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坦誠相見

字數:7697   加入書籤

A+A-




    心裏想著事情,李皓也就沒有直接通過言出法隨回家,反正院子就在內城,不像是外城還要受宵禁影響。

    離開教坊司所在的區域,李皓踏上了永康街。

    這條長街,其規模堪比宋代的禦街,寬達兩百米,一塊塊青石板鋪就的地麵平整如鏡,一直延伸到視線的盡頭。

    而這,還隻是京城眾多主幹道中的一條,由此可見大奉的經濟與技術之發達。

    此前,李皓曾來此尋找金蓮道長,卻遺憾地一無所獲。

    正當這回李皓依舊準備繼續前行時,眼前突然一閃,路旁竟多出了一個投壺的攤子,攤主正是一位身著破舊道袍的老道長。

    李皓可以保證,之前自己看的時候,那裏絕對是空著的。

    懷著疑惑走到了近前,隻見攤子最高處擺放著一麵小鏡子和一串菩提手串,想必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玉石小鏡了。

    因此李皓不禁開始懷疑:莫非自己在雲鹿書院牽引刻刀後,真的獲得了儒家的氣運加身,以至於讓金蓮道長注意到了自己?

    然而,等在環顧四周後,李皓卻始終未發現金絲楠的馬車和侍衛的身影,看來自己是沒有緣分撞見大奉第一美人慕南梔了。

    於是,李皓便上前問道:“攤主,請問這投壺的規則是怎樣的?”

    上前之後:“攤主,請問這投壺的規則如何?”

    這位疑似金蓮道長的攤主,在李皓現身之後,便一直若有若無地注視著。

    此刻見李皓開口詢問,連忙接話道:“玩一次需二錢銀子,蒙眼距離瓷壺三十步外轉身投壺,一箭投中得銀,兩箭投中得金,三箭投中便可獲得寶物。”

    “好。”李皓答應的非常幹脆,爽快的掏出了二錢銀子,接下了三支箭來。

    對於一般訓練有素的武者來說,三十步外投壺或許不算什麽,但若要背身蒙眼,那就隻能憑運氣了。

    畢竟,眼睛在五感中至關重要,對於投壺這種技巧性極強的遊戲更是如此。

    但李皓在知否世界玩投壺都不知多少次了,早就練就了一身好手感,在心中計劃好後就有了把握。

    很快,前兩支箭便準確無誤地投入了壺中,引得一旁圍觀的眾人陣陣歡呼。

    隻是,這十拿九穩的第三箭,卻出乎意料地偏了少許,箭矢擦著壺口邊緣而過。

    疑似金蓮道長的攤主,此時滿臉笑容的從攤中取出了十兩黃金來,遞給李皓:“恭喜公子,這是您的獎品。”

    大奉的黃金並非法定貨幣,需兌換成白銀方能使用。

    而黃金與白銀的兌換比例是1:8,這十兩黃金便等同於八十兩白銀。

    一兩白銀又是十錢銀子,李皓僅憑兩錢銀子便換得了八十兩白銀,整整四百倍的盈利!

    這一下,立刻吸引了更多人前來圍觀,躍躍欲試想要參與投壺遊戲,硬生生就把李皓給擠到了外圈。

    當然,要是李皓自己不願意,他們也真心擠不動,可李皓也要思考這究竟是哪裏出了錯,同時也想觀察其他人投壺的情況。

    隨後經過觀察,李皓發現其他人的情況比想象中還要糟糕許多,大部分人都是一箭未中,隻有少部分人才能勉強中一箭。

    至於像李皓這樣,能中兩箭的都完全沒有。

    最後再佐以望氣術進行觀察,才最終確定這個攤子,也不是隨意擺設的。

    其中應當內含了一道陣法,陣眼便是看似普通的瓷壺,那些能投進一支箭的,普遍氣運都要比其他人強些。

    也就是說,李皓第三箭之所以失誤,並非技藝不精或發揮失常,而是自身氣運沒有達到陣法所設置的預期。

    這下李皓就更加肯定,麵前這個攤主就是金蓮了。

    寶物就在麵前,讓李皓就這麽選擇放棄,也總有些心有不甘。

    於是在觀看良久,等那些因一時衝動而加入進來的人紛紛離開,才再次上前。

    “攤主,我還想要再來一局。”李皓繼續拿出了二錢銀子來。

    不過金蓮卻是微微一笑,提醒道::“好,不過公子已經贏得過兩箭的獎勵,這一次若是再中兩箭,可不能再重複領取了。”

    天地人三宗裏麵,除了人宗一直與朝廷合作,在銀錢上比較寬裕以外,其餘兩宗手頭上都不富裕。

    畢竟,那些道門的靈丹妙藥,煉製起來都是耗費巨大,否則也不會因為元景帝頻繁煉丹,就耗盡了國庫。

    所以他可忍受不了,被李皓這麽刷銀子的行為。

    然而,李皓對這點銀子根本不在乎,他爽朗一笑,答道:“好,我無異議。”

    接過金蓮遞來的三支箭,前兩支箭依舊是順利投中,隻是在輪到第三支箭時,李皓果斷使用了言出法隨。

    李皓倒想要看看,是自己這儒家術法厲害,還是這道門陣法厲害。

    金蓮在李皓使用言出法隨的時候,眼中瞬間便流露出了一絲精光。

    做為曾經的二品渡劫境強者,他雖然因為入魔分身而跌境,可那股強者的眼光總還是在的,李皓的手段並不能瞞得過他。

    “好一個年輕的四品君子境,天諦會如今還沒有一位儒家弟子,若是能讓他加入,似乎也不錯。”

    金蓮在略微思索之後,便選擇了靜觀其變,畢竟他可不知道原軌跡中,後來會發生的事。

    就這樣,這第三支箭終究是投了進去。

    金蓮見狀,笑著從攤位上取出玉石小鏡,輕輕遞到李皓手中,笑道:“恭喜公子,喜獲此等法寶。”

    李皓笑著接過鏡子,隨即問道:“我可否再玩一局,我對那枚菩提珠也頗有興趣。”

    金蓮可就不樂意,此時回道:“這枚菩提珠還是留給真正的有緣人吧,又或者公子可以公平的嚐試一次。”

    “哦,那就是不行了。”李皓心中明了,這已是金蓮明顯的拒絕,於是也不再強求,“既如此,便依攤主之言,還未請教攤主高姓大名?”

    金蓮笑著答道:“在下金蓮,小友,相信我們不久之後定會再相見。”

    言罷,金蓮身形一閃,如同一陣風般消失不見,連同那琳琅滿目的攤位一同消失得無影無蹤。

    李皓心中暗歎,果然除了武夫之外,其餘各體係都有其獨到而玄妙之處。

    如今終於得到了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寶貝,李皓也不再在外逗留,直接瞬移回了自己的房間。

    玉石小鏡功能繁多,儲物、通訊、封印、定位應有盡有,不過看現在金蓮的狀態,很多功能應該都被限製。

    可光是一個儲物,就已經讓李皓很滿意了。

    雖說李皓是可以通過言出法隨來照取物品,但這也是有限製的,萬一遇到什麽特殊環境,指不定就會失效。

    還有就是某些時候,需要搬運活人,這東西也更有效率。

    回到房間後,李皓第一件事便是開始往鏡子裏倒騰東西。

    先是將自己隨身攜帶的一些小物件一一放入鏡中,試驗著玉石小鏡的儲物功能。

    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得來實驗一下,不能輕信於描寫,萬一被改了呢。

    隻見那些物件一觸碰到鏡麵,便如同被吸入了一個無形的空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當他心中默念著那些物件的名字,它們又仿佛受到了召喚一般,從鏡中一一浮現出來。

    “真是神奇!”李皓不禁感歎道。

    隨後又嚐試著將一件稍大些的物品放入鏡中,結果也同樣順利,看來,這玉石小鏡的儲物空間遠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儲物功能測試好了,剩下就是等著掌握有玉石小鏡的其他人開始傳音,李皓才好順勢跟上,避免暴露自己對玉石小鏡有著異乎尋常的熟悉。

    就這樣,充滿收獲的一夜悄然逝去。

    而伴隨著這一夜的結束,李皓才子風流的名聲也開始在小範圍內悄然流傳。

    雖然知道的人並不多,但每一個都是分量極重的人物。

    第一個知道的旁觀者,便是那一直暗中關注著他動向的魏淵。

    而魏淵一旦知道,便意味著懷慶那裏也很快會得知這一消息。

    當然,監正自然不能算在此列之中,否則的話,那也未免太過欺負人了。

    懷慶在宮中僅逗留了一日,當夜便悄然離宮,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她手中把玩著一張紙條,上麵記載的正是李皓昨晚寫的那首詩:“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讀完這首詩,懷慶不禁嫣然一笑,自語道:“我如今倒是愈發相信,這位少年確是風流倜儻,而非駐顏有術之輩。”

    若隻是李皓作詩也就罷了,但隨後他在棋道、兵法、武藝上逐一展現出的才華,卻讓懷慶心中生出了別樣的想法。

    畢竟,這些技藝都是需要時間沉澱方能精進的,而今,李皓以詩喻情,與名妓相和,才流露出了一絲少年的意氣風發。

    然後拿起另一張紙,上麵記載著正是李皓出來影梅小閣的時間,以及後麵走到金蓮那的全過程。

    懷慶開口問道:“可曾查清,李明暉為何提早離去?還有在那處小攤,得到的是什麽東西?”

    來人躬身回道:“聽影梅小閣中的人說,似乎是浮香姑娘身體不適,李公子因此提早退出。

    至於那件東西,隻知道是一個鏡子,不過那個攤主似乎並不簡單,據魏公所言,似乎像是地宗之人,打更人衙門還在追查。”

    懷慶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好一個憐香惜玉的風流才子,派人去請他過府一敘。

    對了,記得把府裏的馬車派過去接人,務必讓他乘坐馬車前來。”

    來人領命後匆匆離去,不多時,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便穩穩停在了李皓府邸的門前,伴隨著輕輕的敲門聲,打破了院中的寧靜。

    李皓此時正坐在院中閑適地品茶,聞聲隨手一揮,院門便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推開:“你是何人?”

    來人躬身行了一禮,恭敬地回答道:“在下乃長公主門下侍從,特來請公子隨我前往府裏一敘。”

    “哦?好,你先回去吧,我稍後便到。”李皓輕描淡寫地說道。

    如今掌握了瞬移的手段,李皓對於乘坐馬車這種慢悠悠的出行方式,實在提不起什麽興趣。

    隻是讓李皓沒有想到的是,門口的小廝卻並未離去,而是恭敬地回道:“公主有命,讓小的務必駕著馬車帶您前去,小的實在不敢違抗公主的命令。”

    李皓聞言,心中不禁暗自琢磨:這是要給自己身上打上長公主府的標簽嗎?

    不過轉念一想,這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雲鹿書院一向與朝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懷慶公主與雲鹿書院的交往,並不會觸動奪舍元景帝的貞德帝那敏感多疑的神經。

    說不定元景帝還會因此誇讚幾句,覺得子孫能幹,能夠與書院大儒教習交往。

    至於李皓,也並不覺得被打上標簽有什麽不好,於是爽快地答應了下來:“好,那咱們這就走吧。”

    說著,他起身邁步,準備踏上這輛華麗的馬車,前往長公主府。

    馬車徐徐前行,不久便穩穩停在了懷慶郡主府的巍峨門前。

    李皓下車後,在仆人的引領下,走進了府邸一路前行,直至來到了一間裝飾雅致的廳堂。

    懷慶郡主早已在那裏等候多時,見到李皓進來,她微笑著起身相迎,禮賢下士的姿態展現的一覽無餘:“李先生,許久未見,昨日因故不在府中,今日特邀你過府一敘,還望勿怪唐突。”

    李皓笑道:“公主言重了,既然身為公主客卿,自是應該來主動拜訪的。”

    兩人寒暄幾句,便坐了下來,懷慶隨即命人奉上上等香茗,茶香嫋嫋,兩人邊品邊聊。

    談話間,懷慶郡主不時提及李皓在詩道、棋道、兵法以及武藝上的才華,對李皓的讚賞之情溢於言表。

    然而,話鋒一轉,懷慶竟突然提及李皓昨夜在永康街偶得一件寶物之事。

    李皓聞言,心中不禁微微一震,並非因為被人跟蹤調查之事,此事他早有察覺。

    李皓江湖經驗豐富,那些打更人衙門的探子,想要瞞過李皓的眼睛,不容易。

    真正讓李皓感到震驚的是,懷慶郡主為何會將這等本該隱秘之事坦然相告,難道是要玩一出示君以誠?(www.101novel.com)