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甩鍋顧廷燁
字數:8031 加入書籤
隻是李皓畢竟沒照顧過孩子,沒有實際的操作經驗。
等到那雙冰冷的手掌落到孩子臉上的時候,孩子冷不丁的受了個刺激。
直接醒了就哭,一下就把李皓弄得手足無措,趕緊把手收回來。
而且這孩子的嗓門是真大,穿透力好得不得了。
一下子就把屋外的衛氏和英國公夫人給驚動了,本來兩人就一直收在外麵。
前麵聽見張桂芬的哭聲,想著畢竟是兩人久別重逢,夫妻間的事她們也就沒有進來摻和。
可這對象換成了自己的孫子、外孫,那她們兩個登時就坐不住了。
進來後衛氏矛頭直指李皓,說道「你剛幹嘛,怎麽把孩子給弄哭了。」
李皓攤開雙手,回道「我沒幹嘛,就是剛剛摸了下孩子。」
聽見這話,衛氏直接懟道「你這剛從外麵回來,一身寒氣能隨便碰孩子嗎?
你知道孩子這個時候有多嬌弱,萬一生病了怎麽辦?」
李皓回道「母親,您這說的太誇張了,不至於的。」
見李皓還敢反駁,衛氏當即說道「什麽叫不至於,帶孩子的事是你懂還是我懂。」
說完就是一頓持續輸出,最後還是張桂芬心疼自家丈夫,出言幫著說話,這才把李皓給解救出來。
不過李皓還是暫時失去了單獨和自家孩子相處的機會,被要求必須有她們在場,李皓才能接觸孩子。
對此李皓很有些意見,隻不過慘遭衛氏的強硬鎮壓。
於是李皓便想向一旁的嶽母求助,隻不過這次她和衛氏站在了一邊,而張桂芬對此顯然也無能為力。
沒辦法,這麵對自家老娘,李皓實在是沒有辦法,隻能是接受了這個不平等的條件。
接下來在衛氏的安排下,李皓先去沐浴更衣,然後才能再來看孩子。
等到晚上,英國公夫人離開之後,孩子就被衛氏抱走了。
留出空間來,讓李皓可以與張桂芬說些體己話。
不過這兩個人的性格都不是外放的,心裏雖然都有思念之情,但就是怎麽都說不出口。
相比語言的表達,李皓還是從行動力上體現會更直接一點。
當然李皓也沒幹什麽,畢竟張桂芬剛生產不久,現在還在修養身體的階段。
李皓隻是從身後將張桂芬給抱在懷裏,兩人依偎著躺在床上。
一時間這甜蜜的氣氛倒是有了,可幹躺著不說話,慢慢就又變的有些許尷尬。
隨後張桂芬先忍不住開口道「對了,你這次回京怎麽如此突然,隻帶著幾個親衛就回來了,是朝中有什麽大事嗎?
而且最近我看母親帶了不少護衛過來,感覺是要出什麽事樣的。」
見趙桂芬的觸感如此敏銳,李皓張口便岔開了話題。
倒不是不想把事情原委告訴張桂芬,而是考慮到她的身體如今還在恢複期,不好去過度操勞。
…
而且現在事情還在可控範圍之內,也不用太過著急,等到之後再說也來得及。
於是李皓說道「我這不是一想到你和孩子就很著急嘛,想要早點見到你們。
正好蜀地的事情處理的很順利,沒有耽擱太多時間,而且製置使大人也是很通情達理,在我說過之後,便同意下來。」
聽到這話,張桂芬臉上的笑容就更燦爛了,顯然對這個回答很是滿意。
畢竟有哪家的姑娘,不想要自己的丈夫心中惦念。
不過在張桂芬心裏甜蜜的時候,另一邊的李皓,此時心裏卻在想著彌補這話的漏洞。
知道自己提前回京的人,除了顧廷燁和楊文遠,應該就隻有一直跟著李皓的幾個親衛了。
對於親衛的問題,李皓並不擔心,畢竟自從回京之後,他們就又被安置到了軍營之中,暫時是碰不到張桂芬的。
反而是對於楊文遠和顧廷燁,李皓是不怎麽放心的,或許對於外人他們可以統一口徑。
但要是張桂芬來問,那可說不準他們會不會說實話了,所以李皓打算明日在叮囑一下,免得露餡。
之後兩人順著氣氛,你農我農的親親我我了一番,便休息了。
到了第二天,李皓趕早去了一趟朝會,在朝會上向歐陽修和韓琦正式匯報了蜀地的事。
當然在這裏,李皓也沒有把事情和韓琦掛鉤,而是如同前麵和曹皇後說的一樣,提議將一眾犯官押送汴京,交由大理寺和刑部會審。
對此,韓琦也並沒有表示反對,畢竟大家心裏都明白,除非韓琦徹底倒台,否則這些人就算到了汴京,也不會出賣韓琦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若是韓琦真的倒台了,那還要他們幹嘛,所以這些人注定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話說完了,剩下的事情和李皓就關係不大,至於此次的封賞也得等事情結束之後再來定。
既然之後事不關己,李皓於是就老實歸班站好。
不過這次朝堂上就無聊多了,可沒有前段時間的熱鬧。
似乎自李皓整的那出好戲之後,就把朝堂上那點僅存的活力和積怨消耗了不少。
現在幾乎是沒人再敢出頭挑事,生怕惹火燒身,所以接下來就隻是四平八穩的開會場麵,讓李皓等的都有些百無聊賴了。
好不容易等到朝會結束,而且李皓暫時還不需要去鹽鐵司,於是便打算去找顧廷燁和楊文遠的,結果還沒走遠就被歐陽修給叫住了。
李皓走上前,好奇問道「大相公,您找我有事?」
歐陽修點了點頭,說道「你跟著我來,我有話要與你說。」
說完之後轉身便走,李皓見狀趕緊跟上,這一路上李皓一直想問問,歐陽修找自己是有什麽事要談。
隻是見歐陽修的臉色不對,李皓才意識到局麵有些不對,但也不敢多問。
…
於是李皓便開始回想自己這是做了什麽錯事,經過這麽一想,李皓估計是因為自己編的那些謠言。
正當李皓開始準備措辭的時候,兩個人都已經出了皇宮。
隨後李皓跟著歐陽修上了馬車,一路就回了歐陽修府上。
等到兩人坐定,下人上完茶後,歐陽修便把下人全部都打發了出去。
然後才說道「你是不是早就回京了,汴京城最近傳的那些消息是不是都是你給編的。」
見歐陽修確實是猜到了,李皓也就沒在兜圈子,反正這事也確實沒必要瞞著歐陽修。
「我確實提前了幾天回京,這些事情我也確實參與了,不過我也就出了個主意,具體的還是得顧廷燁來做,畢竟他人頭熟。」
歐陽修聽後說道「我果然沒有猜錯,還真就是你搞的鬼。
你說你,真想混淆視聽,就針對那麽幾個人便好了,何必要拉這麽多人下水。
現在所有人都覺得這事是我指使的,你讓我怎麽去與別人解釋。」
知道歐陽修這是顧忌自己的名聲了,李皓就更不能把這事攬到自己身上。
當即說道「這真不能怪我,我本來也和叔父想的是一樣的,想著盡量來縮減一點影響。
【鑒於大環境如此,
但顧廷燁說這事若是隻針對幾個人,那目標性就太強了。
尤其是其中還牽扯韓大相公,萬一引起了他的過激反應,那反倒就不美了。
還不如像現在這樣,直接拉著一幫人下水,這樣也不至於讓韓大相公認為我們是特意針對他的。
當然這件事我們可能確實有些欠考慮,在此我幫顧廷燁來像您道歉。」
看到這樣,歐陽修也不好跟小輩過多計較,畢竟他們這麽做,也確實是在幫自己。
於是隻好說道「此事下不為例,以後再有這種事一定要先和我商量。」
李皓趕忙答道「這是自然,我回去一定和顧廷燁說清楚,告訴他日後做事一定要考慮影響。」
一番成功的甩鍋之後,歐陽修便也沒在追問這事。
而是問起了蜀地發生的具體情況,雖然歐陽修是看過了李皓和趙抃的奏報,但對於上麵提到信息,他是一點都不信。
畢竟在這之前,歐陽修便接到了李皓的信,在加上自己的一番調查,他可以確信在這件事情中,韓琦肯定有所參與。
隻是對於韓琦在其中具體承擔的角色,還不太清楚,所以才想向李皓證實。
而李皓正好也想找歐陽修詢問意見,看看未來的路要怎麽走。
本來在這之前,李皓的原意是想和上次宮變時一樣,看能不能再火中取栗一回。
不過回家了一趟之後,看著自己的老婆孩子,李皓雖然感覺人生更加幸福了。
但也讓李皓多了一些顧慮,擔心自己的舉動可能會為他們招來災禍。
…
於是李皓便把這趟蜀地之行的所有事都告訴了歐陽修,並且把昨日宮中,曹皇後與自己的對話也說了。
最後才問道「如今的形勢已經大致明朗了,不知叔父覺得接下來我應該如何去做。」
歐陽修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在一番思考過後才說道「現在最好的應對就是按兵不動,既然你如今已經回京了,那最重要是先把身邊的力量凝聚起來。
或許這股力量不能直接決定勝負,但卻可以讓兩方都有所顧忌,擔心把你逼到了對麵去,從而保證自身的安全。
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縱使他們再想把你排斥出京,也不太可能了。
因為在你離京的這段時間,我也曾入宮和官家提起過,他對於你的離開也有所後悔。
在沒有官家同意的情況下,不管是韓琦又或者曹皇後都沒辦法讓你離京。」
對於歐陽修的這個答桉,李皓卻有所顧慮「可官家如今還能做主嘛,昨日我本就是想去見官家的,結果中途就被曹皇後給攔住了。
而後我就被直接趕出了宮,可見宮中的情況不太樂觀吧。」
歐陽修對此卻不認同,說道「曹皇後有如今的身份地位,倚靠的本就是官家的威勢。
所以她或許敢暗地裏阻塞言路,但在明麵上,她比任何人都要在意官家的臉麵威望,所以她絕不會去違逆官家的話。
至於你見不到麵的問題,也不用擔心。
按照慣例,每隔幾日我便要和韓琦輪流進宮,到時自然能見到官家,我會和官家提起這事的。」
見歐陽修應承此事,李皓也就放心了,畢竟曹皇後可以阻止自己去見趙禎,但宰輔那邊她說話可就沒有什麽用了。
確認好這件事後,兩人又互通有無,交換了一些情報之後,李皓才離開的。
當然李皓也沒有忘了正事,雖然中間確實有了些波折,但在出了歐陽修府邸後,李皓當即便去找了趟顧廷燁與楊文遠,交代他們給自己保密。
順帶李皓也提了一下歐陽修的事,讓兩人有個心裏準備,然後又稍微引導了一下。
萬一要是歐陽修哪天找他們算賬,得讓他們覺得是自己的鍋,不能想到是自己在中間的作用。
把這一切理清之後,李皓才回到家裏,陪陪自己的老婆孩子。
隻不過這安靜的日子,李皓也沒能過多久。
雖然因為蜀地之事還沒有在流程上結束,導致最終的封賞也沒能確定。
顯然朝廷也不會讓李皓白拿俸祿,即使韓琦也不想讓李皓回去,但也不好來阻止。
不過李皓這回來上衙的第一天,剛剛進來衙門,就被陳升之給拉住了,直接拉走敘話。
不過讓李皓奇怪的是,陳升之這也沒說什麽要緊的事,反而是與李皓攀了攀感情,另外又和自己訴了訴苦,把李皓鬧的滿腦門子湖塗。
直到李皓回到鹽鐵司,發現這裏麵的官員少了幾個熟麵孔,卻又多了幾個生麵孔。
李皓對此感到奇怪,在找來人詢問之後,才了解到具體情況。
原來是在自己離開之後,陳升之對三司進行了一次徹查。
而這次的徹查也確實發現了不少問題,鹽鐵司的問題還前些,其他兩個衙門可是慘了。
也就是借著這次機會,陳升之在韓琦的支持下對三司進行了調整。
另外兩個正使都被調換了位置,新換上了的人李皓都沒怎麽接觸過。
而中底層負責辦事的官員,也都進行了一波調整,其中也波及到了鹽鐵司,於是便有了現在李皓看的這一幕。
在陳升之的主導下,由韓琦同意,三司之中的部分官員進行了調換。
對此李皓心裏自然是有所不難的,也就還好此次調換並沒有涉及到胃院,李皓臨走之前交代的,製作火炮的任務並沒有為此被打擾。
所以李皓也就沒有直接發作,當然在思考一番之後,李皓還是找到了陳升之,要和他討要一個說法。
而對這一點,陳升之也是有所預期的,再加上李皓態度也沒有多堅決,所以在兩人一番精湛的演技對決之後,這件事就這麽不了了之。
從知識學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