裏邀了不少官卷前去觀燈。
    你們也在被邀之列,當日也是要去宣德門上的。」
    一聽這個,李健問道「我也要去嗎,你母親一個人去不就行了。」
    李皓回道「當然都要去了,這是官家定下來的,說是佳節難得,要舉家共慶。
    讓母親一個人去可不太好,您還是得陪著去一趟。…
    到時盛家、會寧侯府、歐陽家他們也都是會一同前去的,你們去了可以先找他們,人多也熱鬧。」
    聽到這裏,李健倒是沒有什麽問題了,然後就聽衛氏問道「盛家也會去的話,那明蘭會不會過去。」
    李皓以為衛氏還在糾結自己娶媳婦的問題,滿是無奈回道「按理來說,這麽好的機會,應該是會有不少人帶上自家子嗣的,可盛家那邊具體怎麽安排,我哪知道。」
    隨後衛氏便說出了令李皓精神一振的話「你不是不想娶明蘭嗎,這事我可以答應你。」
    聽到這個,李皓都有些不敢相信了,忙確認道「母親,您說的是真話,這是想開了。」
    沒有
    回答李皓的問話,衛氏直接說道「但是,你必須要幫著明蘭找個好的歸宿,否則我還是要讓你娶她,你必須要報你姨母的恩情。」
    本來聽到但是二字,李皓還以為是有啥轉折呢,卻沒想到衛氏最後的要求會是這個。
    連忙說道「明蘭是我嫡親表姐,她的婚事我一定幫她選個好的。
    這次上元燈會就是個好機會,各家都會帶家卷出來,到時正好母親也可以好好幫著相看一番。」
    衛氏這時說道「可盛家未必會帶明蘭出來,那怎麽辦呢。」
    李皓馬上回道「這事我來辦,明日我就去盛府,和盛紘及王大娘子好好說說這事。
    想來我的麵子應該還是有點用的,再加上還有老太太在,他們夫妻二人翻不了天的。」
    看著李皓有信心的樣子,衛氏便說道「好,那這事就交給你了。」
    說完便回去休息,也就在這時,李皓才反應過來,對李健說道「我剛剛是不是被母親套路了。」
    李健笑了笑,說道「你母親已經退了好大一步,而且我看你不是挺高興的嗎!好好把事情辦好。」
    說完之後便也起身離開,追著衛氏去了。
    這下李皓是真的無奈了,不過好不容易讓衛氏妥協,李皓也打定主意要把事情辦好。
    所以在第二天,李皓巡視完城防,估計到盛紘應該已經回府,便回了家換了身便服,然後就讓符登帶上了兩匹蜀錦就趕去了盛府。
    在這邊,李皓選擇直接拜訪的就是老太太,因為李皓相信,隻要盛紘在家,聽了消息就一定會來壽安堂的。
    而結果也正如李皓想的一樣,自己才剛進到壽安堂坐下,盛紘得了消息緊隨其後的就到了。
    當然也有出乎意料的,那就是和盛紘一同而來的,還有王大娘子和如蘭。
    然後看如蘭來了,老太太就也把明蘭給喊了過來。
    前後腳的功夫,壽安堂裏麵做的就差不多滿了。
    而這時,老太太便問道「皓哥兒,你今日過來是有什麽事要辦嗎。」
    李皓回答「倒也沒什麽大事,這一來是很長時間沒有過來,所以想來探望下老太太;…
    二來這不是快到上元節了嘛,官家這次要在宣德門上賞燈,並且邀請了汴京城中不少的官宦人家參與。
    正好盛家和我家都在受邀之列,我便把此事告知了母親。
    母親本來今日是打算親自登門,約著到時候兩家一起出發的。
    但不巧,我母親這兩日幹擾了些風寒,雖不嚴重,但也需要靜養一下。
    所以便讓我先來說了,另外正好我府上還有幾匹官家禦賜的蜀錦,母親便讓我順路送了兩匹過來,給兩位表姐做衣服。」
    說完便讓符登給拿了進來,放到了如蘭和明蘭的身前。
    這一入眼,如蘭就喜歡上了,直接上手摸著蜀錦,說道「好漂亮的錦布,不愧是宮裏麵的東西,這估計不便宜吧。」
    李皓聽後說道「這是從蜀地進貢的貢品,主要是外麵流傳的少,其他的都還好。
    這正好兩匹,你和明蘭一人一匹正好。」
    聽了這話,如蘭和明蘭便相繼開口謝道「那就多謝表弟了。」而後明蘭又加了句「回去之後之後也幫我謝謝姨母。」
    而正當李皓和明蘭、如蘭說話時,場上的其他三人臉色都有了變化。
    盛紘倒是還好,上首的老太太變了臉色後,也是很快恢複過來,唯有王大娘子是一副做賊心虛的樣子。
    顯然這個消息,王大娘子是沒和老太太、明蘭說過,恐怕一心隻想到要帶如蘭去的。
    現在這事由李皓當著老太太的麵揭開,王大娘子可不就有些坐不住了。
    於是,見任務已經完成,後麵就是盛家自己的事情了。
    李皓在這待著,老太太反而不好處理,於是便向老太太和盛紘、王大娘子告辭。
    等李皓離開,老太太臉色頓時便沉了下去,說道「明兒、如兒,你們兩各自拿一匹布先回去,我有話與你們的父親、母親說。」
    明蘭和如蘭也不是傻子,看臉色也知道老太天這是不高興了,趕忙收拾了東西就離開了。
    等兩個姑娘走後,老太太才教訓王大娘子「往日裏,你有所區別也就罷了,可這是官家親自設的宴席,你也敢區別對待。」
    王大娘子連忙叫屈「我也隻是沒來得及說而已,本來我就是要帶著明丫頭一起去的。」
    老太太則說道「你也不用和我解釋,你是怎麽想的你自己知道。
    今天我要說的是,這既是官家的宴請,連咱們家都有份,難道李家就會沒有。
    到時你和皓哥母親一見麵,他問起明蘭為什麽沒去,你準備怎麽回答。」
    王大娘子聽後支支吾吾的,沒有說出一句準話,而一邊的盛紘此時還極為澹定。
    於是老太太說道「如今皓哥已經是從四品了,官升的可比我們家快得多,而且他又簡在帝心。
    再者縱使不算官家,他還與皇子趙宗全之子趙策英交好,這牽連的是幾代的富貴。…
    若是因此事與他們家交惡,這本來好好的官場助力,到時成了冤家,這又何苦來哉。」
    聽到這個,王大娘子說道「這也不至於,兩家怎麽可能會因為這點小事交惡。」
    老太太看王大娘子還不服氣,又說道「怎麽不至於,咱們家與李家有關係的,不就是明蘭嗎。
    你要明白,你待明蘭如何,才是決定李家態度的關鍵。
    除此之外,以李家如今的聲勢,可還有什麽需要用到盛家的。」
    聽到這裏,盛紘似乎意識到了問題,連忙說道「孩兒明白了,這次宴請,如蘭和明蘭自然是要一起去的,往後孩兒也會督促大娘子一視同仁,母親放心。」
    老太太聽到盛紘的話,才說道「好,你想明白了就好,你們先回去吧。」
    盛家這邊,老太太從容的就把事情料理好了。
    可李皓這邊忙完了盛家的事,接著就去到了寧遠侯府。
    關於明蘭的消息,李皓還是準備和顧廷燁說下,反正現在小秦氏和朱曼娘都已經死了。
    寧遠侯府最大的威脅已經沒有了,剩下一個顧廷煜,心機雖重,但畢竟身體太差。
    這麽一考慮,顧廷燁就是一個很不錯的人選。
    而且這樣最省事,隻需要顧廷燁自己給自己謀劃就可以,不需要李皓來費心思。
    正好再過兩天顧廷燁也就出了守孝的時間,那十幾天後的上元燈會他就可以過去。
    但李皓想的很好,可等真等自己到了寧遠侯府,讓下人去通報找顧廷燁。
    結果等了有挺長時間,顧廷燁一直沒有出現,倒是石頭跑了過來。
    說道「實在不好意思,府裏麵有些事情可能要處理,也不知道我家公司要忙到什麽時候。
    要不今日您就先回去,等下回我家公司去您那。」
    聽到這話,李皓突然意識到,顧廷燁這是故意在躲著自己,看來是上回在禹州,自己和石頭說的話,顧廷燁已經知道,這是怕自己來上門問罪的。
    不過就算是這樣,李皓也有辦法讓顧廷燁主動出來。
    李皓說道「行,他既然在忙,那我也就不打擾
    他了,本來我這次來就是想告訴他,我母親已經給明蘭相看好了人選,讓他能夠死心的。
    既然他有事出不來,我就不當麵說了,你回去告訴他,讓他就不要在惦記了。」
    說完便起身離開,但還沒等李皓走到府門前。
    就看見顧廷燁急匆匆的跑了過來,說道「你怎麽這麽著急就離開了,都不等一等我的。」
    李皓反駁道「剛剛可是石頭說你要忙好一會,讓我先走的。
    怎麽,你這是倒打一把,說的不好了,那我可真不高興了,走了」
    說話,轉身就走,可卻被顧廷燁一把拉住,說道「我的錯,我的錯,我現在就給你賠禮道歉。」
    李皓說道「你真的知道錯了。」…
    顧廷燁答道「我真的知道了,走,咱們回去說話。」
    說完拉著李皓就回了書房,等在坐下之後。
    顧廷燁連忙說道「你母親給明蘭相看中誰了,這事我怎麽沒有聽長柏說過。」
    聽了這話,李皓笑道「我就說你居心不良吧,說實話,我家去的那些人,有多少是你給鼓動的。」
    顧廷燁辯解道「我真的沒有,袁文紹那個都是意外,我隻是隨口提的,哪成想他還當真了,至於其他人我就更勸不動了。
    這個我對天發誓,我真沒有可以去鼓動別人。」
    對於顧廷燁的話,李皓總歸還是不信的,隻是暫時找不到證據,也就先算了。
    便回答道「好吧,那我暫且信你。」
    看李皓鬆了口,顧廷燁又問道「那你剛剛說的是不是真的,你母親給明蘭相看中誰了。」
    李皓說道「具體相中誰了,我母親反正沒和我說,我也懶得問,畢竟我對明蘭也沒什麽想法。
    隻知道這個人會去官家辦的上元燈會,剛剛我就是從盛府回來,確保明蘭那天可以過去的。」
    聽到這個,顧廷燁說道「你還幫人家,你這樣可對得起我!」
    李皓說道「我能來這,告訴你這個消息,就已經是看在我們的交情上了。
    要不是你那嫡母大娘子已死,我還不願讓明蘭跳進你們顧家的火坑呢。
    反正事情我已經和你說了,具體要怎麽做,你自己想辦法。」
    說完便起身離開,讓顧廷燁自己去頭疼吧。
    等回到家裏,把明蘭會去的事情和衛氏一說,讓她到時和王大娘子他們約好,一同去赴宴就行。
    然後,等待李皓的便是充實的十二天,忙完這一陣便迎來了上元節。
    因為李皓當日要巡視城防,所以得一大早出門,而衛氏和李健則是約好了先去盛府,再和盛紘他們一起去前往宣德門。
    上元節這天的巡視,李皓顯得格外認真,畢竟今天晚上滿汴京城都是燈火通名,防火安全就需要格外注意。
    另外在宣德門外也需要大量布防,以免有人衝撞鬧事打擾了趙禎賞燈的雅興。
    還好這天出動的,不隻是殿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也會派出人手,所以在大致巡查完自己的區域之後,李皓才能及時趕回了宣德門。
    不過即使這樣,等李皓到時也已經天黑了,城頭上的官卷也到齊的差不多了,當然作為壓軸出場的趙禎和曹皇後還沒有到。
    等李皓這邊上了城頭,首先找的就是自家父母的位置,瞄了半天才發現他們正在一個角落。
    旁邊王大娘子、薛大娘子、宋大娘子和其他一些認識的官卷都在。
    其中尤為突兀的是,李皓看到平寧郡主不知怎麽的,也在那裏。
    這下李皓心裏不由想到,自己
    差點忘了齊衡這個人,看來今日齊衡也過來了。
    不會讓顧廷燁誤解到齊衡時自己說的那個人吧,隨即李皓便開始找起了顧廷燁的身影。
    但還沒等李皓找到,趙策英倒是領著沉從興找了過來。
    李皓剛準備和兩人打招呼呢,結果怎麽也沒想到,趙策英上來之後的第一句是「你在這找什麽呢,我姨母今日也是過來了,不過正在和我母親說話呢,不在這。」
    聽到這話,李皓真的被嚇到了,忙說道「你別胡說啊,我什麽時候說要找你姨母了,而且她和我有什麽關係。」
    趙策英說道「前些日子我不是和你說過嗎,要介紹我姨母和你相看一下。
    如今人都來了,你莫不是好像跑不成。」
    從知識學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